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襲小巷!給自己過個有「廈門特色」的萬聖節!

2021-02-18 廈門手繪地圖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外國人會把自己打扮成妖怪,隨意惡作劇,隨意搞怪,

在中國,我們就沒這種樂趣了,如果惡作劇,戴個鬼面具站在人家門口,很可能會被甩一巴掌,「幾歲了你還裝瘋賣傻!「

那這樣就不能愉快地過個萬聖節了嗎?別擔心,跟我走,帶你去過個很有」廈門特色「的萬聖節!

一百年前,廈門城及其周圍地少人多,因此就出現了墓葬與活人爭地的景象。很多人家牆壁上是墓碑,床板下也是墓碑,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市政建設後,這種情況才得到改善,但依然還有不少墓留在我們的老市區中,我先帶你們去這四條路名帶「墓」的地方。

「白厝墓巷」地勢較高,在鳳凰山和望高山所連接的山體上,早時墓葬很多。

"白厝墓巷「後來規劃成為街巷,很多墓被迫遷走。當時從安溪遷移到廈門的白氏宗族有一定勢力,他們在這裡的墓沒有被遷動,留在這裡,日久就演化成地名。

現如今「白厝墓巷」附近還有一座精美的「白氏宗祠」,只是它的位置不在「白厝墓巷「,而在」三十六崎巷「。

「李厝墓巷「有清光緒年間李姓官吏墓葬在此,故名。舊時又稱池厝墓。現今這條巷子已經消失了,其位置在中山路」巴黎春天百貨「後面的」中山海景廣場「這裡。

「李厝墓巷」附近曾有清朝大才子黃日紀的私人別墅——「榕林別墅」,有六棵參天大榕樹,還有「鳳凰」巨石,是文人墨客聚會的絕佳場所。「鳳凰」巨石上有名人題記四十八處。別墅在民國十二年被毀,唯鳳凰石仍在,但圍在小區裡,要見到它也不容易。

「馬墓巷」原名馬墓,巷因墓名。馬墓為古代馬舉人墓。如今「馬墓巷」名存實亡,原因和它旁邊的「銃局巷」一樣,毀於「成功大道」的建設。不過幸運的是,「馬墓巷」還存在兩戶「漏網之魚」,並保留有門牌。

關於它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這原來是填埋馬屍體的地方,有人為馬修了一座墳墓,名叫」馬墓「。這裡我拋磚引玉,是否真實還待有心人自行斟酌與考證。

「青墓石燭巷「這個地方原叫」青墓山「,山上有」廈門二十四名景「之「聳蠟灼天」,因此得名,舊稱青墓、青墓口。

所謂「聳蠟灼天「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觀呢?據說深夜在海上看這根直立的蠟燭石,它的末端會發出光亮,就像真的蠟燭一樣。如今雖然舊景不在,但夜裡仰望「海景千禧酒店」就像是一座更高的」青墓石燭「。

溫馨提醒:接下來帶大家去的路,它們的名字雖然沒有帶「墓「卻比帶」墓「的路,恐怖三倍,真可謂是」無招勝有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建議看到這裡就好。

「思明南路」位於幹道中心思明電影院南向,它是廈門人非常熟悉的一條道路,究竟有什麼恐怖的呢?

從「思明電影院」到「思明南路」與「中山路」交叉的十字路口,90年前是一個面積不大的水窟,舊稱「蕹菜河(長寮河)」。「蕹菜」即「空心菜」,這條河邊種出的空心菜口味非常的好。但是,蕹菜河河水汙濁,蚊蟲滋生,兩岸垃圾成山,又有民俗「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留」,因此時常發生瘟疫。

從現在的「思明南路」與「鎮海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要到「大生裡」,原先得經過鴻山寺前的「鎮南關」,鎮南關這裡墳如積雪,道路兩旁的墓星羅棋布,延伸至麒麟山,虎頭山,外清山和蜂巢山等,數量加起來可繞地球三圈,讓魯迅也望而卻步。

▲」太師墓「前的石人石馬(圖片來源於「海峽問史」微博)

