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東鐵線列車脫軌事故調查報告出爐 道岔更換軌枕剛度不同動態軌距擴大

2021-12-29 軌道世界

--- Tips:點擊上方藍色【軌道世界】關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軌道世界 RailWorld

開放|共享|價值

港鐵東鐵線列車脫軌事故調查報告出爐 道岔更換軌枕剛度不同動態軌距擴大

港鐵今日(3日)公開東鐵線脫軌事故調查報告,指意外當日凌晨,維修人員將兩條損耗的木材軌枕,更換成合成軌枕,但新軌枕的剛度與鄰近的軌枕有異,於是列車駛經該處急彎時,所產生的橫向力大部分都集中於新軌枕上的支撐組件,使三顆固定軌枕的螺絲釘斷裂,其中一邊鋼軌因而側移,令動態軌距增加超出安全關鍵水平限度,於是當列車車輪撞到護輪軌後,就發生脫軌意外。

 

港鐵東鐵線紅磡站附近去年9月17日早發生出軌事故,一列12節列車斷為兩截呈T字形橫在路軌上,造成車上8名乘客受傷。港鐵稱,事故發生當日,列車是在紅磡站以北,一個編號為P5116的道岔位置脫軌。

 

維修人員應更著重測量數據而非經驗

 

專家委員會總結認為,是由於維修人員認知不足,未能及時改善軌距擴闊的問題。維修人員沒有在紅磡軌道上嚴謹按照港鐵既定程序跟進檢查、修正軌距以及整理報告,以及儘管維修人員有進行恆常的巡查及預防性維修,他們應更著重依靠測量數據而非側重維修經驗去審視軌距擴闊的趨勢。

 

以下是港鐵公布的內容:

 

 

調查委員會總結動態軌距擴闊導致東鐵線出軌事故


港鐵公司落實改善措施

 

港鐵公司今天(2020年3月3日)公布2019年9月17日東鐵線出軌事故的調查結果,調查總結事故是由紅磡站附近一個道岔的動態軌距擴闊所致。

 

安全一直是港鐵營運的首要考慮,公司十分重視今次事故,成立了由相關專業範疇的港鐵人員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委員會」),並邀請英國、澳洲及香港的外間專家提供意見,以找出事故成因及提出改善建議。委員會於2020年2月14日向機電工程署 (「機電署」) 提交報告,而機電署亦已對該報告完成審視。同時,公司一直配合機電署就事故所進行的獨立調查。

 

 

2019年9月17日上午八時二十九分,一列駛往紅磡站一號月臺的東鐵線載客列車於車站以北、編號 P5116 的道岔位置出軌,列車當時時速約 39 公裡。該十二卡列車的其中三個車卡(第四、五及六卡)出軌,第四與第五卡之間脫卡。2019年9月17日收到事故引致八名乘客受傷的報告,其中兩名乘客住院兩天。東鐵線紅磡至旺角東站的列車服務,因現場調查及要將受影響車卡放迴路軌上的復修工作而於當天暫停,服務於翌日早上恢復。

 

委員會總結,事故由P5116道岔的動態軌距擴闊至超出關鍵水平所致。調查發現,2019年8月4日凌晨,因為要修正軌距情況,東鐵線軌道維修人員將兩條損耗的木材軌枕更換成合成軌枕。由於該位置的軌道走線是一個急彎,以及行車非常繁忙,加上新換的兩條合成軌枕與鄰近的軌枕的剛度不同,結合而產生了特別效應,在未有預見的情況下,列車在駛經該急彎時產生的橫向力大部分集中在新換的兩條合成軌枕上的軌道支撐組件,加速了組件的損耗,令三顆固定軌枕的螺絲釘斷裂,其中一邊的鋼軌因而側移,最終令兩條路軌之間的距離增加,即動態軌距擴闊至超出關鍵水平,列車車輪撞到護輪軌後,列車出軌。

 

委員會總結,列車及信號系統當時運作正常及不是導致出軌的原因,亦沒有發現任何外來障礙物。在事故現場發現的斷裂綱軌是列車出軌後所造成的損毀。

 

港鐵公司的鐵路資產管理及軌道維修一直符合國際標準。然而,委員會總結認為,東鐵線軌道維修人員對於P5116道岔的特別情況認知不足,未能就糾正該處動態軌距所需的維修措施之適用範圍、時間和有效性作出全面的判斷。港鐵公司在引入合成軌枕的十年間,未曾遇過同類情況。

 

委員會總結認為維修人員沒有在紅磡軌道上嚴謹按照港鐵既定程序跟進檢查、修正軌距以及整理報告,以及儘管維修人員有進行恆常的巡查及預防性維修,他們應更著重依靠測量數據而非側重維修經驗去審視軌距擴闊的趨勢。

 

港鐵常務總監 – 車務及中國內地業務及委員會聯合主席劉天成先生表示:「我代表公司再次向受影響的乘客致歉。我們一定會從事故中汲取經驗,竭力落實委員會建議的改善措施,提升軌道維修的表現。」

 

 

公司已落實委員會提出的改善建議。這些措施如下:

