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右上方藍字「星標」晏凌羊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閱讀全文約需8分鐘
楊逍真的強暴紀曉芙了?
文/晏凌羊
有讀者讓我寫寫《倚天屠龍記》裡的楊逍。
楊逍在《倚天屠龍記》裡出場不多,但個性非常鮮明。
他是明教教主手下左右光明使者之一的光明左使,也是峨嵋派女弟子紀曉芙有實無名的「丈夫。
明教發展到陽頂天時代,明教中除了教主陽頂天之外,楊逍的武功算是最強的。周顛看到楊逍的身手後,不得不暗自慚愧:
「楊逍這龜兒子原來一直讓著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動手,總是碰巧運氣好,這才勝我一招半式。豈知我周顛跟他龜兒子差著這麼老大一截。」
範遙是光明右使,但見到楊逍也不得不服。書中有這樣一句:
「範遙自負於天下武學無所不窺,但此刻見楊逍神技一至於斯,都不由得暗自嘆服。」
在三聯版《倚天屠龍記》中,楊逍少年時與峨嵋派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比武,奪其倚天劍,擲地而去,孤鴻子由此被氣死,楊逍也因此與峨嵋結仇,滅絕師太一想起他來,就恨得咬牙切齒。
到了新修版中,金庸先生大概是覺得這條線埋伏得不大好,盡數給刪去了。
明教教主陽頂天不知所蹤後,楊逍成為了明教實際掌權人,但沒多少人服他。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原先散落到江湖中的明教高手前來幫忙,但他們要來援助的,不是楊逍,而是明教。
周顛當時就曾對楊逍說過一段話:
「楊逍,你不願推選教主,這用心難道我周顛不知道麼?明教沒有教主,便以你光明左使為尊。哼哼,可是啊,你職位雖然最高,旁人不聽你的號令,又有何用?你調得動五行旗麼?四大護教法王肯服你指揮麼?我們五散人更是閒雲野鶴,沒當你光明左使者是甚麼東西!」
楊逍當時是怎麼當上代理教主的呢?原著中沒有明說,但有這麼一段:
「陽教主夫婦突然同時失蹤,光明頂上人心惶惶。眾人四下追尋之際,有一晚光明右使範遙竟見韓夫人黛綺絲從秘道之中出來。」
這段話之後,就牽出了黛綺絲的故事。
眾人懷疑陽頂天夫婦的死與她有關,是謝遜力證她與此事無關,才使得黛綺絲能夠攜手韓千葉闖蕩江湖,闖出了「金花婆婆和銀葉先生」的名頭。
陽頂天死後,明教四分五裂,誰也不服誰。原著中說:「當年陽頂天突然間不知所蹤,明教眾高手為爭教主之位,互不相下,以致四分五裂。範遙卻認定教主並未逝世,獨行江湖,尋訪他的下落。」
範遙是一個對權力沒什麼野心的人,而楊逍卻未必了。
陽頂天給妻子立的遺囑中,有這樣一句話:「乾坤大挪移心法暫由謝遜接掌,日後轉奉新教主。光大我教,驅除胡虜,行善去惡,持正除奸,令我明尊聖火普惠天下世人,新教主其勉之。」
按理來說,教主之下,明教職務最高的是光明左右使,中國文化中又以左為尊,楊逍該是新教主的人選,但為何陽頂天卻想將教主位置傳給四大法王之首的謝遜?大概是因為他也知道楊逍不能服眾吧?
