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項目學子讀書心得分享

2021-01-12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閱讀能夠改變人生的厚度與寬度,影響人們的生活。我們希望同濟經管MBA學子們以書會友,營造閱讀氛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書香MBA

同濟-曼大學子讀書心得

葛劍雄 《古今之變》

讀書人:唐誠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2017級學員

設施管理從業者

《古今之變》是葛劍雄先生的歷史隨筆集。作者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為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常委。本書從疆域與版圖、地理與環境、節日與傳承、遺蹟與旅遊、移民與文化、社會與自然等六個方面,以歷史專業的視角,呈現歷史滄桑、古今之變。

MBA的學習經常需要我們先了解前人的文獻和觀點,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分析、批判,再得出自己獨到的觀點。既然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和創造歷史,那不妨讓我們以MBA學習的角度來讀一本歷史書吧。

同濟的融合與傳承

作為一所有著111年歷史的名校,同濟變遷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從一戰、二戰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而2018年推出的「學科融合 大道傳承」名家講堂的內容更是將學校的歷史底蘊完全融入到了MBA的學習中。本書中「遺蹟和旅遊」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讓我想起了常青院士親赴西藏對遺產進行的修復,而當看到書中「從古至今的都市」講述國家和城市的變化,我又立即聯想到了吳志強院士也是以「國」字的變化開始他關於城市化的講座,所以,在同濟上課亦是享受美妙歷史的過程。

曼大的批判性思維

曼大案例教學中強調批判性思維。由於歷史有時會真偽難辨,批判性思維對於讀史更為關鍵。本書通過對雲飛先生《我的一本》的質疑,提出了康熙年間的中國領土並沒到達貝加爾湖,藉此告誡讀者不能再陶醉於「大中華疆域」,而被境外鼓吹「中國威脅論」者利用。此外,通過對思晨先生《何時有了沙塵暴》一文的批判,又闡述了自然環境的變遷既有人類活動的影響,更離不開自然本身變化的觀點。

歷史的全球化進程

中國史和世界史應統一看待。書中通過對保護文化遺產時是否可以讓國外專家介入和地震時是否該允許國外救援人進入的思索,表達了世界一體化的觀點。曾經的貿易將中國和世界的歷史聯繫在一起,未來的我們還準備用高鐵打通亞歐大陸的任督二脈。當我國在推動曾讓世界諸國成為全球化貿易收益者的「一帶一路」時,西方某國卻繼續進行著貿易保護和侵略戰爭, 連自己籤署的「核協議」都可以隨性退出。此刻,歷史的全球化進程需要具有全球化視野的我們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以,謹記霍教授的叮囑---「熟讀案例到凌晨一兩點也不要心疼自己」,還有很多遭受戰亂的人們等著我來心疼。

當下的保護和創造

歷史不是讓我們抱怨過去或是埋怨別人,而是讓我們活在當下。書中提到了,圓明園的破壞雖始於1860年的英法聯軍,但在解放後,我們仍在圓明園耕地、定居,甚至是挖山。侵略者掠奪了敦煌、黑水城的文物,但這些文物被保留著,而曲阜孔廟石碑卻曾被我們自己人砸碎。 書中通過了保衛「春節」、留住傳統工藝和老建築的開放告誡我們,歷史需要靠我們當下來保護,也提到了「今天的日常生活就是未來歷史的一部分,未來的文化遺產靠大家創造。」滬上普通主婦的「豆腐帳」尚可以被國家級博物館收藏,我們更應當努力成為歷史的保護者和創造者。

歷史魅力書中聞

很多人說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並不一定具有客觀性。的確,曾經唐朝醜化過隋煬帝,清朝貶低過明思宗,但歷史又是不斷被客觀化和修正,就像我們對民國政府和蔣先生的評價正不斷客觀。用習主席的話來說就是「要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堅持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的勇氣,從客觀實際出發。」歷史不會像今日熱映的《復聯3》一樣,可以標籤化地去定義英雄,但多角度地理解和不斷地修正也卻是歷史不同於其他學科的魅力所在。

