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索尼的產品線,從遊戲主機到發燒音頻,可謂琳琅滿目。而筆者初燒音頻所入手的第一臺索尼產品就是旗下的PCM-M10了,雖說主打的是錄音筆,但相信很多朋友都是衝著它來聽音樂用的,爾後D50、D100等經典熱門機型也一直頗受追捧。而相較於PCM系列錄音筆的大塊頭有「好音質」,在工作場合,亦有不少需要方便貼身攜帶的超輕薄錄音筆。索尼當然落下,ICD系列正是為此種需求量身定製的。如前幾年發布的ICD-TX650,「口香糖」般的造型加上迷你身板非常適合會議採訪、語錄學習時使用。而時隔多年,索尼又悄然發布了TX650的升級之作——ICD-TX800,同樣是袖珍款,但卻採用了分離式模塊設計,同時,還可通過手機APP遠程遙控錄音。而筆者有幸也第一時間入手(目前國內還未上市),就嘗個鮮為大家分享下它的具體表現如何吧:
由於筆者拿到的是工程機,所以並沒有正式包裝,說明書等紙製品也是一概欠俸(只能自已摸索著玩了,不過好在功能還是很簡單的)。作為剛剛推出的新品,國內目前計劃在10月16日上市(截至發稿,日本本土已然於黃金周后上市了,差不了幾天)。見慣了索尼又粗又大的PCM系列錄音筆,剛拿到TX800時(共有兩種配色,即經典的白與黑),筆者就被其迷你輕巧的個頭兒所吸引。其方正的外觀加之機背處的背夾設計,讓人想起了水果經典的IPOD shuffle和索尼自家同樣方正的智能手錶,不過相比後兩者,TX800的機身要略厚些,配色上也更為沉穩。
雖說是工程機,但提供的配件還是相當豐富的,收納用的正方箱體、MicroUSB轉3.5mm音頻口的轉接線(因為機體並無此口,所以聽錄音、歌曲均需要轉接),以及標配小白耳機一幅(具體型號未名,看樣子貌似是MDR-E804)。
TX800共有兩部分組成,其遙控器與主機是相分離的。主機和遙控器的長寬相同,均為38mm,但厚度略有不同,主機約為13.7mm,而遙控則為10.8mm,兩者體重方面,因為均為塑料材質,加上如此小巧,所以重量很輕,分別為22克和15克,外出攜帶可謂是輕若無物,機身邊角處採用了小圓角處理。四方迷你的造型頗顯得憨態可掬。分離式的好處在於可以遠處遙控,在某些場景下使用還是頗為方便的,當然壞處也是有的,那就是比較容易弄丟,這點索尼也考慮到了,所以提供了一個「魔方狀」收納箱,箱內共有三個隔間,不僅可以收納兩機體還可富餘的放置些小配件(如轉接頭)。
先看下主機部分吧,拋去白邊框不談,頂部的「大法」標誌下其正面主體分為兩個區域,分別是單色顯示屏和錄音操控區。屏顯文字比較小,最多顯示三行,不過還算清晰。餘下STOP(停止)和REC(錄製)鍵分列兩邊,最底為三段式的推拉鍵(左推鎖定,中間位置為解鎖,後推為電源開關),此外,指示燈則被安置在機身邊框頂部正中位置,其好處在於甚至放在口袋中,也可以輕易看到當下的工作狀態(紅色為錄製中,綠色為播放)。
既然定位是「錄音筆」,TX800並沒有太多的花哨功能,只針對錄音本身作了很多具體優化。主界面下提供了音樂、錄音文件、錄音、REC Remote(用以開啟藍牙,與手機相連,實現遠程遙控)、設置和返回播放畫面共6個選項。在設置裡可設置錄音模式、話筒靈敏度、以及針對不同的場景環境進行「場景選擇」(系統提供了口袋、會議、演講、採訪、語音備忘錄等共五種錄音選項。可應用於商務、公眾、私人等多種不同場合下使用);是否開啟「VOR」錄音(可通過麥克風拾取一定大小或更大的聲音時自動開始錄製,當聲音變小時臨時停止錄製。可以省略麻煩的暫停/停止操作)等,操作起來還是相當方便的。此外,「清除聲音」功能可以減少除文件中記錄的聲音之外的環境噪音,並自動調整聲音的大小,使播放錄音時更為清晰,亦容易聽到;而「DPC(語度調節)」功能,可通過數字處理,將播放速度在0.25和3倍間自由調整;「AB重複」相信就不用多述了,它可以重複播放任意部分,反覆聆聽。
而遙控器則採用了五維方向鍵的設計,以正中最大的圓形鍵:播放鍵(底有凸點,以便盲操)為中心,上下左右分別是上下菜單(DPC/A-B循環),左右快進/退,四角邊緣處逆時針為停止(STOP)、返回上一級菜單(BACK HOME)、操作菜單(OPTION)以及REC(錄製),一目了然。當然,除了自帶的遙控器進行實體按鍵遙控外,我們還可以下載索尼所提供的「REC Remote」APP(支持IOS與Android移動平臺)進行手機無線遙控。當然,如果僅僅是錄音的話,完全可以直接在主機上完成。
