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
一把吉他
李健,七十年代出生於哈爾濱,藝校長大。
八十年代初,港臺流行音樂開始滲入內地時,李健花了30多塊錢買了一把吉它,後來,心疼兒子的母親又花去了兩個月的工資,給李健買了一把當時最貴的琴。自此,痴迷音樂的李健開始踏上了學習古典吉他之路,在那個娛樂匱乏的年代,是吉他打開了李健的音樂之門。後來也正因彈得一手好古典吉他和唱腔讓李健被特招進清華校園的舞臺。
90年代初,校園民謠在各大校園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同桌的你》和《青春》火遍清華北大,剛踏進大學的李健幻想著有一天也能寫出這樣的歌。由於李健的古典吉他彈的很好,他很快得到清華校園歌手們的賞識,開始以第一吉他手的身份同時為校園裡九支樂隊擔任伴奏。
在清華,李健參加了清華合唱團,由此認識了年長他四級的盧庚戌。盧庚戌那時只創作不唱歌,李健彈吉他,也唱歌,在共同的愛好下,兩人就開始在一起創作歌曲,若干年後爆紅的《一生有你》就是那時寫的歌。李健和盧庚戌曾加入清華「夢中草原」的樂隊的組合, 95年夏天,樂隊解散,大家各奔東西,只是李健和盧庚戌還繼續著音樂之夢。
水木年華
大學畢業,李健被分到廣電總局做網絡工程師。2001年12月間,盧庚戌撥通李健電話:「有一個機會可以搞音樂,別上班了,和我唱歌吧!」熱愛音樂的李健當即辭職。4個月後,「水木年華」組合成立。
同年9月,水木年華第一張專輯《一生有你》發行,主打歌《一生有你》長時間榮登各大音樂榜的榜首,居高不下。當年幾乎囊括了所有音樂獎項的最佳新人獎,「水木年華」一舉成名。
隨著組合在商業化方面的進程,各種的不適應也隨之而來。雖然李健和盧庚戌對音樂很熱愛,但音樂理念上的分岐這時也顯現出來。盧庚戌想做更搖滾、樂感更強一點的流行樂,李健則希望延續以往的水木精神,做人文而內斂的歌,兩人在風格走向上形成了都無法妥協的矛盾。
2002年5月,「水木年華」的第2張專輯《青春正傳》發行後,李健已經明顯感覺到他與盧庚戌之間音樂分歧在擴大,「我還是喜歡更內在的音樂,舞臺表演上也不張揚。但小盧喜歡節奏快一些的,在舞臺上也張揚一些。這讓我覺得茫然。」李健感覺到這樣下去對水木年華對他自己都無益,於是主動向盧庚戌提出離開。
「我只是覺得應該給雙方更自由的音樂空間,做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他說,「我離開之後,水木年華的作品我就不再唱了。你們隨便唱。我要重新寫自己新的作品了。」
02年9月,李健在「水木年華」正紅的時候,轉身離去。盧庚戌也找到了新搭檔重組了水木年華。
為你而來
離開「水木年華」一年的時間裡,李健大部分時間是呆在家裡,看書,看電影,聽音樂,寫歌。單飛的第一首歌《似水流年》,就是在讀完普魯斯特《追憶似水流年》後寫成的。2003年9月李健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似水流年》,他包攬了全部的作曲和編曲,展現出李健極具個人特點的音樂風格。專輯中歌曲調子平靜舒緩,靜靜流淌著逝去的青春,曾經的友人和愛情。代表作《似水流年》、《溫暖》、《綻放》都是非常耐聽的作品,歌詞內容和旋律都極為新穎脫俗,遊蕩著揮之不去的文學氣質。
好音樂是能感動人的,簡單樸實也能撫慰心靈,李健追求和嚮往的,是觸及人們內心深處的音樂。「我所做的音樂,首先要感動自己,去寫自己喜歡的歌,不會勉強自己」——李健如是說。
傳奇
李健在音樂上的不懈堅持終於帶給了他回報。2006年1月11日,香港第十二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李健取得了內地最佳創作歌手大獎。對於李健來說,他在孤獨地的音樂前行路上終於得到了安慰和認可。
自此,這個小夥子開始了不緊不慢自由創作。讀書,旅行,領悟,都一一寫成歌曲,表達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態度,對美好事物的執著和感悟,以音樂的形式與人們分享,於是我們聽到了在貝加爾湖畔寫的《貝加爾湖畔》,聽到了感悟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在水一方》,聽到了如《風吹麥浪》,《傳奇》,《月光》,《異鄉人》等等佳曲。李健也始終保持著幾年一張專輯的進度,將自己的人生改寫成詩。
