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樂圈」唱歌、演戲兩不誤的巔峰五大神(女人篇)

2020-12-23 影評時光機

上次我們說了香港娛樂圈唱歌、演戲均做到極致的五位男星,張國榮無懸念拿到第一,許冠傑雖然沒有影帝稱號,但憑藉超強票房依舊位居第二,劉德華榮譽、人氣最佳,但考慮華神一向低調,暫且讓他屈居第三,郭富城近年風頭正勁越老越妖,拿下第四也是人心所向,謝霆鋒則代表80後守住第五。

(文章發於2020年2月25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

相比於男性明星的繁華,能夠做到唱歌、演戲均達到極高水準的女星則要少上不少,而原因則是多方面的,出道路線不同和職業生涯較短是其中的兩個主因。

01:路線

香港娛樂圈最出名的造星基地莫過於邵氏創立於1971年的「無線藝員訓練班」,從1972年招收了第一屆學員後,基本每一屆都誕生了其後在香港影視圈叱吒風雲的巔峰學員。

無線班的招生並不局限男女,同樣在學員進入藝能班的前期,舞蹈、唱歌、表演等諸多項目是人人都需要學的例行科目,在後期才會根據個人能力和特色做出有針對性的側重突擊。

就在這樣一個龐而雜的訓練過程中,部分男性演員脫穎而出,他們能歌、能演,香港娛樂圈的半壁江山基本都來自於此,而女性學員中除了吳君如、劉嘉玲、陳美琪、黃杏秀有限的幾人外,其餘呈現了全軍覆沒的態勢。

正是由於前期系統和繁雜的學習、訓練,才造就了許多人成了各方面的全才,而同樣出自訓練班的女性演員因為成功走出來並出名的數量要少上許多,能夠做到兩個層面都巔峰的就自然也少上了許多!

對於女星來說,香港圈內女性演員的出道,除了參加無線訓練班以外,還有著另一個更直接和快速的通道,便是「選美大賽」。

由於選美大賽更多的是注重身姿和外貌,在前期的訓練中基本不會涉及到專業的唱功和表演等科目,故而其後這些出道的人中相對的基本功和全面性就會差上許多!

最後一個導致女性明星沒有男性明星那麼繁華的原因,還在於女性的職業生涯周期本就容易夭折,比如「突然嫁入豪門」等事件不斷上演,會導致許多女星的娛樂圈生涯要大幅度小於男星。

02:標準

由於女性的可選擇性本就較弱,故而「男人篇」中的硬指標:「演技層面需要至少奪得過金馬、金像兩大電影節的一次影帝稱號」、「演唱層面至少入選兩個十大金曲三次以上」就不再那麼適合女性明星,所以這裡的標準將會適當降低,演技層面改為:提名影后或者拿過最佳女配,演唱層面改為:入圍十大金曲一次以上即可!

Top1:梅豔芳

2003年的香港娛樂圈,4月失去了張國榮,12月又失去了「香港女兒」梅豔芳,相比於張國榮在男性明星這個圈內的無尚地位,梅豔芳似乎在女性明星這個圈子裡猶有過之,無人可及。

19歲的梅豔芳參加了1982年TVB組織的第一屆香港新秀歌唱比賽,最終梅豔芳憑藉《風的季節》拿到了金獎(第二屆的金獎是呂方,第三屆是張衛健,其後的若干屆基本再無大紅大紫的金獎獲得者),在拿到金獎以後,梅豔芳隨即籤約華星唱片公司正式出道。

(華星唱片公司是當年香港最勁的唱片公司之一,與寶麗金並駕齊驅,張國榮、劉德華、甄妮、羅文、臺灣省的小虎隊,都曾經與華星籤約過。)

出道以後的梅豔芳,從新秀歌手身份開始,以火箭般的速度快速飆升,短短三年時間便在音樂領域達到了頂峰,1985年的年底到1986年的1月14號,15天的時間裡梅豔芳開了15場演唱會(這也是香港歌手首次舉辦演唱會的場次記錄)。

