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
忍無可忍,便無需再忍。
1.
恕我後知後覺,等到陳曉卿團隊的《風味人間》開播,才開始關注到之前同團隊做的美食談話類節目《風味實驗室》。
周二的時候看了第一期,陳曉卿搭配人類學家陳石、《讀庫》主編張立憲的組合,來聊「地道」,真的是很有意思。女主持人夢遙也不是花瓶的存在,有理有據,思路清晰。所以我在朋友圈寫下了:「風味實驗室 比 風味人間 好看多了」的話語。
而此片的豆瓣評分也保持在8.2的不錯成績。
但就在昨晚,看完第7期《一口洋味四十年》的我,實在是忍不住吐槽一個人:
上海人,範湉湉。
2.
截至第7集,範湉湉總共出現過兩次,是至今唯一土生土長的上海籍嘉賓。她是《奇葩說》裡的紅人,我知道;她是《我就是演員》裡受李立群老師爆燈的「演員」,我知道;她是周星馳工作室大陸首籤藝人,我知道。
但是,我的確不知道她還是《頂級廚師》第一季的第六名。
而且對不起,她擔不起代表上海去參加這檔節目的份量。
3.
為什麼?
如果說在第4期《「墮落」街不墮落》的話題裡,她所談論的關於華師大後門小吃街的故事還算是有那麼一點點真實性的話(其實那一集,所有的焦點和智慧閃光點都在白巖松老師身上……
那麼她在第7期《一口洋味四十年》裡的「頭頭是道」,有彈幕說是在掩飾自己的半吊子,且行內人一看就知道是不懂裝懂,拿出一副上海弄堂裡標準的「拉剛」姿態,來豐滿自己的羽毛。
豐滿自己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她代表著上海人,同時誤導著看這檔節目的一些人。
4.
好,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湉湉姐在第7期裡犯的兩個致命錯誤。
一。黃牌辣醬油=美國A1醬?
關於上海黃牌辣醬油的故事,就連百度詞條都有詳細的解釋:
辣醬油是基於英國伍斯特沙司所改良的調味品,亦在廣粵文化中被稱為「喼汁」。其主要成分配方是:
大麥醋、烈酒醋、深色糖漿、糖、鹽、鳳尾魚、羅望子精華、洋蔥、大蒜、香料、添加劑。
是不是和我們熟悉的黃牌辣醬油有幾分相似?
但是,我們在看看看湉湉姐「被變成辣醬油」的A1醬配方:
先撇開「牛排醬」這個根本。A1醬料裡的番茄成分,就是伍斯特沙司和辣醬油都沒有的。哪裡來的「被變成」???
二。吃義大利麵=大聲嗦?
辣醬油話題剛剛結束,義大利麵上桌。我們的湉湉姐操持著「標準的紐約曼哈頓口音」說:我最喜歡的就是博洛尼亞的spaghetti。
緊接著和董克平老師繼續討論起之前傳統西餐和改良西餐的話題:
「original它是怎麼做的,
我按照這個recipe做出來了之後
……」
拜託,都8012年了,你中英結合是擺給誰看啊……
口口聲聲說不想被架起來烤,您這可是要被真空包裝後低溫慢煮的節奏啊。
這些都是次要的,或許是我們湉湉姐的說話習慣。但是接下來湉湉姐當場示範了如何用吃日本拉麵的儀式感來吃義大利麵,精彩!!!
嗦!
一嗦到底!!
憋一口氣繼續嗦就怕聲音不夠大主人家不高興!!!
(不怕嗦的,可以去看視頻的25分鐘起)
最可怕的是,還有彈幕說:
吃麵不就得呲溜嗎?
尷尬到……邊上的夢遙只能一身不吭、弱弱地吃麵……
5.
我今天在這裡吐槽範湉湉,很大程度並不是因為她不懂。不懂沒問題,但不懂裝懂就是她的不對了。況且,截至止第7期《風味實驗室》,在偌大的美食之都上海,只選了範湉湉這一位嘉賓。
作為上海的美食工作者,我堅決反對這樣的言論來誤導大家對於上海、對於上海美食的看法。
總的來說,除了範湉湉的這兩集,我還是很喜歡《風味實驗室》這個談話節目的。
但陳老師和您的團隊啊,上海灘有顏、懂吃、且願意做功課的人多了去了,下次,請不要再找範湉湉了。感恩。
——實在憋不住的
飯飯
2018.11.03(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