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Lumix GH5可以用每秒拍60幀的速度拍4K,但是值得嗎?
GH5於今年初剛剛面試,其每秒60幀4K拍攝的功能就幫助松下在微單/單眼相機世界中再度確立了自己的地位。相比前輩機型GH4拍攝4K視頻的最快幀速率為30fps,GH5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這款相機已經俘虜了業內眾多電影人的心。
如果你是剛剛接觸GH5或DMC-GH系列,可能會對4K中的拍攝有疑問。
我的存儲卡寫入數據的速度是否夠快?
我的存儲空間夠麼?
要是我沒有4K監視器,還要拍4K視頻麼?
當新技術大舉進入消費級設備時,一定會令人產生困惑,現在讓我們回答一下這些問題。
實際上,如果你使用GH5作為主要機器,那我們就能假定你現在不是用它拍電影或廣告,而且很有可能你是只有一個1080p監視器。問題是,GH5是否值得用4K拍完後再壓縮到1080p,這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麼?
如果你是拍HD,那可能會認為上面拍完4K轉高清是對素材的浪費——而且會讓後期工作流變得複雜。那你何必浪費那些4K好不容易多出來的解析度呢?
其實吧,你也不是什麼好處都沒撈到。當你把4K壓縮成全高清的時候,其實你是超取樣(oversample)自己的圖片,讓後每個像素都包含了之前4倍的數據。因此,當你把4K影像變成1080p之後,比之前光用1080p拍攝的畫質要好很多。你會發現影像更銳利、色彩更生動了,而且(根據圖片的屬性來決定)你會發現噪點少了。
DPreveiw網站製作了一個非常簡短的視頻,解釋了為什麼說就算最後你轉成1080p,用4K拍攝還是非常有用。
另外,你只要是拍了4K,等於為自己的未來加了一層保險。只要你的作品沒有最後敲定成型,你都能改變主意把它變回4K的素材。
存儲
剪輯
用4K拍攝1080p輸出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比如你能夠裁剪掉影像中不需要的東西,或添加一個橫搖或是仰俯鏡頭,要不然你的鏡頭就死氣沉沉的。
這麼來看,你沒什麼理由不用4K 8bit拍攝後壓縮文件。 但是,如果你是新個新手,而且你的計算機系統正在努力加載4K視頻文件,你可以使用代理(proxy)進行剪輯。
注意:等你和這個小夥伴玩耍了幾個月後,肯定會想要試著用10-bit 4:2:2拍攝,以獲取更多的色彩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