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之城》本來是塞皇的一部耍酷吸粉片(嗯沒錯,作為腦殘粉塞姐作品咱一部也沒落下),初看片名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作為地球最北端的首都,它可不就是極寒之城麼。看過電影後才知道,此城指的不是雷克而是冷戰時期的柏林;去了雷克才知道,它其實也沒那麼冷。(sorry,標題黨了)
雖然之前看過關於雷克雅未克的電視劇,但親身到達後,這個城市還是給了我幾個沒想到。
首先,它新奇。
現代感十足的城市建築與傳統小鎮建築相得益彰。
現代交疊未來,沿海濱的建築顯示這是一座國際化都市。
進入內部城區,又覺得這只是一個溫馨的小鎮。
主城區主要由小巧精緻、色彩繽紛的獨棟小樓房構成。
有的地方創意十足,有趣得很。
雷克雅未克有充滿活力的街頭藝術,城市塗鴉和複雜的壁畫多處可見,據說出現在整個城市數百面牆上。
其次,它酷。
到達雷克雅未克那天是冰島一年一度的LGBTQ+大遊行日,這個原本屬於性少數群體的節日如今已經成為全民狂歡節。可惜緊趕慢趕,還是錯過了群魔亂舞的盛大場面,只稍稍抓住了它的尾巴。
人們帶著印有彩虹元素的物品在街上溜達,年輕人已經開始收拾大派對後的殘局。
我們正在惋惜著,旁邊一位盛裝打扮的女士好像看出我們的遺憾,本已收工的她竟然再度入場正對我們表演了幾個優雅的舞蹈動作。太讓人感動了!
定睛一看,原來是he不是she!感謝女裝大佬!
腳下這條彩虹路屬於雷克雅未克著名的藝術大街Skólavörðustígur。
街燈設計成紅色的鬱金香。
街道兩側的房子也頗有範兒。
它是一條步行街,盡頭就是壯觀的現代主義教堂——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
很喜歡這條漂亮的藝術大街,也挺羨慕不潮不出街的雷克市民。
旁邊就是購物主街Laguvagur。進了一家紀念品店想買點伴手禮,結果店裡幾乎所有的商品標籤上都印著Madein China. 跟胖乎乎的店員小哥解釋我們就是來自China,有沒有不是Made in China的東西賣一下?人家真誠又意味深長地來了一句:"Everythingis made in China." Well, Okay then...
能看出這已經是午夜12點了嗎?Soga~極晝狀態原來是這樣的。儘管天空不像我想像中那麼亮,但也還不錯。
雷克雅未克是出了名的夜生活豐富,即使到了冬天的極夜,出門happy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冰島一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不過冬天人們會不會為夜生活而出門倒是個問題——
因為,它冷。
離開了北部和東部的苦寒之地,南部小鎮維克的溫暖使我們誤以為已經上岸,那麼地處氣候相對溫和的黃金圈內的雷克雅未克應該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了吧。
然而民宿裡開得十足的暖氣提醒我們,這裡雖處於盛夏季節,雖不是極寒之城,仍不可對它的低溫掉以輕心。
總體印象交代完畢,雷克的景點這就走起。城市不大,市內景點一天就可以走完,就是有點費腿。
1. 舊港(Old Harbour)
舊港離市中心不遠,是很多冰島本地人喜歡散步的場所。
大大小小的船隻停靠在港口,錯落有致,寧靜悠然。
舊港周圍有跳蚤市場(Kolaportið),有各種好吃的店,還有很多景點,其中包括下面的——
2. 哈帕音樂廳(Harpa)
「哈帕」在冰島語中意為「豎琴」,哈帕音樂廳是海濱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它的設計靈感來自冰島冬季夜晚神秘莫測的夜幕極光和火山石的形狀。「建築的玻璃外型好比一個巨大的萬花筒,上千塊不規則的幾何玻璃磚隨著天空的顏色和季節的變化反射出令彩虹都相形見絀的萬千顏色。」
Harpa是冰島最大的綜合音樂廳和會議中心,走進去立刻就感受到強烈的未來主義風格。
從Harpa內部眺望舊港風光。
內部也設置有餐廳、咖啡廳和紀念品店等。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黑鑽圖書館是它的姐妹建築,因為這兩棟外型有一定相似度的建築是冰島和丹麥的設計公司聯合創作的。(點擊看黑鑽:北歐雙城記(下):哥哈掠影)
3.太陽航海者(Sólfar - The Sun Voyager)
距離哈帕音樂廳很近,鋼筋鐵骨冷冷地立在雷克雅未克海邊的Sæbraut路上。
它形似方舟,是「一曲對太陽的頌歌,蘊含了對遠方、希望、追尋、進步與自由的期許」,是紀念雷克雅未克建市200周年室外藝術競賽的獲獎作品。
上圖看起來不大,仔細看下圖,人還沒有它一個爪子大。沒有對比就沒有大小概念。
4. 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Hallgrímskirkja)
從雷克雅未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
74.5米高的哈爾格林姆斯大教堂是冰島最大的教堂,也是雷克雅未克的地標性建築,其名稱來源於17世紀的冰島聖詩詩人哈德格裡姆爾·彼得松(Hallgrímur Pétursson)。
它又被稱為正態分布教堂,是因為它的外形呈。。。。。正態分布。
看出什麼來了嗎?這種玄武巖結構是不是似曾相識?還記得維克小鎮黑沙灘上的玄武巖石柱群嗎?記得管風琴狀的斯瓦蒂瀑布嗎?(複習: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6))
