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故事之城市篇

2020-12-23 騰訊網

距成都大運會開幕還有

362天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性綜合運動會,它由三大賽事組成,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體育錦標賽」。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此後,每兩年舉辦一屆,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0屆。具體有哪些城市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大運故事之城市篇。

中國北京

2001年在北京舉行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承辦的大型國際綜合性運動會,被視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預演,是北京對世界的一次熱情擁抱和對21世紀的一聲傾情問候。此屆大運會是世界大學生運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來自16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0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了本次大賽,創下了參賽國家地區以及參賽人數的大運會歷史紀錄。此屆大運會歷時11天,共產生171枚金牌,20人3隊28次改寫了21項田徑和遊泳大運會新紀錄,1人1次創大運會競走項目最好成績。最終,中國體育代表團以54枚金牌、25枚銀牌、24枚銅牌的優異戰績高居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這是中國代表團首次在大運會上取得金牌總數和獎牌總數第一的好成績。美國隊以21金13銀13銅排在金牌榜第二位,排名金牌榜第三位的俄羅斯獲得了14金19銀20銅。

圖 | 北京鳥巢體育館

圖 | 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會徽

2001年北京大運會的開閉幕式都各有創新,既有中國特色又達到了國際水準,為全世界人民展現了改革開放後的北京風貌和中國風採。開幕式上,隨著大運會會旗在主會場內緩緩升起,最重要的點燃聖火環節的懸念終於揭曉:奧運會、世錦賽雙料冠軍田亮從桌球名將鄧亞萍手中接過大運火炬,跑向飛碟發射臺點燃了引火器。飛碟帶著火焰騰空而起,火球射向火炬臺,點燃了大運會歷史上最高的主火炬,這一極具創意的點火方式令全場掌聲雷動。

2001北京大運會的閉幕式則創造了歷屆大型運動會閉幕式的多個「之最」:規模最大、演出人員最多、演繹行為最豐富、音樂形態最多元、藝術水準最高、經費最少、排練時間最短。這場閉幕式晚會歷時60分鐘,共由《歡樂現在時》、《我們愛體育》和《青春新世紀》三個篇章組成。6000名職業演員和2000名運動員代表,在一個開放的大舞臺上共同演繹「中國文化、體育精神與和平祈願」的主題。

圖 | 2001北京大運會開幕式

京劇、民歌、武術、民間絕活,時裝、勁舞、搖滾及說唱表演,使傳統韻味與現代風格相得益彰。豐富多彩的文藝形態以最純真的方式,傳遞出中華兒女對現代體育精神和世界和平的無限崇尚。

「從開幕式開始,一切都如我們期待的那樣出色」,時任國際大體聯主席基裡安對北京大運會讚不絕口,「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使這屆大運會辦得更好,我們對本次大運會沒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

中國哈爾濱

熱愛冬季運動的哈爾濱和大運會也有一段讓人記憶深刻的故事。2009年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的舉辦地正是哈爾濱,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2366名運動員參加了此次冬季大運會,是歷屆冬季大運會規模最大的一次。與之相應的,在駐會媒體、參與服務的志願者等方面,也都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數量和規模紀錄。

歷來大型運動會開幕式的點火儀式都是最具懸念、最引人關注的環節之一。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點燃聖火的環節同樣讓人驚喜不已。經過前三棒聖火傳遞後,最後一棒火炬手世界花樣滑冰冠軍張丹、張昊,共舉火炬跑進點火現場點燃導火索,組成的煙花呈現出象徵第24屆大冬會的數字「24」,同時特技煙花構成的「24道火箭」驟然衝向火種雪球,雪球燃起的同時,中國男子冰壺隊隊員王子擲出冰壺,火種雪球在冰壺的撞擊下沿鋼索衝向主火炬塔,火盆底部被雪球點燃,經過五環火焰逐級爬升,熊熊聖火在主火炬塔的火盆中被點燃,其場面無比壯觀。

當聖火熊熊燃起,以「冰雪、青春、未來」為主題的大冬會也就此揭開了序幕。本屆大冬會中國代表團共派出193名運動員參加了12個大項69個小項的比賽,最終收穫18枚金牌、18枚銀牌和12枚銅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創造了中國代表團參加大冬會歷史以來的最好成績。俄羅斯代表團以18金14銀19銅位居次席,韓國代表團以12金7銀9銅位居第三。

