唐辰(天方燕談核心作者)
從2008年《葉問1》登陸影院到如今正在熱映的《葉問3》,八年時間三部電影把葉問、詠春拳送上了神壇。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前兩部中,葉問打過日本軍官,在動亂年代高舉民族大義旗幟「為生存而戰」,用武力捍衛自己的民族氣節,最後開宗立派;打過英國拳王,在激蕩時代中「為生活而戰」,心繫家國為武林同道找回被亂世抹掉的尊嚴,奠定一代宗師形象。國恨家仇,同胞情義,貼上這些又紅又專的標籤,葉問被塑造成中國最後一個大俠,葉問之後我們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有如此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俠。
按照這樣的思路,第三部應該繼續高舉高打,讓葉問的大俠形象更為高大上。幸虧編劇和導演沒有循規蹈矩,那樣只會是延續「誰是宇宙最能打」老套主題越來越空泛的說教,而是選擇劍走偏鋒,縱情攻心,把被神話的葉問從神壇拉下,回歸到家庭。通過用情,葉問真正明白了一名武者的責任,不僅在於江湖,在於社會,更在於家庭。
《葉問3》描述的葉問原配妻子張永成患癌病逝前的一段故事。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而香港仍在英國人的管轄之下,百廢俱興也有些動蕩。葉問步入中年,除了一貫的表現他的儒雅內斂、隨和深邃、俠肝義膽外,更多鏡頭是放在了家庭上,回歸到柴米油鹽、接孩子放學、與鄰居攀談的市井生活,讓人找回初心,雖沒有了民族大義,但更加人性化,讓觀眾看到葉問另外一面,他除了是大俠,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好爸爸、好丈夫。
雖然前兩部也重點突顯家庭觀念,但遠沒有這部來的濃烈。片中,葉問也會像現實生活中的爸爸一樣去接兒子放學,聽著鄰居間的閒言碎語;在馬鯨笙為搶佔學校不擇手段抓走兒子葉正後,在船廠被迫一跪後強忍著磕頭;得知老婆重病後找遍香港的醫生,在張志天無底線的尋釁挑戰下陪著老婆,給老婆講笑話;江湖輿論最為高漲時,他卻去拜徒弟為師學習跳舞,只因為曾忘了與老婆的約會,在家裡對老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但天天回家,回晚了不敢上床睡覺,還要說對不起的——有多少男人能做到這一點?
看到這些溫情的場面,「硬漢」甄子丹的表演到位到極致,讓人拍案叫好,都說李小龍、成龍之後,他的武戲江湖無敵,但文戲不堪一擊,這部片子完全顛覆了這樣的形象,甄子丹的文戲一點都不比武戲差。看完影片後,玩笑著起了一個副影片名:暖男大俠的養成史。
導演葉偉信也有《歲月神偷》的神韻,妻子病重,葉問放棄比武悉心照顧她。但張永成心裡清楚,自己的丈夫,內心還是渴望去和張志天比試。她不點破,只是對葉問說:「我很久沒有聽過你打木樁的聲音,你可不可以再打一次給我聽?」,在影院的瞬間,我被這夫妻間最平常的對話打動,這是他們之間最美的情話。就在自家的客廳,葉問對著木樁一招一式認真的弓步打樁,而妻子就靜靜的坐在一邊凝視著老公的身影和招式。這大概就是她最幸福的時刻,靜看著自己深愛的人專注做他喜歡並擅長的事情。
(中西拳術對決)
作為一部功夫片,影片花了大量的篇幅來敘述葉問帶領徒弟保護社區學校,與洋人走狗馬鯨笙在學校和船廠發生兩次衝突,最後與馬鯨生的老闆惡毒洋商人「泰森」較量中西拳術等打鬥情節,這四段武打場面是滿足觀眾對「宇宙最能打」甄子丹表演拳腳功夫的需要,也是刻畫武術大家葉問必不可少的要素,每個動作場面都堪稱經典,但高潮部分確是第五段:葉問與張志天的終極一戰,這是兩個詠春分支的正名之戰,也是兩個男人的家庭之戰。
比武現場沒有裁判,沒有觀眾,只有兩個偷偷跑進來的小孩和坐在廳外的葉問的病妻。兩人先後較量了詠春拳長橋短橋、六點半棍、八斬刀、拳腳,真是刀刀見風、棍棍雷動、拳拳到肉,武打場面在大銀幕的效果讓人大呼過癮。「八爺」袁和平作為導演的水平不敢恭維,但是作為香港宗師級並蜚聲世界的武術指導,確實是功力深厚。
(葉問張志天終極之戰)
結果葉問勝了,對於「武功要分高低」,葉問只回了張志天一句話:「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這句話堪稱全片的點睛之筆,也是對第一部葉問「這個世上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的回應,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收尾之作,這讓葉問的形象更為的豐滿。
大俠經歷世事跌宕,家國情仇之後,就應該這般舉重若輕,禪意的點明人世大道。坐在廳外將不久於人世的妻子聽到了,此刻她是滿足的,這樣的男人,真的不多見,正如因《美人魚》又火起來的那首歌唱的:世間始終你好。
家與國,情與愛,以往動作片中常見的民族立場、家國情懷等宏大敘事,已經悄悄淡化無痕跡。我們不去苛求影片在故事情節上的漏洞,僅從電影院觀眾抹眼淚的情緒來看,葉偉信把影片從功夫上升到家庭、人性的企圖成功了。他劍走偏鋒,返璞歸真,讓葉問不再臉譜化,呈現出更為接地氣的俠骨柔情,這是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