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B 站的二次元偶像代表小可學妹,和元氣偶像女團 AKB48 Team SH成員劉念第一次以虛實聯動的方式同框,演繹了各自的歌曲並一同互動遊戲,吸引了全網用戶圍觀,瘋狂刷屏的彈幕裡聚集了大批熱情的年輕粉絲群體。
虛擬偶像+真人愛豆,全民 K 歌創造了一次打破次元壁的合作,一場屬於二次元愛好者的「聚會」。從賽爾號遊戲 IP 合作到《戰鬥吧歌姬》二周年主題歌會;從《仙劍奇俠傳》,到《天涯明月刀》主題曲翻唱,這已經不是全民 K 歌第一次嘗試破次元的年輕內容。作為一個國民級音娛社交平臺,全民 K 歌正在不斷地擁抱年輕群體更多元的喜好。
吸引年輕人的寶藏聯動
實際上近一年來,全民 K 歌從未停止創造年輕化內容的腳步。
除了對二次元文化的關注和深入,年輕潮流的樂隊文化,同樣也在全民 K 歌裡發光發亮。
今年夏天,伴隨著《樂隊的夏天》的播出,全民 K 歌與其展開了全方位立體的合作。
主打活動「樂隊來了」,每周邀請樂隊空降直播間互動連麥,親自點評翻唱作品。為樂迷們提供了在節目之外,和偶像們進一步接觸交流的新據點。
官方翻唱大賽、節目專屬歌房,則讓樂迷們能夠參與到樂隊音樂的嗨唱中去,甚至有機會被今年爆紅的五條人等樂隊親自翻牌,在節目中播出展示。
全民 K 歌給一檔音綜以及樂迷們,帶來了創新又有趣的 K 歌聯動體驗。
上個月,第二季《樂隊的夏天》圓滿收官,許多人為時隔 20 年重聚舞臺表演《晚安,北京》的鮑家街 43 號熱淚盈眶。比賽結束後,全民 K 歌邀請汪峰空降動態評論區,和用戶們暢聊了關於這場表演的感動。
一首好音樂好作品的感染力,當然值得二次延續。
重視音樂性的同時,兼顧音娛社交平臺的娛樂創新性,或許就是全民 K 歌能夠圈粉無數年輕人的原因。
吸引年輕人的寶藏歌手
這一年來,你會發現越來越多年輕熱勢的明星、歌手、紅人入駐全民 K 歌。
黃子韜、周深、毛不易、汪蘇瀧、馬頔、陳粒.全民 K 歌十分精準地發現了時下年輕群體的喜好,為其創造了更多音娛互動的機會,同時為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了興趣社交的平臺。
當然,全民 K 歌上也不缺少年輕、優質的「素人歌手」。
上周剛剛斬獲 2020 年《中國好聲音》冠軍的單依純,早在 5 年前就已入駐了全民 K 歌,參加節目之後更是被網友曝出她在全民 K 歌裡發表過許多不俗的翻唱作品。
熟悉潮音樂的朋友應該知道,樂叔不止一次在文章裡稱讚過其過人的歌唱天賦。
除了在《好聲音》中擅長的抒情歌曲,你可以在她過往的動態中,聽到她還沒來得及在節目中展現的律動、力量、說唱等不同風格的音樂。
中國風 R&B 版的《山路十八彎》裡,單依純展現了十分漂亮的轉音;《Friends》一改溫柔,個性十足,有了更多的爆發力。沙發爵士《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則完全轉變過往的唱腔,絲毫沒有以中文歌見長的歌手挑戰英文歌的水土不服。
這些都是她未曾在節目展示的音樂素養,全民 K 歌裡的作品足以令你對她刮目相看。
18 歲的單依純,或許代表了在全民 K 歌上極具潛力的一群年輕新聲代。
吸引年輕人的寶藏玩法
除了豐富的年輕化內容,全民 K 歌仍在不斷完善、創新、探索更年輕化的功能與玩法。
從獨唱、合唱不斷迭代,衍生出搶麥、智能修音、調音,AI智能曲風等更具音樂趣味的功能玩法。
作為國內領先的國民級 K 歌音娛社交平臺,全民 K 歌也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上線了全新的 7.0 版本。
從視覺設計、K 歌體驗和視頻化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升級,為用戶打造了「界面更好看、歌詞更好看、歌聲更好看」的專屬 K 歌社區,滿足用戶多元化的社交娛樂體驗。
APP 界面煥然一新,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喜好潮流。同時也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年輕人渴望展現自我的心理,推出了讓「歌聲更好看」的「一鍵MV」功能。
用戶不僅能夠一鍵製作動態的歌詞頻譜海報 MV,還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自動生成音樂影集視頻,隨時隨地成為 MV 的主角。
新上線的「聲動合唱」功能,則首創了閃電匹配、在線實時合唱這樣充滿趣味的年輕化玩法。
新的改變,滿足了年輕群體更加個性化的線上 K 歌需求,甚至潛移默化地成為了他們在朋友圈中新的社交貨幣。
對於渴望社交,渴望展現自我,又時常被懶癌捆住雙腳的年輕人來說,足不出戶和朋友約一場線上 K 歌,暢玩音樂,想必是再爽快不過的體驗。
全民 K 歌在音樂、娛樂、社交三者的融合與創新中,為時下的年輕群帶來了非常多元的K歌寶藏。
包羅更多年輕人追捧的音樂文化,為音樂內容帶來更多的關注;與時下年輕人最愛的音綜合作,成功放大節目 IP 價值;吸引更多年輕人喜愛的明星歌手入駐,創造更多年輕人感興趣的互動玩法;同時在自身功能的完善中,擁抱更加年輕化的升級與迭代不止於線上 K 歌,在泛音娛社交行業內全民 K 歌同樣是一個熟知年輕人玩法,年輕化的平臺,
也為用戶呈現了更年輕化的文化語境和音樂視野,以及一個國民級音樂娛樂社交平臺,對於音樂內容的專注與深耕。
軟體更迭,時代更迭,樂壇同樣在更迭。層出不窮的、更加年輕、多元的音樂喜好,最終會流向哪些平臺?哪個平臺又將成為我們探尋不同世代審美取向的窗口?在不斷擁抱年輕群體,敏銳求新求變的全民 K 歌裡,我們或許會有答案。
希望能有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年輕的音樂人,能夠在全民 K 歌被更多人聽見、看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