這屆大冬會是中國繼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後第二次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是中國首次舉辦世界級冬季綜合性運動會,在各種各樣的挑戰面前,哈爾濱人通過自己努力,向世界展現了一屆完美的冬季大運會。

日本神戶

神戶,是兵庫縣的縣廳所在地,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位於日本四大島中最大的一個島——本州島的西南部,西枕六甲山,面向大阪灣。1868年,神戶成為日本最早開放對外國通商的五個港口之一,之後神戶迅速發展為日本最重要的港灣都市之一。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來自106個國家和地區的2783名運動員齊聚神戶,共同參加第十三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作為日本第二次舉辦的世界大運會(第一次是1967年在東京舉行的第五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神戶也是做足了準備,有史以來第一次邀請到了超過一百個國家和地區前來參賽,讓大運會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競技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在日本皇室的大力支持下,本屆世界大運會如期舉行,當時的皇太子明仁參與了開幕式並作為名譽贊助人宣布了本屆賽事的開始。開幕式在神戶綜合運動公園大運會紀念競技場舉行,該競技場是為承辦本屆賽事所建造的場所之一。

本屆賽事的遊泳競賽擁有著很高的水準,許多知名運動員例如美國人馬特·比昂迪(Matt Biondi)、德國人麥可·格羅斯(Michael Gross)、澳大利亞人喬恩·西本(Jon Sieben)等都參加了比賽。其中榮獲8次奧運冠軍的比昂迪更是在此屆大運會中創下了男子100米自由式的世界紀錄。

加拿大埃德蒙頓

埃德蒙頓是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省會,位於該省中部,也是加拿大第五大城市。埃德蒙頓跨北薩斯喀徹溫河兩岸,距美加邊界560公裡,為通向北方的門戶。

埃德蒙頓和中國也有一些淵源,市內還有一條街道名為「哈爾濱路」,這正是埃德蒙頓市在1987年以其友好城市哈爾濱重新命名的一條道路。而在哈爾濱,也有一條通往哈爾濱國際機場的咽喉要道,名為「埃德蒙頓路」。

埃德蒙頓也是熱愛體育的城市,擁有多處大型現代化的體育場館,最大的體育設施是於1978年為舉行大英國協運動會而興建的聯邦體育場。

1983年的夏天,埃德蒙頓舉辦了第十二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迎來了來自73個國家和地區的2382名運動員參賽。中國選手獲得了5枚金牌、3枚銀牌、4枚銅牌。其中體操金牌佔了半數以上。

英國謝菲爾德

謝菲爾德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學城,著名的謝菲爾德大學和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坐落於此,湖光山色之中因此沉澱了些許學術底蘊,被譽為「當地居民和學生關係最為融洽」的大學城。

圖 | 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

這個城市幾乎有一半都掩隱在峰區國家公園之中,美麗的草坪綠地將謝菲爾德裝扮得生意盎然,還有山川、河流、溪谷……這裡充滿了故事色彩,羅賓漢的舍伍德森林、勃朗特三姐妹的故居——世界經典小說《簡愛》就在這裡寫成。

圖 | 舍伍德森林

1991年,第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謝菲爾德舉行,這是英國首次主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帶動了整個城市的體育風氣及運動設施的進步。

本屆大運會開幕式在謝菲爾德市新建的唐谷體育場舉行,101個國家和地區的3346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盛會。中國獲得20枚金牌,第一次在獎牌榜上排到了第二位,特別是在遊泳比賽中獲得了9枚金牌,結束了中國在大運會遊泳項目上無金牌的歷史。

義大利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歷史悠久、風光美麗,在羅馬時期就是皇帝的度假勝地。這兒還是大名鼎鼎的披薩發源地,更保留著維蘇威火山爆發下的原始與自然。因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美食,那不勒斯歷史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三十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於2019年7月3日至7月14日在那不勒斯舉行,這是義大利第五次主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不同於多數大型世界運動會開幕式上的盛大演出,那不勒斯大運組委會秉著節儉辦賽的理念,在點燃聖火的環節用燈光代替了真實煙火,響應了全球倡導的環保理念。