斯圖爾特·克雷納 《管理百年》

讀書人:劉鑫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2017級學員

常州匯拓科技有限公司 運營總監

本書作者斯圖爾特·克雷納,是管理史專家、記者,常年從事商業新聞報導,全球首個管理思想者排行榜Thinkers50創始人,《時代》雜誌的專欄撰搞人。《管理百年》是一本難得的管理書,為我們提供了在管理黃金時代的理論和實踐中暢遊的機會,是被清華、北大和上海交大等商學院聯袂推薦值得閱讀的書。

管理實際存在人類社會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直到近百年,它才被認可為一項專業,進而得到系統和科學的研究,也不斷有創新的理論出現。管理是一門實踐驅動的專業,也是一門同時兼顧科學和藝術的專業,其目的就是要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因地制宜,為不同特性的企業解決經營績效的問題。

《管理百年》結構性很強地介紹管理的進化史,藉助分析特定環境中的企業、企業家和管理學家,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到管理因何與時俱進,因何因時代的變化而演進,其中最關鍵的要素就是我們如何對待人性。本書不僅向我們敘述了管理在歷史過程中的發展,也為企業制定企業發展的管理技術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管理是一種技術,但沒有哪一種管理技術可以適用於任何企業,這就要對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從管理到取得成效需要時間和長期的堅持,對於民企(常州匯拓是一家民企)來說更應如此,因此企業管理務必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避免突擊行動,要用系統的思維和長期的堅持來獲得持續的成功,要真正透徹的了解過去,方能沉著面對未來。

黃志堅

《工作那麼好,你為什麼選擇放棄?》

讀書人:熊渝華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2017級學員

IT從業者

我們在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瓶頸。很多人一旦遇到瓶頸,就想著放棄——我再換一份工作吧!再換一份工作就能解決問題嗎?也許換了工作,同樣的問題照樣接踵而至。仔細分析一下你現在的工作,也許不是工作出了問題,而是你出了問題。擁有一個好心態,安於本職工作,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將平凡的工作打造成為理想中的好工作才能成為贏家。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剛畢業單純求一份工作,隨著年齡增長需要的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事實上大多數人對職業生涯並不滿意,該文章從本質上分析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我清楚的記得在領導力課上,老師講過了關於一個公務員的故事。這個公務員主要工作是陪同他的領導出席各式的會議與酒宴等,在千百次酒宴中極為普通的一次,他在自己喝醉暈倒前恭恭敬敬地把所有領導送進車裡。你無從知曉一個經歷重重艱難的公務員內心是否滿意現在工作。老師說,不要羨慕人家的升遷,很多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做到的。每個工作的難度和問題領導都很清楚,但如果一個人工作中稍有不滿意就鬧情緒甩臉子,時刻宣洩工作的問題和不滿或針對他人, 那就要更多考慮是否自己本身出了問題。人不能只針對工作本身做事,功夫在事外,做事的同時更要知曉如何做人。

文章首先就我們常見的職業問題進行了歸類, 同時說明了每個問題產生的背後原因。大致是說成功的人永遠是使自己更加積極,去適應,然後再改變。這讓我想到了社會上流行的關於哈佛的一句話:「哈佛的學生每天都在想著如何改變世界」,同時也讓我想到前上司對我說過的一句話:「If there is no opportunity , create it」。任何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是非常適應當前環境或體制的, 所以,我們應該更多調整自己,而非單純地調整工作。

此外,文章指出了很多關於如何調整自己的建議:首先心態上不是有苦勞就一定有功勞的,自己是否真有才,也需自行掂量;其次,人的精力有限,要了解自己,才能將精力投入重要的事情中,人沒有懷才不遇,只有能力欠缺,總是通過跳槽來遇見伯樂,不如自己做自己的伯樂;第三,現代人要敢於表現自己才華,和領導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慢慢拉近彼此距離,才能為自己開闢上升的通道;第四,努力工作的表面看是為了老闆,實際是讓我們學習經驗、累積資源、增加閱歷與見識,這些東西往往比有限的金錢珍貴;最後,老闆並非自己的死對頭,而是騰飛的跳板,一個不善於和老闆溝通的員工無疑是做不好工作的。文章結合現實例子,漸進式地分析,很好地將讀者帶入積極的思考和自身反思。