在演唱會之後緊接著推出的《壞女孩》專輯更是大賣72萬張,打破了當時的唱片銷量記錄。

同時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榜單中,梅豔芳從1983年憑藉《赤的誘惑》首登榜單以後,就再也沒有下過榜單,直到1990年梅豔芳宣布就此退出一切音樂獎項評比,十大金曲中才再也沒有了梅豔芳的名字。

當梅豔芳在自己最擅長的音樂領域所向披靡以後,1986年開始她逐漸將重心半轉移到影視領域,於是從1987年開始到2002年結束,梅豔芳先後在金像獎上提名7次,獲得影后1次,最佳女配兩次,在金馬獎上提名4次,獲得影后1次;

《胭脂扣》、《東方三俠》、《審死官》、《何日君再來》、《男人四十》這些作品都成為了港片史上永恆的佳作。

20年的從業生涯,音樂、演戲均做到了極致,如此梅豔芳,如果不是第一,又有誰還能是第一?

Top2:鄭秀文

香港女性演員中,有兩位一直被人稱之為天才,她們似乎與生俱來就會演戲,一個是張曼玉,另一個便是鄭秀文,相較於張曼玉的純情、玉女,鄭秀文則更加百變,無論是《鍾無豔》還是《瘦身男女》,鄭秀文的表演總是給人一種天馬行空、信手捏來的古靈精怪。

正因為她的這種天賦,讓她在金像與金馬兩大獎項上提名影后共計11次,就在離我們最近的第39屆金像獎上,鄭秀文再次被提名,而她能不能得償夙願,首次問鼎影后,我們還要再等一個半月的時間。

鄭秀文的高產、穩定,讓許多人提到鄭秀文之後的第一印象便是「她是一個演員」,然而實際上鄭秀文首先是一個歌星,其次才是演員。

1988年鄭秀文16歲,參加了第七屆新秀歌唱大賽,最終她的成績沒有比肩梅豔芳,她的《幹一杯》只拿到了第三名(同一屆的冠軍是譚耀文,其中鄭伊健也曾經參加過這屆比賽,至於名次?可以忽略)。

但彼時的鄭秀文還是一位中學生,與華星唱片只籤了一個簡單的未來協議,一切靜待畢業。

1990年鄭秀文畢業,發行了自己加盟華星的第一張專輯《鄭秀文》,成績雖然還算不錯,但離爆紅終究還有點距離,91、92同樣是一個平穩的「賽季」,鄭秀文不急不緩的繼續發著專輯,雖然依舊沒有爆紅,但是她的成績卻在不斷提高,唱片銷量從幾萬張到五萬張穩步前行,直到1993年的大爆發。

1993年鄭秀文拿到了第一個賣過10萬的唱片,同時第一次入圍了「十大中文金曲」,當然這些起步成績與前輩梅豔芳比起來要差上許多,但1993年的鄭秀文才21歲,而21歲時的梅豔芳,大抵也是這樣一個水準。

在熬過了最初的幾年「試探」期後,1995年鄭秀文轉投華納,在華納的鄭秀文則徹底的綻放了自己的風採,95、96年連續殺入了「十大金曲」並開了人生裡的第一次演唱會,又在1996年的「勁歌金曲」上首奪最受歡迎女歌星!

走到此時,鄭秀文完成了人生逆襲,站穩一線。

其後鄭秀文一直保持了很不錯的活躍度,與她同時期的陳慧琳、葉倩文、梅豔芳等人因各種原因都早已離開了舞臺焦點,只有她依舊還在,並走的很好!未來的鄭秀文在這兩個領域應當還會有更大的成績,她的生涯還會持續很久。

Top3:楊千嬅

從各項榮譽數據和活躍長度去看,楊千嬅與鄭秀文在伯仲之間,甚至連出道的經歷都頗為相似。

相似點1:1995年,楊千嬅21歲參加了「新秀歌唱大賽」,拿到了季軍,與鄭秀文的名次一致;