現「思明南路」博物館站的「破獄鬥爭遺址」附近,過去有座非常氣派的「太師墓」,現在已經被移到「鴻山」的「雙忠魂」石刻下面,它是鄭成功的兩個胞弟「鄭廣英」和「鄭海英」的墓。墓前有石人石馬,傳說石人會在夜晚出來調戲過路婦女。

「傅厝巷」據《廈門市地名志》記載是因原有明御史大夫傅珙的墓在這裡,俗稱傅厝墓,巷因此得名。但究竟是不是傅珙的墓還存在些許爭議,總之墓主人姓傅。

這條巷子的恐怖之處就因為這個「傅厝墓」,據說這個墓有復室,裡面裝有童男童女,為死者祭祀,雖然有糧食供養,但能入不能出。剛剛葬時,過路人還能聽到童男童女傳出的哭聲。但過幾天就聽不見了,應該是糧盡人絕了。

還有一個傳說更加詭異,說這個墓裡會常常有人呼叫「頭家娘(老闆娘),柴空米糧盡!」讓行人毛骨悚然。

「石頂巷」是以「頂大人巷」和一條供奉「石獅公」被稱作「石獅子」的巷子各取一字而得名。

所謂」頂大人巷「即」頂撞大人「,傳說早時巷子裡有一戶住戶,早上開門時發現門上吊著一具屍體,還在驚魂未定時,官兵已前來追拿戶主。這時這戶家裡的十歲女童挺身而出,上前頂撞官兵,言官府未查明真相,濫捕好人云雲,官兵只好悻悻而退。此事驚動四鄰,從此這條巷子就改名「頂大人巷」。

「甕王巷」因甕王宮而得名,舊時俗稱「甕王大埕」。「甕王底」、「鐵局頂」、「窟仔底」、「圍仔內」均其路段舊稱,值得一提的是廈門還有另外一個「圍仔內」,在廈港,因「福海盧厝」四周扎有竹籬笆而得名。

據說,甕王巷所在的位置原有座山。有一次山洪爆發衝下了一個裝有死人骨灰的甕。一婦女被甕裡逸出的魂靈附體後,便傳言居民要在此處蓋一間廟宇,把此甕供起來,於是就有了「甕王宮」。這個廟宇在廈門淪陷期間,被日本人拆毀。

甕王巷附近還有日本人當年開的「旭瀛書院」,此外旁邊「出米巖巷」的「出米巖寺」當年也是被日本轟炸機炸毀。

「大埔頭」即「大埠頭」,原為廈港臨海碼頭,因其面積最大,故得其名。此外還有「中埔頭」,「小埔頭」。

「大埔頭」裡有一座著名的「田頭媽宮」,廈港漁民自古有個習俗,出海捕魚時,如果碰見遺骸或死屍,要停下打漁,用紅布把船的「龍眼」蒙住,將死屍或屍骨運回田頭媽宮,並由田頭媽宮將屍骨處理並對死者祭拜。遺骸稱作「金」,死屍稱作「好兄弟」,田頭媽宮在民間稱為陰廟,屬於鬼的系統。

「蜂巢山路」因其在蜂巢山麓而得名,思明南路建設時把」蜂巢山」分成「前蜂巢山」和」後蜂巢山「。靠近「蜂巢山路」的就是「前蜂巢山」。

「蜂巢山」在清朝時是給重犯砍頭的刑場。山腰有十八個大墓壙窟,老廈門俗稱這裡為「十八窟」,「十八窟」周邊水土流失,棺木腐朽,屍骨暴露,夜間常有磷火閃爍,迷信者以為這是「鬼火」,因此黃昏後就絕少有行人。