相比其他文章,此文篇幅非常簡短,不到200頁,但文章帶給人的聯想和共鳴讓人久久不能平息, 文筆親切中肯,強烈推薦閱讀。

黃石公 《素書》

讀書人:李銘一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2017級學員

藥企PR從業者

相傳,天下有兩大奇書。蘇秦因研讀《陰符經》,遂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而被拜為六國之相,而身處楚漢相爭之濁世的張良,因得黃石公授《素書》,繼而輔佐劉邦一統天下,開創了大漢王朝。漢高祖不禁感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素書》共六篇,雖則一千三百來字,卻字字珠璣,意蘊悠遠。上至堯舜禹,下至孔孟之道,皆無能出其右。然言涉甚廣,乃至萬物生長,經邦濟世,趨吉避兇,處世哲學,無所不包。

現採擷箴言警句一二,與君共賞。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王氏注曰:識時務,曉進退,遠保全身,好名傳於後世。

自古以來,便以成王敗寇論英豪。對個人而言,寵辱不驚,細水流從,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對家庭而言,上孝父母,下友子女,又何嘗不是另一番欣慰?成功的定義有很多,所謂大富大貴,轟轟烈烈,有時候也許只是一種執念。

才足以薦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王氏注曰:自知者,明知人者。

智慧要能洞見未來,練達人情,知眾而又能容眾。孔子曰:四十而不惑。當下有多少奔四之人,心中有惑,眼中無奈,焦急地注視著歲月的流逝。世上的路再多,你能走的也只有一條。所以聰明的人不過是善於選擇,而不會在猶豫和躊躇中迷失了自我而已。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王氏注曰:聰明之人,若有涵養,簡富不肯多言。

論語云:巧言令色,鮮仁矣。道德經中提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而中醫理論也有「舌為心之苗」之說,意即花言巧語,誇誇其談之人,不可全信。切記謹言慎行,言多必失,關於此點,早在《禮記·緇衣》中就有記載:「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吉莫吉於知足。

王氏注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古人育兒有方,從其小兒啟蒙書《增廣賢文》中便可窺見一斑。其云: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區區夜眠八尺。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曾做過一項研究,知足常樂者,其長壽率明顯高於「貪得無厭」者,而患病率也更低。

多許少與者怨。

這句話談到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阿倫森效應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以愛情為例,大多數伴侶都會遭遇「七年之癢「,雖然不是大問題,但它的破壞力的確不可小覷。愛情由最初的熾烈到最終復歸平淡,總會有人覺得對方好像變得不是我剛認識的那個人了,究其原因,可能就在於最初給對方營造的記憶實在太完美了,所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你無心也無力再製造浪漫的時候,是不是也能理解對方的舉動,並不是完全的無理取鬧。

羊質虎皮者柔。

老子云:唯其弱,所以強。鯨鯊以海洋中最低等的浮遊動物為食,過著清湯寡菜的生活,但其體型卻比食肉的鯊魚大出幾十倍,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沙灘上的鵝卵石歷經了海水千百年的衝擊,在彼此的不斷碰撞中也最終磨去了稜角,變得光滑圓潤,玲瓏剔透。所以老子認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固。人真正的強大實在於內心。

人生是一場苦旅,很多人努力一輩子,或許也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些人因一時貪念而毀了一世英明,功虧一簣;有些人堅持茹素,卻始終無法放下喧鬧的心。無論是古代的典籍名言,還是現代的心靈雞湯,都不是為了求一時的頓悟。做人容易,但如何做好一世人實難也,竊以為,老莊思想的本質乃遊世,即入世不為俗世紛爭而煩擾,不為人間齷齪,蝸角虛名而勞神;出世又能安然享受身心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妙處。