謝遜在黑化之前,在教中是很有威望的。若不是被成昆折磨得家破人亡導致他心性大變,或許明教教主就是他。
楊逍的權力欲,表露得並不明顯,但教中所有人都認為他想當新教主。
韋一笑就曾經很不給他面子地問過他:「教主的位子一日不定,本教的紛爭一日不解,憑他有天大的本事,這嫌隙總是不能調處。楊左使,在下要問你一句,退敵之後,你擁何人為主?」
楊逍淡淡的道:
「聖火令歸誰所有,我便擁誰為教主。這是本教的祖規,你又問我作甚?」韋一笑道:「聖火令失落已近百年,難道聖火令不出,明教便一日沒有教主?六大門派之所以膽敢圍攻光明頂,沒將本教瞧在眼裡,還不是因為知道本教乏人統屬、內部四分五裂之故。」
說不得道:
「韋兄這話是不錯的。我布袋和尚既非殷派,亦非韋派,是誰做教主都好,總之是要有個教主。就算沒教主,有個副教主也好啊,號令不齊,如何抵禦外侮?」鐵冠道人道:「說不得之言,正獲我心。」
楊逍變色道:「各位上光明頂來,是助我禦敵呢,還是來跟我為難?」
一提到這個問題,楊逍為何會變色?此處很耐人尋味。
當周顛指出楊逍自己想當教主,但是大家都不服他時,楊逍開始下逐客令。
說到底,是因為周顛說破了他的心事。
面對權力,楊逍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他想當新教主,但是也知道大家不服他,所以當年乾脆為了「避嫌」,一個人跑去「坐忘峰」隱居,並且只把自己的隱居地告訴給了紀曉芙一個人。
這一舉動,跟當年袁世凱、老蔣主動「下野」有得一拼,而結果還是一樣的:你越是避嫌,其實越說明你內心在意。
楊逍最後為何願意擁立張無忌當教主呢?一方面是因為張無忌確實救教有功,還神使鬼差掌握了乾坤大挪移心法,明教教眾上下對他很是擁護,另一方面大概楊逍也是累了,不再想費力去爭取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了。
楊逍雖然有過權力欲,但他對於明教的忠誠和熱愛,卻是發自內心的。如有新人出現,結束明教一盤散沙的局面,他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張無忌後來無心當明教教主,就讓楊逍來繼任,但金庸寫到他時,是這麼寫的:「後來楊逍雖繼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統兵百萬之眾,楊逍又年老德薄,萬萬不能與他爭帝皇之位了。」
「年老」可以理解,但「德薄」是怎麼回事?
陽頂天時代的明教之人,幾乎人人都有邪氣,像韋一笑還要喝人血的,範遙隨口就能胡謅滅絕師太是他的老相好,布袋和尚一言不合就把人裝進袋子裡……楊逍為人仗義、性格孤傲,算是比較有德行的了。
我估摸著,金庸這裡說的「德薄」主要是相比張無忌而言的。楊逍的性格實在太過孤傲,很容易得罪人,確實不是當教主的好人選。
楊逍最被人詬病的,便是他和紀曉芙的一段情史。
也許是因為張鐵林演過這個角色,並且在劇中用非常粗暴的方式舌吻扮演紀曉芙的小陶虹,搞得很多人對楊逍的印象很不好,認為他就是一個中年油膩男,甚至是一個強姦犯。
▲這段真是童年陰影
這也算是「被演員毀掉角色」了吧?
如果你真正看過原著,就會發現:楊逍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堪。總體而言,雖然他很愛裝逼,但骨子裡卻是一個重情重義的男子。
因為張鐵林扮演過他的緣故,這些年來,人們對他的誤會太深了。
楊逍與紀曉芙的那段感情公案,說起來其實很簡單。紀曉芙已經跟武當派的殷梨亭定了婚,在古代已經算是「半個妻子」了,不料卻在出差途中遇上了楊逍。
之後,她未婚先孕,生下女兒,後來卻因為違抗師父滅絕師太讓她去騙楊逍的命令,慘死在滅絕師太的掌下。楊逍多年後才得知紀曉芙已死,並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名叫「楊不悔」,從此,他化身慈父,單身到老。
兩個人的情感糾葛,主要由紀曉芙自述道出:
「師父,那一年咱們得知了天鷹教王盤山之會的訊息後,師父便命我們師兄妹十六人下山,分頭打探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弟子向西行到川西大樹堡,在道上遇到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約莫有四十來歲年紀。弟子走到哪裡,他便跟到哪裡。弟子投客店,他也投客店,弟子打尖,他也打尖。弟子初時不去理他,後來實在瞧不過眼,便出言斥責。那人說話瘋瘋顛顛,弟子忍耐不住,便出劍刺他。這人身上也沒兵刃,武功卻是絕高,三招兩式,便將我手中長劍奪了過去。我心中驚慌,連忙逃走。那人也不追來。第二天早晨,我在店房中醒來,見我的長劍好端端地放在枕頭邊。我大吃一驚,出得客店時,只見那人又跟上我了。
我想跟他動武是沒用的了,只有向他好言求懇,說道大家非親非故,素不相識,何況男女有別,你老是跟著我有何用意。我又說,我的武功雖不及你,但我們峨嵋派可不是好惹的。
那人笑了笑,說道:『一個人的武功分了派別,已自落了下乘。姑娘若是跟著我去,包你一新耳目,教你得知武學中別有天地。弟子千方百計,躲避於他,可是始終擺脫不掉,終於為他所擒。唉,弟子不幸,遇上了這個前生的冤孽……弟子不能拒,失身於他。他監視我極嚴,教弟子求死不得。如此過了數月,忽有敵人上門找他,弟子便乘機逃了出來,不久發覺身已懷孕,不敢向師父說知,只得躲著偷偷生了這個孩子。」
這段描述,是紀曉芙向滅絕師太作思想匯報用的。紀曉芙是何許人也?如果你把她當成是一個為情所困的普通峨眉女弟子,那真是太天真了。
在失身楊逍之前,紀曉芙是被滅絕師太當成掌門繼承人來培養的。峨嵋派那麼多弟子,為何就她能許配給在武林中名頭響噹噹的「武當七俠」之一殷梨亭?
