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向:如何客觀看待權威遊戲媒體的打分?

2021-01-10 遊漫宅談社

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小商販們售賣的各類遊戲雜誌成為了我們了解當前遊戲界變化的窗口。雖然它們的價格高低不一,質量也層次不齊,但對於囊中羞澀,連買幾塊盜版光碟都要思索再三的我們而言,總是能最有效率的篩選出值得一玩的遊戲來。這個時候興許還能得到賣盜版碟老哥的一句「有品位」。

但現在網絡發展速度太快了,快到一款遊戲還沒有發售,就有玩家對其遊戲性和手感進行長篇幅的討論,讓人以為自己是不是該換一個5G手機。這時候如果你和他們去爭論,只要不符合他們的意見,對方張嘴就會來一句「CNM,雲玩家」。

這就是網絡平臺過於便利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每個人都能在視頻網站和直播中「雲遊戲」,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和評價他人的看法,一旦雙方在某個問題上聊崩了,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現實裡我唯唯諾諾,網絡裡我重拳出擊」。

當年評測條件苛刻,周期長,人也少,每個觀點就都會很有分量;現在評測的人多如牛毛,遊戲評分的含金量就被稀釋太多了。而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需要一個相對客觀中立且具有權威性的觀點,以往這些觀點出現在紙媒上,而現在這些觀點出現在各大遊戲媒體還有UP主上。他們的評測會成為這款遊戲是否值得玩家們購買的依據——

個屁。原本評測的確應該起到這樣的效果,但愈發具有主見的玩家自然有自己一套核心的觀點,一旦評測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出現了分歧——我不管你說得多有道理,我就是覺得你是個臭傻X,你們這些所謂的權威媒體根本就不懂遊戲!

(像我之前所工作的地方,遊戲最終的評分除了跟口碑走以外,還和上級的喜好直接掛鈎,你說這樣的評分有什麼價值)

這種問題在媒體們被爆料收錢,抄襲,員工資歷不足之後變得更為嚴峻,進一步引發了玩家群體對權威遊戲媒體的割裂感和不信任,比如說在這方面比較有名的IGN和GameSpot。一旦權威媒體沒能保持住金身,那麼之後做什麼都無法挽救失去的口碑,喪失公信力。

好比最近IGN給《死亡擱淺》打6.8分的事,一度讓小島秀夫認為這是美國玩家的遊戲習慣和風格問題,熱衷於突突突的米國人是無法理解遊戲藝術的。但IGN最後表示打分者是澳洲編輯,這就讓雙方都有些尷尬。

不過有一說一的是,相比於其他媒體動輒10分滿分的評價,6.8分反而更符合遊戲發售後兩極分化的玩家口碑評價,因為《死亡擱淺》雖然在一些細節表現上非常出色,故事也是如同美劇般驚豔,但你真要論起它的線性流程,如果你不是那種擅長自娛自樂,不斷挖掘新玩法的玩家,那你在早期肯定會感到一絲迷茫。

畢竟《死亡擱淺》能取得不錯銷量成績的原因是在於它的上限,而不是下限。你覺得它是神作,並不代表你是島吹,你覺得它無聊,也不意味著你口味刁鑽,你的切身體驗決定了你對遊戲的印象,而不是媒體的分數。

再比如《寶可夢劍/盾》,在「背鍋俠」增田順一說出「只有伽勒爾地區的精靈可以轉移到新作中」時就一直備受爭議,在發售前夕還被Reddit的黑客扒出了素材建模套用的事情,直接導致「GF在說謊」的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無數玩家譴責GF欺騙玩家,不思進取的行為,還激進地表示不會購買劍/盾任何一部。

而在解禁評分的時候大家卻發現媒體幾乎都打了8分以上的分數,有的還稱其為「歷代最佳」,是創新之作。這個時候就引起了許多玩家的質疑,都斷代了還憑什麼打高分?我們就是不買,要讓GF看看玩家的骨氣。

但在遊戲發售之後,遊戲銷量迅速攀升超過600萬,成為了NS首周銷量增長勢頭最猛的作品。各國任天堂門店人滿為患,連帶著Switch的銷量都飆升了不少,玩家們一邊抱怨著斷代,素材重複利用的問題,一邊還是無可奈何地去購買遊戲,並且在完事後還覺得不錯。這個時候媒體的評分又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畢竟單從遊戲性而言,《寶可夢劍/盾》的確質量上乘,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實際上,遊戲評測發展到現在這樣,大家看重的往往不是評測本身的內容,而是一拉到底最後的分數,營銷號們也總是拿「XXX滿分神作,XXX竟然打X分」作為噱頭,吸引玩家的點擊,但文章裡的內容早已脫離了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進一步讓這些官方評分顯得不那麼可靠。

更何況雖然大家都在說評分要客觀,但對遊戲打分的主體是人啊,你怎麼能要求一個人做到絕對客觀呢?所以評分的標準帶有評測者個人喜好傾向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為了彌補這樣的問題,遊戲媒體打分的標準也是從創新性和普遍接受程度入手,而不是單純的扣分制,畢竟每款遊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你總不能讓鬼泣和只狼在戰鬥系統上強行分出高下吧?硬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評判,這樣下去大家都拿不到及格分。