08年,李健在北京舉行了「李健·完美堅持」演唱會。「李健·完美堅持」是李健單飛5年後的首場個唱,王菲、陳魯豫、鄭鈞、汪峰、胡海泉、水木年華、老狼、顧長衛、尤小剛等等眾多大牌都來到現場聽李健的演唱。除此之外,趙薇、孫儷、周筆暢、黃綺珊等眾多當紅女星都是李健的資深粉絲,可見李健的自身號召力的強大。
是金子終會發光,2010年的春節晚會,王菲翻唱了李健的一曲《傳奇》,由此人們開始真正關注到李健這樣風格的原創歌曲。李健的歌一晚上就進入了大眾視野,很多人開始認真的聽他的歌。2011年春晚,李健受邀,和方大同、蕭敬騰同臺演唱了自己的歌《嚮往》,便是最好的證明。
2013年的春晚,李健更是攜手孫儷演唱《風吹麥浪》,淺唱低吟間,全國的觀眾都聽見了一個男人詩意般動人的吟詠調。
▲李健《假如愛有天意》
我歌
2015年,樂壇應該是李健年。應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組再三的邀請,一向不怎麼參加綜藝活動的李健,覺得音樂的氛圍成熟了,是時候該出山了,便以候補歌手的身份參加了第二輪的歌唱比賽。首場一曲《貝加爾湖畔》就獲得好評,讓見慣了歌手靠飈高音博人氣的觀眾和評委享受到一股潺潺地清流,並站穩了腳跟。
接下來的幾輪比賽演唱中,李健總是能打動觀眾,引起心靈上的共鳴。原唱不弱,翻唱亦動人。《當你老了》感動多少人打電話回去慰問老人,李健親自作詞改編的韓國影視劇歌曲《假如愛有天意》,更是在晉級賽突圍夜一舉拿下第一名挺進決賽。
全國興起男神熱,「秋褲男神」,「理工男神」,「段子男神」乃至只要與李健沾邊的圈子都成了熱點關注吃瓜話題。李健真正火了,火的大紅大紫,並最終在決賽中拿到了亞軍。然而紫紅後的李健並沒有肆意招搖,一消聲跑到美國去旅行靜修去了。
其實,不為名利所動,不浮躁,清醒低調,保持本真,悠然自得這才是李健的真性情。
李健《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
從第三張專輯開始,李健後期的音樂取向明顯的愈發成熟,在創作層面上,也擺脫了以往純粹的風花雪月般的寫意,更多地開始關注現實生活本身,面對和思考著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李健說:「我現在希望寫一些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和人們身邊很細節、很實際的東西。並不是說只有愛情才是我們唯一的一個主題。」歌曲《異鄉人》,《撫仙湖》、《松花江》創作時,無不是這種心境。現實中的困惑,李健希望通過音樂去發掘和表達。
李健喜歡行走,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路上寫的,他對商業上的不媚欲不迎合,對音樂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使他在音樂的路上永遠孤獨。李健的音樂是與靈魂交融的,和諧平靜卻有動人的力量。
李健的可貴在於他的清醒,他是一個單純的,水一般性情的人,他在紅火後刻意遠離大眾視線,能悠然自得地回歸本質生活。他卓爾不群、清心寡欲,他的歌中有著他的心情和主旋律。李健曾說,「我的音樂不會是大眾化的。」懂他就勿須多說,李健是一個用心歌唱的歌者,畢竟今天像李健這樣溫潤的人少之又少了。
——在音樂上,李健是孤獨的李健,李健不是傳奇,但他卻是孤獨賜予我們的禮物。
文/ 羅小寒
2016年11月
故事,音樂,攝影,更多精彩原創圖文,
請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塵時】
【塵時】立志做最好的文藝青年平臺
專為文藝青年共鳴
....................... The end ........................
小寒
自由攝影師,編輯,多家圖庫,媒體籤約供稿人
愛旅行,喜攝影,好文字,民謠迷,詩青,文氓
晴時,雨時,在每一個塵起時 ......
塵時
文字 | 攝影 | 書畫 | 音樂 | 旅行
情感 | 匠物 | 詩歌 | 讀書 | 茶經
公眾微信號:chenshi-ps 長按二維碼圖片, 識別關注
原創圖文,轉載需得到授權,註明出處,否則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