相關焦點

  • 同濟-曼大MBA體驗課 | 創造價值:新時代企業的運營管理戰略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體驗課創造價值:新時代企業的運營管理戰略同濟大學MBA中心誠邀有志於成為未來商業領袖的職場精英走進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體驗課。本次體驗課僅針對2019入學同濟-曼大雙學位MBA申請人開放12席,欲報從速!
  •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體驗課:企業戰略管理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開放課堂:企業戰略管理7月11日上海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誠邀有志於成為未來商業領袖的職場精英走進曼徹斯特MBA課堂,向全球頂尖教授學習前沿商業知識,與專業諮詢顧問探討你的職業定位,與多元背景的職場菁英分享人生體驗。
  •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體驗課: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體驗課:尋找「顛覆的路徑」,把握創新機遇上海:3月13日活動詳情2019年3月13日(周三)18:30-20:30曼徹斯特大學中國中心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西峰604室活動議程本次體驗課僅面向同濟-曼大項目2020年申請人開放10席,欲報從速。報名截止到3月13日8:00,報名截止後將發送確認簡訊。
  • 同濟-曼大雙學位MBA迎來首批畢業生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霍佳震,英國曼徹斯特商學院MBA主任Elaine Ferneley教授,曼徹斯特商學院中國區總裁傅瀟霄女士出席了畢業典禮並與在場的教師代表、畢業生、畢業生家屬以及對該項目感興趣的朋友們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同濟大學與曼徹斯特大學是戰略合作夥伴,於2009年開始合作開辦國際背景雙學位MBA項目(項目管理方向)。
  • 同濟經管案例中心/MBA中心首期「同濟案例日」活動圓滿舉辦
    10月11日下午,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案例中心主辦、MBA中心協辦的首期「同濟案例日」活動在同濟大廈A樓301報告廳、ZOOM線上直播平臺同步呈現。本次活動特邀衛華集團、正泰電氣、吉祥航空、元始環境、叮咚買菜、福耀玻璃等六家企業高管分享真實鮮活的企業案例,並邀請了施騫、閆淑敏、王洪偉、劉光富、魏峰、陳松多位專家教授逐一進行了系統分析和專業點評。現場和線上有600餘名師生共同聆聽和參與,氣氛熱烈。活動由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案例中心負責人李清海主持。
  • 同濟-曼徹斯特雙學位MBA項目2016級新生Induction順利舉行
    【MBA中國網訊】7 月9日,同濟-曼徹斯特雙學位MBA項目2016級新生Induction在上海商城順利舉行,34名同學集聚位於上海商城的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中國中心參加此次活動,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同濟大學MBA中心副主任徐勤老師、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中國中心主任Sherry女士、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中國中心
  • 從247個團隊脫穎而出,同濟學子實力拿下全國一等獎!
    從247個團隊脫穎而出,同濟學子實力拿下全國一等獎!時間:2020/12/23 17:34:08 來源:同濟大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近日,2020「SCIP+」綠色化學化工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上海化學工業園區舉行。
  • 活動預告 | 長江英文MBA項目體驗營北京站開營在即
    長江Global MBA項目體驗營北京站即將開營!一天時間。長江MBA課程體驗走進長江Global MBA課堂,聽蜚聲國際的長江教授結合實際商業案例與你分享商業前沿、中國洞見。
  • .| 同濟MBA】感悟厚重歷史,盡享多元文化——同濟MBA英國遊學...
    >圓滿落幕↓2019年8月18日,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MBA的30位學員在同濟經管MBA中心論文主管鄭穎老師及認證主管吳偉老師的聯合帶隊下,從上海出發前往英國倫敦,開啟了九天七晚的英國遊學之旅。Matthew Richardson教授分享了商業房地產開發商的成功案例,並與多個同行合作並通過房地產項目講述如何使價值最大化。同時課程深入探討了該過程關鍵的早期階段,使用分析工具和案例研究,學習如何使自己的發展願景和後續決策與行業周期、市政目標和法規、市場和場地特徵以及預計的財務可行性保持一致。
  • 【畢業季 | 未來可期】同濟MBA2017級畢業班班長寄語
    對於下一屆的班長和班委們,我想說既然同學們做了同一個決定,走進同濟百年歷史的課堂,懷揣同濟學子的濟人情懷,我們班委們就用心經營,認真對待同學的想法,發揮大家各自自己擅長的領域,同時學會沉澱,服務細緻,提前規劃,且勇猛精進,且細嗅薔薇,記錄下每一個屬於你們絢爛璀璨的時刻,點燃班級的歸屬感。
