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 | 習近平為何強調「鋼」與「氣」

2020-11-17 內蒙古新聞網

  今天,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講話中,總書記這樣強調。

  去年7月,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就曾說:「當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用詩意的語言總結勝利之道: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

  「鋼」與「氣」的比喻中,蘊藏著戰爭偉力的深厚根源,也寄寓著歷史對今天的深刻啟迪。

「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  

  抗美援朝,被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剛剛誕生的人民共和國,還未從戰爭的創傷中喘過氣來,就要與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較量,與一支武裝到牙齒的現代化軍隊作戰。其艱難和勇氣,可想而知。

  就在幾天前,10月19日,正是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整70年的日子,「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總書記專程前往參觀。

  展廳裡,一張對比圖,直觀展現了當時中美兩國在硬實力方面的巨大差距。

  新華社記者朱基釵攝

  1950年,新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僅為美國的1/28,鋼產量還不到美國的1/114。在武器裝備上,兩支軍隊更是天壤之別。

  然而,正是在這種極不對稱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以毫無畏懼的精神氣概,「雄赳赳、氣昂昂」踏向戰場,歷經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如總書記在此次紀念大會上所說,這一戰「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鋼少氣多」鑄就偉大精神 

  戰場的較量,不僅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

  1950年9月,毛澤東主席在分析朝鮮戰局時就指出:美帝國主義「在軍事上只有一個長處,就是鐵多」。志願軍入朝作戰後,他進一步得出這樣的結論:「敵人大炮比我們多,而士氣低,是鐵多氣少。」

  在軍博的主題展覽「血戰上甘嶺」展區,幾件戰場實物似乎還能讓人聞到當年的殘酷硝煙:一截嵌滿彈片的枯樹幹,一堆摻雜著彈片的碎石焦土,被炸斷50多處的200多米電話線……

  新華社記者朱基釵攝

  在這場持續43個晝夜的戰鬥中,「聯合國軍」向不足4平方公裡的志願軍陣地,投擲炸彈5000餘枚、發射炮彈190餘萬發,將陣地土石炸松2米。

  新華社記者朱基釵攝

  在這場持續43個晝夜的戰鬥中,「聯合國軍」向不足4平方公裡的志願軍陣地,投擲炸彈5000餘枚、發射炮彈190餘萬發,將陣地土石炸松2米。

  然而,敵人的鋼鐵,絲毫不能撼動志願軍的鋼鐵意志。

  上甘嶺、黃草嶺、松骨峰……「鋼少氣多」的志願軍,正是憑著一股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一切敵人所壓倒的頑強鬥志和英雄氣概,守住了一個個「精神高地」。

  10年前,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6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說,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今天的紀念大會上,總書記再次深刻闡釋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並強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雄赳赳、氣昂昂」繼續奮勇前進

  對歷史的紀念,是為了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018年1月,習近平主席視察中部戰區陸軍某師。在參觀這支有著抗美援朝光榮歷史部隊的師史館時,他深有感慨地說:「我軍歷來是打精氣神的,過去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

  時移世易,70年過去,中國鋼產量早已躍居世界首位,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人民軍隊也正昂首闊步邁向全面現代化。

  就在昨天,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十三五」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匯報。經過一個又一個「五年」的接續奮鬥,「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在今天的講話中,總書記又明確指出,「當前,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可以說,今天我們「鋼」更多了,「氣」也應該更足。硝煙散去,革命戰爭年代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氣、那麼一種精氣神不能丟。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新的長徵路上,我們更加需要「氣多骨硬」的雄健精神,更加需要不懼風雨、不畏艱難的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

