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們好
「那時我們還有夢
關於文學
關於愛情
關於理想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被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北島《波蘭來客》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們
是否正在編織著自己的夢
或許明明早已預料到那是一條茫無涯際的不歸路
卻依舊放肆大膽追尋心之所向
追尋那些你很冒險的夢
通常我們稱之為「成長」
請打開今天的小窗口
#33
《過春天》
故事梗概
《過春天》是一部非典型的青春電影,故事並不複雜,講述的是女主角劉子佩父母離異,她隨不負責任的母親生活在深圳,但因為父親是香港人因此有了在香港讀書的權利,所以每天都需要過海關,在香港和深圳兩地坐車來回奔走。劉子佩也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和自己的朋友陳頌兒在聖誕節時去日本玩,但她出生於「單親家庭」,生活相對比較拮据。
在偶然的機會下她認識了一個走私團夥,在深圳和香港兩地偷偷販賣手機,劉子佩便利用自己學生的身份幫他們把手機從香港非法走私到深圳,從中賺取外快以圓自己去日本遊玩的夢想,最後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片名《過春天》並非表面意思,而是香港一帶水客之間的行話,他們靠在兩境之間違法走私從而賺取其中的差價謀生,因此「過春天」的意思就是「順利通過海關的檢查」。
90年代的香港,已然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深港間雖然近在咫尺,可那裡卻是另一個世界,觸不可及。影片開頭是佩佩坐在高速駛過的列車往返與港圳兩地,她是個活在尷尬中的人,在深圳有家沒朋友,在香港有校園生活,卻沒有家。
即便家庭破碎,但劉子佩自食其力通過打工賺錢靠近自己的夢想,這一場景現實地反映了當代中國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在面對有限的經濟後能夠靠勞動支撐起雛形的夢想。
劉子佩通過閨蜜JO認識了她的「水客」男友—阿豪,並在他偶然的一次行動中加入了這個來錢快的犯罪團夥,通過花姐的照顧佩佩在這裡找到了她從未有過的歸屬感。久而久之,築夢的金錢在變厚,但「水客」這個身份對她而言已不再僅僅是賺錢,那象徵著在香港的生活又掀開了另一面,是夢的開始,也是她真正意義上青春的開始。
阿豪在大排檔打工賺錢,又在花姐的手下將「水客」做的風生水起。他依然是活在社會底層的年輕人,只相信自己,敢在飛鵝山的山頂吶喊:我是香港之王。
他喜歡鯊魚,深信養鯊魚改命,因此他將鯊魚紋在身上,試圖改變自己的悲慘的命運。
許多人批判阿豪世故和圓滑,一邊暗暗喜歡著劉子佩,一邊卻依然選擇和富家女陳頌兒交往。事實上他只是千萬人心中的一面鏡子,愛情從來不是他的追求,金錢才是。
陳頌兒出生在富足的家庭,享受金錢和娛樂,與以上兩個人物相反,從不受到生活的壓迫,只需要沉浸在和阿豪的戀愛當中,等待著父親把她送去愛爾蘭生活。完全是一副青春靚麗的模樣。
可當現實終究來臨,阿豪和劉子佩糾纏不清,父親也從沒想過送她去愛爾蘭……夢境破碎,家庭、愛情和青春,都稀爛如泥。
白雪,中國內地女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
2007年,中國電影市場正處於沉寂時期,畢業生幾乎沒有工作機會。當時的白雪已有了家庭和孩子卻基本沒有經濟來源,因此一個標籤始終在她身後:一個寫不出劇本的待業主婦。但依然熱愛電影的她在四年後又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讀藝術碩士,在畢業季僅僅花了一周時間完成了《過春天》的劇本,卻用兩年充分準備了整部電影。
故事的來源與導演自身的經歷密切相關。白雪從六歲來到深圳,大學時才去了北京。她對深圳這個集體始終懷揣著複雜的情感,認為所有人都是深圳的建設者。「當我多年後歸家,突然發現我已經不了解故土,我只想尋求一個答案。」
來到北電之後,白雪的創作理念與方向趨向於劇情片,更願意去關注人的情感,個體的情感。如果要深入談一個大的話題,最終還是要關注到個體身上。
2015年,白雪決定做跨境學童的故事,兩年間往返深圳香港數次,寫了一份二萬字的採訪筆記,徹徹底底走近了故事裡的人。
「我只是想說,在這個地方的人們是怎麼活著的,他們都有他們的不容易。」
當這群跨境學童被問到自己的家鄉時,眼神透露滿不安:我有香港身份。她們臉上的膠原蛋白還很多,但是少了青春少女的該有的光暈。家庭問題造成了內心深處埋藏的一些顧忌,深到她們自己都不想去觸碰。這就是人物最該有的秘密。他們的種種都引起了白雪的惻隱之心,這就是創作的原動力。
這個故事雖然是一個青春成長片,但是這絕不僅關於青春,關於成長。透過佩佩這個女孩子,一個身份特殊的集合體。以她作為切入點,深深的在這個時代切了一刀,她就是這個時代的切片。
主編 | 周滿鑫
責編 | 吳心怡
圖片源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