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古城,文藝復興的起源地,有一座輝碧堂皇的教堂

2020-11-19 宋榮的嘟嘟

大家好,我是小英。大家知道,五大洲知名旅遊的城市,有哪些呢?亞洲有東京、首爾、檳城、曼谷,非洲有開羅、奈洛比,大洋洲有雪梨、奧克蘭,美洲有美國的紐約和巴西的裡約熱內盧,那麼歐洲知名旅遊城市呢?其中義大利的城市十分熱門,十個手指頭,數也數不清。那麼今天讓小英介紹一下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吧。

佛羅倫斯是既威尼斯之後,也是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起源地之一。佛羅倫斯建築既傳統古典,又是吸引遊客的好去處。其中有一個教堂,名叫聖母百花大教堂。它是佛羅倫斯的代表之一,雖然在歐洲,它的名氣沒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名氣高,但是它的建築學史上的地位可是和巴黎聖母院同等級的,也是建築學中的優秀教科書。

在聖母百花大教堂中有一個建築很亮眼的,那就是穹頂,它是由紅色的磚頭搭建的。看到圖上這張照片,小英都能感受到這座教堂輝碧堂皇的魅力,現在這個教堂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了。假如你去過這裡,鎮上隨便一家書店,工藝品店,咖啡店都能買到一張關於教堂明信片、郵票和迷你模型,因為它是文藝復興起源地很重要的建築。

聖母百花大教堂,它是義大利的代表建築之一,每天經常會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這裡參觀這座輝碧堂皇的教堂,打卡合影。有一些對教堂非常感興趣的旅遊達人,平臺作家,在這裡細心觀察,慢慢欣賞,拿著筆記記下來。還有畫家,在這裡畫著油畫,一畫就是一整天。雖然這座教堂的歷史已經600年了,但是它依舊完好無損,屹立不倒。而且它的細節處理的很完美,小英非常好奇當年設計這座教堂的設計師是怎麼設計的,同時也佩服這位設計師把教堂設計的十分美觀。

大教堂的牆壁和穹頂內,畫著佛羅倫斯這座文化古城的文藝復興故事。還有當年設計和建造這座教堂的設計師和雕塑家,都畫在了裡面,比如布魯內萊斯基、喬託、多納泰羅等一些著名藝術家都在教堂的壁畫內,雖然他們都不在世了,但是他們的心血和藝術技能,都存在了在這座教堂裡。大教堂的外貌依然是白色的,其中還添加了綠色與粉色的大理石刻成了義大利國旗的顏色,有了義大利國旗顏色的混合,使得這座教堂添加了一絲魅力。

不知道小英介紹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大家喜不喜歡呢?你們喜歡去巴黎聖母院呢?還是喜歡去聖母百花大教堂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哈。

