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鳳:焦裕祿的長女,做了一輩子臨時工,如今仍住在破舊房子裡

2020-12-19 文史江山

1922年,焦裕祿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逃難和飢餓是童年基調,但是焦裕祿學習十分認真,成績優異。10歲時年家鄉遭遇天災,焦裕祿輟學回家幹農活,在街邊挑擔賣一些東西補貼家用,後在煤窯做工。在他19歲的時候,日軍侵佔家鄉,他又流落江浙一帶,沒吃過一頓飽飯。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焦裕祿回到家鄉並加入了民兵,參與解放戰鬥,並於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焦裕祿領導民兵,領導遊擊隊,打土豪分田地。

31歲時便已經成為共青團鄭州地委第二書記,先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起重機機械加工車間進修,掌握了熟練的機械工作。1962年調往河南蘭考縣擔任書記,和群眾戰鬥在治理"內澇,鹽鹼,風沙三害"第一線。最終由於肝癌犧牲在治理現場。

焦裕祿用自己的行為鑄就的"焦裕祿精神",得到全國範圍內的推廣,上級也多次發表講話,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學習"焦裕祿精神"。焦裕祿為祖國奉獻了一生,他的長女焦守鳳如今又過得怎麼樣呢?

窮書記家的窮女兒

焦守鳳在很小的時候,就要一邊幹農活,一邊照顧弟弟妹妹。後來,焦裕祿擔任了縣委書記,但由於焦裕祿的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父親經常拿自己的工資救助貧困的百姓,最終導致家中經濟窘迫,自己和弟弟妹妹連新衣服都買不起,只能把衣服縫縫補補繼續穿。焦守鳳身上,只有一件母親手織大衣,這件大衣從小學到初中,可以說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焦守鳳在讀初中的時候,這件大衣已經經過無數次縫補拆洗,在學校的時候,她被同學嘲笑穿著寒酸,嘲笑她是窮書記家的窮女兒。此時的焦守鳳正是愛美要強的年齡,被同學嘲笑後她十分傷心,便告訴父親,希望能買一件新衣服。

結果父親告訴焦守鳳:"作為幹部子女,不能搞特殊化,學習是第一要務,勞動上也要敢為人先,堅決杜絕物質享受,杜絕精神攀比。"也正是焦裕祿這樣以身作則的教導,使得他的子女都成為了"焦裕祿精神"的堅守者。

書記女兒是個臨時工

焦守鳳一面要忙於學業,一面又要幹農活,一面又要照顧弟弟妹妹,再加上家庭經濟窘迫,焦守鳳初中畢業後便輟學了。初中畢業後,有幾個機關單位想為焦守鳳安排工作,畢竟她是書記的女兒。

要知道,在那時候能得到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是極為難得的,這讓焦守鳳十分高興。結果父親得知後,一口回絕了這些機關單位,就連焦守鳳想要去縣委辦公室擔任打字員的請求,也被父親拒絕。理由是"幹部子女絕對不可以搞特殊化,絕不能一出校門就進入機關單位,你需要體力勞動,靠自己就業。"

最終,焦守鳳在醬菜廠做了一名臨時工人,做著最苦最累的工作。焦守鳳每天都要不停的切蘿蔔,切辣椒,醃製好以後還得挑著擔子去街上吆喝叫賣,經常累的回到家手都抬不起來。要知道辣椒燒手,常人切幾個辣椒都會覺得手被燒得十分難受,而焦守鳳每天需要切幾百斤辣椒,這份工作有多苦可想而知。

一開始焦守鳳並不能理解父親,哭鬧埋怨甚至罷工,直到父親幫助她在街上挑擔、叫賣,在父親的諄諄教導下,焦守鳳逐漸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一幹就是大半輩子。

知足常樂

焦守鳳曾回憶:"在後來,我開始反省自己,認真工作,在醬菜廠做臨時工做了很久,也正是這段又苦又累的工作,讓她比其他弟弟妹妹更能吃苦,也更容易滿足。"由於焦守鳳在工廠工作表現積極,認真能幹,之後便被調到工會工作。後來單位兩次分房給她,都被焦守鳳拒絕:"晚上回來能有張床睡覺,那就是好的,我滿足了,不要求太高的條件。"

在工作中,焦守鳳認真能幹、艱苦樸素的品質,深深吸引了一名復旦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要知道,在當時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不亞於如今的博士生,極為稀缺。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為了焦守鳳,他甚至放棄了極為優厚的任教工作,在工廠默默工作,兩個人相濡以沫,並且生育了一兒一女。

如今焦守鳳已然年邁,但是焦守鳳依舊沒有接受單位分配的房子,生活在一個漏雨的狹小房子裡。在焦守鳳身上,我們能夠看到焦裕祿的影子,焦守鳳雖然出生就是書記之女,卻並沒有因此高人一等,並且還繼承父親的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成為了"焦裕祿精神"的接班人。年近七十的她回顧自己的一生,她說"我很高興,自己沒有給父親抹黑。"

