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作為老牌的日系鏡頭品牌擁有了比較完整的產品線。從廣角到長焦,給予了用戶很大的選擇空間。當然最為拿手的依然是大變焦比的鏡頭開發,可以說在這一系列產品上騰龍積累了非常多的研發經驗。從1992年的AF28-200mm F/3.8-5.6 Aspherical開始到後續的28-300mm,18-200mm,18-270mm都是非常經典的。
而本次測評的主角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就是最新推出的APS-C畫幅大變焦鏡頭。
這類鏡頭有很明顯的特點,第一就是變焦範圍大,擁有廣角到超長焦的焦距,不用更換鏡頭就可以完成多種題材拍攝。第二就是體積相對緊湊,如此大的變焦比,為了保證體積鏡頭的光圈需要設計為非恆定式,往往大變焦比產品追求的是方便機動。
18-400mmF/3.5-6.3 Di II VC HLD是騰龍針對APS-C畫幅用戶的又一次創新,相對於老款的18-270mmF/3.5-6.3 Di II VC PZD而言,進一步提升遠攝的能力,高達400mm的長焦加上轉換係數,相當於640mm的超級大炮。隨著遠攝的加強,像運動,生態等題材使用一支鏡頭就可以完成,對於大眾用戶來說吸引力很大。
1.它是首款變焦比達到22.2倍的鏡頭
2.採用HLD馬達,自動對焦性能優秀
3.配備優秀的防抖系統
近年來騰龍推出的鏡頭基本上都採用了新SP(騰龍專業級鏡頭)的設計風格,雖然這支鏡頭的定位並非SP級別,但從外形上看還是擁有了很多專業鏡頭的元素。包括啞光黑色噴漆,以及輝耀金圈等,筆者認為這樣的設計風格更加的現代和高檔。
它的包裝盒比較簡單,隨機附送了前後蓋、遮光罩以及說明書和保修卡。
18-400mmHLD的鏡頭濾鏡口徑為72mm,比老款的18-270mm要大一些,這樣鏡頭的通光量會更大。而鏡頭後卡口依然採用了金屬材料加密封圈的設計,這一點是很厚道的。
18-400mmHLD的變焦環佔據了鏡頭的大部分位置,非常寬大,變焦的手感是不錯的。而鏡頭最前端是對焦環,不過筆者發現一個問題,當鏡頭為自動對焦時,對焦環會隨之轉動,手指有可能會碰到它,在拍攝的時候需要小心一點。
在鏡頭上有兩個快捷功能鈕,一個是自動/手動對焦切換,另個是防抖開關。為了防止鏡頭筒意外的滑出,鏡頭還配備了一個鎖定裝置,在不用的時候可以鎖住鏡頭筒。
它附送的是蓮花型遮光罩,筆者建議全程安裝好,以便可以有效的阻擋多餘光線的射入減少眩光發生,還可以保護前組鏡片的安全。
筆者的這次測試全程使用了佳能的EOS 80D機身,與之搭配是比較協調的。 雖然18-400mm HLD是目前體積最大的大變焦全能鏡頭,但需要考慮到它的長焦已經達到了400mm,目前的體積和重量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這支鏡頭採用了11組16片的光學設計,從圖中可以看到,它擁有3枚LD低色散鏡片、2片GM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以及1片複合非球面。其中LD鏡片可以有效降低色深發生,提高銳度,而非球面主要解決鏡頭變形的問題。
通過官方給出的MTF資料來看,這支鏡頭18mm端的中心銳度不錯,但邊緣成像稍有下降。在400mm端的成像要好很多,中心和邊緣的差距不大。
對於鏡頭來說,抗眩光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性能。抗眩光性能直接與鏡頭的鍍膜和光學設計有關,如果眩光非常嚴重的話,那只能說明鍍膜是不成功的。筆者特意找了一個強光環境進行測試,看看這支鏡頭的實際表現如何:
● 18mm端
F3.5
F8.0
● 400mm端
F6.3
F8.0
這支鏡頭在18mm和400mm端的扛眩光能力是不錯的,特別在18mm端幾乎沒有出現明顯的光斑。而在400mm時會有不太明顯的光暈,整體來說它的表現讓人出乎意料。
鏡頭紫邊往往出現在大光比或者大反差的場景裡,會在照片上亮部與暗部交界處出現的色散。紫邊是最容易影響到畫質的一種不良現象,紫邊的出現與鏡頭的光學結構有關。筆者特意找到一個光比很大的場景,來看一看它的表現如何。
● 18mm端
F3.5
F4.5
F6.3
● 400mm端
F6.3
F8.0
F11.0