而且媒體評分更多是側重於遊戲性:我覺得這個機制blabla……而玩家更側重於自己的遊戲體驗:閃開,讓老子爽。

兩者考量遊戲的出發點不同註定會導致結果的矛盾,而一旦過於聽信某方的話,久而久之就會喪失正確辨別遊戲的能力。

滿分神作並不是沒有缺點,低分遊戲也有可取之處,這才是評分所應當表達的意義。它不代表遊戲最終所能呈現的質量,也不代表遊戲是否符合所有玩家的口味,它只是一個參考,至少能讓那些不喜歡該類型遊戲的玩家避雷。

至於玩家之間盛傳所謂的 「高分信媒體,低分信自己」,依我看也不那麼準確,畢竟現在想要找到並騰出時間去玩一款自己真正喜歡的遊戲實在太難了。

相關焦點

  • 你如何看待媒體的遊戲評分或評價?丨問爆觸樂
    歡迎各位讀者在本期問爆觸樂下方留言,我們會為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者送出50元以內的iOS或Steam遊戲任選一款。中獎結果將在下期(12月1日)問爆觸樂欄目中公布。本周的問爆觸樂問題是:你如何看待媒體的遊戲評分或評價?
  • 給爛遊戲打高分?遊戲評分機構還能信嗎?
    但如果評價是具有權威的媒體撰寫的,可信度會不會高一些呢,玩家又可不可以根據這些業界大拿的評價放心的買遊戲呢?今天我們就來告訴大家這些評分到底靠不靠譜。一、遊戲評測是不客觀的每個行業都會有指路明燈似的權威人士,他們的話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是遊戲評測這一行卻不可能有這種所謂的權威。
  • 【搞事】索尼質疑DxOMark評分有失完整客觀 送測沒必要?
    據中關村在線報導,記者採訪時問道:「前陣子,知名相機評測網站 DxOMark 發布了索尼 Xperia 1 攝像頭評測,該機的後置相機獲得了 91 分,我們知道Xperia 5也採用了與Xperia 1相同的三攝系統,索尼怎麼看待這一得分
  • 怎麼看待豆瓣電影的打分?
    作為平臺口徑裡的有效參與者,我總結了以下幾類人群:1、無腦打分。只為標記「看過」和電影參考,隨意、隨機、不過腦子,完全看心情來評判;2、積極參與評分。有比對,拿自己的期許與電影的最終呈現來比較、衡量,以此完成打分;3、負責評價。有感受,有思考,有一定的閱片量和審美基礎。打分慎重、綜合考量,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不著急馬上評分;4、專業評審。
  • 別傻了理智看待,無腦跟風最可怕
    關於肖戰奪下全球最帥100人榜單的事吧個人覺得還是需要理性看待最為重要網絡上各種各樣的蹭熱點事件一抓一大把而且文中所說這個「權威機構」真是有夠權威的啊而是對於肖戰來說,顏值打分是不是全球第一應該也不是很重要,因為粉絲們心裡都清楚,是不是最帥的你們心裡都有數,難道你會覺得自己的愛豆不是全球最帥的?而且這種事情非常容易給肖戰招黑。
  • 《我是餘歡水》評分暴跌,《宸汐緣》低開高走,電視劇應分集打分
    主持人: 其實現在大家都在網上第一時間追劇討論,第二集播出就可以給整部劇打分,那這樣的打分對於電視劇的評價是不是不太客觀?尤其會導致一部劇在開播之初的觀眾評分不夠客觀,但等到該劇全部播完之後,隨著觀眾對這部劇的全面了解,最終會逐漸趨於客觀。 這是因為一部電視劇少則十幾集,多則幾十集,觀眾僅看前兩集之後就能給整部劇打分,往往會產生誤判。口碑高開低走的電視劇在開播之初評分會虛高,這次的《我是餘歡水》是這樣,去年5月播出的《破冰行動》更是這樣。
  • 科普貼:最權威全面的遊戲評分網站有哪些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
    「最近遊戲荒了,哪裡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遊戲類型?」這恐怕也是最近很多玩家的心聲,到底該如何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遊戲?有時候我們打開測評媒體,可以看到很多評分超高的大作,但分高也不代表好玩啊!還有就是各類遊戲平臺,類似Steam、Epic這種庫存千萬款遊戲的商城,對於選擇困難症的人實在太難了!今天小編帶來一些遊戲評分網站,其中不乏有很多是遊戲行業的評價標杆,給面對茫茫遊戲海挑花了眼,有選擇困難症的你一個多樣選擇的途徑。
  • 如何客觀看待2018平昌冬奧會?
    如何評價這場平昌冬奧會?站在不同角度給予不同的評價。我認為,作為一個彈丸之地的韓國,舉辦盛大的國際體育賽事實屬不易。平昌冬奧會的舉辦,總體上是成功的。它履行了奧林匹克的宗旨,弘揚了奧林匹克的精神,為世界各國運動員提供了交流、信任、融合、競技的良好平臺,較好地完成了國際奧委會交辦的各項任務。
  • 劉偉民:女人如何在家庭中獲得權威
    一秒老師《領袖權威智慧》第二天,看偉民老師和馬曄老師幽默解讀女人如何確立在家庭裡的權威。權威產生的核心點?一秒老師用宇宙的智慧,詮釋了權威的產生、實施、發展,權威是如何產生的?有兩個核心點,一是絕對的密度和相當高的質量;二是速度。兩個核心加到一塊,才會產生權威,才能對別的空間產生一種彎曲。