相似點2:楊千嬅的表演風格與鄭秀文基本一致,有些神經兮兮,有些隨意灑脫,可以拿捏住各種角色,皆是天賦型選手。

相似點3:出道以後先唱歌,功成名就以後再演電影。

楊千嬅從1995年出道,96年便入圍了「十大中文金曲」,並拿到了最有前途新人獎,然後1997年楊千嬅出了一首,時至今日傳唱度依舊很高的《再見二丁目》,並在1997年入圍「十大勁歌金曲」傑出表現獎銅獎,然後楊千嬅便基本穩定在了香港女歌星的一線之列,偶有佳作,也每年都會拿到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若干。

進入到21世紀以後,楊千嬅在最有含金量的「雙十大金曲」十佳歌曲上實現了12連擊。

當然彼時的香港樂壇,已經不如過往,老一輩的歌手早已紛紛離去,新一代的年輕人尚未跟上,楊千嬅的12連擊,是實力,更是香港樂壇整體衰落的標誌。

如果說音樂上,楊千嬅與鄭秀文的成就差不多,那在電影領域,楊千嬅則拿到了鄭秀文心心念念的影后稱號,在第32屆金像獎上,楊千嬅憑藉《春嬌與志明》拿到了影后。

而同樣的楊千嬅也並未選擇息影和淡出,未來楊千嬅和鄭秀文可能便是香港女演員的扛鼎之人。

Top4:莫文蔚

作為歌手,莫文蔚是香港歌壇的王者級人物,如《盛夏的果實》、《廣島之戀》、《陰天》、《電臺情歌》這樣的經典曲目數不勝數,作為演員,莫文蔚曾經四次提名影后,《大話西遊》、《食神》更是一代人的永恆回憶。

但她依舊只能排在第四,理由和「男人篇」裡的張學友落榜的理由頗為相似。

莫文蔚輸給前面四人,不在演技的精湛度不夠,更不在唱歌的實力欠缺,唯一的原因只在於「數量」,當年的張學友同樣如此,但凡張學友能夠在九十年代多拍一些電影,「影帝」稱號必然是手到擒來。

如果說張學友選擇短暫的放棄演戲是因為要去好好唱歌,那莫文蔚並不是。

她選擇的是:兩邊都有所放棄,皆不高產,原因或許是因為莫文蔚的身世。

莫文蔚出生在「書香門第」,家中祖上行醫,近代更有大儒,父親、哥哥皆是飽學之人,莫文蔚從小在祖父母的教育下,接收到的便是「琴棋書畫」、「恭良賢德」,其後莫文蔚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學習優異,樣樣精通,直到出國留學。

所以當別人在為生計、在為未來拼搏時,莫文蔚在接受最好的教育,當她發現自己愛唱歌時,也無需把這個當成自己活下去的工具,唯愛好罷了!

這是莫文蔚在圈內灑脫、並不高產的原因,她追求的是開心、是興趣,是為了唱歌而唱歌,為了演戲而演戲。

但優秀的人,終究優秀,就這樣半玩半從業的莫文蔚依舊在兩個領域皆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唱歌這個層面更是獨樹一幟,可謂天后。

Top5:蔡卓妍

講真,寫前四毫無壓力,腦海裡也可以瞬間蹦出人選,而到了第五位?

是拿過最多影后稱號的張曼玉麼?貌似可以,畢竟她也出過唱片,也唱過很多的電影插曲,但終究所有人提及張曼玉時,無人會想到她的音樂。

是歌手出道並拿過十大金曲,又在其後憑藉《桃姐》拿到影后的葉德嫻麼?因為從唱功到演技,葉德嫻都當之無愧!