看來這個國家真是跟柱狀玄武巖磕上了。建築師古德永·薩姆埃松(Guðjón Samúelsson)的設計靈感即來源於此。他的另一個著名作品是同樣北歐風的阿克雷裡教堂(指路: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3))。
大教堂內部可以免費參觀,也是典型的北歐簡約風。
內置一座高15米重25噸的巨大管風琴。
購票乘電梯升到教堂頂端的觀景臺,就可以從至高點俯瞰雷克雅未克市容。可惜我們去的那天正下著小雨,就省了升頂了。在此上幾張同角度冰島劇截圖彌補一下。
俯瞰雷克色彩斑斕的小房子和舊港。
還可以遠眺雷克周邊的雪山。
教堂前面的廣場上矗立著探險家萊夫•埃裡克遜(Leif Eriksson)的雕像,是美國贈送的禮物,為紀念1930年冰島議會創立1000周年。
今天恰好看到ins雷克官方帳號發了一張冬日版大教堂航拍照,銀裝素裹,莊嚴聖潔,別有一番韻味。
通往大教堂的路上經過一家有特色的麵包店,店小顧客多,名氣很大,味道很好。
5. 雷克雅未克極光中心(Aurora Reykjavik, Northern Lights Centre)
極光中心也坐落在舊港旁邊,是四個年輕人創辦的。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展廳只有一層。
進去後先瀏覽世界各地關於極光的故事和傳奇,有中國的漠河;
然後坐在寬7米的熒幕前欣賞長達13分鐘的高清全景視頻,全方位欣賞冰島極光。
我們離開雷克才三天,當年的極光就提前到來了。後來看到報導,整個雷克雅未克籠罩在若有似無、忽明忽暗的綠光下,真是懊惱當時怎麼不多待幾天。
補首孫燕姿的《綠光》後悔一會兒。
參觀完畢,出門前可以在世界地圖上用大頭針標記你來自哪裡。
看得出中國遊客來的不少。
關於北極光的專業知識其實看完後就忘得七七八八了,印象最深的卻是剛進門時。賣票的小姐姐問我們是不是學生(看起來有這麼青春嗎?),是的話有優惠。我說我們不是,但是教學生的人。她立刻問我們教什麼學科,然後也給我們打了折。雖然省不了幾個錢,但是這種事很讓人開心有木有。
西方人對亞洲人的年齡猜不透,很多人覺得亞洲人看起來簡直是不老的傳說。對噠,比起他們咱們的確很抗老。我覺得這可能跟我們注意遮陽和糖分攝入相比之下不那麼多有關。你知道西方人都愛小麥膚色,恨不得讓陽光來的更猛烈些;吃個甜點那糖分也是齁死人的節奏。糖能加速皮膚老化,對女性極不友好。
6. 藍湖(Blue Lagoon)
冰島語中雷克雅未克的意思是「冒煙之灣岸」,這裡的煙當然不是煙火的煙,畢竟幾乎沒有汙染的雷克是公認的無煙之城。這個煙指的是水汽,是地熱。該市用愛發電,呃不,用熱發電,盛產地熱溫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藍湖。
藍湖位於冰島西南部雷克雅內斯半島的格林達維克,距雷克39公裡。它是一個戶外地熱浴池,由海水經過地下高熱火山熔巖層吸收熱量而形成,水中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化學與礦物結晶,被稱為「天然美容院」。
停下車,穿過一片荒蕪的黑色山融巖,眼前呈現出一個水氣氤氳的奶藍色大湖,人這麼少?喜滋滋。
呃,對不起小姐您走錯了,這是VIP區。沒事兒您再走兩步?
人這麼多?這是沙丁魚區吧。之前在ins上看到的可不是這樣,那都是個把人泡在湖裡悠閒地喝著飲料啊。
其實也沒錯,人家拍的是VIP區唄。雖然身處國際大澡堂,酒照喝澡照泡麵膜照敷,畢竟都包含在門票裡,服務還是不錯滴。
藍湖對於來冰島旅行的意義跟長城對於去北京旅遊的意義幾乎是一樣的,不泡藍湖非好漢。
今日份好漢打卡完畢,心滿意足,冰島旅行也進入了尾聲。
臨了雷克給了我們最後一擊:因為第二天一早要趕飛機,當晚就去車行還車,出來打了個出租。歐洲的交通費向來不菲,冰島的物價和車費更是跟它的緯度一樣高冷:不到4公裡花了3100冰島克朗,約合200軟妹幣。
當時基友坐在副駕,眼看著裡程表搜搜飆上去,血壓也隨之飆升,悸動的心顫抖的手,拍下此圖留念。
第二天從凱夫拉維克機場飛哥本哈根,登機時突然發現機票上沒有列印座位?? 難道我買的是站票?那不是印度航空才有的操作?這時檢票大叔拿過機票從容地寫上了座位號。。。寫上了座位號。。。冰島航空真是可愛。
新冠疫情的爆發重創航空業,冰島航空也未能倖免。2020年7月看到一篇報導,「冰島航空集團宣布永久解僱所有空乘人員,改由飛行員暫時接任乘務工作,負責客艙安全服務。」想起當時有趣的乘機經歷,有種滄海桑田的小感慨。
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雖已出臺疫苗,旅行依然是奢望,世界仍然水深火熱,即使在疫情控制成績優秀的中國,對許多人來說,甚至今年回家過年也成了奢望。
即使三五年後疫情了結,那時的世界還會如常嗎?
往期精彩
冰島系列
▶ 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6)
▶ 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5)
▶ 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4)
▶ 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3)
▶ 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2)
▶ 北方有冰島,遺世而獨立(1)
一起感受這顆星球的有趣與荒誕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