來自118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名運動員參加了18個大項比賽。最終,日本(33金、21銀、28銅)和俄羅斯(22金、24銀、36銅)名列金牌榜一二。中國派出198名運動員參加了14個大項114個小項的比賽,獲得了22金、13銀、8銅,名列金牌榜第三。

土耳其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港,位於安納託利亞高原西端的愛琴海邊,是重要的工業、商業、外貿、海運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和軍事要塞。

2005年第二十三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於8月10日至8月21日在伊茲密爾舉行,共有來自131個國家和地區的5346名運動員參與此屆大運會。最終,俄羅斯以26金16銀23銅,共65塊獎牌排名第一,中國隊以21金16銀12銅排名第二,日本隊以18金18銀20銅排名第三。

本屆大運會中國代表團由於不少名將沒有參賽,金牌數有所下滑,但讓中國代表團和中國大學生感到欣喜和驕傲的是,來自清華大學的胡凱和王穎在男子百米和女子三級跳遠比賽中奪得了金牌。儘管他們的奪冠成績並不顯赫,但其「純正」的大學生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中國的大學能夠培養出在世界賽場上具有競爭力的高水平運動員。

西西里島卡塔尼亞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好像沒有去過義大利,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或許因為有太多關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位於西西里島東岸的卡塔尼亞也讓人充滿無限遐想。它是西西里島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卡塔尼亞省的首府,當你走近它,就會驚奇地發現,這裡是地球上得天獨厚的一隅。

第十九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於1997年8月20日至8月31日在卡塔尼亞舉行,這是義大利第四次主辦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名運動員參加了11個大項比賽。最終,美國以20金、19銀、22銅位列獎牌榜第一,烏克蘭(17金、6銀、4銅)、日本(14金、8銀、11銅)分列二三。中國派出116名運動員參加了除遊泳和水球之外的9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了10金、9銀、7銅,名列第五。

亞韓國大邱

大邱廣域市(簡稱大邱)是韓國東南部慶尚北道首府,位於洛東江中遊支流琴湖江沿岸的山間盆地中。大邱是韓國繼首爾、釜山、仁川之後的第四大城市,工業主要包括紡織、冶金和機械,農業盛產高質量的蘋果和甜瓜,因此有「蘋果城」、「紡織城」及「時裝城」等美稱。大邱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再加上四周有八公山、環城山、龍巖山等群山環抱,氣溫較高,在韓國有「火爐」之稱。

2003年第二十二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於8月21日至8月31日期間在大邱舉行,這是繼2001年北京大運會後連續第二屆在亞洲舉行的夏季大運會。

在開幕式上,此屆大運會的吉祥物——可愛的「德麗迷」率先入場向人們問好。隨後進行的開幕式表演以「團圓之夢」為主題,由「黎明」、「絲綢之路」、「生命之路」、「共同走向未來」四部分組成,向人們展示了大邱作為時裝城市和尖端IT城市的面貌。

本屆大運會共有173個國家和地區的4460名運動員參加了14個大項目的比賽。有26人(隊)次打破21項大運會紀錄,中國的吳敏霞等5人成為獲得金牌最多(4枚金牌)的運動員,美國運動員在射箭項目上一破一平世界紀錄。

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參加的12個大項比賽中,共獲得41枚金牌、27枚銀牌和13枚銅牌,名列金牌榜首位。俄羅斯代表團(26金、22銀、34銅)和韓國代表團(26金、11銀、15銅)並列金牌榜次席。

時任國際大體聯主席基裡安如此評價這屆大運會:「所有參加大運會的運動員在比賽中都表現了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讓世人看到了代表人類未來的年輕人的風貌。」

泰國曼谷

曼谷,泰國首都及最大城市,東南亞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為印尼首都雅加達),位於湄南河三角洲,昭披耶河東岸,南臨暹羅灣,是泰國政治、經濟、貿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宗教等中心。

曼谷也是一座熱愛體育的城市,曾先後舉辦過四屆亞運會。2007年第24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也在曼谷舉行,這是泰國第一次舉辦世界性綜合運動會。

