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的女性嫁入豪門早已不是新鮮事,王豔和郭晶晶都嫁給了有錢的富商,但是她們的生活卻天差地別,養出來的兒子也是差別巨大,教育成果耐人尋味。
王豔曾是最美的"晴格格",在瓊瑤劇《還珠格格》裡,溫柔大方又懂事的晴兒簡直是無數觀眾的夢中情人,她出演的電視劇並不多,很快就息影嫁入了豪門。
原以為王豔這麼美麗知性,可以過上好日子,可是沒想到她再次帶兒子出現在節目中時,她的兒子卻非常惹人討厭,居然打媽媽。
還說爸爸給他一個月幾萬塊零花錢,媽媽沒有錢,所以他喜歡爸爸不喜歡媽媽,平時表現得狂妄自大,一看就是一個被慣壞了的小孩。
可見王豔的丈夫和家人都喜歡給孩子奢侈的生活,這種"富養"已經把孩子慣壞了。相比之下郭晶晶一家人都在"窮養"孩子,跟王豔的兒子比起來,兩人差距非常明顯。
郭晶晶嫁給了霍啟剛,他們家都是非常低調謙遜的富豪,從一些節目中能看出來他們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非常接地氣。
而且郭晶晶和丈夫也會專門帶孩子參加一些勞動鍛鍊,比如去農田裡插秧,一家三口身上沾滿了泥點子也不喊累。
其實富養並不是不好的教育方式,只不過王豔一家人的富養是完全錯誤的,真正富養孩子的家庭。
父母非常重視給孩子培養完善的人格,不會用金錢腐蝕孩子的內心,更願意把錢花在讓孩子見識世面、品位人生百態上,這是一個月幾萬塊的零花錢也買不到的高貴人格。
1. 讓孩子學習獨立
不懂得富養孩子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有錢就可以保障孩子衣食無憂,但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獨立意識,不願意脫離父母的寵愛,成年之後往往成為了"啃老族"。
父母要從小給孩子培養獨立的習慣,不要習慣於萬事靠父母,再厚的家底也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父母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一帆風順,教孩子有養活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 別給孩子太多錢
錢不等於父母的愛,它雖然能體現父母對孩子的喜愛,但是太多的金錢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早早享受到金錢帶來的便利。
習慣了安逸奢侈的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失去了自身的能力,成為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在家裡是一個"吃白食"的無用之人,對於社會來說更是一個蛀蟲。
3. 讓孩子懂得賺錢不易
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不會在金錢上有什麼困難,因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像一般孩子一樣得到挫折的磨鍊。
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懂得賺錢的不容易,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勞動體驗,讓孩子懂得賺錢是很不容易的,父母給予的良好生活條件來之不易,激發孩子奮鬥的決心。
4. 教孩子感恩
感恩教育也是一個完善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知道感恩的孩子,會主動體諒父母的辛苦,更加珍惜自己的好生活,不會養成鋪張浪費的壞毛病。
懂得對萬事萬物心懷感恩的孩子,心思更加細膩,生活態度也更加樂觀知足,不容易染上虛榮攀比的壞毛病,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通常比較正,能讓父母少操心。
富養和窮養其實只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家庭條件不同,不論是哪一種教育,其內核思想都是要讓孩子建立獨立完善的人格,變成一個心理上的巨人,用自己的雙手去努力開拓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糾結於生活條件好不好、爸媽有沒有錢,孩子的眼界遠了,人生才會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