18-400mm HLD鏡頭的紫邊並不算嚴重,只有在18mm端的最大光圈下稍顯明顯,縮小光圈後有所改善。長焦400mm的情況類似,但紫邊比18mm端更加輕微。
畸變就是鏡頭失真,當拍攝一些線條物體時最為明顯,如果變形大的鏡頭會把直線拍的變形。畸變分為桶形和枕形兩種,相對來說廣角更容易出現變形,長焦畸變的機率非常輕微。目前大部分鏡頭都採用了多種非球面鏡片進行校正。
18mm端畸變
400mm畸變
18-400mm HLD的畸變控制是合格的,在18m端表現較為明顯,但也處於後期可修復的狀態,並不誇張。而400mm則表現優秀,基本上沒有任何變形。
1. 具備了22.2倍變焦比
前面說過,這支鏡頭再一次刷新了大變焦鏡頭的極限,長焦端第一次來到了400mm,變焦比為22.2倍。為了克服體積上的問題,騰龍將鏡頭設計為三段式結構,這樣的好處是尅最大程度的縮短鏡頭長度。
筆者通過實拍來展示一下它的遠攝能力究竟是怎樣的:
18mm端
400mm端
TAMRON · 18mm F10 1/20s ISO100
TAMRON · 163mm F5.6 1/50s ISO4000
2. 配備了防抖系統
對於這樣的全能大變焦鏡頭來說,手持拍攝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因此防抖系統是很有必要的一個實用功能。
下面筆者就通過在室內的實拍來看看具體的防抖效果。(使用佳能EOS 80D拍攝鏡頭焦距為200mm)
200mm F6.3 1/80秒
200mm F8.0 1/50秒
200mm F11.0 1/25秒
筆者對於它的防抖是很滿意的,在測試全程的快門速度遠遠低於鏡頭安全快門的情況下,使用防抖依然能夠得到清晰的圖片。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有了防抖之後就可以在暗光環境下拍攝,即使鏡頭的光圈小一點也可以保證一定的成功率。
3. 配備了HLD對焦馬達
這支鏡頭配備了騰龍全新設計的HLD對焦馬達,這種馬達擁有了優秀的驅動力,而且體積更加小巧,可以預留出更大的設計空間給予對焦模塊。對於大變焦鏡頭來說,對焦也是非常看重的指標,否則縱使長焦端再長實用性也會大打折扣。筆者在實際的拍攝中發現它的對焦速度很不錯,特別是在複雜環境下依然能夠有很迅速的反應能力。
筆者帶著它在動物園進行了實拍,感覺18-400mm的變焦特別適合進行戶外旅行和生態拍攝,特別它的對焦是很快的,在動物園裡可以輕鬆的抓拍到很多不錯的照片。
TAMRON · 400mm F7.1 1/500s ISO800
TAMRON · 83mm F5 1/25s ISO3200
TAMRON · 400mm F7.1 1/800s ISO320
TAMRON · 400mm F9 1/640s ISO320
TAMRON · 71mm F11 1/50s ISO100
TAMRON · 400mm F7.1 1/400s ISO800
TAMRON · 400mm F7.1 1/800s ISO640
TAMRON · 24mm F6.3 1/100s ISO100
TAMRON · 37mm F11 1/320s ISO100
TAMRON · 32mm F3.5 1/800s ISO1600
TAMRON · 246mm F6.3 1/800s ISO100
對於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這新一代大變焦全能鏡頭。筆者試用下來,對它的性能是比較滿意的。特別是長焦端提升到400mm後,其拍攝能力再次得到進化,特別適合進行運動以及生態拍攝。這也是大變焦鏡頭裡變焦比最高的一款產品,它優質的做工和畫質也是廣大APS-C用戶的最佳選擇。
— 器材 —
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 榮獲
2017-2018年 EISA AWARD Best Product 大獎
18-400mm F/3.5-6.3 Di ll VC HLD
Model B028
極遠至近,超越想像
【器材諮詢】杜經理:18966714196
【俱樂部電話】029-87858269
【俱樂部地址】西安市和平門外向南400米路西金座大酒店一樓大廳南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