就在葉德嫻逐漸成為第五個人選時,另一個更加合適的人冒了出來,她便是蔡卓妍,組合Twins的兩姐妹之一。

先說硬指標,演技層面蔡卓妍雖然名角色不多,但勝在參演作品不少(生涯目前共計55部),同時還兩次提名金像獎影后稱號,如果未來的蔡卓妍能夠繼續在電影上走下去,拿下影后應當只是時間問題。

唱歌層面便來到了蔡卓妍的主戰場,過往20年的華語音樂圈女子組合,基本是兩家獨大,一個是臺灣省的SHE,一個是香港行政區的Twins。

這兩隻組合,各有特色,前者三角組合更加全面,各式曲風都可輕鬆拿下,而後者則只用一招,便可以分庭抗禮,Twins的這招便叫「純情少女風」。

2001年她們首次入選「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金獎,其後直到2007年,她們在每一屆的「十大中文金曲」獎上皆有所斬獲。

但由於她們的曲風並不勁辣,所唱歌曲又多是粵語,直接導致她們音樂領域獎項的主戰場既不在「十大中文金曲」,也不在「十大勁歌金曲」,而是在創立於1989年的「叱吒樂壇流行榜」上,她們連續七年入選了「叱吒樂壇組合獎」。

2008年以後,風波突起,Twins組合也宣布短暫解散,彼時的蔡卓妍則開始將重心慢慢的轉向影壇,其後也有了《雛妓》、《非分熟女》這樣的佳作電影!

在上一個篇章「男人篇」中,第五位給到了謝霆鋒,除了因為他的實力,也因為他是80後的唯一獨苗,而蔡卓妍也如謝霆鋒一般成了目前80後女星中相對最全面的一位。

屬於香港娛樂圈的女星盤點,大抵便是這些,寫的並不如男星痛快和流暢,或許與我並不常聽女星歌曲有關,見諒!見諒!

(文/大娃)

