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長習性,要想讓盆景植物根系發達、枝葉繁茂,必須摸清楚所養護盆景植物的生理特性,因樹施策,科學養護,同時選擇合適的花盆、疏鬆透氣性好肥沃的壤土,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摘心、短截、修剪,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效。
摸清盆景植物的生理特性
俗話說:「人過一百,五顏六色。」,意思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盆景植物也一樣。在眾多的盆景植物中,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喜好,有喜陽的(松樹、映山紅),有喜蔭的(橡皮樹、紅豆杉),有喜溼的(紫薇、烏桕),有喜旱的(蘇鐵、多肉),有喜肥的(梔子花、米蘭),有耐瘠薄的(雀梅、金彈子),但大多數植物都喜溼怕積水,對光照條件有一定需求,但又不能強光直射或長期蔭蔽,因此,要想養護好盆景,使得盆景根系發達,枝繁葉茂,必須一樹一策,因樹施策,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選擇合適的花盆
「人是鐵飯是鋼,三頓不吃餓得慌。」,植物也需要充足的營養,植物的營養是通過根系的吸收來獲取的,而營養土的多少直接影響根系水肥的供給,同時,根系所處的環境空間越大,呼吸作用也越強,根系活力越旺盛。因此,養護盆景,需要選擇適度大一點的花盆做容器,選擇具有一定通透性的陶質、紫砂材質的花盆,可以儘可能多盛裝一些營養土,多儲存一些水肥營養,根系的呼吸作用也更通暢,盆景植物就會根系發達,枝葉繁茂。
選擇疏鬆透氣性好肥沃的壤土
盆栽植物盆土的空間有限,因此需要營養土的質量必須高,才能滿足盆景的正常生長,營養土的質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疏鬆透氣性好,需要有一定的顆粒狀砂礫或通透性好的沙土,保持土壤透水透氣;二是要肥沃富含有機物質,如肥沃的園土、林下腐殖質土等;三是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如添加一些蛭石珍珠巖等。只有確保了營養土的疏鬆通透性,同時又富含有機物質、保水保肥,才能滿足植物根系發達、枝葉繁茂的需求。
加強水肥管理
俗話說:「三分栽,七分管。」,盆景植物養護的好壞與水肥管理息息相關。可以根據不同生理特性的植物制定科學的水肥管理辦法,除個別喜溼、喜旱的植物採用個性化針對性措施以外,大多數植物需要水肥始終保持充足穩定的狀態。在澆水上把握不幹不澆,澆水一次性澆透的原則;在施肥上一般冬季需要足施一次長效緩釋的複合肥做基肥,春、夏、秋結合澆水,噴施葉面肥或淋施追肥,確保盆栽植物水肥充足,滿足生長需求,才能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枝葉繁茂。
適時摘心、短截、修剪
摘心、短截、修剪能夠最大限度調節盆栽植物的長勢,通過上述措施,有效抑制枝條徒長,平衡樹勢,合理分配根系提供的營養,確保盆栽植物按照種植者的期望繁茂生長。其中摘心一般在一年四季隨時採用,發現個別枝條生長過旺,及時摘心控制;短截一般在秋冬兩季進行,目的是回縮枝條,修剪整形;修剪除秋冬整形時採用,也需要在換盆時對根系使用,目的是塑造優美灑脫的樹形,同時清除枯枝、病蟲害枝、重疊枝、機械損傷枝、影響造型的廢枝,以及換盆時腐爛、損傷、病蟲害、衰老、多餘的根系,促發新根,增強根系吸收功能,為植物健康生長服務。
綜上所述,要想使栽植的盆景植物根系發達,枝葉繁茂,不僅需要了解所栽種植物的生理特性,因樹施策,科學管理,在栽植的花盆、配置的營養土等硬體上做文章,還需要在水肥管理上,日常養護的摘心、短截、修剪上下功夫,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儘可能滿足盆栽植物的生理需求,才能養護出根系發達,枝繁葉茂,樹姿灑脫的精品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