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 | 小左
如果說有什麼人能讓我和我媽兩代人達成審美上的統一,那一定是:王志文。
不久前看到王志文新戲殺青的照片。
照片中的他膚色更深了,年紀也大了,甚至發量也不樂觀,但是依舊瀟灑有魅力。
他如今出演的作品越來越少,很多人或許已經遺忘了他的魅力。
然而從他的全盛時期看過來的觀眾們,心裡永遠對他有不褪色的濾鏡。
為什麼這個貌不驚人的男人能成為男神?
看完你就會知道。
「01」
王志文要去考電影學院的時候,家裡人都不太同意。
當時他們家裡是很拮据的。
王志文十三歲時,父親在上班途中因車禍去世。
後來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家裡的每一筆支出都需要精打細算。
王志文把自己要去考電影學院的想法跟家裡人說時,他的大哥明確表示了反對:
「咱們家也沒有背景,你也長得不像幹這個的,而且你去考又要花一筆錢……」
那筆錢,是他母親半年的工資。
幸好,二哥和母親的支持,讓王志文還是去參加了考試。
沒想到,高考文化課考試前,王志文又出了事。
遇上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車禍,醫生說:靜養兩個月。
於是考試那天,高考考場上出現了一個躺著進去的學生,那是高考首例,那個人就是王志文。
跌破眾人眼鏡,王志文就這樣一波三折地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
只不過,並不出眾的長相,讓王志文在一眾帥哥當中有些自卑。
「02」
一次排練課,王志文說了自己對於編排的一些想法。
同學看了他一眼,繼續說自己的話,甚至沒有回應他。
那時候王志文年紀最小,人又瘦,長得也不起眼,因為不被重視,本就內向的他越來越不愛說話。
老師找他談話,直截了當對他說:
「我們招你進來,不是覺得你真的可以做個演員。是因為你文化課不錯,字寫得好,我們想讓你當老師……」
一眾同學裡,別人被當做演員培養,而王志文被當做老師培養?
王志文心裡不太舒服:我是想成為演員才考電影學院的。
雖然王志文並沒有放棄當演員,但是打擊卻不小。
後來一次,他獲得了一個機會去參演一部作品。
導演親自挑中了他。
沒想到拍了幾天,初出茅廬的王志文沒有達到導演的心理預期。
導演很直接:「我選錯人了,你根本當不了演員。」
這句話,王志文記了很久。
後來十幾年後,他還在《藝術人生》上舊事重提,可見這一句話對當時年輕的王志文影響有多深遠。
可是那一年,不被看好的王志文,從未放棄成為一個優秀演員的夢想。
當身邊的人不停否定他時,他也始終相信。
「03」
不過畢業後,他還是被分配去中央戲劇學院當了一名老師。
這當然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但是王志文的演員夢卻難以實現。
沒事他就去各個劇組跑跑龍套,打打醬油。
當他準備好了,機會也就來了。
1993年,王朔的幾本小說雜糅成的《過把癮》對王志文拋出了橄欖枝。
當時王志文飾演的方言,是個瀟灑,有點吊兒郎當的文青。
上海人王志文演北京青年,臺詞絲毫聽不到一丁點上海味,反而是地地道道的普通話。
讓人以為:王志文就是那個叫方言的男人。
當年夾克,背頭的王志文和江珊算得上世紀CP。
當做了7集的浪子方言,終於對女主角杜梅說出「如果我說我愛你,你相信嗎」,坐在電視機前的無數男女流下了熱淚。就連合作的江珊也說,王志文這個人就是說話直,有時候不會給人臺階下。王志文的熱情不在此處,那在哪裡呢?
工作,演戲。
比起被一時追捧,他更享受用作品說話。
這大概也是他越演越精的原因。
90後對他的最初印象,大多來自一部禁毒大戲《黑冰》。
王志文飾演的是其中的反派,大毒梟郭小鵬。
戲中,表面上郭小鵬是歸國化學博士兼大企業家,有風度,有品位,閒暇時讀《百年孤獨》。
背地裡,則是一名大毒梟。冷漠無情,心狠手辣。
但冷漠中的一絲情誼,給了來他這裡臥底的女警察。
這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也是一個註定走向悲劇的反派。
王志文讓這個角色充滿魅力,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這位網友說的,正是這段12分鐘的臺詞名場面。
其實,王志文的演藝生涯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名場面。
《天道》中的丁元英,時常有大段文縐縐的臺詞。
有人這樣評論:這些臺詞唯有從王志文口中說出,才不違和。
王志文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人放棄單純的欣賞顏值,甚至欣賞劇情,去欣賞他演出的人物。
「這種人在現實中是可以讓人扒著井沿往外看一眼的人。」
「05」
而這些,都源自於王志文對自己的要求。
近幾年,王志文接戲越來越少,被問及原因時,他說是能演的越來越少。
他曾經說過,看不得一個劇組,這裡將就一點,那裡將就一點,最後這個戲的底線就越來越低。
王志文演戲的時候,從來不含糊。
拍電影《荊軻刺秦王》時,他在無任何防護措施下,在一條寬30釐米、離地14米的結冰木板上,對了一天的戲。
戲中,很多被打的戲份不用真打,但王志文說:「但我通常要求別人真打我。」
電影學院教的,戲比天大,他一直記著。
和演戲無關的,他基本都不會出現。
「錢,我喜歡,我跟它沒仇。拍廣告挺誘人,掙錢快,但這錢我掙得不舒服,我覺得是在買賣,而且賣的就是這張臉,我覺得挺沒勁的。」
有人勸他,要多懂變通。
但王志文並不認為,不變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就像導演黃建新評價他:「他不喜寒暄、說場面話,他眼裡有是非,須有深度溝通才能與他成為朋友。一旦成為朋友,他是輕鬆的、有趣的、重情的。」
不虛假,不逢迎。「外部世界都可以變,但我這兒不能變。」
王志文,不愧是王志文。
看更多走心文章
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視 覺 志
27年前,魅力就是
王志文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