一家都是接班人

不僅是焦守鳳,焦裕祿的妻子徐俊雅,任蘭考縣副縣長,人大代表,一生都交給了蘭考縣;長子焦國慶和五女焦守軍從小從軍,保家衛國;三女焦守雲是"焦裕祿精神"的堅定宣傳者,甚至受到了領導人的接見;四子焦躍進,上山下鄉,並且回到蘭考開展工作,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小焦裕祿",任中共開封市常委;焦保鋼是焦裕祿最小的兒子,長大後成為了一名督察,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結語

君舟民水,為官者人民的公僕也。正是焦裕祿的艱苦奮鬥,廉潔奉公影響了自己的子女,也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如今的我們,更應該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將焦裕祿視為我們的人生榜樣,將"焦裕祿精神"作為我們的人生準則。無論過去,未來,"焦裕祿精神"永遠都不會過時。

相關焦點

  • 焦守鳳,焦裕祿長女,幹了一輩子臨時工,現仍住在破舊的院子裡
    其"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也被後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在對待自己的子女上,焦裕祿也秉持公正廉潔無私的態度,不給子女搞特殊化,也把自己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的精神,傳承給了自己的後代。其長女焦守風、幹了一輩子臨時工,現在仍舊住在破舊的院子裡。
  • 你不了解的焦裕祿:會抽菸會跳舞會樂器會寫作,在蘭考不愛照相
    焦裕祿》之後,他在人們腦海裡,就是一副很滄桑的模樣,但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此外,拉二胡是焦裕祿從小練就的童子功,六弦琴也是焦裕祿的拿手項目。有一次,焦裕祿不知從哪弄來一隻口琴,回到家吹給兒女們聽。大女兒焦守鳳很震驚,沒想到父親還會樂器。
  • 你不了解的焦裕祿:會抽菸會跳舞會樂器會寫作,到蘭考後不愛照相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焦裕祿的神情應該是非常嚴肅古板的。尤其是看過了電影《焦裕祿》之後,他在人們腦海裡,就是一副很滄桑的模樣,但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說,父親的確是皮膚黝黑,但他身高有1.78米,高大英俊,談吐幽默,能歌善舞,很有明星範兒,是一個大帥哥。
  • 焦裕祿逝世52年後,「焦三代」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1964年,焦裕祿逝世,他的妻子徐俊雅才33歲,帶著6個年幼的孩子,日子艱難,卻從來不向組織伸手,一家7口把焦裕祿精神傳承到爐火純青。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曾表示,身為焦裕祿的子女,他們有著英雄後人的光榮,但也有著不為人知的難處。像其他人一樣,他們也面臨著「票子」、「房子」、「孩子」等種種生活中的難題。
  • 焦裕祿的家風故事:鉛筆、鋼筆、文具盒
    原標題:鉛筆、鋼筆、文具盒   鉛筆、鋼筆、文具盒   焦守鳳①   我上小學的時候,用鉛筆不知道愛惜。每次寫字總把筆頭削得很細,抄一課書能削好幾次鉛筆。我還不喜歡用短鉛筆,只用大半截就扔了,又要爸爸給買新的。這樣要了兩三次,爸爸就問我了:「你用過的鉛筆頭呢?」我說:「扔了。」
  • 回溯《焦裕祿》影視作品:一部永不落幕的時代劇
    他們心中理解的焦裕祿精神實質又是怎樣的?今年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記者上周兵分四路,走近這些劇目裡的主要角色,請他們再次給現在的年輕人講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英雄的故事—  2014年3月7日—11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打造的大型原創音樂劇《焦裕祿》在北京首演。  這部融合音樂、舞蹈、戲劇、高科技等綜合藝術手段的劇目受到首都觀眾的喜歡,不少人流著淚看完。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淄博博山開機 郭曉東出演焦裕祿一角
    10月15日上午,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開機儀式在焦裕祿故鄉——淄博博山舉行。影片根據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創作,以家人的視角回顧焦裕祿工作足跡,講述生活點滴,重點講述焦裕祿精神從發軔、形成、成熟到發揚光大的過程,充分展現了新的時代內涵、時代特色、時代風採。影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片向全國觀眾推出。
  • 《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開拍,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等現身開拍儀式
    11月2日上午,《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開拍儀式在洛陽市的中信重工(原礦山廠)焦裕祿大道焦裕祿銅像前舉行。焦裕祿的女兒、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雲,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俞章法,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劇中焦裕祿的扮演者郭曉東,徐俊雅的扮演者丁柳元等現身開拍儀式現場。