解放後,蜂巢山上的墳墓逐漸被遷移,因此才開始熱鬧起來。

「熟肉巷」按《廈門市地名志》的說法是因早年該地多熟肉鋪而得名,但我看到的另一個說法則是,清末廈港火藥庫起火爆炸,有塊人肉炸飛掉落在這裡,因此得名。

「熟肉巷」裡曾有一座「慶福院」,是菜姑的清修道場,在民間有很多信徒,可惜也在那場大爆炸中被夷為平地。現在思明南路旁的這座「慶福寺」,前身就是「慶福院」。

現如今這條巷子已經同「銃局巷」,「馬墓巷」一起為「成功大道」的修建而光榮退役。

「白鹿路」因路經「白鹿洞寺」而得名。「白鹿洞寺」裡有「白鹿洞」,洞內泥塑白鹿一隻,口向洞外,每當春末夏初,水氣上升,便有煙霧湧出,縷縷可見,被稱作「白鹿含煙」,為廈門「二十四名景」之一。

那這麼一條有意境的路,究竟有什麼可怕之處?原來「白鹿路」靠近「思明南路」的這段斜坡曾經是廈門的「殯儀館」和「火葬場」。

有些人打趣說「老廈門的一生是一條思明南路」,從「婦幼保健院」開始,到「白鹿路」的這個斜坡結束。」

「思明南路」表示躺著也中槍,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恐怖程度,如果有誰還覺得它不夠恐怖,我會帶你去參觀下「國民黨監獄」。

「鐵路」當然就是「鐵路文化公園」,它原是「鷹廈鐵路」的延伸線,後來被遺忘多年,直到2011年被改造才重新進入人們視野。

「鐵路公園」也路過廈門舊「殯儀館」,出了「鴻山隧道」右手邊的幾間房子據說當年是「凍庫」。

網上還流傳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賣扁食的阿婆,在「鴻山隧道」被火車撞死,頭都沒了,事後如果有人在隧道牆壁上敲三下,喊一聲「無頭扁食」,那個無頭阿婆就會端一碗扁食出來給你。呵呵,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博君一笑。

怎麼樣,是不是突然覺得這些路很恐怖,但是我跟你們說這些並不是想讓你們覺得這些路不好,而是想讓這些路在你們心中變得更加趣味,更加美麗,就像「萬聖節」


它既恐怖,又讓人開心

那麼廈門還有哪些路名比較恐怖呢,歡迎在下面留言互動。這個萬聖節讓我們帶上朋友一起夜襲小巷,過個有「廈門特色」的萬聖節!(走的過程中,別忘了跟他/她講這些「鬼故事」,嚇唬嚇唬他/她!)

文章部分參考:

【走讀廈門】廈門蕹菜河:一自思明翻甕菜,河邊不見弄龍人       作者:海峽問史

文:錢尼

圖:映派傳媒

編輯:楊羽翔

往期精彩點擊標題後可閱讀


殿前街道20年來因填海增加了一倍大

不說不知道!廈門竟有12條因鄭成功而命名的道路

廈門各年代店招美學大PK,你最喜歡哪個時代?

廈門有多少「怪地名」需要用閩南話才能夠解碼?

從浮嶼到綠島,思明路上的老廈門記憶

廈門第"十"市場,拆遷前的珍貴影片曝光……

屬於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

廈門80年來有哪些區消失了?

一段視頻帶你回到兒時的廈門,再也回不去了!