 

• 已制定措施針對更換軌枕後軌道剛度所出現的變化;

• 已優先更換東鐵線2627條木材軌枕,進一步提升軌道的整體表現;

• 已實施遞進方式的軌道維修行動指標,及加強監控軌距並適時向各上級匯報;

• 在引入港鐵未使用過的軌道技術時,已提升其變革管理及注重提升員工相關的維修能力;

• 探討及使用新科技和數據分析來監察行車期間的軌距及軌道整體表現,並分析軌道狀況的趨勢,以此作維修及向管理層滙報的依據。(新設備的安裝工作已於2020年2月展開)。

素材來源:相關公告或公開資料 頂圖by搜尋引擎推薦

相關焦點

  • 時隔半年,去年港鐵出軌事件原因曝光,調查報告公開細節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受意外影響,列車服務大受影響,直至中午,紅磡總站至旺角東站的列車服務仍然暫停,而部分直通車班次亦須取消。這是香港戰後首次火車出軌意外。【明報專訊】時隔半年,港鐵及機電工程署在今年3月3日分別公開調查報告,指出因路軌間距過闊,令列車脫軌,與外來因素無關。
  • 鐵路道岔轍叉部分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法
    防治措施(1)加強叉心搗固,必要時將轍叉軌枕翻轉使用;(2)檢查軌距、查照間隔和護背距離及輪緣槽寬是否符合技術標準,發現超限要具體分析,綜合整治;(3)轍叉上採用分開式扣件。維修保養中搗固不實,造成轍叉較低,轍叉前後高低不平,軟硬不均;b.只整治直股而忽視了曲股;c.道床病害,翻漿冒泥等;d.因更換轍叉時與兩端引軌造成的接頭錯牙,增大列車衝擊荷載,加速了空吊的發生。②查照間隔和護背距離超限。主要原因是扣件鬆弛,叉心磨耗、肥邊,加之列車衝擊。③叉心掉塊。
  • 義大利ETR1000高速列車發生脫軌事故
    ▲事故現場圖1義大利當地時間2020年6日早間5點30分左右,在北部城鎮洛迪(Lodi)附近,一列由米蘭(Milan)開往南部城市薩勒諾(Salerno)的高速列車,在行駛至距米蘭市約50公裡的洛迪鎮(Lodi)時脫軌,造成至少2人死亡、28人受傷。
  • 烏將線貨列脫軌事故調查公告:鋼軌折斷,無人傷亡
    本文轉自【蘭州鐵路監督管理局】;蘭州鐵路監督管理局9月16日發布《「8.22」烏將線貨物列車脫軌鐵路交通較大事故調查處理情況公告》稱,2020年8月22日21時11分,83884次貨物列車運行至烏將線甘泉堡至米泉站間約K31+300處發生列車脫軌
  • 2020年錦承線列車脫軌事件工程倫理分析
    擴能改造後的錦承線在2020年4月12號發生列車脫軌事件。本文針對此次事故,運用工程倫理分析的方法,對此次事故進行分析,分析了施工人員、設備管理部門和相關工程管理部門在此次事件中應當承擔的責任。設備管理單位未按規定針對氣溫回升情況及時實施應力放散,由於溫差較大軌道發生脹軌,導致3#道岔尖軌與基本軌離縫。當K7384次旅客列車運行至此,機車車輪從尖軌尖端處擠入道岔直尖軌與曲基本軌間縫隙,導致脫軌。5 處理結果事故的處理:事故發生後為不耽誤列車旅客行程,迅速安排客車完成他們的後續行程。
  • 【脆弱的設計,瘋狂的列車】之港鐵3.18撞車事故解析(一)
    港鐵3.18事故已經過去近半年的時間,本公眾號近期基於港鐵調查委員會和機電工程署的調查報告的研究,對港鐵3.18事故進行了整理和解析,希望能用最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畫面讓大家了解此次事故的前因後果,引以為鑑。【脆弱的設計,瘋狂的列車】之港鐵3.18撞車事故解析系列文章計劃分兩期編寫:【脆弱的設計,瘋狂的列車】之港鐵3.18撞車事故解析(一)主要針對事故本身,解析事故原因。
  • 京廣鐵路列車脫軌事故調查組成立 專家:普速列車安全防護需對標高鐵
    記者從廣鐵集團了解到,針對3月30日在京廣鐵路湖南郴州段發生的列車脫軌事故,目前已成立由國家鐵路局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為組長單位,郴州市人民政府為副組長單位,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等為成員的事故調查組。
  • 湖南境內遇火車脫軌,盤點近幾年列車脫軌事故
    而後,據湖南省郴州市應急管理局通報,此次事故已經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事故原因還尚在調查中。目前,全部傷員已分別送至醫院醫治,受傷人員生命體徵穩定。細數盤點近10年來中國發生了不少的列車脫軌事故2014年4月13日,由黑河開往哈爾濱的K7034次旅客列車,行至綏北線海倫境內時發生脫軌事故,造成15名旅客受傷,無人死亡。
  • 京廣線T179次列車脫軌事故分析
    3月30日11時40分許,從濟南開往廣州的T179次客運列車行經京廣線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路段時,因突發山體滑坡,導致列車撞上塌方體脫軌。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京廣線部分區段一度運行受阻。目前,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遼寧本桓線貨物列車脫軌事故調查結果:鋼軌夾板產品質量不良
