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萬億元,同比增長8%,消費對中國GDP貢獻率達57.8%,連續6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與此同時,基於十多年來中國消費者良好的線上消費習慣的形成,隨著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的不斷開放,進口跨境電商自然成為了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不可忽視的新增量。
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式超過3萬元人民幣。
隨著國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國人的購買力增強,這同時也體現在進口商品的購買力上。根據天貓國際的數據,跨境電商的各級城市的消費者人均支出和購買頻次都在逐年增加。
天貓國際作為連續6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的跨境電商平臺,有數據顯示,近一年來,天貓國際海外新品牌入駐同比增速為125%,進口新品首發數量同比增長130%。截至目前,共有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0多個海外品牌入駐天貓國際,覆蓋了5300多個品類,其中8成以上品牌首次入華。
出境遊熔斷許久,進口消費熱情釋放。天貓國際上,中國消費者最愛買日本的美容儀、韓國的護膚品、加拿大的貓糧、英國脫毛儀,泰國乳膠床墊。小眾國家商品的成交增速超3位數,保加利亞玫瑰純露、摩洛哥精油、冰島護膚品、阿聯杜拜駱駝奶都是熱銷進口新品。
進口消費普及趨勢更加顯著。一方面,消費者年齡向一老一少兩端延展,00後"Z世代"和50後"新老年人"購買進口商品增長最快,成交額同比翻倍。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充滿活力,緊隨一線城市,五六線城市進口消費增速超過二三線。
疫情後進口消費場景發生變化,"對自己好一點"成進口消費新增長點。院線美容、明星品牌、男士美妝、進口酒水、進口羊奶粉迎來銷售爆發。數據顯示,"跨國SPA"體驗的院線面膜成交額同比增長350%,院線級美容儀成交額同比增長124%,82年拉菲以55000元的均價被秒光。
跨境直郵業務再次爆發,今年雙11期間,天貓國際海外直購成交額同比增長252%。尤其是出國旅遊必買的奢侈品大牌需求暴增,今年,天貓國際派出百人"官方買手團"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消費者"跑腿"採購奢侈品大牌。
受全球疫情影響,今年進口消費持續加速線上化,以天貓國際為核心的阿里巴巴大進口業務穩步發展。第三屆進博會上,阿里巴巴宣布完成5年2000億美元進口第二年階段性目標的102%。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