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修身,以善入佛」,許多人正是心懷這樣的意念開始接觸最終成為了佛弟子,這是好事。
可是,隨著對佛法知識的深入了解,將迷信的外衣剝去,真正打算專研這門功夫時,許多人發現:佛法智慧甚深無量,可智慧之門不得其入。尤其是「諸法實相」與「未曾有法」不可思議。莫說普通弟子,高僧大德也不敢妄稱懂得幾分!
真正的學佛人知道:學佛是為習得佛的大智慧,所謂求佛菩薩庇佑說辭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更甚者是某些人謀生的手段。
可智慧之門如何得入?何人能修佛成佛、習得佛的大智慧呢?
其實這是一個困擾佛弟子數千年的難題。佛說這個問題不許問,因為問題的答案會使天底下一切信眾弟子都會對佛法生疑?
《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了如是一則故事:
佛的上首大弟子,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曾問佛:「怎樣才能向佛那樣『成就一切智』,『成就一切不曾有法』?」
佛的回答令人詫異。佛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闢支佛所不能知。」所以,關於這個問題佛給出的最終答案竟是:「止,不許復說!」
據說,佛曾在佛門第一聖地,摩揭陀國王舍城耆闍崛山(即靈鷲山)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法會,講述的正是「離一切苦惱,除一切業障,解一切生死之厄」,被佛弟子奉若至寶的《妙法蓮華經》。
彼時,參與法會的大阿羅漢有一萬二千眾,比丘尼及眷屬六千眾,諸天菩薩八萬眾,天龍八部百千億計。
彼時,天雨曼陀羅花,三千大千世界現六種震動。佛演說種種妙法,一切人天得未曾有,鹹皆歡喜讚嘆。
我們知道,就是一場普通的水陸法會至少也需七天,多則數十天。佛陀時代也是如此,中途要吃飯、要休息,還有各種弟子間的學佛分享與研討。
就在休息期間,弟子們個個讚嘆佛之神通不可思議,尤其是佛眉間白毫相所發光芒,上至淨居天、下至阿鼻地獄,六道眾生無所不見。就連彌勒菩薩、舍利弗尊者都不明白佛為何有如是神威。
眾人商議後決定去詢問有「七佛之師」之名的文殊師利菩薩。可文殊菩薩的答案也模糊不清,只說三世諸佛皆是如此,我佛如來亦如是。
有問題嘛就得弄個清楚明白,否則豈不是「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眾人於是推選舍利弗尊者去向佛求得真正的答案。
豈料佛的答案令人訝異。佛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簡單來說一句話:佛的般若智慧不是尋常人能習得的,就連阿羅漢、闢支佛也不能入得佛智慧之門,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
可古往今來,娑婆世界唯獨出現過釋迦牟尼一尊佛,不論你是「釋迦第二」還是「東土釋迦」,終究不是佛,不能真正進入佛智慧之門。
這個答案就有點傷人了。既然連高僧大德都不得其門而入,何況是我們斷不了七情六慾,脫不了六道輪迴的凡夫俗子呢?那我們學佛真正又能學道什麼?
不好說,不可說。所以,佛一再制止舍利弗詢問此事:「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
學佛學什麼?佛法智慧之門如何得入?我們能不能修佛成佛?佛的回答是這些問題不能問、不可問、不許問。
七葉君突然想起基督教哲學「最後一名教父」安瑟爾謨所說的那句格言:「信仰,而後理解。」不知朋友們如何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