    據國家鐵路局官網消息,瀋陽鐵路監督管理局近日公布了《「2·8」本桓線貨物列車脫軌 鐵路交通較大事故調查處理情況公告》。經調查認定,這是一起因產品質量不良、檢修不到位導致的責任鐵路交通較大事故。今年2月8日22時38分,由瀋陽局集團公司HXN3型0293號機車牽引的48406次貨物列車以30km/h速度運行至本桓線(本溪-桓仁)小堡站-本溪站間時,機後11位至16位車輛在李家隧道內脫軌,列車停於本桓線K5+219處。經救援,2月9日22時10分開通線路,中斷行車23小時32分,構成鐵路交通較大事故。
  • T179次列車脫軌事故調查組成立,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針對T179次列車脫軌事故,目前已成立由國家鐵路局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為組長單位,郴州市人民政府為副組長單位,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等為成員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及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深入調查,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鐵路部門對殉職乘警表示深切哀悼,對受傷旅客、鐵路職工及其家屬表示歉意和慰問。
  • 臺鐵局就普悠瑪列車脫軌事故起訴日本住友商事 索賠6億臺幣
    臺鐵局就普悠瑪列車脫軌事故起訴日本住友商事 索賠6億臺幣圍繞臺灣2018年10月發生日本造的特快列車脫軌事故,臺灣地區鐵路管理部門發文已經正式索賠,事故原因是車輛安全行駛裝置中存在設計疏漏,從而向臺北地方法院提起訴訟
  • 義大利高速鐵路投入運營以來首次發生動車組列車脫軌翻車事故
    根據義大利消息報導,義大利當地時間6日早間,一輛從義大利第二大城市米蘭的中央火車站開往南部港口城市薩勒諾的「紅箭」高速列車意外發生脫軌事故,致至少2人死亡,31人受傷。據報導,6日上午5時10分,編號為Frecciarossa Av 9595的「紅箭」高速列車從米蘭中央火車站出發,在途徑米蘭南部地區的洛迪附近時,列車的牽引機車衝撞了一輛在平行軌道上正在行駛的貨運列車,隨後又撞上了附近用來存放鐵路設備和工具的建築物,導致列車驟然停止翻轉了180度,導致列車意外發生脫軌事故。根據目前消息,當時列車的行駛速度為每小時290公裡。
  • 土耳其高鐵脫軌事故已致7死46傷,暫無中國人傷亡報告
    土耳其高鐵脫軌事故已致7死46傷,暫無中國人傷亡報告 餘鵬/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8-12-13 15:38
  • T179列車脫軌事故追蹤 現場施工者:護坡裡全是沙子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朱遠祥 圖廣鐵集團4月1日通報,針對T179次列車脫軌事故,已成立由鐵路部門和湖南、郴州多級政府部門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及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深入調查」。3月30日發生在郴州市永興段的T179次列車脫軌事故,因列車撞上鐵軌上的泥石塌方,導致電車起火,5節車廂脫軌側翻,現場死亡1人,127人受傷。
  • 日本一地列車接連發生脫軌等事故 現場均發現石塊
    圖源:朝日電視臺綜合日本朝日電視臺等媒體14日報導,今年4月到5月期間,日本千葉縣鴨川市多次發生列車運行事故,共導致一次脫軌及兩次緊急停車,並且警方每次都在現場發現了不明原因投放的石塊。那麼,到底是人為破壞還是烏鴉投石?
  • 港鐵列車出軌後續:8人受傷 路軌出現裂紋,不排除任何可能
    《香港01》獲得港鐵內部文件顯示,東鐵線今日凌晨時分1時至4時45分,於肇事路段申請更換鋼軌工程,惟暫未知今次出軌事故是否與更換鋼軌工程有關聯。(消息人士提供)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承認,凌晨時分在事故附近路段更換了一條短的路軌,但與涉事鋼軌出現裂紋的位置有一段距離。惟他指出,列車出軌多數有三個原因,包括軌道有外物、鋼軌有缺損以及列車部分設施行駛期間有不妥當地方,故現階段倘就事故成因作判斷屬「太早下定論」,但重申會檢視所有成因及不排除可能性。
  • 火車脫軌側翻事故造成1人遇難,4人重傷
    據湖南省郴州市應急管理局通報,2020年3月30日11時40分許,京廣線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高亭司鎮永華村境內,由濟南站開往廣州站的T179次客運列車發生脫軌側翻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 港鐵中環站2列車發生相撞,荃灣線「癱瘓」,事故初步原因出來了…
    今日(18日)凌晨3時左右,港鐵中環站發生事故,2列列車在荃灣線相撞,有車長受傷被困後被救。港鐵公司公布車務資訊,建議乘客過海可使用其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