曼谷大運會開幕日為8月8日,恰好也是北京奧運會迎來倒計時一周年的大日子。當中國代表團步入開幕式現場時,高舉一幅寫著「Welcome To Beijing-8 Aug. 2008!」(英語,意為「2008年8月8日,北京歡迎你!」)的巨大橫幅,代表中國向全世界發出了奧運邀請。以「大地的力量」為主題的開幕儀式通過「團結之音」、「民族之魂」、「體育構建社會」和「空中之火」四個主題表演展示了作為現代世界發展動力的年輕一代的力量,體現了體育的國際性,促進了世界各地大學生、運動員和觀眾的團結和友誼。開幕式上,泰國還打出了「微笑國度」的口號,泰式微笑也成為曼谷大運會留給全球來賓的最深印象。

曼谷大運會於8月18日落下了帷幕,共吸引了151個國家和地區的6093名運動員參加,共打破31項賽會紀錄,其中遊泳29項、田徑2項。土耳其選手哈利勒·阿克卡什在男子3000米障礙賽中以8分20秒83的成績打破沉睡長達26年的大運會紀錄,為略顯平淡的賽事增添了光彩。整個曼谷大運會籌辦總預算僅為20.5億泰銖(1美元約合33泰銖),其節約務實的辦賽理念受到一致好評。

在本屆大運會中,中國大學生代表團派出了年輕陣容參賽,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1.7歲,86.4%的人是首次參加大運會。最終收穫33金30銀27銅,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一。俄羅斯、烏克蘭分別以29金26銀38銅和27金22銀17銅分列第二、三位,東道主泰國隊以15金排第六。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

貝爾格勒,歐洲國家塞爾維亞的首都,地處巴爾幹半島核心位置,是歐洲和近東的重要聯絡點,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它還是原南斯拉夫地區最大城市,也是僅次於伊斯坦堡、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巴爾幹半島第四大城市。

貝爾格勒市內有約1000處體育設施,其中多數有能力承辦各級別體育賽事。2009年第25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便在這裡舉行,此前,它還主辦過2005年歐洲籃球錦標賽和2005年歐洲排球錦標賽。

2009年當地時間7月1日晚,第25屆夏季大運會在貝爾格勒體育館正式開幕,全世界近萬名大學生運動員,歡呼雀躍著,迎來了屬於他們的盛會。

(圖 | 源新華網)

塞爾維亞排球選手、火炬手杜桑·佩特科維奇(DUSAN PETKOVIC)將大運會火種帶到了場館外,隨後他觸及了主火炬臺旁的紅色按鈕,一個電光閃閃的圓球徐徐升空,最終靠「藍色靜電」點燃了本屆大運會主火炬,也引燃了全世界大學生的運動熱情。

塞爾維亞時任總理米爾科·茨韋特科維奇(Мирко Цветковић)宣布大運會正式開幕後,運動員代表入場,引發了另一波高潮。各方運動員都在自己的代表入場時拼命吶喊,一時間口哨與旗幟齊飛,掌聲共喊聲雷動。最後輪到東道主入場時,全場運動員都起立鼓掌,感謝他們為舉辦本屆大運會做出的努力。

開幕式表演相對簡潔,只用了光、影、大屏幕和音樂,就營造出大型音樂演唱會的火爆氛圍。塞爾維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通過錄影帶的方式呈現在全世界面前,配合著奔放和節奏感強勁的音樂,很快將年輕人的情緒調動起來,許多觀眾隨著鼓點在座位上扭動身子,十分興奮。館內的整塊地面成為投影的大屏幕,流動的畫面模擬出各項運動的賽場,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現了大學生們的青春活力。

本屆大運會共有來自122個國家及地區的5566名運動員參賽,在15個大項中展開角逐。最終,俄羅斯佔據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中國隊以22金21銀15銅的戰績在金牌榜上名列第二,在獎牌榜上名列第三。

韓國光州

熱愛體育運動的韓國在歷史上曾三次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分別是1997年茂朱冬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3年大邱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2015年光州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作為第三座舉辦大運會的韓國城市,光州藉助體育的魅力向世界展現了多樣的韓國文化。