遙控器用的是一粒索尼CR2032型紐扣電池。
遙控器的大小與主機保持了一致,在背部右下角位置留有RESET孔,用於復位時操作。
除了正面的操控面板外,在遙控器的側面還提供了音量(VOL)調節與T-MARK(軌道標記,也可以說是「書籤」功能,按下可在此處做下標記以備下次繼續播放)。
機身另外一側則是HOLD(鎖定)鍵,其一角處還專門留有很多年前熟悉的掛繩孔,可以掛上鑰匙鏈或手腕上,以防丟失。TX800內置了16G容量的存儲空間(續航方面,可持續記錄約15個小時錄音),支持LPCM、 MP3錄製格式(包括192kbps、128kbps以及的單聲道48kbps的有損壓縮錄製),如果按48 kbps MP3來計算,可長達636小時,MP3(192kbps)為159小時,LPCM為21小時,這對於一款可攜式錄音筆來說,已完全足夠使用了(畢竟不是用來聽歌的),因此,機身也並未提供擴展用的TF卡槽。此外,作為索尼家的產品,此機同樣支持喜聞樂見的快充功能,充電3分鐘,記錄一小時,方便應急使用。
數字麥克風(聲音在麥克風內就直接被轉換為數位訊號,避免聲音信號失真)位於機身頂部位置(MS忘拍了)。機身上下並沒有內置揚聲器(這點就不如內置了揚聲器的TX650),所以只能通過耳機聆聽錄音和音樂。不過許是機身太過嬌小的緣故,TX800隻提供了一個充電/音頻二合一的MicroUSB接口(因為是二合一,所以使用頻次會更多些,如果能採用時下流行的Type-C接口就更好了),日常使用需要通過轉接頭(標配附贈),略有不便。
許是太過小巧怕被弄丟,也為了更好的方便攜帶使用,在機身背面專門設計有寬大的背夾,平時使用時可以隨意的夾在外套、上衣口袋、褲兜,或者背包上,便攜性非常好。TX800提供了很多方便錄音的功能,如「焦點錄音」:具備很強的方向性(收窄兩邊聲音角度),而專注於前端的錄音對象,這對於記錄課堂和講座是非常實用的;「寬廣立體聲錄音」:顧名思義,聲音的拾取角度更為寬廣(強調四周位置聲源),並不會發生重疊的聲音(進而降低所引起的失真),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現場聽感,更為清晰,而不會感覺糊成一團。「立體聲增強」:記錄真實立體感的聲音,便於分辨不同位置的發言人。此外,它還支持「一鍵錄音」功能,無論何時何地(即使在關機狀態下),只需按下錄製鍵(僅限主機),即可進行聲音錄製,這對於突發採訪時是非常有用的功能。此外,它還支持「記錄啟動定時」功能,可以預先設置好開始錄製時間的長度(其範圍在15秒至1小時間),以避免遺忘錄製。
既然是錄音筆,那就要談下TX800的錄音表現到底如何,趁著國慶出遊,筆者正好在遊人如織的景區測試了下,場景選擇了採訪模式,默認音質為48kbps(單聲道),儘管周遭聲音嘈雜,各種聲音宣洩,但採訪時的人聲還是比較清晰的,降噪能力很不錯,並不會出現聽不明白在說什麼的情況。而在用LPPCM錄製現場音樂時,歌手在唱歌聲的咬字念句均能較好的再現,有一定的立體聲效果,也並無破音的情況的出現(當然在後期處理後會更好些)。播放方面,TX800支持MP3、WMA、AAC等常見的音樂格式,三頻中偏中上盤,高頻略有毛刺感,解析力和延展性還算不錯。中頻細節豐富,有一定層次感,分離度一般,人聲飽滿清晰,有點偏暖聲。低頻量感偏少。總的來說,偶爾用此機來聽聽流行歌還是不錯的,不過畢竟人家定位是錄音筆,與專業播放器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總 結:作為一款以便攜性為主的錄音筆,索尼ICD-TX800有著精巧迷你的機身,分離式的機身設計在某些場合下使用起來也頗為方便,15小時的續航表現和16G內置存儲空間也足以滿足日常應用(更何況它還有快充功能嘛),錄音表現也頗為不錯,售價方面,目前日本官方報價折合人民幣約為1200元,價位與之前的幾款錄音筆相差不大。如果想選擇一款迷你便攜的錄音筆,那這個可愛的「小傢伙」還是相當不錯的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