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紫FM】善意是一顆種子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27 澎湃新聞

【醬紫FM】善意是一顆種子

2020-05-21 0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善意是一顆種子,及早種植在孩子的心田,我們能收穫到溫柔和惻隱,從而延伸出一顆顆溫暖的心、一雙雙樂於助人的手……

醬紫FM出品

值班主播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紫薇

把剛做好的菊花果凍送到鄰居阿鈺的家裡去。

一入門,便看到桌上堆滿了晶晶發亮的銀角,旁邊還擱著一個米老鼠撲滿。阿鈺和她九歲的女兒菁菁正興高採烈地坐在桌邊數錢。阿鈺一向注重家庭教育,我想,她應該是想透過儲蓄的良好習慣而為菁菁培養起未雨綢繆的概念吧!

然而,交談之下,我才發現,阿鈺鼓勵菁菁儲蓄,是有著更為明確的目的和更為睿智的動機的。

打從菁菁懂事起,阿鈺每年總有好幾次帶她到老人院和兒童收容所去。農曆新年派送紅包、端午節分送粽子、中秋節捎去月餅、聖誕節送去蛋糕。

「我們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可是,我刻意要菁菁知道,關懷是一種社會的責任,而分享則是有深刻內涵的幸福。」

等菁菁入學而對金錢有了基本的概念後,她便鼓勵她儲蓄行善。每年到了年尾,母女一起數錢,然後,她會由菁菁選擇一家慈善機構,把錢捐出去。數目不多,然而,菁菁捐出去的,卻是一份千金難買的善意。

資料圖/視覺中國

由此,我想起了美國有個慈善機構,在好幾年前發起了一項饒具意義的活動——「傳愛兩萬裡,衣起去非洲」(註: 「衣」是取「一」的諧音),鼓勵人們捐獻新衣給非洲兒童,讓衣不蔽體的兒童也能享受穿上嶄新衣服的快樂。這項活動,一直延續至今,許多國家和地區熱烈響應。

有所小學,讓學童在縫紉室內,由老師指導,從量布和裁布開始,進而學習穿針引線,使用縫紉機,把衣服一件一件慢慢地縫製出來。他們開始時手忙腳亂,錯誤百出,縫線粗枝大葉、針腳歪歪斜斜,但是,善意是他們心頭的一盞燈,照亮他們手中的針線,引導他們最後成功地縫製出衣裙和褲子。在短短的半年內,孩子們完成超過千件衣物,寄到加納、肯亞和盧安達等非洲國家去。

孩子圓滿地完成的,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衣服,而是一樁讓他們終生難忘的善舉。

善意是一顆種子,及早種植在孩子的心田,我們能收穫到溫柔和惻隱,從而延伸出一顆顆溫暖的心、一雙雙樂於助人的手。

來源 | 羊城晚報2020年5月10日A07版

作者 | 尤今

編輯 | 木言

校對 | 黃小慧

原標題:《【醬紫FM】善意是一顆種子》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