熊熊燃燒的大運聖火照亮夜空,濃濃的青春氣息歡快躍動。2015年7月3日晚,第二十八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韓國光州正式拉開帷幕。隨著韓國體操名將、倫敦奧運會跳馬冠軍楊鶴善與韓國著名棒球運動員樸贊浩聯手一起點燃大運會主火炬,絢麗的焰火映紅了光州世界盃體育場的夜空。當晚的開幕式表演精彩紛呈,以「你在閃耀」為主題的演出分為《青年誕生》、《青年、學習與交流》和《點亮明天》三個部分,通過舞蹈、歌曲等表演方式向世界展示了韓國文化。

在運動員入場儀式中,中國男籃隊員高凱高舉五星紅旗,引領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入場。本屆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總人數為596人,其中運動員380人,創當時中國參加境外舉行的大運會代表團規模之最。

該屆大運會為期12天,於2015年7月14日結束。共有來自140個國家和地區的7432名運動員參與了這場青春的盛會。最終,東道主韓國以47金32銀29銅高居榜首,俄羅斯以34金39銀49銅位居次席。中國大學生運動員屢創佳績,以34塊金牌、22塊銀牌和16塊銅牌位列第三,名次雖然比上屆喀山大運會下降一位,但金牌總數比上屆多出8枚。

日本東京

東京位於日本本州島關東平原南端,是日本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發布,東京入選Alpha+級城市。東京綜合實力評價為亞洲城市第一位,國際上將其與倫敦、紐約、巴黎並列,為已開發世界中具有全方位主導性的四大全球城市之一。

除了強勁的經濟和文化實力,東京在承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上也頗具經驗。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在東京成功舉辦,這是亞洲城市舉辦的首次奧運會。僅僅三年後,東京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又迎來了第五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共有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938名運動員參加東京大運會。有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東京大運會的高品質受到普遍讚賞。日本人辦賽的細膩及用心,獲得了極大肯定。

北京時間2013年9月8日凌晨4時,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5次全會上,東京以超過競爭對手24票的巨大優勢,獲得第32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繼1964年後,東京將第二次舉辦奧運會,成為全世界第五個、也是亞洲第一個至少兩次承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西班牙帕爾馬

帕爾馬是馬略卡島主要的城市和港口,同時也是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自治區的首府,位於馬略卡島帕爾馬灣的南海岸,被白色的沙灘和蔚藍的大海包裹著,風景美麗多姿。

1991年5月,帕爾馬成功獲得1999年第二十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辦權,這屆大運會是在西班牙這片土地上舉行的第一屆大運會,同時也是20世紀展現奧林匹克精神的最後一項國際性體育賽事。1999年7月3日至13日,共有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76名運動員前來參加了此屆大運會。

據統計,約有7億多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在1999年7月3日和13日舉行的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開幕式除了凸顯體育運動和運動員們以外,還以一場「文藝復興」的表演展現了作為西方文明發源地的地中海文化的莊重品質,呈現了馬略卡島6000年悠久歷史的獨特韻味。

雖然本屆大運會未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僅僅刷新了十項大運會紀錄,但在馬略卡島這個迷人的夏季,第二十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向全世界人民傳遞了友誼和體育精神。

俄羅斯喀山

喀山,俄羅斯聯邦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是俄羅斯第8大城市,也是伏爾加河中遊地區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在韃靼語中,「喀山」的意思是「大鍋」。該市與莫斯科、聖彼得堡一同被列為俄羅斯三座A級歷史文化城市,是俄羅斯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在喀山,既有歐洲風格的教堂、亞洲格調的喇叭廟,也有阿拉伯的清真寺,各式建築錯落有致、色彩豐富,東西方文化在喀山古城的融匯造就了喀山的包容之美。

2013年7月6日21時40分許,喀山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迎來一場隆重的開幕晚會,歡呼、掌聲、微笑,點燃了這座千年古城的青春熱力。

開幕式以俄羅斯「民族大巡遊」拉開帷幕,演員們身著180多種民族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地向前行進。著名童話和神話人物紛紛登場亮相,俄羅斯神話傳說中的火鳥、飛龍等動物造型也在遊行隊伍之中,一些演員還表演起摔跤、射箭等體育項目……這場開幕盛會盡情展現了喀山作為俄羅斯「體育之都」的魅力和俄羅斯文化的多樣性、包容性。