廈門在哪裡?引發網友熱議 

在廈門做過這些事,證明你老了……

《廈門手繪地圖》及《尋找老廈門》微信公眾平臺由廈門映派傳媒有限公司運營、維護。除特別說明外,文章版權歸映派傳媒所有。歡迎合作與交流。

相關焦點

  • 廈門動物玩轉南瓜面具 「搞鬼」過萬聖節
    廈門網訊 (本網記者 沈偉彬) 適逢萬聖節,廈門的小動物們也感受這個西方節日。
  • 廈門是個有趣的地方,藏在老街市裡的特色巷子,光聽名字就很有趣
    這些藏在廈門老街市裡的特色巷子……文/雙姐旅遊很多人對廈門的印象高顏值、文藝清新、浪漫小資…其實廈門還是個有趣的地方不少藏在老街市裡的特色巷子地址:思明區輪渡打鐵街打鐵街與洪本部巷相鄰,位於輪渡附近,都是以行業名稱的形式保留下來的地名,早年廈門打制船錨鐵鏈的店鋪集中於此,故稱打鐵街。它還有個同胞弟弟——小打鐵街。
  • Greg's廈門廈門|法國餐廳--萬聖節大餐!驚喜來襲!!!
    另外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裡,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蔔裡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蔔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 廈門有條「賣雞巷」 老廈門一條鮮為人知的小巷
    【互動話題】本報「百家村之聲」網絡電臺最新一期「正港廈門人」節目講述了80後海歸楊羽翔和「老廈門」之間的故事——為老廈門繪製地圖。那麼,也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你,對「老廈門」知之多少?又和「老廈門」有著怎樣的故事?歡迎您撥打本報熱線968820與我們分享和「老廈門」之間有趣的聯繫。
  • 「萬聖節那天,我把自己嚇哭了」|10個萬聖節故事
    今天給你從各個角度講述一些真實的令人哭笑不得的萬聖節故事,講述故事的有媽媽、小孩、大學生、旁觀者網友等等……一個可愛的臺灣小朋友要求媽媽給她化成《千與千尋》裡面的無臉男。然而,她去參加幼兒園萬聖節派對時,竟然沒有一個人敢跟她玩。甚至由於她的扮相過於逼真,有好幾個小朋友都被嚇哭了。
  • 玩轉南瓜面具 靈玲動物過萬聖節
    臺海網11月1日訊(記者 劉彥玫 通訊員 陳美林)10月31日,恰逢萬聖節。當人們在歡度西方傳統節日的時候,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的小動物們也同樣感受這一年一度的狂歡時刻。10月31日記者走訪發現,園區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到處懸掛著南瓜燈、稻草人、蜘蛛網、搞鬼面具等富有萬聖節元素裝飾。同時,園區的動物保育員還在各個動物展館裡放置了提前雕刻好各種搞怪造型和圖案的南瓜燈,有的南瓜裡還專門填塞或塗抹了動物們平常喜愛的食物,引得一眾動物們爭相玩耍。從長腿歐巴的長頸鹿到可愛呆萌的大熊貓,動物們似乎對這些新鮮「玩具」頗感興趣。
  • 廈門最老牌著名街道——中山路步行街,是廈門最繁華的街道
    現在,幾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步行街,許多城市的步行街已成為城市的一大特色,許多遊客為了一睹步行街的風採而前來遊覽。如北京王府井大街、南京湖南路、成都春熙路、重慶解放碑等都是著名的步行街,也是今天要介紹的另一條著名的步行街——廈門中山路步行街。
  • 北京通州:彰顯文明風尚 打造副中心特色背街小巷
    2017年開始,通州區委區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將第一輪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開展得有聲有色。2020年,新一輪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啟動後,通州區又通過集中連片整治等措施,對背街小巷展開深度「美顏」。四年來,一批又一批頗具副中心特色的美麗宜居街巷出現在市民身邊,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 迦勒底玩偶三傑與夜襲三人組,圍繞御主睡眠的攻防戰
    夜襲三人組組的概念已經不短,正如字面意思,夜襲組代表的是會在夜間侵入御主個人房間被窩裡的英靈們,其中某些會對御主的童貞造成威脅......靜謐(哈桑·薩巴赫),由於全身毒素而面對觸碰自己不會死的御主十分狂熱。(外表安靜內在纏人,對情敵會採取用視線一直默默注視)。
  • 再過15天!廈門將不再是「廈門」了!她將有個響亮的新名字…