這些信息,充分說明紀曉芙的心智、悟性、德行、能力、格局非同一般。
紀曉芙跟周芷若是截然不同的兩類人。
周芷若外表人畜無害,但她骨子裡其實特別「陰」。滅絕師太要求她不擇手段,她起初很抗拒,但內心裡卻已經接受了師父傳授給她的那一套價值觀。
紀曉芙呢?她的聰慧程度不輸周芷若,但她內心深處是很有正義感的。
雖然武功低微,但紀曉芙骨子裡卻是一個俠女,可與《笑傲江湖》中的寧中則相媲美。
在小樹林中,眾人圍攻彭和尚,她見彭和尚誓死不肯說出同道下落,心生敬意,制止丁敏君加害於他,哪怕丁敏君以說出她未婚先孕的「醜事」來要挾她,她也不為所動。
她不是要拉攏誰,只是天生有正義感,此舉也惹得原本跟她立場相對的彭和尚在幾分鐘內尊稱她為「紀女俠」。
滅絕師太要她去騙楊逍,她誓死不從。一方面,是因為她內心深處沒法認同這樣的「不擇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確實很愛楊逍。
我們可以來分析下,為何面對滅絕師太時,紀曉芙會那樣去形容她和楊逍的關係?
原因很簡單:紀曉芙是背叛未婚夫而且未婚先孕,這在古代是非常登不上檯面的事兒。在跟師父陳述這個故事時,她不忘捧捧峨嵋派,說「峨嵋派也不是好惹的」,是因為她了解滅絕師太的習性,知道她好大喜功(周芷若也深諳這一點)。
她說的那番話,完全是說給師父聽的。師父聽了怎樣的話,震怒程度最小,她就揀怎樣的話說。
楊逍把她弄到手,可能確實太「霸道總裁範兒」了一些,但你要說楊逍強姦了她,我是萬萬不同意的。
紀曉芙說這段話,基本上把慌撒圓了,但這幾句還是暴露了她心中所想:「唉,弟子不幸,遇上了這個前生的冤孽……弟子不能拒,失身於他。他監視我極嚴,教弟子求死不得。如此過了數月,忽有敵人上門找他,弟子便乘機逃了出來。」
若當真對那個人厭惡至極,怎會只稱他為「前世冤孽」?怎麼會將「弟子不能拒」的部分,一語帶過?
說楊逍監視她,她更是無法自圓其說:既然監視極嚴,又怎麼會在敵人上門找他的間隙,讓她乘機逃脫呢?
再說了,楊逍真要是想強姦她,又怎麼會讓紀曉芙有機會體驗「(他)將我手中長劍奪了過去……等到第二天早晨,我在店房中醒來,見我的長劍好端端地放在枕頭邊」?