相關焦點

  • 「香港娛樂圈」唱歌、演戲兩不誤的巔峰五大神(男人篇)
    香港娛樂圈過往的幾十年裡,不乏演戲與唱歌齊頭並進的諸多巔峰人物,這些王者在這兩個領域基本都做到了極致,而誰是其中,站在頂尖的Top5?這個答案,實難定論,再加之這樣的事情通常吃力不討好,落榜粉絲的謾罵、追責,都常常讓人黯然神傷,所以今日下定決心做這麼一件未必能被多數人認可的榜單,原因是有兩個:遺憾和不滿意。
  • 擁有5國混血,演戲唱歌兩不誤,她才是真正的「人間甜品」
    擁有5國混血,演戲唱歌兩不誤,她才是真正的「人間甜品」!好萊塢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出幾個「美國甜心」,從元老級的詹妮弗·安妮斯頓、梅格·瑞恩、卡梅隆·迪亞茲。這應該是佐伊演藝生涯裡,合作的最大牌的影星了,這倒並不是說佐伊對演戲沒有熱情,不好好經營演員事業。
  • 陳松伶和鍾麗緹,折射出90年代香港娛樂圈的餘暉
    劇中古天樂飾演的葉承康,張智霖飾演的羅子建都喜歡陳松伶飾演的方巧蓉,所以後來大家也開玩笑說,陳松伶是連古天樂都苦追不成的女人。在這之後的第二年,陳松伶又演了《新上海灘》中的馮程程。接連幾年,她拿到的都是TVB最好的資源,這就是「TVB一姐」。與此同時,她也沒落下自己的唱歌事業。
  • 手遊、家用機兩不誤,「鬼滅之刃」兩款改編遊戲情報解禁
    手遊、家用機兩不誤,「鬼滅之刃」兩款改編遊戲情報解禁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香港社團「新義安」的「灣仔之虎」「陳耀興」為何英年早逝?
    二、1961年,陳耀興出生於香港,是『新義安』的骨幹成員,負責掌管銅鑼灣一帶的大小事務,人稱「灣仔之虎」,屬於『新義安』五虎之一,是「五虎十傑」中最有名的一號人物。想當年陳耀興只是一個負責泊車的小弟,後來慢慢憑藉個人實力,鬥爭鬥狠,得到一些老闆的扶持,在灣仔一帶打響了自己的名號,一步步走向堂主的位置,與「鬼添」李育添,「尖東之虎」黃俊桃園結義成三兄弟,並有著相當高的經商頭腦,掌管著灣仔一帶的大量賭場、夜店、遊戲廳等,還負責著『新義安』的電影娛樂業,黑白兩道均沾了個遍,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呀,正是由於他比較貼近娛樂圈,其事跡在之後廣為流傳,相信很多人對他的名字並不陌生
  • 這次,香港半個娛樂圈都出動了「不要膠下去!」
    ‍讓香港半個娛樂圈都出動的減塑行動香港社會已經越來越關注「環保」話題了」現象更是泛濫成災!」?「麥麥走飲管」
  • 力薦這篇娛樂圈純愛小說:《我在娛樂圈為所欲為》全篇高甜無虐點
    >白涼十五歲娛樂圈出道即巔峰,十八歲退出娛樂圈,十九歲重回娛樂圈,二十歲便成為國內頂尖的經紀公司老闆和影視公司老闆,在娛樂圈可謂是風光無限。媒體都說白涼事業愛情兩不誤,簡直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當媒體採訪到白涼時,才發現他其實不像媒體傳播的那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白涼:「霸道總裁不讓我吃零食!」白涼:「霸道總裁還不讓我吃甜食!」白涼:「霸道總裁還不給我喝飲料!」
  • 「20210107」耽美推文║強強/星際/娛樂圈/ 破鏡重圓
    為了能搞到季禮的小觸手,季禮指東他不往西,季禮要星星他不給月亮,終於成功地……被季禮搞到了。「季禮視角」死傲嬌季禮能舉出戎玉暗戀他的一百個例子。戎玉當眾跟他表白、上課偷看他、賽場上撩他、甚至還偷走他的精神體,當小寵物養了起來。鑑於戎玉同學青澀卻真摯的表現。
  • 10個香港娛樂圈「又靚又叻」明星單親媽媽!
    一起看看以下10位香港娛樂圈「又靚又叻」的明星單親媽媽。1. 黎瑞恩——再次尋回自己夢想去年3月,闊別樂壇十多年的黎瑞恩在無線節目《流行經典50強》,獻唱出道時的金曲《發誓》及《陽光路上》及《一人有一個夢想》等金曲。網民紛紛大讚「小恩子返嚟啦!」其實《發誓》一曲跟小恩子的愛情路,有點相似。
  • 梁家輝:金像獎最年輕影帝,不照樣「擺地攤」?
    「皇后太老實,肅順太跋扈,恭親王又曖昧不明,但願你和皇后同道,志同道合,輔導皇太子。」鹹豐帝臨終惴惴不安地交代懿貴妃。一番操作,鋪墊了後世走向權力巔峰的慈禧太后。1983年,李翰祥導演的《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上映,這兩部電影以晚清為背景,講述了慈禧太后從少女一步步爬向極權地位的過程。