    植被綠化結合廈門濱海臨灘的獨特環境條件特質,採用簡潔、純粹的綠化設計手法,展現具有廈門特色的「椰風–花海」的濱海植生意境之美,塑造「海天一線、天人合一」的大地綠植景觀。 電影節期間,採用片植大花喬木、觀花地被以及時令花卉來烘託節慶景觀氛圍。
  • 去香港迪士尼樂園過萬聖節
    單純地給大家介紹香港迪士尼有哪些遊樂設施其實沒多大意義,網上有很多介紹,而且相信很多人都已經來玩過。但是限時舉行的這個「Disney Halloween Time 2017」就很有必要向大家好好做些介紹了,而且我仔細研究了很多官方信息,相信對大家到這裡來過一個有趣的萬聖節很有幫助。
  • 魚說動漫 | 紙片人是怎麼過萬聖節的?
    在這個充滿南瓜氣息的節日裡,讓我們看看紙片人們是怎麼過節的吧~ 特色鮮明的萬聖節,經常作為EVENT出現在各個番劇中。 小魚記得第一次接觸「萬聖節」這個概念,是在入宅啟蒙的《名偵探柯南》中,第345話《與黑衣組織直面對決-滿月之夜》裡,毛利大叔和園子分別扮演了狼人與魔女。一船的「妖魔鬼怪」帶給小魚很大衝擊…… ↑非常有年代感的畫面比例↑ 久違的特別篇主線看得十分過癮且激動!
  • 局口街:淺藏於廈門的舊城小巷,90年代也曾是「網紅打卡地」!
    到廈門旅遊,很多外地遊客首先想到和自然就是鼓浪嶼、廈門大學、沙坡尾、環島路、曾厝垵……還有中山路這些必去的打卡地了!中山路是一個讓人熟悉的名字,因為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有同名的街道。廈門的中山路處於老城區之中,歷來都是繁華的代表。
  • 再不去廈門,那就別去了!【怒贊的廈門自由行攻略】
    廈門,有她閒適淡雅、優美妙曼的旋律,也有她浪花與白雲的絮語。冬天去廈門遊客較少,平靜的廈門才是她本來的面貌。其他季節都是旺季,真心不推薦去~ 今日Feekr春節旅行地推薦,鷺島廈門。 廈門旅行必做幾件事,這樣才算到過!
  • 廈門曾厝垵:10元一份和15元一份的蚵仔煎有什麼不同?
    廈門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這裡有著被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的鼓浪嶼;有著始建於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的,南普陀寺;有著依山傍海,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的廈門大學;有環島路、胡山裡炮臺、萬石植物園等等。
  • 萬聖節是個什麼東東?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是個什麼東東?過好自己的節日不香嗎? 上周打開手機,看看日曆,發現在10月31日標註的是萬聖夜,11月1日是萬聖節。 今上午在家看了一個視頻:家長反對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 家長是這麼說的 你們打著我愛祖國的橫幅,大家都去點讚。
  • 廈門有這麼多家人氣菜館,哪些還沒有去過的呢?
    主打的是山區來的肉製品以及深海魚類,牛肉羊肉以及禽類,每天早上從閩北山區經路運發至廈門。店裡面的菜多數是自己開發的,並且菜單每兩周更新一次,不斷有新菜推出,讓客人們每次來都可以嘗到不同的菜餚。 菜品一直也是豐富多樣化,適合多群體選擇,各區域菜色都略有含概。注重環境的食客,食匯堂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總體價格也不貴。大骨湯是必點之一,記得要根吸管吃大骨裡面的骨髓。
  • 我在廈門,你在哪?
    之前有聽過廈大,據說是中國最美的校園,有山、有湖、有海。8:00到達,刷了身份證就可入校了。整潔寬敞的校園,主道兩邊是高高的棕櫚樹。沿著主道邊走邊拍照,偶爾有車開過。我不知道自己進的是哪個門,從書上拍到的路線,還有民宿老闆提供的手繪地圖看不太明白,乾脆放棄地圖,自己亂走。來到一個湖泊,應該是傳說中的芙蓉湖,居然看到了黑天鵝。
  • 廈門最老牌的步行街,粉紅和乳白色調的騎樓,夜景流光溢彩
    來到廈門之前,我就對號稱是廈門人驕傲的中山路仰慕已久了,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名氣大,更重要的是,對於一個喜歡美景的吃貨而言,南洋騎樓的建築還有流光溢彩的夜景以及花樣繁多的各色閩臺特色小吃,這些才是真正能勾起我們興致的中大原因。
  • 動漫中各種夜襲丨最後那對兄妹互相夜襲竟然啪啪...
    在一些動漫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夜襲的劇情,雖說是各種意義上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