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追上這檔綜藝節目,在我的藝術清單裡,也多了一部:《我的藝術清單》
由央視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製作的《我的藝術清單》深度訪談+演繹節目,邀請各行各業的重量級嘉賓來到這個舞臺,分享他們與藝術的情愫。
(點擊觀看《我的藝術清單》(一))
我們聆聽著他們的親身經歷與事跡,在熱淚盈眶與開懷大笑中感知這背後帶給我們的感動、認知與思考。
每個嘉賓帶來的精彩節目讓舞臺的藝術包羅萬象。「藝術清單」與傳奇人生故事融合,碰撞出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生出震蕩人心的感嘆!
節目除了精彩內容看點之外,美輪美奐的多媒體藝術創意設計也是一大看點。《我的藝術清單》節目的整體視覺設計、多媒體視頻創製由數虎圖像擔綱。
舞臺視覺·點亮人生藝術作品
《我的藝術清單》節目現場以訪談區+主副舞臺以及車臺組成。與第一期有所不同的是,節目第二期在訪談區由紅藍主視覺轉變為明亮的暖調,空間設計、以及細節裝飾上也做了全面改變。
設計圖▲
現場圖▲
拱形景片設計、開合幕布、吊裝燈箱讓區域空間立體溫馨。金屬畫框和燈柱,白色地毯的裝飾讓視覺以柔美自然的「家庭訪友」感迎接嘉賓。
主舞臺主打黃、藍色調,增加流星雨動態牆幕,配合燈光,整個視覺夢幻靈動。
主屏大型LED銀幕鋪滿寬闊的主舞臺,兩側6座大型LED屏幕柱配合主屏延伸視覺。
6個柱子屏幕配合節目內容可開合、移動,組合豐富的視覺畫面與不同形狀的空間,或開闊延伸,或是精簡的展廳、時尚通道等。
精彩的AR畫面為節目增添豐富互動元素與沉浸式的視覺特效。整個舞臺在絢麗的燈光、精美的多媒體視頻、圖像、裝飾、空間設計中,將我們帶到不同藝術作品的世界。
品讀人生 故事與藝術相遇
結合每一個節目的需求與差異性、特色化、深層內涵,量身定製多媒體藝術。
楊紅&陳岸瑛·傳統與現代「一眼千年」
中傳與清華的兩位大學老師與幾位非遺傳承人以「非遺和文化扶貧」為主題,帶來一堂時尚與傳統、故事與情懷、勤奮與創新、學術與傳奇的文化公開課。
面人郎設計▲
多媒體設計融入刺繡,內蒙刺繡祥雲、草原元素,麵人兒等非遺文化,以及國風視覺氛圍,充滿畫面代入感。
年畫元素設計▲
劉清泉· 逆行英雄如何煉成
人如其名,如一股清泉滋潤了無數生命。年初病毒肆虐的武漢戰場,他帶著一支精銳部隊馳援武漢,將3000年的中醫臨證經驗轉化成一把斬殺病毒的利劍。
畫面挖掘藝術作品的「中醫」傳統文化,讓主題宏大又點睛。感受「醫」、「藝」相融的人生。
車臺「香文化」屏幕畫面元素▲
虛實結合的舞臺,讓觀眾走進「清明上河園」的古韻世界、《三國演義》的熱血江湖,豫劇《花木蘭》的人文情懷。
《清明上河圖》「鈴醫」設計▲
《清明上河圖》設計展示▲
《清明上河圖》現場效果▲
王小謨·科學院士的藝術情節
科學家一定要熱愛藝術——錢學森
「中國預警機之父」 王小謨院士,帶著對國粹京劇的著迷與熱愛,拉響「京胡」,與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先生再次同臺合作,講述科學生涯中與藝術相生相伴的經歷。
畫面與空間點綴設計融合了「科學」與「藝術」相通相交點。讀懂嘉賓對科學的追求與偉大的精神。
黃錫璆·「建築」出最廣闊的人文情懷
2003年的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在黃老僅用7天時間設計完成,2020年新冠肺炎時期,黃老團隊獻上設計圖紙為武漢「火神山」醫院建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節目單人、雙人連線設計▲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視覺設計▲
狹窄的建築領域建造出一個海闊天空的世界。跟隨舞臺「瀏覽」黃老的建築藝術清單,感受他的愛國情懷與「鋼鐵精煉」的三觀。
楊洪基·老藝術家歸來還是「少年」
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27年的經典傳唱背後,又蘊藏著哪些有趣的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離騷》▲
從古色古香到時尚動感的舞臺氛圍,這位老藝術帶著自己的「後浪」作品與新時代的「前浪」跨時代合作演唱。
《少年》▲
在楊老師的作品清單中,我們穿梭在時間的洪流中,隨視覺畫面中經歷一場歲月旅行。
夏伯渝·大喜大悲的藝術人生
中國第一位珠穆朗瑪峰攀登者,不幸在一次攀登中失去雙腿,43年來他依然為夢想努力,69歲終於登頂。他也是我們看到的電影《攀登者》中胡歌扮演的以他為「原型」的人物。
電影版夏伯渝(胡歌飾演)與真實夏伯渝連線對話▲
現實攀登者原型人物與電影《攀登者》角色對比▲
跟隨影像畫面,跋涉在險峻的珠峰途中,仿佛置身大氣磅礴的自然山脈,感受到刺骨的寒風與漫長的艱辛。
藝術創作靈感來源於對人生的感悟,也總會激勵人們思考、批判、指導生活。看完這檔節目,你是否也會列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