  • 嶽陽市政協舉辦2020年第一期讀書心得分享會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王金)5月8日下午,市政協聯合共青團嶽陽市委在嶽陽市青年之家舉辦2020年第一期讀書心得分享會,市政協副主席秧勵參加。分享會上,6名政協委員、青年代表分別結合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與大家交流了心得體會;2名特邀嘉賓分享了如何閱讀欣賞一本好書,並與大家進行了互動交流。
  • 精英MBA:申請長江 更好的選擇 ——關於長江英文MBA的十個問題
    而在學院內部,還有一個非常精英的脫產英文MBA項目,可以有力地幫助年輕的職場精英們做職業轉型或職業提升,大家可能還不是特別熟悉。長江商學院有什麼獨特優勢?又有什麼差異化?為什麼說「申請長江,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就此我們採訪了英文MBA招生老師,他對此話題作了精彩分享。一、為什麼選擇長江商學院?
  • SHU MBA舉辦海外EMBA上海遊學項目(線上)
    http://www.mba.shu.edu.cn/SHU MBA-Doing Business in ChinaDoing Business in China是上海大學MBA中心的品牌項目之一由於疫情原因,經過與海外合作院校的溝通,今年上大MBA推出Doing Business in China線上直播項目,邀請來自院校、行業和政府的專家分享中國經濟、上海營商環境等宏觀發展,新零售、金融科技、工業4.0等行業前沿,以及在科技、文創等領域的企業實踐,全程直播與海外MBA企業家零距離交流,並安排虛擬企業參訪,通過現場展示和解說,讓參與者雲遊走近行業標杆企業。
  • 【同濟•新聞】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承辦的AO Spine手術演示...
    本次課程還邀請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惠林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範順武教授以及來自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骨科的謝寧教授、曾至立教授擔任講師。王哲教授精心準備專題「陳舊性骨折伴後凸畸形的矯形修復策略」分享寶貴經驗;範順武教授就「胸腰椎骨折側前方治療策略」和與會同道交流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楊惠林教授關於「OVCF的椎體成形治療方案」,分享了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鬆骨折的20年經驗。在手術精講環節,曾至立教授通過手術視頻結合案例講解的形式,為學員們細緻講解了經皮椎弓根螺釘復位固定手術技術的要點。
  • 秀山籍文科狀元陳亮君在中國微電影城談分享讀書經驗
    為進一步激發全民的讀書興趣,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今天上午,縣圖書館在中國微電影城多功能廳舉辦了2020年「春華秋實·沐春風」暨第六期家庭閱讀會系列活動。活動進行了朗讀表演、家庭親子閱讀表演、優秀書目推薦以及學習經驗分享講座。
  • 【直播回顧 | 同濟MBA】德國SAP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辦事處總經理...
    10月23日,作為同濟大學MBA雲遊學歐洲專場的第三次線上課程,特邀請德國SAP集團全球副總裁&中國辦事處總經理 Andreas Hubet先生給大家就「數位化助力企業管理」這個主題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程。
  • 教師代表分享讀書心得
    12月11日,全縣教育系統首屆讀書節活動讀書分享會在景賢小學舉行,來自各學校的27名教師代表齊聚一堂,以書會友、以書交心,分享了各種教育名著和經典文學,交流自己讀書的感悟和收穫。據了解,我縣教育系統首屆讀書節活動於4月23日正式啟動,激勵全縣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10月從各學校評選出一批主題為「我讀書我成長」的優秀徵文。下階段還將開展「職工書屋」建設評比活動和「讀書達人」評選活動。
  • 【參訪回顧 | 同濟MBA】走進LVMH
    2020年12月21日下午,在路威酩軒(LVMH)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MBA中心的聯合組織下,2019級全日制IMBA班同學20餘人參訪了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敬業路729號7號的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簡稱:LVMH)倉庫。
  • 【雲遊學 | 直播預告】2020同濟MBA雲端之旅——歐洲篇
    雲上看 同濟MBA挑選歷年遊學路上最受好評的嘉賓,匯集成雲遊學系列直播,力求使大家身臨其境地看見來自大洋彼岸的跨文化管理、全球領導力、智能製造、數位化企業管理等多元前沿知識與實用技能分享。黃小芳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學位中心副主任
  • 四十同行,鵬城濟憶|2020年深圳市同濟MBA年會成功舉辦
    這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同濟人的卓越貢獻。一代代同濟深圳校友同心協力,和衷共濟,逐夢鵬城。為傳承和發揚同濟精神,2020年12月26日,以「四十同行·鵬城濟憶」為主題,2020年同濟大學深圳校友會年會暨新年論壇、2020年深圳市同濟MBA年會在藍楹灣度假酒店藍楹廳如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