  • 梁家輝:金像獎最年輕影帝,不照樣「擺地攤」?
    以至於連周潤發都感慨:「別人演得了的戲我基本能演,我能演的戲別人不一定能演。只有梁家輝,他能演的戲,我未必能演。」街邊人路過驚嘆:「你跟那個演戲的梁家輝好像啊!」這原本是一句戳中痛處的話,梁家輝卻爽快回應:「我就是梁家輝啊!」後來,尬聊女主播魯豫問他,作為影帝出來當小攤販會不會覺得情緒低落,梁家輝說:「那又怎樣啊?
  • 李克勤與他背後的女人:「92年港姐冠軍」盧淑儀
    為你寫的歌盧淑儀也一直是李克勤的靈感繆斯,李克勤在1992年認識盧淑儀後,就為對方寫了第一首情歌《妳是我的太陽》,其後,他以盧淑儀為題材,演繹出《在我身邊》、《當找到你》、《依依不捨》、《尋最》、《飛花》、《三千零一夜》、《十年前後》、《我不會唱歌》、《婚前的女人》等情歌,以歌聲向盧淑儀示愛。
  • 《開心速遞》「龔燁」張景淳曾年半沒工作 靠熱誠熬過低潮:對演戲熱情不輸其他人
    入行17年的張景淳演藝路不算一帆風順,他接受專訪大談入行的心路歷程,最初以組合cheers出道的他即遇阻滯,公司因官司問題而被迫停工,輾轉下加盟無綫,曾主持婦女節目及演「茄哩啡」。近年張景淳憑「龔燁」一角成功入屋,捱足十多年的他終做出成績來,全靠那份堅持沒想過放棄,他說:「我對演戲的熱誠不會輸給其他人呢。」
  • 【橫空出世】樣貌身材背景更甚前人 香港娛圈第6個「嘉欣」極高質 性感健康更是「絕種好女人」
    古語有云:「叫親『嘉欣』都係靚女」,而娛樂圈裡面亦有不少高質「嘉欣」,例如1988年港姐冠軍、今年50歲的李嘉欣,靚到有「大美人」
  • 內娛現狀:演員去唱歌,愛豆來演戲,觀眾生悶氣
    大鵬話都沒說完,現場陳宥維粉絲就立刻不高興了,坐在臺下瘋狂喊「不可以!絕對不行!!!」 嚇得大鵬原地滑跪道歉。這不僅僅是陳宥維一人的現狀,內娛所有愛豆類演員在演戲時都難逃粉絲的「控制」和市場口碑的雙向考量。
  • 旺角變「死角」 女人街「消失」
    圖:通菜街(女人街)昨日由街頭到街尾,全部排檔都無開門  連續近兩個月的示威暴亂陰霾籠罩本港,令民生經濟受重創!旺角昨日再有搞事者發起遊行,商戶聞遊行色變,擔心又演變成暴亂,有「女人街」之稱的通菜街,驚現全部排檔暫停營業的罕見景象,鄰近街道的商鋪,七成趕在中午提前「落閘」,車水馬龍的旺角鬧市頓時變「死城」。
  • 李克勤與他背後的女人:「92年港姐冠軍」盧淑儀
    為你寫的歌盧淑儀也一直是李克勤的靈感繆斯,李克勤在1992年認識盧淑儀後,就為對方寫了第一首情歌《妳是我的太陽》,其後,他以盧淑儀為題材,演繹出《在我身邊》、《當找到你》、《依依不捨》、《尋最》、《飛花》、《三千零一夜》、《十年前後》、《我不會唱歌》、《婚前的女人》等情歌,以歌聲向盧淑儀示愛。
  • 2入2退娛樂圈,靠賣魚蛋走上人生巔峰,開餐廳不允許內地人光顧
    曾在港姐選拔中摘下桂冠,走向事業巔峰,卻為愛情兩退娛樂圈,圈中並非菜市場,可隨意進退,敗光人氣的她,走向餐飲行業,再現事業春天,卻因那用餐條件再被推上輿論巔峰。但有個道理叫貪多嚼不爛,譚小環本就為半道出家,還要兼顧唱歌演戲
  • 「轉載」淺談閩南語/臺語歌壇女歌手(天后篇)
    閩南語歌壇其實是個很難生存的地方,因為市場小,競爭又激烈,要站穩腳跟並不容易,於是怪獸級的歌手特別多,五根手指頭都數不完,所以聽臺語歌就是個「爽」字,比起國語歌的軟軟綿綿或只靠臉蛋的唱唱跳跳,如果拿這兩點就要在臺語歌壇混,可能連門坎都夠不著邊。說到閩南語歌壇女歌手,就得從陳小雲說起。
  • 為什麼香港四大天王之後,娛樂圈再也沒有「三棲巨星」?
    但不管四大天王怎麼出道,他們出名之後走的路都一樣,電影、電視劇連著拍,每年也要發新專輯,真正的拍戲、唱歌兩不誤。當年四大天王的稱號,其實主要是在唱歌方面,但他們4個人,在拍戲方面的成績也非常突出。四大天王之後香港歌星就算謝霆鋒了,他也是先唱歌,後演戲,是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和謝霆鋒同輩的張栢芝,也是拍戲唱歌兩不誤嘛,電影《心願》拿獎無數,主題曲《星語心願》也是她來唱。同時代的twins組合,算是香港最後一排影視歌全方位發展的明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