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學院學生思政工作圍繞立德樹人核心任務,立足青年需求、立足學院實際,取得顯著成果、獲得廣泛認可,多名優秀師生和集體獲得學校表彰,同學們在學習、科研、實踐、志願、文體活動中拔節而長、出彩成才。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學院將推出系列文章,展示獲得表彰的集體和個人風採。
在北京大學「示範班集體」評選中,國家發展研究院2018級本科生班展示了「追夢學術身入朗潤、躬行實踐志為國發」的班級風採,以最高比例的學生骨幹、最學術的經濟學人、最高效的疫情防控、最積極的志願服務和最特色的社會實踐在眾多班級中脫穎而出,最終獲評「示範班集體」榮譽稱號。
今天,就讓我們來細數一下2018級本科生班的五宗「最」。
2018級本科生班建立於2018年9月,目前班級有31名同學。成立之初,全體同學通過選舉產生了班委會、團支委會,建立了完備的班級管理架構。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餘昌華擔任班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院士擔任班級第二班主任,吳揚、王麗雅先後擔任班級輔導員。在班主任、輔導員和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下,班級建設蒸蒸日上,班風團結和諧向上,同學們在學術上砥礪奮進、在生活中互幫互助,特別是過去一年,同學們同心戰「疫」、深入社會,在學術錘鍊和實踐鍛鍊中成長進步、砥礪青春。
2018級本科生班共31人,同學們來自十四個不同的院系,分屬六個學部。來到國發院後,同學們積極融入,擔任團學和班級骨幹的同學共18人,佔比接近60%。在學生骨幹的帶領下,2018級本科生班共舉行了6次主題班會、1次支部團員會議、3次集體社會實踐活動、1次集體志願服務活動。在「奮鬥的我,奉獻最愛的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來朗潤園已經四個月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精神」、「五四精神與青春故事」「把青春故事講給黨聽」等主題班團日活動中,班主任餘昌華老師、第二班主任張平文老師,學院院長姚洋、黨委書記餘淼傑、黨委副書記雷曉燕老師多次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對大家的學業規劃和發展進行悉心教導。班級團支部推優入黨工作紮實開展,目前已有8位同學成為入黨積極分子、3位同學成為預備黨員。
2018級本科生班班風好、學風正,班級同學比學趕超,班級平均績點3.67,接近1/2的同學參加國家、學校等諸多學術賽事,其中周子焜同學所帶領的團隊榮獲挑戰杯校級特等獎。疫情期間,班級同學自發形成學習小組,在線上通過騰訊會議、微信群等多種方式交流學習,彼此監督、互相幫助,班級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疫情發生後,班委迅速成立防疫查看小組,一位班委對接六位同學,每日問詢同學們的身體健康情況。同時,為豐富同學們的居家生活,組建影視音樂、運動健身、畢業論文、規律作息等四個打卡群,以培養同學們的健康生活習慣,拒絕居家拖延症。
今年上半學期,第二班主任張平文老師參加線上班會,囑咐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心繫天下,珍惜當下,學會與自己獨處,認真學習生活」。他還寫信寄語同學們「春暖花開、朗潤相會,關心天下事,滿懷正能量」。班委集體聯繫了班主任餘昌華老師推薦假期閱讀書目,統一網購併寄給全國各地的三十餘位同學,讓身處不同城市的同學因為一本書緊緊相連。
今年3月,2018級本科生班團支部了解到對接幫扶襄陽四中高三同學的活動,同學們踴躍報名,最終形成20位大學生對接13位高中生的高標準配置。志願者們主動與考生本人及家長聯繫,輔導學業、傾聽心事,介紹北大各學科發展情況,平時分享學習資料,考前進行心理輔導,高考後配合學校做好報告諮詢,許多考生最終選擇北大,成為了學弟學妹。
開學返校後,多名同學參加到了學校燕南食堂、家園食堂的防疫志願服務工作中,為維持良好的食堂就餐秩序做出了點滴貢獻。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學在課堂,2018級本科生班還走進田野,開展了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一入學,同學們就開赴天津進行新生素質拓展訓練,在南開中學重溫「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在校友講座中初悟學術魅力,參訪創新企業走入真實世界的經濟學,在天津港體會「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的發展成果。
2020年暑假,共24名同學選修「經濟學社會實踐」課,5名同學參與CHARLS疫情專項調查,5名同學參與ESIEC疫情專題電訪。同學們奔赴各地進行社會實踐調研,騎著小電車穿梭在田野鄉間的小路上,戴著口罩奔走在家家戶戶的地頭間。同學們的研究議題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多個方面,共形成11篇調研報告,總計十五萬餘字。
2018級本科生班始終堅持學術與實踐並重、學習與生活同在。同學們帶著專業的經濟學知識,真正思考祖國人民的命運,真正創新學術的巔峰,這濃縮在每一次主題班會、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探索中。將來無論身處何地,同學們都會傳承國發院的優良傳統,爭做祖國各行各業的排頭兵,奮鬥在經濟研究的道路上,衝鋒在時代創新的潮流裡,拼搏在民族復興的徵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