  • 歌劇《盼你歸來》致敬焦裕祿精神
    歌劇《盼你歸來》選取焦裕祿在蘭考工作1年零3個月間的事件,以時間為軸結構整部戲劇,展現焦裕祿在這一段時光中的生命足跡。此劇以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和繼任縣長等人的視角回望歷史,展現了時代和人民對焦裕祿精神的呼喚。此劇主創陣容強大,陶誠任藝術總監、焦守雲任策劃、孟衛東任作曲、劉麟任編劇、鍾浩任總導演,中國歌劇舞劇院高鵬、餘音(焦裕祿外孫)、王一鳳、劉迪領銜主演。
  • 《我的父親焦裕祿》川傳籤約 二女兒透露父親鮮為人知的一面:他跳過交誼舞,演過歌劇
    該片導演範元,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等亮相活動現場。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焦守雲除了說電影,還透露了父親不為人知的一面,「他跳過交誼舞,他演過歌劇。」導演表示,他目前在反覆閱讀電影劇本,為拍攝做最後準備。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創作研討活動舉行
    9月3日,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在唐山市漢沽農墾博物館進行主題報告。當日,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創作研討活動及項目籤約儀式在河北省唐山市漢沽管理區舉行,該片主創人員在唐山市漢沽農墾博物館參觀研討,並開展主題報告會。據介紹,該片由焦裕祿女兒焦守雲的同名回憶錄改編創作,計劃2021年上映。
  • 30年後,人們回望電影《焦裕祿》
    54年前,年僅17歲的王冀邢,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次聽到了新華社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  「幾件小事始終在我的腦海裡抹不掉。」王冀邢沒想到,20年後的自己,會因為電影而與焦裕祿產生時空交織。  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曾經深受鹽鹼、風沙、內澇「三害」困擾。1962年,焦裕祿調任蘭考,在隨後475天時間裡,以堅強毅力、熾熱情懷,帶領人民群眾戰天鬥地,與「三害」作鬥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 獻禮建黨100周年「焦裕祿」將再登大銀幕
    9月7日,建黨100周年獻禮片《我的父親焦裕祿》聯合出品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同時也宣布「焦裕祿」這一經典銀幕形象將於2021年再度回歸院線。影片將打破過去影片中焦裕祿作為一個鄉村幹部的傳統印象,從生活、學習、工作等多個視角出發,展現一個全新的、有血有肉的焦裕祿。「他除了是一個領導幹部,是一個共產黨員,他還是一個丈夫,還是個父親,還是他媽媽的兒子。」
  • 《住在清潭洞》——住在清潭洞破舊樓房裡的一家人和房客們的故事
    韓國JTBC電視臺每日情景喜劇《住在清潭洞》,講述了住在首爾清潭洞最破舊樓房裡的一家人和房客們的故事。男女主角開始的互動方式很有趣,像漫畫一樣不說話,上字幕的心靈感應。導致我一度還期待呆萌男主玄宇永遠不要開口說話。
  • 焦裕祿葬禮上感人至深的故事:老人哭得直不起身,農婦戴孝喊爹
    蘭考縣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有幾張照片,拍攝於1966年2月26日,也就是焦裕祿靈柩由鄭州遷葬到蘭考的那一天。這幾張照片每張都有一個故事,其中比如張傳德手抱張繼焦,在焦裕祿墓前痛哭的照片,十分感人,述說了焦裕祿救下這個重病孩子的故事。
  • 焦裕祿事跡介紹
    焦裕祿的父親因無錢還債,被地主活活逼死。眼淚未乾,焦裕祿又被日本鬼子抓到撫順的一個煤窯作苦工。在日本鬼子、漢奸的刺刀威逼下,他每天在煤窯裡幹十五個小時以上的苦工,和焦裕祿同志住在一個工棚的二十三個人中,兩三個月裡,就有十七人被折磨死去。每當工友們不幸死亡的時候,焦裕祿的心比針剌還要難受。他不忍受日寇的非人折磨,和工友一道同敵人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冒著生命危險逃出了虎口。
  • 鄭州「沒落」的老小區,老生常談曾是富人區,如今破舊遭人嫌棄?
    文/閒不住的小蜂(歡迎個人轉發與分享)有的事情現在不做,就一輩子也不會做了。每次都是想到這個,提著包就走了。畢竟現在的很多打工人還是普通家庭多一些,這裡的房子就按照1萬塊錢一平米,那麼100平也要100萬,對於一個普通的打工者來說,一個月能攢下3000塊錢就已經很難得了。
  • 有錢人住在城中村,沒錢人住一千五百萬的房子。
    但是難道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人就是有錢人了嗎?如果說你生活在深圳的話你會知道這裡的房價有多麼的可怕,對於老牌的一些豪宅區一般位於羅湖、福田如果說想要在這裡買房子的話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在這裡的物價都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來很多,就連一些全國連鎖的快餐店都要為了這裡故意提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