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輝,新聞聯播主持人,全國知名人物。
除去工作上的光鮮,康輝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就是在綜藝《你好,生活》中,因為遊戲輸了,要和妻子打電話說「我愛你。」
雖然他和妻子的通話並沒有播出,但是其他主持人直呼骨頭都酥掉了。
很多人表示,婚後這麼多年還能和妻子如此膩人,簡直讓人羨慕。可我想說,康輝的愛情不值得模仿,因為他的幸福婚姻,是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康輝從小就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是父母的驕傲。當年他考大學,因為被人惡意抹去了志願,差點沒被理想的學校錄取。
是父親四處奔波,最終才讓康輝順利入學。
大學時期,家人考慮到他的終身大事,提議康輝去相親,為老康家娶個兒媳婦回來。
起初康輝很排斥相親,後來在家人的催促下,硬頭皮去了,沒想到這一次,竟然遇到了自己攜手一生的人。
劉雅潔是康輝的學妹,畢業後兩人同在央視工作。經常在公司出雙入對,羨煞旁人。
2000年,經歷8年愛情長跑,兩人順利結婚。婚後因為工作繁忙,再加上劉雅潔認為生孩子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對身材也有影響,所以不想生育。
康輝的第一反應就是尊重妻子的意見。
其實他也有私心,夫妻倆認為孩子就是第三者,他的到來會嚴重影響夫妻倆的感情。
只是父母是老實人,也比較傳統,康輝也是家裡的獨子,他們把孩子培養長大,就是希望孩子將來幸福,生一個孩子延續康家的血脈,也延續康家的幸福。
所以康輝夫妻的決定,讓老兩口無法接受。
但是康輝認為妻子的意見應該絕對尊重,所以,他義無反顧選擇了站在妻子這邊。
康輝的父母雖然想抱孫子,可兒子兒媳婦主意已定,他們只能無奈地嘆口氣,希望他們大一點能想通,要一個孩子,人生才更完整。
多年以後,康輝的父親得了癌症,他知道康輝工作繁忙,一直忍著痛苦沒告訴他,直到後來瞞不住了,才讓他知道實情。
可憐天下父母心,大概所有的父母都是對孩子報喜不報憂,不希望讓孩子擔心影響工作吧。
康輝的父親臨終前,康輝下了值班室,急匆匆趕回家,父親一句話不說,只是怔怔的看著他,便咽了氣。
父親去世後,母親才把他拉到一邊,說康輝的父親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抱上孫子。
一個人臨死之際,不是交代老伴照顧好自己,也不是讓兒子好好孝順母親,而是抱孫子。可見康輝選擇「丁克」的決定,讓康輝的父親到死都無法接受。
難以想像,康輝在城市的小家裡和妻子恩恩愛愛時,老兩口暗自嘆了多少口氣,度過了多少個夜不能寐的晚上。
只是父親的死,依然沒能讓康輝動搖要孩子的決心,在他和妻子看來,孩子就是累贅,是耽誤他和妻子幸福的絆腳石。
康輝的母親在父親去世後身體越來越不好,最後患上了尿毒症,被死神下了通牒。
此時的她,多麼希望康輝能要個孩子啊,他們老兩口沒什麼念想,就是希望要個孩子,就算他們工作沒沒時間帶,可是有他們照顧,再說了,以他們的家庭條件請保姆,育兒嫂,都是完全沒有壓力的呀。
可康輝太愛妻子了,他甚至覺得父母太自私了,妻子不想要孩子,父母為什麼就不能尊重她的意見,死了抱孫子的這條心?
康輝的母親最終沒能扛過疾病,撒手人寰。因為沒抱上孫子,她走的時候都帶著遺憾。
父母雙雙離開,康輝和妻子的感情依舊如初,「丁克」的想法依然堅定。
直到康輝年紀大了,突然明白有個孩子在家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多年以後,康輝在為母親寫的一篇《不是祭文的祭文》中,曾這樣寫道:
「十幾年了,媽媽已越來越少提及想抱孫子、孫女的事情,仿佛心有不甘,可又回天無力,就這樣接受了我選擇丁克的事實。可如果能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早遂她的願。」
沒有讓父母如願抱上孫子,也成為了康輝一輩子的遺憾。
康輝甚至嚮往著家裡有孩子的畫面,不過也只能是嚮往……
我無法理解康輝的決定,難道生孩子影響妻子身材,真的比父母遺憾離世更重要嗎?
還是真的像他所說,孩子就是影響他們夫妻感情的第三者?
如果是你,面對父母抱孫子的迫切想法,你是尊重妻子不想生孩子影響身體的意見,還是讓父母遺憾終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