  • 客觀看待四勇《盾之勇者》到底值不值得看?
    但小編想,如果儘量去客觀地看待這個作品,你還是會依然覺得它不值得看嗎?我們先不說漫畫小說動畫差別,只說動畫的劇情。在第一集有主要講述了主角的盾之勇者的尚文是如何穿越到異世界,不過在穿越到異世界之後作者卻也設定了還有共同穿越的另外三人:槍之勇者元康、劍之勇者煉、弓之勇者樹。而動畫裡有幾處像是強調三勇對著盾勇說出『把自己當主角了?』。
  • 北京日報:充滿偏見的西方媒體談何客觀中立
    原標題:充滿偏見的西方媒體談何客觀中立 近日,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英國《衛報》發表評論,譴責傳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新聞集團參與炮製「病毒陰謀論」。文章稱,這些媒體把謊言說成事實,意在幫助美國總統川普順利連任,全然不顧讓公眾免受欺騙的媒體職責。
  • 權威媒體評選:微星筆記本品牌排名躍升TOP4
    權威筆記本評測媒體《LaptopMagazine》公布2020最佳筆記本品牌評比排行。微星MSI大舉躍升七個名次,躋升前四名。面對今年特殊環境的衝擊,微星是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呢?    不止電競遊戲本,微星躍升筆記本品牌TOP4
  • 如何看待粉絲經濟?
    這種現象,被稱為粉絲經濟,或者說難聽一點,叫做腦殘粉經濟,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分析。除了賣了幾百萬的照片,還有幾千塊錢一張的演唱會門票,各種各樣的明星周邊產品等等,構成了粉絲經濟。而背後,則是無數狂熱的粉絲的鈔票做後盾。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這種粉絲經濟已經相當成熟,而在我國,這種粉絲經濟發展的也很快。
  • 細數國際權威媒體如何評價CrowPi2-殼樂派,國內首款STEAM編程學習機
    今年6月16號,國內首款STEAM編程學習機CrowPi2,中文名為:殼樂派,在全球最大的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正式亮相,一經上線,就吸引眾多從事STEAM教育工作者、樹莓派愛好者以及國際權威媒體的關注,(
  • 充滿偏見的西方媒體談何客觀中立
    文章稱,這些媒體把謊言說成事實,意在幫助美國總統川普順利連任,全然不顧讓公眾免受欺騙的媒體職責。這番話精準有力,道破了西方媒體的「皇帝新裝」。西方媒體一貫標榜自身「客觀中立」,而避談其背後的階級性、黨派性和商業性。但很明顯,所謂「客觀中立」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有著鮮明的政治性,必須服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 駐日大使: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客觀公允,形成誤導
    您如何看待今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呢?答:習近平主席日前已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 權威媒體:只看一遍根本不夠
    北美時間8月22日0點,備受期待的克里斯多福·諾蘭新作《信條》社交媒體口碑正式解禁!目前北美著名評分網站爛番茄新鮮度82%(31鮮7爛),MTC評分71分,隨著更多評論家的打分加入,以上兩個數據仍在實時變動中。
  • 12位影評人權威打分 奧斯卡獲獎名單提前爆料!
    奧斯卡電影手冊的打分和評論在今天結束,我們可以通過手冊的打分一目了然的了解這9部提名影片在影評人心中的地位,也可以看作是這12位資深電影評論人士對於今年奧斯卡的預測。我們的奧斯卡電影手冊在這個獎項區別了之前國外媒體的態度,之前在海外的各大電影節上,吉爾莫·德爾·託羅受到了海外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摘下了無數最佳導演大獎,而我們的奧斯卡電影手冊排名第一的,則是導演克里斯多福
  • 權威媒體"為肖戰發聲,粉絲:感謝澄清
    "權威媒體"為肖戰發聲,粉絲:感謝澄清對於"川美事件",權威媒體"為肖戰發聲,在《重慶新聞》的調查下發現事情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媒體發現川美事件是有人造謠,塗鴉並沒有對周圍的商戶,還有美術館造成影響,而學生們也表示並未受到影響,而且肖戰粉絲塗鴉的牆面是允許塗鴉的,對於《重慶新聞》的客觀報導,還原真相,肖戰粉絲們也表示感謝澄清,還肖戰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