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筆:小星星】
章子怡以導師的身份,參加了浙江衛視王牌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第三季。
節目一經播出,不少網友認為章子怡在節目裡的一些表現過於「雙標」。
為了證明章子怡的「雙標」,網友們也搬出了證據。
佐證一:
當金莎和金子涵,一個是十年未接戲的演員,一個是表演行業的萌新,在舞臺上重現電視劇《三十而已》(主演:江疏影、童瑤、毛曉彤等)裡的經典橋段的時候,開演不過3分鐘,看到她們不算精彩的表演,章子怡按下了暫停鍵。
金子涵和金莎的表演被迫停止,重回舞臺。
當其餘導師點評結束,輪到章子怡點評的時候,章子怡意味深長地嘆了一口氣。
隨即,章子怡聊起了自己小時候學習跳舞的經歷,最後,章子怡又十分激動地說出了讓無數網友不滿得那句話:
「如果沒有信念感的話,就不要走上這個舞臺,為什麼一定都要當演員呢?演員這個職業是最低級的職業嗎?難道所有人都要到這裡來分一杯羹?」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這個流量當道的時代,很多愛豆歌手都會跨界演戲,而很多製片人和導演也樂於請他們過來參演。
就像在《演員請就位》中,大多數製片人對於一個好演員的定位都從有演技變成了有演技和有流量。
演技影響口碑,而流量也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票房,所以,能夠收穫這兩樣,一部作品才算是真正意義上達到了雙贏。
章子怡的這句話,單拎出來看沒有任何問題。
她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演員這個行業是有門檻的,並不是誰想進就可以進的。
在部分網友的眼裡,金莎和金子涵只不過是到第三季《我就是演員》舞臺上蹭熱度和關注度的「流量明星」,說句難聽的,她們還稱不上是真正的演員,她們更專業的身份是歌手,是愛豆。
章子怡對金莎和金子涵的差評,真的是在拔高演員的門檻嗎?
似乎,章子怡對同為流量明星、女團愛豆出道的王霏霏,態度更包容一些。
在王霏霏還沒有表演的時候,章子怡會說——「我對王霏霏充滿了巨大的期待。」
對馬嘉祺和謝可寅這兩位在職男團、女團成員,章子怡也會給予很大的鼓勵,形容他們是——又有流量又有能力的流量藝人。
怎麼到了金莎和金子涵這邊,章子怡就覺得是來分一杯羹了呢?
早前,章子怡曾經以評委的身份出席過一檔音樂節目。用她自己所說的話,這難道不是去分歌手的那杯羹嗎?
同樣是一個外行人去做內行的事,就連同為導師的那英都忍不住吐槽她帶不出冠軍,隔行如隔山。
明明都是跨界,不準別人來演員這一行分一杯羹,卻自己跑去歌手的行業,這難道不是「雙標」嗎?
佐證二:
盛一倫作為一個過氣的流量藝人,重新站在舞臺上的他,選擇了一個跟自己曾經扮演過的角色類似的劇本。
對於沒演好,盛一倫解釋說是因為自己身處在這個大環境下,很多時候的選擇都是被迫的,迫不得已接受不適合自己的劇本。
章子怡毫不留情地拋出了另一句金句:
「誰逼迫你去演戲呢?你是為了餬口還是為了過癮?不適合你的角色,你為什麼要去接呢?」
之後,章子怡又搬出了張藝謀的話來懟盛一倫:
「不要接爛戲,因為在爛戲的劇組會養成不好的表演習慣。」
話說得沒有問題,但章子怡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卻忘了,在這個圈子裡存在著千千萬萬的演員,大到熱播劇的男女主角,小到只能在橫店等戲拍的小群演,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運氣很好,遇到伯樂的提拔,有很多劇本可供選擇,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有劇組願意找他們演戲,他們就很知足了。
章子怡說得是不錯,但局限於有資源的演員。對於那些沒有資源的演員,再把這一套搬出來,就顯得有些「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了。
除此之外,章子怡還不忘總結說:「沒有天賦的努力,是毫無意義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想做演員,你得先有天賦,不然,再怎麼努力都白扯。
作為一個導師,真正應該做的並不是批判對方運氣的好壞或者有沒有天賦,而是為演技不好的演員指點方向,指出錯誤,引領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如果真的說沒有天賦就不配做演員,章子怡之前頻頻誇讚流量藝人的行為,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Angelababy的演技此前被網友詬病,說她——不論喜怒哀樂大多以瞪眼來展示,幾乎可以說完全沒有天賦而言。
但對於這樣的baby,章子怡又是怎麼評價的呢?
章子怡說,baby在《摩天大樓》(主演:楊穎、郭濤等)裡的演技真摯又自然!她著重肯定了baby對於演技的努力。
不得不說,這種沒來由的誇讚,看起來著實像是一篇商業互吹。
就連網友對她評價的時候,章子怡也回覆說——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明都是兩個天賦不算高的演員,怎麼章子怡的評價差別會如此之大?
對待當紅流量明星,章子怡的誇讚毫不吝嗇,恨不得把對方捧上天。然而,在面對過氣流量小生的時候,章子怡的言語略顯刻薄,立穩了嚴苛導師的人設。
這種看人下菜碟的行為,難道還不是雙標嗎?
總而言之,無論是對跨界還是過氣的流量藝人,章子怡的「雙標」就「雙標」在,她只會以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從這個演員出發,更無法去理解每個演員的不易,既不能引領對方走向正確的道路,也對他們缺乏寬容。
對於一個有著資深表演口碑的影后而言,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以後說的話,估計也很難再讓人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