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衝決巴山群峰,接納瀟湘雲水,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而三鎮互峙的偉姿。這裡地處江漢平原東緣,鄂東南丘陵餘脈起伏於平野湖沼之間,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輯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黃鶴樓位於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
2、
東湖,位於武漢市之東。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風景區面積八十八平方公裡,規劃建設範圍七十三平方公裡,約佔市區面積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遊客二百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大的風景遊覽地。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鬱的楚風情和別致的園中園,是本風景區的四大特色。東湖湖水面積三十三平方公裡,浩渺、明淨;港汊交錯,岸線曲折,有九十九彎之稱;且一半的岸線被三十四座山峰環繞。
3、
木蘭故裡一一武漢市黃陂區,北枕巍巍大別山,南瀕浩浩長江水,整個木蘭生態旅遊區已形成了集「食、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旅遊服務體系。這裡有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景群,想看山,這裡有國家地質公園、千年宗教名勝木蘭山;想看森林,這裡有幽谷美景、浪漫山水的國家森林公園木蘭天池;想看草原,這裡有華中唯一的草原風情景區木蘭草原;想看花,木蘭雲霧山裡有萬畝杜鵑,木蘭清涼寨景區有10萬株野生櫻花。
4、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陽城內翠微路上。歸元寺與寶通禪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佛教的四大叢林。歸元禪寺創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佔地4.67公頃,有殿舍200餘間。1922年建的新閣是歸元寺的一大寶藏,初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貼及外國友人贈品。
5、
武昌首義文化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湖北省、武漢市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打造的經典文化旅遊項目,也是武漢設施最為完備的免費景區之一,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首義廣場、辛亥革命博物館、紫陽湖公園、起義門、首義碑林等景點在內併集教育、觀賞、休閒、購物、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主題文化旅遊區。
6、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臺基、寬屋簷、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築布局格式。
7、
「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坐落在武漢市黃陂區武湖農場漢施公路旁,佔地面積3000畝。目前已建成金牛廣場服務區、生態溼地瀏覽區、農家美食休閒區等十二個功能區。「農耕年華」是一個農業觀光旅遊的好地方。它的定位為「五園」:即國家級農業風情觀光園、農耕文化展示園、農家生活體驗園、農業科普教育園、農業科技示範園。它具備科普教育、科技示範、農事體驗、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運動健身、會務購物等多種功能。
8、
武漢規劃展示館位於市民之家東翼,按照「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標準,高標準建設,高起點布展,實現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城市客廳、辦事大廳、展示大廳」的一體化建設目標,是全面展示武漢城市發展歷史、建設成就和未來藍圖的重要平臺。全館總建築面積22430平方米,布展面積約17000平方米,共5層(另含2個夾層),分為18個展區。
9、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始建於1956年,位於武昌東湖之濱,磨山南麓,國家4A級景區,始建於1956年,佔地70公頃,各類植物8000餘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庫和東亞最大的水生植物資源圃,是華中地區最豐富的植物物種多樣性與種質資源保存基地。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且一直致力於科學知識的普及及教育,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教教育基地以及湖北省、武漢市科普教育、環境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三大基地。
10、
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簡稱「武大」,位於湖北武漢,是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同時是「111計劃」、「珠峰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重點建設的綜合研究型大學,是與法國高校聯繫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之一,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