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熱播的電視劇琅琊榜,雖然所說的梁朝是一個架空的時代,但其中還是有許多的時代縮影,來看一下各朝代在琅琊榜中的縮影。
1、大梁皇帝姓蕭
蕭梁,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由南齊宗室蕭衍取代齊朝(皇帝也姓蕭)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因為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又因皇室姓蕭,稱蕭梁。
梁朝後期國政敗壞,爆發了侯景之亂,戰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隨後南梁皇室為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又使之趁虛攻奪了梁朝的大片土地,使梁朝實力大為削弱。
想想看,是不是很符合梁朝內憂外患的特點?一方面,皇子奪嫡,為了爭奪帝位甚至跟外族勾勾搭搭(蕭元啟)。另一方面,外族陳兵邊境,隨時都有可能前來進犯,搞得皇帝憂心忡忡(東海、大渝)。
2、出現三省六部
第一部琅琊榜中,靖王的妻子是中書令柳澄的外孫女。中書令其實是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度的產物,甚至唐太宗李世民也擔任過這個職務。同樣的,在漢代時期也置中書令,比如我們熟悉的太史公司馬遷就也擔任過這個職務。在漢元帝時期,中書令的職權甚至比丞相更大,直至漢成帝時期,才廢除了這一職務。
從劇中的角度來說,中書令柳澄的職權並沒有達到那個程度,可見這一職務本身級別並不高。再加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同時存在,可以想見,這反映的是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那麼三省六部的實質是什麼呢?三省六部制始於隋朝五省六曹制,確立於唐代,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隋唐時期分管決策、審議和執行。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3、出現內閣制度
琅琊榜第二部中,荀白水擔任著內閣首輔一職,其權勢一度壓過了長林王府,駕馭六部。這體現了內閣權勢之大,恰好符合了明朝後期,尤其是以張居正為首輔的內閣職權。那麼內閣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內閣制是一個團體決策機構,它本身也是參議和執行機構。明成祖時期開始設置內閣,由五品文官參與皇帝機務,隨後內閣權力開始逐漸擴大,掌控國家行政。滿清入關後,仍沿用明代內閣制,但內閣權力開始消減,到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取代了內閣,至此內閣成了擺設。
而劇中的內閣首輔荀白水則級別很高,這並不符合明朝前期的情況,這符合明朝後期,閣臣與首輔均是有著較高的品級。比如閣臣中出現了六部尚書,閣臣級別本身也有所提高。
如此看來,一部電視劇反映了如此之多的時代縮影,實屬不易。琅琊榜的確無愧被稱為一部優秀的電視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