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潑人冷水的敗火文。
該洗洗睡了的時間點,驚見朋友圈裡倒處轉發關於一隻日本雜誌贈品包snidel如何美貌超值的公號文,還不止一兩家的號,中間更是夾雜代購散戶無數。這本來不會引發老編好管閒事的激情,但據群眾反映,此包竟然被代購圈人為炒作,開價幾百人民幣了!
發行《SWEET》雜誌的寶島社官網,這期雜誌連贈品在內售價880日元,約57元人民幣。
代購圈敢炒出999元人民幣的價,就算人再傻錢再多,總得有個能激動人心的理由吧?
臥滴個槽,合著是不識字呀!
尼瑪,誰告訴你¥18,000是指那隻贈品包?
¥18,000上面那行日語不認得不要緊,它前面有三個日語假名ドレス,翻成中文叫裙子,標準日本語初級單詞。女模特身上的同款裙子在新宿ルミネ店標價¥18,000,就是下面這條。
覺得顏色款式太仙,hold不大住的,還有灰色同款。
繼續回來說那隻被誇成花兒吹上天的贈品包。
日本時尚雜誌經常送贈品,是品牌的推廣宣傳方式之一,日語裡管這類贈品叫付録。logo嘛,是品牌允許的。質量做工嘛,給你感受下設計風格而已的東西,哪兒還有真不識趣兒的拿正規商品的品質去要求,東西別粗糙過頭就行了。別說日本人,在日本生活久了的中國人也不大可能不知道雜誌贈品與正規商品的區別。
日本雜誌沒有偷換概念,寫得清清楚楚:特製、迷你。
特製不是特供,而是品牌特別授權製造的東西。A貨驢包,你沒LV授權,做工再好也是假的。同樣,授權允許特別加工的,做工再差它也不是假貨。但,誰要抓住國內妹子們不懂雜誌附錄贈品是怎麼回事兒來鑽空子,偷換概念成贈品貨=品牌正規品質,藉機炒作價格,老編還就看不慣了。
官方賣家圖
看過的買家秀比代購們吹過的贈品包都多的你們,一定在期待買家打臉圖。
日本人版的買家圖
看著還湊合,與驚豔有差距,與失落也有差距。
再次感謝強大的朋友圈,昨天半夜有妹子發來實物細節圖。所以,沒了燈光角度修圖補色,局部放大特寫,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中國版買家圖來了。
呃~這剪裁踩線,絕逼與正規包不是同一條生產線,同一批師傅做的。
提供圖片的妹子表示:
跟風買了一個,那質量,我只能安慰自己說還好,這本雜誌還值點錢。
這個卡包做得還行,至少包了邊……
吹捧這樣的我,你們懵圈了嗎?
999元?299元?這樣的我,你們確定要當所謂的潮牌寶貝,天上掉下來的餡兒餅帶回家去嗎?
那會不會是這一期的贈品偶爾做工差?
《SWEET》上一期的贈品圖,snidel的長錢包。
這剪裁踩線,和這次的snidel贈品倒是有種同宗同源的感覺。
走了一個snidel包,還有無數個贈品包,人日本雜誌就是這麼個促銷宣傳路子。
贈品包包手袋,出門買個菜接個孩子什麼的,方便又便宜,丟了不心疼壞了不可惜。
明明贈品就是贈品,卻故意誤導誇大宣傳,矇騙那些不明真相者的人,57元人民幣的東西,吹成正品同品質,再翻幾倍甚至10倍以上價格倒賣。既然出現在老編朋友圈了,也就少不了一頓撕,能挽救一個是一個。
緣分來了,咱們彼此誰都擋不住。
相關閱讀:
《818日本體操王內村航平:為婆媳問題付出洪荒之力,打10分頒金牌》
《酸奶藝術畫爆紅日本朋友圈,簡單到令人髮指,文藝得氣質襲人》
《這倆日本大學生在德國世界遺產留名到此一遊後,日本人比德國人還火大》
《「每月800塊就治好肺癌」此文確實刷新了我的三觀》
這是一個從來沒有以後也不敢自稱最會寫最懂日本的個媒愛好者,隔三岔五亦正亦邪發布的日本八卦一籮筐。
轉載約稿請洽作者,「這裡是東京」でした。
微信號:HEREISTOKYO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