恐怕,是紀曉芙自己想在楊逍那裡多留一段時日才是真。
最能體現紀曉芙心意的,不是這一段表述,而是「楊不悔」的名字。
楊逍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時,大為震動,他感慨的是她竟然給孩子取名「不悔」,但我覺得,紀曉芙的心思,似乎並不藏在「不悔」這兩個字裡,而是給她取名姓「楊」。
我們女人,很多人會很後悔嫁給一個男人,但很少有人會後悔生下孩子。紀曉芙給孩子取名「不悔」,也可以解讀為:她實在太愛這個孩子了,所以不後悔生下她。如果她是這一層疑似,她完全可以讓孩子姓「紀」,但她沒有,而是讓孩子姓楊,這足以說明她對楊逍的感情。
聽聞楊不悔姓楊後,楊逍說:「你果然姓楊!你果然姓楊!」
這個「果然」,也讓楊逍最終確認了紀曉芙對自己的感情。
我估摸著,和楊逍相處幾個月的紀曉芙,內心其實是非常矛盾的:她不願意正視自己愛上邪教中人的事實,無法面對自己對殷梨亭的背叛,所以面上定然是對楊逍冷若冰霜,但內心裡卻已經對他傾慕不已。在這種矛盾心理的影響下,只有離開他,才是最讓她內心感到平靜的選擇。
紀曉芙生前,從來沒有讓楊逍有機會了解到她的真實感情,所以楊逍才會在聽到楊不悔的名字後,震動至此。
楊逍對紀曉芙對自己是否有感情,是非常敏感的,想必在不知道紀曉芙深愛著自己的那些年,他遭受到了不少非議。
有一次,「說不得」和尚道:「……當然,本教教眾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檢點、為非作歹之徒,仗著武功了得,濫殺無辜者有之,奸淫擄掠者有之,於是本教聲譽便如江河之日下了……」
楊逍突然冷冷插口道:「說不得,你是說我麼?」
楊逍這一句插口,非常令人意外。為何他會這麼敏感?大概也是想力證紀曉芙和他其實是兩廂情願,以洗刷明教中人長久以來對他的誤會吧。
楊逍對紀曉芙的感情,也挺令人感動的。
聽聞紀曉芙的死訊時,他正在跟何太衝夫婦交手,在這種生死關頭,他竟暈了過去。
在整部《倚天屠龍記》裡,楊逍如此無法鎮定,只有這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一次。要知道,當時他的情境非常兇險:身邊只有張無忌和楊不悔兩個屁大的小孩,何太衝夫婦會使威震江湖的兩儀劍法,他在此時暈過去,分分鐘會喪命。
此後,楊逍對楊不悔寵愛有加。他悉心教她武功,把光明頂最好的房間分給她住,還給她找了小昭這樣一個使喚丫鬟。
楊不悔想嫁給殷梨亭,請張無忌來遊說,楊逍同意了這門驚世駭俗的婚事。
楊過要和大自己六七歲的小龍女成婚,一直把他當兒子撫養的郭靖差點氣得吐血,是因為這樣的搭配在古代社會確實很像重磅炸彈。楊不悔與殷梨亭的婚事,更是「炸彈中的炸彈」,但楊逍小小糾結了一下還是同意了。
他會同意,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實在太愛紀曉芙和楊不悔了。他知道紀曉芙虧欠殷梨亭,也知道楊不悔心之所系是殷梨亭,所以願意成全這門婚事。
第二、他本就是蔑視禮教、成規的人。當初,他明知紀曉芙是峨嵋派的人,依然對她窮追不捨,便是例證。
楊逍終身未再與紀曉芙之外的其他女人有染,潛心撫養楊不悔長大,金庸小說中能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也只有黃藥師了。
在我看來,楊逍固然有一些小缺點,性格也太過孤傲了一些,但他總體大節無虧。在明教中,他實際上是一個很可愛可敬、很有性格的人,讀者們就別再說他是個強姦犯了吧?
或者,我們一講起楊逍,腦子裡別總想起張鐵林,而是想起以下這個造型,你立馬會覺得他的形象變高大了吧?
▲這是孫興版楊逍,比較經典的一款
▲還有張兆輝版楊逍,也比較經典
▲張鐵林版,就算了吧!快放開那個女孩!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點擊下方小程序
可購買羊羊新書《我離婚了》
現在噹噹當各地倉庫均有貨
12月10日-12日,五折特惠
過了這兩天就恢復原價了
以前的書經常會做活動
但新書今年僅此兩天打折
希望這個通知能給大家省10塊錢
(點擊上方小程序可購買新書)
新書介紹詳見:晏凌羊&柳亞敏 | 離婚了,不要怕
在當當網界面搜索「晏凌羊」
將其他書也放入購物車哦
關注「晏凌羊」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點擊標題可查看):
我的故事 | 我離婚了
新書推介| 離婚了,不要怕
金庸人物 | 黃藥師是個能打到90分的單親爸爸
煙火人生 |一個小區,也是一個小社會
社會新聞 | 好看的地方千篇一律,有趣的聖誕萬裡挑一
女性覺醒 | 喜歡調戲女性的男人,真是LOW到地板而不自知
女性覺醒 | 別把交配當感情,別把遊戲當人生
情感婚戀 | 千萬不要嫁給喜歡去夜店的男人
情感婚戀 | 有多少感情,毀於「口是心非」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掃碼關加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