喀山大運會主火炬點火儀式也別具創意,俄羅斯冰球運動員亞庫波夫、著名女排隊員加莫娃、第四屆帕運會滑雪冠軍扎裡波夫、奧運會柔道冠軍海布拉耶夫從體育場四個不同的點火臺同時點火,四條火龍一起衝向主火炬臺,熊熊火焰騰空而起,體育場上空煙火經久不息,宣告著喀山時刻的到來。

該屆大運會為期12天,於2013年7月17日結束。來自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大學生運動員在此同享運動的快樂,放飛青春的夢想。最終,東道主俄羅斯代表團以292塊獎牌、155塊金牌的傲人優勢,雄踞獎牌榜和金牌榜首位。中國派出494人組成的代表團,最終獲得26金、29銀、22銅,位列金牌榜第二。日本隊獲得24枚金牌、84塊獎牌,位居金牌榜第三。本屆大運會上共打破67項大運會紀錄,主要分布在田徑、射擊、遊泳和舉重項目,尤以舉重打破的紀錄最多。

第27屆喀山國際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是大運會歷史上辦得最好的一屆大運會。」時任國際大體聯主席基裡安這樣評價這屆大運會。

義大利都靈

2019年11月15日至16日,第36屆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全體會議在義大利都靈舉行,174個成員單位全部出席會議。這是國際大體聯在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前召開的最後一次全體成員會議,而1959年,正是在義大利都靈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從此大運會成為促進各國大學生體育運動的開展和增進世界大學生之間的友誼的一項國際性綜合運動會,大運之城都靈也被賦予了多變的魅力。

在都靈的歷史中,體育也扮演著無法忽視的角色。這裡是意甲著名球隊都靈和尤文圖斯的主場。首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是在此舉辦,而2021年即將在中國成都舉辦的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已經邁入第31屆。

上世紀20年代初,當時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在華沙舉行,設田徑、遊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斷,1947年恢復舉行。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加了比賽,此後,每兩年舉辦一屆。

第一屆大運會我國曾派出4名田徑選手參加,其中包括短跑隊員陳家金、110米高欄高濟橋、撐杆跳高張長發和剛到北京體院運動系田徑班學習不到一年時間的三級跳遠選手顧克炎。

1959年8月27日晚9點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都靈體育場隆重開幕。能容納6萬人的都靈體育場內座無虛席,熱鬧非凡。在我國大學生代表團入場時,看臺的最前排觀眾義大利的朋友站起來用力揮著手,高呼中國,向中國隊員致意。還有義大利觀眾用不太流利的中國話主動和隊員們進行交流,不時找隊員們籤名或交換紀念品。

田徑比賽從9月2日開始至9月6日結束,我國選手高濟橋獲110米高欄第四名;撐杆跳高和三級跳遠,我國運動員均獲第八名。閉幕式結束後,有的義大利朋友對我國代表隊成員說:「過去我們不認識中國的國旗,對中國的了解甚少,這次通過你們,我們認識了中國。」

(顧克炎(左)和田兆鍾(右),1963年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世界新興力量運動會上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作為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不僅讓各國更加重視學校體育教育,培養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讓各國的年輕人對彼此有了更近的了解,而都靈作為大運會的首次舉辦地,必將在歷史中留下永恆的印記。