相關焦點

  • 【教堂婚禮不是夢】盤點5個美到逆天的歐洲教堂
    在巴黎這個浪漫之都海拔129米的山丘之上,挺立著這座宏偉的建築,因相對高度較高,聖心教堂讓所有的參觀者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覺。從聖心教堂所在的山丘往巴黎市中心看,巴黎的千年歷史盡收眼底。人們也可以登臨聖心教堂中心最高的大圓頂,從那裡能看到周圍方圓50公裡內的景物。
  • 蘭登教授借著拍戲又去橫跨歐洲文藝復興遊了
    而為了追求效果的逼真,劇組更是橫跨歐洲大陸,試圖阻止一場禍及全球的陰謀。這場「借著」拍戲之由的文藝復興之旅,真是讓小編我羨慕的眼紅。如你是原著黨,相信讀書的過程中就已經被作者將蘭登教授解密途中走過的城市、地標、景點深深吸引。如今,這些風景壯麗同時又飽含歷史的地點將完整而真實地出現在你眼前。整個電影70%的戲份都是在佛羅倫斯、威尼斯和伊斯坦堡實景拍攝,小編這就帶你也去走一遭。
  • 迷人的中世紀古城~錫耶納
    城牆上有錫耶納古城地圖和各種指示牌,就此開啟了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之旅。錫耶納建立於公元前29年,歷史上是貿易、金融和藝術中心,現為錫耶納省的首府。錫耶納曾經和佛羅倫斯同屬於託斯卡納大公國,其遠離大海,位於著名的基昂蒂山谷中,整個城市建在丘陵地區,隨著山勢的起伏錯落有致,1995年整個老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他是專拍西方教堂的攝影師,帶你走進一座大教堂
    21處絕美歐洲建築瑰寶,帶你走進一座大教堂。憑藉著信仰和熱情,範毅舜就這麼單槍匹馬上路了,要以四十幾頁來呈現一座通天大教堂的確不容易,特別是對於一個生手來說,要以攝影去呈現一座與自己文化全然不同的西方建築是有多麼的困難。這裡的困難不只是技術的問題,而是跨文化與知識結構的問題。
  • 電影《歐洲建築》第四集《創造與變革——文藝復興建築》
    電影《歐洲建築》第四集《創造與變革——文藝復興建築》於中寧 1989年12月(註:《歐洲建築》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於中寧合作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型系列片之一,編劇和導演為於中寧《歐洲建築》完成於1990年,共六集,分別是第一集《典雅與和諧---古希臘建築》,第二集《宏偉與豪華---古羅馬建築》,第三集《神秘與歡樂---中世紀建築》,第四集《創造與變革---文藝復興建築》,第五集《模仿與凝滯---古典主義建築》,第六集《自由與多元---現代主義建築》。透過建築領悟文化,中西方文化「精神」的不同。因為原始膠片還未整理成電子文件,此處所用圖片為網際網路下載,非作者拍攝。)
  • 文藝復興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美第奇家族
    導語: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有少數人是加速或者延緩歷史進程的特殊人物,歷史上所有的進程發展和大變革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順應歷史潮流,偶然性是某些人物或者是事件對其的催促或者延緩。歐洲的文藝復興無疑是一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不斷發展而爆發的一場運動,是不可避免的的,順應歷史潮流的一場運動。
  • 在歐洲,為什麼除了教堂就沒什麼可看的?
    在中國旅遊,你會發現古建築有宮殿、園林、寺廟、道觀,而去歐洲,基本就是教堂、教堂還是教堂。 但其實教堂和教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中國的歷史是連續且傳承完整的,但是歐洲可不一樣,外族入侵,民族滅亡太尋常不過了。 比如現在的義大利和歷史中的古羅馬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歐洲一座美麗浪漫的首都,被稱為「東歐巴黎」,有很多中國遊客
    世界上有很多美麗的城市,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這些城市逐漸開放了旅遊業,成為了心之所向之地。說起境外的旅遊,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歐洲,因為歐式風情的城市總會充滿著浪漫的氣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歐洲的城市,一定是眾多旅遊城市最為吸引人的了。
  • 義大利臨時停屍間——歐洲著名的五大教堂
    義大利教堂擺放著多日未火化下葬的棺材歐洲曾經歷過一個政教合一的時代,教會擁有著極高的權力和財富。這座教堂的建造時間跨越了一個半世紀,並由多位古建築師和藝術家共同設計完成,其中教堂內部還保留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多位藝術家的壁畫和雕刻,例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
  • 稱霸義大利乃至歐洲,推動文藝復興的家族,卻因絕嗣而解體
    美第奇家族(Medici)是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在佛羅倫斯乃至整個歐洲都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家族誕生過四位教皇、多名弗洛倫薩統治者以及託斯卡納大公,兩位法蘭西王后和其他一些歐洲王室成員。在15世紀,更是對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作出了傑出貢獻,扶持了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畫家。 但就是這麼強大的家族,在影響了歐洲近三個世紀後,因為沒有子嗣而解體,消失了。
