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晚是中國人過年時的經典活動,除夕時上億個家庭一起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春晚直播。
對於藝人來說,能上春晚,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也是他們事業發展中的一個大機會。
小瀋陽就是在2009年的春晚上,闖入全國人民的眼中,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這是小瀋陽的父親在兒子一夜爆紅後,回憶起那個晚上時說的話。
那個晚上,趙本山帶著徒弟小瀋陽,在春晚上給大家帶來了小品《不差錢》。
小瀋陽憑藉著別具一格的裝扮,和一首《山丹丹花開紅豔豔》迅速得到了屏幕前眾多觀眾的喜愛。
他一夜竄紅的速度,連他的師傅趙本山都不敢想。
他成名後不但演出費暴增,而且還開拓了戲路,不僅出演了王家衛的電影,連張藝謀都邀請他做主角。
可是,那年28歲的他,卻如絢爛的煙花,爆紅過後,卻是迅速的隕落。
如今38歲的他,幾乎銷聲匿跡。
許多人都猜測,他是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而說過&34;,並曾在2010年傳出掌摑他的,師傅趙本山,自然就成了大家猜測的對象。
那麼背後事情真相當真如此嗎?
1981年出生在遼寧的一個農民家庭的他,原名沈鶴。
他的父母是下地勞作,農閒時拉一拉二胡的農民。
由於家貧,他小小年紀也要拿著鋤頭,下地幫忙。
他真的不想扛一輩子的鋤頭,也不想父母真的辛勞一輩子。
13歲時的他,看著在公安局上班的舅舅,就求了父母,四處借錢,去了武校學武。
他想,當個武警,肯定是比下地幹活好的。
他很刻苦,也有天分,總是能拿到獎學金,可惜他最終也沒能當上警察。
由於學費昂貴,他不得不退學回到家中,幹完活就跟著母親,四處接活,做哭喪掙錢。
他有個好嗓子也幸運,哭喪哭著哭著,就經常被人誇嗓子好,可以去唱二人轉。
那時候電視臺正放著二人轉的招生廣告,他心一狠,就拿著哭喪賺的錢,報了名,並成功進入了鐵嶺藝術團。
在這裡,他辛苦學藝四年,在1999年的時候,終於可以正式登臺演出。
二人轉的演出並不輕鬆,甚至很艱難。
都說戲子是下九流,除了已經成名的有個大舞臺表演,能被尊稱一句藝術家,其他的在二人轉這個行業裡,還沒混出頭的,就是娛樂大眾的小丑。
那時候的小瀋陽,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
跑夜場時,觀眾興起就會給演員送啤酒,觀眾送的必須喝,不然就是敗興致。
有一次,他一個晚上喝了20多瓶,喝到不行了,就吐了回來繼續喝。
幸好,在這樣殘酷的跑場結束後,還有女友沈春陽陪著他。
沈春陽也是二人轉演員,他們深知在這個行業的不易,惺惺相惜,互相鼓勵。
在圈子裡,如果混不出頭,就只能被淘汰。
為了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環境裡留下來,並混出點名頭,他開始嘗試扮醜。
剃個奇怪的髮型,男扮女裝,大男人塗口紅,翹蘭花指等等一切能讓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他都做過。
新奇的扮相讓他開始成為圈內獨特的存在,被越來越多的觀眾記住。
就這樣,他一步一步的,走上了越來越大的舞臺。
並在2006年時,經人引薦,走到了趙本山面前。
那時候的趙本山已經是東北&34;圈子裡的神話。
&34;,所有夢想站上大舞臺的二人轉演員,都希望能被趙本山認識。
小瀋陽也不例外,他十分珍惜這個機會,認真準備,終於通過考核,拜入趙本山門下,成為他的第26個徒弟。
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他,太懂得機會有多麼來之不易。
每一次演出,他都傾盡全力,他與眾不同的表演風格,上了劉老根舞臺後,讓觀眾耳目一新,也讓趙本山有了捧他的想法。
2008年的時候,他的新小品《我要當明星》,在春晚節目審核試演的時候,得到了不錯的反響,可是卻沒能過審。
後來在元宵晚會的節目組時,雖然過審了,卻要求刪減內容。
他在師傅趙本山的建議下,以不想降低作品質量,拒絕了登臺演出。
他的拒演,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也正是這些爭議成就了他,在2009年的時候,讓更多的觀眾期待他能帶來怎樣的作品。
而他也最終憑藉著《不差錢》,一夜之間用許多人都無法想像的速度竄紅。
可見趙本山為了捧他也是花了不小的力氣。
成名後的他,成了趙本山團隊裡的臺柱子,這一年裡,他全國巡演,創下4億的票房神話,商業戰績甚至超過了他的師傅趙本山,逼近周杰倫。
對於用了30年時間走到小品界頂端的趙本山來說,他太懂小人物一夜爆紅,會帶來怎樣的心裡差距,他對小瀋陽耳提面命&34;。
只是草根出身的他,面對突然而來的名氣和財富,還是會迷失方向。
他不再滿足於小品表演,有唱功,有經驗的他,想要站到更高的地方去看一看。
畢竟當過去想要成為警察而去學武的陳鶴,變成了奇裝異服翹著蘭花指的小瀋陽。
連他自己有時候都不想去回憶,過去少年意氣的自己。
他終於混出頭了,所以他開始渴望可以脫離二人轉俗氣的&34;,即便正是&34;讓他標新立異,一炮而紅。
他開始嘗試進軍演藝圈。
他在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中出演男主角,只是這部電影,也成了張大導演電影之路上的一大爛作。
即便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撲街撲到讓人不敢看,小瀋陽也沒有放棄繼續出擊影視圈。
他在2010年又出演了《大笑江湖》,可惜即便有女神徐熙蕾,編輯寧財神,都無法阻止這部電影再次撲街。
這時的他,已經消耗掉了一部分觀眾對他的期待。
他仍然不肯放棄,借著自己的餘熱,又和張栢芝拍攝了《河東獅吼2》。
可想而知的是,這部電影不僅創了他的評分新低,也讓他耗盡了用小品攢下的口碑。
小品和電影之間,或許真的有共同之處。
可是並不是小品演得好的人,就能演好電影;也不是電影演得好的人,小品就能演好。
任何一件事,想要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想要脫離&34;的二人轉,踏入更高層次的電影圈的小瀋陽,忘記了自己之所以能憑藉《不差錢》一炮而紅,是因為他在二人轉的圈子裡,已經摸爬滾打了數年時間。
他的一夜爆紅,是厚積薄發,而不是一蹴而就。
他如果真的想轉型,應該做的是去學習,去積累。
小品界的飯碗端到電影界,沒有好好磨練,想吃上好飯也沒那麼容易。
所以他從一夜爆紅,到銷聲匿跡,與一手捧紅他的師傅趙本山有什麼關係,他真正得罪的是觀眾。
如今他脫掉花裙子,抹掉口紅,摘掉發卡,一心想要脫離&34;。
希望未來的他可以找到自己正確的出路。
關注 @娛了了 頭條號,看文不迷路,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