綜合 成都大運會官網

編輯 冉暉昱

校對 羅夢丹、全威帆

審核 黃鑫

相關焦點

  • 城市的酵母·體育改變城市,大運會與成都的耦合
    城市的酵母 體育改變城市,大運會與成都的耦合目前,成都已有 14 支專業志願服務隊加入成都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隊伍,包括廚師、外語翻譯、應急救援、攝影攝像等志願服務隊。 作為青年友好城市營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運會城市志願服務將進一步完善志願服務社會化動員體系,讓「人人都是志願者、人人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協同精神深入人心,助力青年在成都發展建設大局中更有作為。
  • 大運場景推廣活動走進泡小 分享大運精彩故事
    今日下午,「愛成都 迎大運」大運場景系列推廣活動在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舉行。這也是該活動走進小學校園的首場。活動一開場,四川省青聯常委、成都大運會執委會綜合部策劃處處長廖三怡便以新穎有趣的宣講內容和互動問答,生動形象地勾勒出成都大運會賽會畫像,讓校園師生觸摸大運模樣輪廓,汲取大運榜樣力量,感受大運別樣精彩。
  • 大運城市——義大利都靈
    這是國際大體聯在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前召開的最後一次全體成員會議,而1959年,正是在義大利都靈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從此大運會成為促進各國大學生體育運動開展和增進世界大學生之間友誼的一項國際性綜合運動會,大運之城都靈也被賦予了多變的魅力。
  • 龍崗大運新城城市新客廳重磅升級
    一座座氣勢磅礴的「深圳露臺」, 未來將震撼呈現於大運新城, 讓地標性的「城市新客廳」更加活力四射。 2019年7月,備受矚目的大運新城城市設計成果經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審議正式出爐。
  • 解決大運場館賽後利用問題,成都城市發展規劃有前瞻性
    這場採訪是記者提前一周與她約好的,雷厲風行的鄧亞萍在鏡頭面前侃侃而談,繞不過的不僅有那個人見人怕的「大魔頭」,更有大運會和成都這座城市的點滴故事。在與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的交流中,作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宣傳大使的鄧亞萍談到目前中國近視的問題時,發出呼籲:「隨著競技體育的成績發展,大運會這樣的競技體育大賽必然也要進入反哺全民健身的階段,青少年、中年甚至老年人都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將其培養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力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和推進。」
  • 大運:龍崗騰飛的閃亮名片,青春深圳的時代圖騰
    從建區之初的「一窮二白」,到新世紀之初的「嶄露頭角」,再到如今成為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你完成了一個由經濟後發城區向具有輻射引領價值的東部中心城區的華麗轉變。你的名字叫龍崗。你的故事和大運緊緊相連。從城中村破土而出的主賽場——大運中心成了龍崗一張閃亮的名片。來自130多個國家的4000多名運動健兒們在經歷一場精彩的運動會後,也將「春天的故事」傳遞到了世界各地。9年過去了,大運會或許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記憶,但大運中心所在的龍崗區一路高歌猛進的發展,卻是越來越令人印象深刻。
  • 愛成都,迎大運|成都百萬中小學生,共迎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也特別定為了「愛成都迎大運」,通過開學第一課,希望全市百萬中小學生能作為城市小小主人,識家鄉,愛家鄉,充分了解成都這座城市,積極參與到這項盛事中來,共迎成都大運會的到來。在成都大學·成都大學附屬小學的主會場,來自成都大運會執委會開閉幕式部的大運親歷者孔維薇就為孩子們系統講述了大運會的歷史,重溫了成都接旗那不勒斯的激動人心時刻,為孩子們講述那些難忘的幕後故事並介紹了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目前的準備情況,鼓勵全體學生共同參與。
  • 大運奧普力國五12米高空作業車評測之外觀篇
    成都大運是近年來剛剛加入到專汽行業的新品牌,其中輕卡中的大運奧普力系列最為收到市場的歡迎,外觀上總體給人一種硬朗的感覺。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運奧普力國五12米高空作業車,改裝這種特種車型,它的適配性又當如何?
  • 浙江「有口皆碑」的城市,又要打造新高鐵,途經的三省走大運
    浙江省、浙江省位於中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西南丘陵起伏,山珍野味豐富,東部沿岸漁場密集,水產資源豐富,經濟魚類和貝殼水產品500種,總產值全國第一,物產豐富,菜色精美,特色獨特,有口皆碑。關於浙江「有口皆碑」的城市,又要打造新高鐵,途經的三省走大運,你有什麼見解呢?