  • 探索現代文明起源,體驗歐洲異域文化及美景,這幾個地方必去
    歐洲也被稱為「歐洲」,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歐洲」,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起源在這裡,這裡聚集了大量的財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區,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蹟,歐洲是現代文明的起源,有異文化和絕景,對於這個要尋求體驗,必須去以下幾個地方。
  • 西貝尼克的聖雅各大教堂—克羅埃西亞教堂
    西貝尼克的聖雅各大教堂的結構特點,使其成為一個獨特和卓越的建築,成功地混合了哥德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形式。聖雅各大教堂處於北義大利、達爾馬提亞,以及託斯卡納三個不同區域的文化交匯處,在15和16世紀之間取得相當豐碩的影響成果。
  • 中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法國文藝復興有哪些特點?
    法國的文藝復興開始於15世紀末,繁榮於16世紀。15世紀下半葉,法國已有不少人開始注意對古典文化的研究,16世紀初出現了布戴·戴塔普爾·皮埃爾等法國第一代人文主義者,他們致力於古典作品的研究、考訂、整理和編輯工作。在繪畫、雕刻以及建築等藝術領域中義大利對法國的影響幾乎佔據了支配地位。
  • 歐洲大瘟疫推動了文藝復興,全靠這個家族燒錢300年資助
    「黑死病」學名「腺鼠疫」,歐洲最早記載它的文獻起源於1347年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Messina),很快傳遍了整個歐洲,並在後來的三百年間多次捲土重來。然而「福兮禍之所依」,中世紀時的歐洲篤信宗教,人們生病時愚昧地認為這是上帝的懲罰,可後來發現神職人員也未能倖免。於是,「黑暗的中世紀」結束了,歐洲文明的發展如同「開了掛」,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
  • 比利時最不該錯過的布魯日:歐洲文化之都,錯過這4點等於沒去
    在佛蘭德語中,「布魯日」有「橋」的意思,事實上,這個名字確實是由流經市內萊伊河上的一座古羅馬橋梁而得名。14世紀時,布魯日曾是為歐洲最大的商港之一, 1384年來自勃艮第的菲利普二世成為了弗蘭德伯爵,他在布魯塞爾、裡耳以及布魯日設立了行宮,這為布魯日從全歐洲吸引到了大量的藝術家、銀行家以及其他重要人士,大大地促進了布魯日文化市場的發展。
  • 意式裝修風格的特點有哪些 歐洲文藝復興的藝術覺醒
    義大利是一座既有藝術氣息又有浪漫情調的時尚之都。它不僅擁有引領世界時尚潮流的米蘭,有置身童話水城的威尼斯,有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的陶米爾納,有藝術之都佛羅倫斯,還有瑪雅世界文明的羅馬。這樣豐富多彩的城市在家裝中會散發什麼樣的獨特魅力呢?
  •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教育體系
    文藝復興時期,是指歐洲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末發生的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時期。這個時間段的歐洲經過了一千多年中世紀的「黑暗時代」,代表著封建領主和舊貴族階級的封建制度逐漸衰落,而以新城市公民階層代表的資本主義開始萌芽。
  • 還有滿滿的騎士文化,來過的遊客都說好
    漫步街頭巷尾,滿眼都是軍事衛城似的老教堂和濃鬱的騎士文化。1530年,一支6500人的軍隊頑強抵抗了20萬奧斯曼帝國傳奇騎士團,建立起"馬爾他騎士國",讓這座小島有了至今仍與有榮焉的光輝歲月。馬爾他並不是國內旅客歐洲旅行的首選目的地。
  •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教堂的規模之在令人驚嘆,它能容納5萬人,教堂呈十字形,長212米,寬137米,高46米,平面面積為1942平方米,總佔地面積達1.51萬平方米。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人們現在所看到的教堂已經取代了公元325年左右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教堂。新建的聖彼得大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個巨大的圓頂。
  • 公元1520年代:文藝復興盛期的文化藝術
    本期提要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意義非凡的思想文化運動。在文藝復興盛期這個短暫的、卻最為輝煌的時代中,義大利產生了許多擁有驚人創造力的藝術家,例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他們的藝術作品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文藝復興的特點。他們樹立了不朽的人文主義典範,為西方的藝術發展奠定了深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