  正如今天,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的鏗鏘話語——

  「雄赳赳、氣昂昂,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策劃:霍小光

  監製:車玉明、張曉松

  主筆:朱基釵

  視覺|編輯:王秋韻、李恆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相關焦點

  • 第一觀察|習近平為何強調「鋼」與「氣」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講話中,總書記這樣強調。  去年7月,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就曾說:「當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用詩意的語言總結勝利之道:敵人是鋼多氣少,我們是鋼少氣多。」  「鋼」與「氣」的比喻中,蘊藏著戰爭偉力的深厚根源,也寄寓著歷史對今天的深刻啟迪。
  • 習近平安徽考察 強調了這幾件大事
    習近平在安徽考察時強調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新華社合肥8月21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 第一觀察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何強調解決好種子問題?
    在這樣一場為中國經濟把脈定調的重要會議上,為何要突出強調解決好種子問題?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20年8月13日,在吉林市孤店子鎮春新農場,農民觀察試種的彩色稻米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
  • 第一觀察| 習近平主席論述全球抗疫的6個維度
    6月17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為全球抗疫再次注入信心與力量。  為何聚焦非洲?中國和非洲向來同呼吸、共命運。面對共同挑戰,中非更加緊密地攜手並肩恰逢其時。  為何突出「團結」?病毒仍在肆虐,抗疫時不我待。共克時艱是國際社會此時最為迫切的期盼。  峰會「特別」在哪?這是習近平主席開展的又一次重要多邊「雲外交」。各方共商抗疫大計,具有重要影響和深遠意義。
  • 鑄就大國重器,習近平強調這些關鍵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完成好。大國工程關乎國家富強,國之重器關乎民族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此作出重要論述,黨建網微平臺與您共同學習體會。
  • 防疫常態化,習近平為何說防控措施不可「松一松、歇一歇」
    (近觀中國)防疫常態化,習近平為何說防控措施不可「松一松、歇一歇」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 題:防疫常態化,習近平為何說防控措施不可「松一松、歇一歇」  作者 張素 黃鈺欽  「湖北省疫情防控已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但並不意味著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
  • 關於鄉村振興 習近平強調這些要點
    會議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抓好農業生產,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習近平曾多次強調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
  • 習近平的2020·五月:非常時期的「中國策」
    兩會上,習近平兩次提及成功救治一位87歲老人的故事:「身邊10來個醫護人員精心呵護幾十天,終於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他強調,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生命。兩會前夕,習近平赴山西考察調研,第一站就來到大同調研脫貧攻堅。一下車,習近平就直奔田間,深入了解當地黃花產業發展情況。「土地是不是流轉了?一畝地能給多少錢?加上做工,一年下來能賺多少錢?」習近平同村民攀談,一句一句問得十分仔細。他強調,「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
  • 第一觀察|習近平滬蘇之行還有這些細節
    前幾天,習近平總書記開啟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的首次京外之行,目的地是長江下遊地區。新華社15日播發的通訊《萬裡長江繪宏圖——習近平總書記滬蘇紀行》透出許多重要信息。為何如此重視浦東?總書記是將其放在大的國家戰略格局中考量的。如果說上海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乃至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龍頭,那麼浦東開發開放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點睛之筆。總書記高度肯定浦東新區30年發展成績,並賦予其「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重大使命。兩個改革地標,深圳是「先行示範區」,浦東是「引領區」,都是身肩重任。
  • 習近平強調幹部要做到「四不」過好「五關」
    中新社福州二月十五日電(記者陳國明)福建省長習近平在今天舉行的福建省政府二00一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從嚴治政。  習近平說,為政清廉,是對每一個政府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腐敗行為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也危害了我們的事業。只有保持良好的黨風、政風,建設一支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人民群眾才會同政府同心同德,共創偉業。
  • 時政新聞眼丨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
    (來源於北京大學法學院官網)  三年前,2017年1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強調,要樹立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三年後,在主持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再次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 習近平強調的「釘釘子精神」
    "釘釘子精神"是2013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以樸素的話語,提出的一個意蘊深遠的命題,指的是幹事業要秉持的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到「釘釘子」精神。今天,黨建網微平臺整理了總書記的部分相關論述,邀您一起學習。
  • 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習近平強調要抓住這一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導向,部署重點任務,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定向領航。會議強調,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這條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及,今天,我們梳理了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同學習。
  • 習近平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 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 練就過硬...
    習近平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 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 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
  • 習近平在安徽考察_滾動新聞_中國政府網
    習近平在安徽考察時強調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新華社合肥8月21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黨的組織路線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的。我們黨要長期執政、永葆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為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供了重要保證。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我的人生「鋼鋼的」!
    如今,在北京、山東、山西、安徽等地,不少老牌鋼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住機遇,逆勢而上,實現了在新時代的「華麗轉身」,一批中國鋼鐵人也在經歷事業轉型、創新奮鬥過程中收穫著「鋼鋼的」人生故事。(一)破冰也需「鋼鐵心」
  • 習近平武漢考察,這幾張現場照片為何刷屏?
    習近平的話道出了武漢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心聲,是對白衣天使的最高禮讚。習近平勉勵患者:要樹立必勝信心,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主動聽從醫囑,積極配合治療,這有助於戰勝病魔。習近平祝他們早日康復!  生命重於泰山!  自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的日程進入非常戰「疫」時間。在對戰「疫」每個階段的部署中,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在習近平心中始終重若千鈞。
  • 聯合國時間,習近平表達的「不能」與「不要」
    (近觀中國)聯合國時間,習近平表達的「不能」與「不要」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聯合國時間,習近平表達的「不能」與「不要」作者 鍾三屏時逢聯合國成立75周年,中國元首外交也進入了「聯合國時間」——9月21日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第七十五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 習近平強調這16個字
    習近平強調這16個字 2020-09-22 16:00:17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