  • 從深圳體育場到大運中心,「國際體育賽事之都」正在崛起
    而這座從城中村中破土而出的世界級體育場館——大運中心,也已然成為了深圳和龍崗一張閃亮的名片。9年過去了,大運會或許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記憶。但在後大運時代,得益於舉辦大運會留下的一流場館和豐富經驗,深圳的體育事業一路高歌猛進:包括WTA年終總決賽、中超和CBA聯賽、「中國杯」帆船賽等諸多國內外頂級賽事相繼落戶深圳。
  • 智慧大運 硬核高科技加盟成都大運會
    夜空中,天府國際金融中心雙子塔以大運之名被點亮,塔身上循環播放著以「成都成就夢想」「愛成都·迎大運」為主要元素的主題動畫,動態的圖形閃回和斑斕的燈光相互映襯,烘託著活力四射的運動氛圍,吸引了許多市民駐足拍照打卡。以賽謀城,成都大運會將是競技體育魅力、現代科技實力、城市創新能力的一次綜合展現。
  • [分享]深圳大運中心設計圖資料下載
    深圳大運中心主體育場鋼屋蓋結構設計[摘要]深圳大運中心體育場鋼屋蓋,充分發揮鋼管的受拉受壓特性,將單層三角形網格:便利店,娛樂,書店,集散中心,創業園等。
  • 彩繪大運丨開美少年「拍」了「拍」你,一起來「童」畫大運吧~
    2020年的夏天大運熱潮席捲校園!今天,我們一起跟著開實小的同學們一起童畫大運在成都成就每一個夢想!自大運會主視覺徵集活動吹響校園「集結號」「大運會·繪大運」校園行活動走進成都經開區實驗小學圍繞「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開美少年們以「大運會·繪大運」主視覺繪畫創作活動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傳遞體育精神、共繪美好大運臨近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愛成都·迎大運」氛圍日益濃厚。
  • 新型無洩漏環保 大運新奧普力國六自裝卸式垃圾車評測之駕駛室篇
    大運新奧普力國六自裝卸式垃圾車評測今天咱們以大運新奧普力國六自裝卸式垃圾車為例來大家詳細講解,先從駕駛員最關心的駕駛室說起:大運新奧普力國六自裝卸式垃圾車評測大運新奧普力國六自裝卸式垃圾車的駕駛室的車門打開後可以看到整體的內飾與舊款奧普力相比看起來檔次要高一些,仿桃木設計的裝飾條取代之前的銀色裝飾條,一眼望去很有家用轎車的即視感。
  • 綠色大運:運動生活新場景與綠色生態和諧相融
    開窗見綠的大運綠色、創新創造的大運智慧、熱情洋溢的大運活力和合作共贏的大運共享,正是這樣的辦賽理念,正助推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建世界賽事名城,激勵市民追求美好健康生活,一起分享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新成就。
  • 愛成都·迎大運 黃龍溪發布雙流首張「社治+旅遊」打卡路線圖
    本次活動緊密結合「愛成都 迎大運」活動,秉承雙流區「四區協同」社區發展治理戰略,為助推成都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順利舉辦,凝聚社區發展治理新優勢,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良好辦賽營城氛圍,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 四川這3個城市「走大運」了,被國家選為試點,快看有你的家鄉嗎
    四川這3個城市「走大運」了,被國家選為試點,快看有你的家鄉嗎?改革開放70周年以來,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要取得這樣的成果,各城市的努力是不可缺少的。前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縣城新型城市化名單,四川省內的三個城市被選為國家。將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其中有故鄉嗎?
  • 龍崗大道大運樞紐段用下沉方案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8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龍崗大道在途經深圳市大運綜合交通樞紐路段時,將選擇地面下沉方案。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龍崗大道大運樞紐段下沉工程相關用地事項的公示。
  • 韓國光州世大運精彩落幕 相約2017年臺北見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光州世大運14日晚落幕,下屆承辦城市首長、臺北市長柯文哲在閉幕典禮上從光州市長手中接下並揮舞FISU會旗,柯文哲用中文說,「2017臺北世大運,臺北歡迎大家。」
  • 深圳大運交通樞紐,計劃2022年建成
    龍崗區大運交通樞紐的消息以滿足小夥伴們的期待下面就跟著深鐵君一起;了解一下大運綜合交通樞紐到底有多牛? ▲大運樞紐線路平面示意圖,圖源:深圳市大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 為了實現真正的「站城一體化」大運樞紐除了實現立體的四線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