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的傳說,在靠近天堂的地方,聆聽梵音迴蕩,在純淨聖潔的山谷,撫平疲憊心靈------香格裡拉Shangri-la,在靠近天堂的地方,聆聽香格裡拉的梵音迴蕩
第一次去香格裡拉,是1996年,那時,香格裡拉少有遊客,純淨的山谷、雪山、草原和成群的牛馬以及星點的蒙古包,那年,它叫中甸。
回來後我讀了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1933年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正是這本書裡描寫的那宛如天堂一般的「香格裡拉」聖潔之地,成了全世界粉絲瘋狂尋找的世外桃源。而「香格裡拉」,也成了「世間天堂的」代名詞。
02年再去香格裡拉,遊客如潮,幸福的表情,宛如走進伊甸園!那一年,中甸正式更名為香格裡拉,成為世界人民嚮往的人間天堂。詹姆斯·希爾頓筆下構建的神秘之地,終於有了落點。
記得第一次去香格裡拉時,條件還很清苦,從麗江開車過去大約要8小時,路過虎跳峽時,湍急的金沙江水,奔騰咆哮而下,撞擊著自己的心有些暈眩,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力量!到了當時的中甸縣城,很是興奮,晚上當地朋友安排了一大鍋犛牛肉火鍋,配著青稞酒,大塊大碗的造,至於酒店的條件,上了頭後的滿足,已全然不重要了。
去普達措國家公園,幾乎沒有路,我們是在山下騎馬進去的,每人一匹,藏民兄弟帶路,進山2小時,出山2小時,這對於一個在平原長大的孩子是太刺激和過癮的交通方式了,這是真正的騎馬啊,小時候仰慕草原騎手和電影裡的騎兵,這次能如此過癮的騎一次馬,說實話,那種興奮,已全然超出看風景的興致。
那時,身形矯健的我可以直接翻身上馬(現在更可以),挺直的腰身倍顯精神,我固執的要從藏族兄弟手裡拉過韁繩,暗示他我的那種自信,但,還是被倔強的拒絕了,一種不被信任的委屈還是有的,哈哈哈。
馬隊順著崎嶇泥濘的山路進入普達措公園,越來越粗的各種樹木從稀到密,連成片,形成巨大的森林,陽光斜灑下來,透過茂密的樹葉斑駁的打在臉上,鳥兒歡唱、松鼠歡跳,加上馬鼻的噴氣聲,伴著無比清新的負氧離子,愉悅之情,只有身臨其境,方能感受。馬背上的一小時,絕不是電影裡英姿颯爽的瀟灑,腰有些撐不住了,喊道;歇歇吧。藏族兄弟說:再堅持一會,奇景就要出現了。
話落不久,走出森林,眼前突然一片翠綠,巨大的草甸子一望無邊,哇塞,這就是草原,再看草原盡頭,驚呼出來,美麗的一個湖,導遊說,那就是美麗的碧塔湖,驚喜之下,全然不顧顛簸的屁股痛,快馬加鞭,撲向那潔淨如玉鏡的神湖,太美了,簡直不可思議,世間居然真的有傳說般的天堂。
導遊說:午飯吃魚!哈哈哈,我心裡樂開了花,如此靜謐純淨的高山之湖,那魚必定鮮美。湖邊停著一小漁船,漁夫輕撒一網,幾條活蹦的鮮魚撈起,湖邊隨便搭個架子,掛上一個鐵盆,水就是旁邊小溪的泉水,胡拉幾根乾草木棍,將洗好的魚撂進去,不需任何調料,煮熟放點藏民兄弟的鹽巴,吃上一口,那種鮮美,直接醉了,連吃幾碗,大呼過癮!那應該是我吃過的最最鮮美的一頓魚餐了!
騎馬真的是個體力活,四個小時顛簸下來,渾身酥軟,接下來幾天,腰酸背痛腿直,但,那種天堂般的美景,那頓至今都口齒留香的清水燉魚,勾著我的魂,重返香格裡拉!
今天的香格裡拉先進的太多,路好了、酒店大了、古城獨克宗災後重生,據說,光客棧就網紅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藏族人白瑪多吉創建的以藏族文化為特色的松贊山居系列,讓我魂牽夢繞,再加上那梵音繚繞的雪山、草原、湖泊……
7月,重返香格裡拉,重返林海雪原,期待著和金色梅裡雪山的金頂來場豔麗的邂逅!
#我的旅行日記# 聽一位老哥的講述他記憶,帶你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