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2021-02-13 泊一書薈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文賞析】

  詩篇描寫月下獨酌情景。月下獨酌,本是寂寞的,但詩人卻運用豐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湊合成了所謂的「三人」。又從「花」字想到「春」字,從「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

  從表面上看,詩人好象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充滿著無限的悽涼。詩人孤獨到了邀月和影,可是還不止於此,甚至連今後的歲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飲之人了。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約好在天上仙境再見。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文賞析】

  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完全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矯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過程,一幅鮮明的月夜思鄉圖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客居他鄉的遊子,面對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鄉、不想念親人呢?如此一個千人吟、萬人唱的主題卻在這首小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千年以來膾炙人口,流傳不衰!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文賞析】

  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於是乎對酒詩情,揮灑個淋漓盡致。詩人的情感與文思在這一刻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又如江河入海一瀉千裡。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裡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洩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後歸結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文賞析】

  三千飛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渾的氣魄與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詩仙李白一人。

  這首詩中,有三個字用得十分精妙: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把山間煙雲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現出來:一個「掛」字描繪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一個「落」字點出了瀑布傾瀉的磅礴的氣勢。通過這三個字的融會貫穿,仿佛廬山瀑布就在眼前。「入乎其內,發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備。」這是古人對此詩的評價,在眾多的望瀑詩中此詩可謂佳品。

《客中作》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文賞析】

  李白於天寶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本詩作於東魯蘭陵,以蘭陵為「客中」,可見為開元年間的作品。在繁榮的社會背景中,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遊歷祖國的河山景致,在他的心中都充滿了美麗。這首詩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和盛唐的繁榮景象。

  本詩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文賞析】

  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擠離開長安,十年來遊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個地方,廣泛交結朋友,汪倫就是其中一個。這首詩寫於詩人與汪倫離別之際。汪倫腳踏地打著拍節,為李白送行。看到這種場面,李白激動地流下了熱淚,當場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作為感謝。

  這首小詩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讚頌了真摯、深厚的情誼。妙處在於結句的比物手法的運用,將無形的情誼轉換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自然而耐人尋味。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文賞析】

  在被貶途中忽聞大赦,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驚喜萬分的詩人立刻駕舟東還。沿長江順流而下,一日千裡,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全詩並無一個「快」字,但時空之感卻撲面而來。

  全詩氣勢豪爽、筆鋒峻利,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喜悅也在空靈飛動的詩句中一覽無遺。

【詩文賞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李白十分敬愛孟浩然,此番送別,情自依依。然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詩人送友人遠行,對老朋友要去繁華的揚州充滿了羨慕,詩中洋溢著歡快的情緒。詩人在江邊極目遠送,可見兩人友情的深厚。全詩自然清麗、境界開闊、形象傳神。

《蜀道難》

噫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

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詩文賞析】

  本詩生動地描寫了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並且描寫了蜀道上的奇異風光,壯麗景色。表現出詩人對山河的熱愛。同時將人間險惡與蜀道難進行了有機的對比,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擔憂。

  全詩豪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異,極具誇張性,語言富於變化而且充滿感情,有聲有色,在藝術上具有極高的價值。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詩文賞析】

  身在濁世,煩惱剪不斷理還亂。當詩人的理想與黑暗的現實產生矛盾之時卻又無法發洩。可貴的是作者雖然精神上承受著苦悶的重壓,但卻並未因此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全詩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正如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了高昂樂觀的音調。

  詩中蘊含了強烈的思想感情,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展完美結合。

相關焦點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 李白
  • 典◎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
  • 為什麼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會成「三人」?
    不拘一格的做派引得宮人恨之,皇帝聽得近臣在其面前讒言,因此開始疏遠李白。公元744年,李白失信於唐玄宗,正處官場失意之時。長安城的又一月夜,他隻身一人,難免心中苦寂,只有把酒對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賞析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譯文: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寂寞的月亮
    月下獨酌(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復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 李白詩中常出現望月與飲酒,花間一壺酒,邀月與影舉杯成三人
    就像明月,可以代表故鄉,望月,代表著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可以代表慢慢人生長河,對人生的探究與思索;還可以代表文人們的一種詩意情懷,用月代替自己孤獨寂寞,或是懷才不遇之類的情感。而在自己的詩詞中經常提到明月的,想必大家會立馬想到的詩人就是李白了吧。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首詩,就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從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了解到,這首詩歌是關於望月與飲酒。
  • 我的偶像作文:狂放詩仙李白
    而我的偶像,是一個半輩子流浪漂泊的狂放詩仙——李白。他出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他經歷過繁華的大唐盛世,遭受過安史之亂的磨難,他總是在失敗與成功之間徘徊。但無論如何,他的詩與情懷,從未被世人忘記。我把李白當作偶像,是因為他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故宮酒文化精品展(一)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故宮酒文化精品展(一) 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都與酒有關,如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賈至《對酒麴》「一酌千憂散,三杯萬事空」;陸遊《對酒》「閒愁如飛雪,入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這些藉酒寄意遣懷的詩句及情景成為文學史上的千秋佳話,也反映了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    自酒產生後,專用於盛放、貯存、飲用之酒器也隨之產生。
  • 詩仙李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李白出生於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素有「詩仙」之稱,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以說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在他42歲遇到自己謫仙人的伯樂之前,他一直都在四處的飄蕩、漫遊、拜謁,在激憤不平當中蹉跎著一年又一年,當然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
  • 李白的「對影成三人」是名句,餘秀華寫首詩調侃,網友評:有才華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餘秀華醉酒後的一首情詩,在這首詩裡餘秀華調侃起詩仙李白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她寫了些什麼:千年前,李白曾因仕途失意,在月光下飲酒,寫下了千古名作《月下獨酌》。李白的好酒是出了名的,不少經典之作都是在酒後完成。餘秀華也是很好酒的,這首醉後寫的《白酒一杯》和李白《月下獨酌》的意境倒是有幾分相似。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的自由浪漫主義情懷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 唐朝詩仙李白:一把劍,一壺酒,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說一說「詩仙」李白的情感故事,終其一生恐怕不過「一壺酒,一把劍,一輪明月,一生的鄉愁」僅此而已。在《慶餘年》裡有一集,是說假「詩仙」範閒被誣陷抄襲,所以在宴會上豪飲之後,口吐詩歌三百篇,當然這雖然是影視劇,可也確實說明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的文人也大都喜歡喝酒,而我們的真"詩仙」李白,的確也是極為好酒,好酒到哪種程度呢?
  • 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齊已空碧無雲露溼衣,眾星光外湧清規。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看詩仙李白筆下的美景
    竹素君特意整理了詩仙李白描寫美景的詩詞,同一處景色,在詩仙的筆下卻是另一番意境。希望對大家日後寫景有所幫助。竹素君永遠愛你們!▲點擊綠標聽音樂(王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關山月
  • 月下獨酌,李白:誰說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邀上明月和影子就不算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獨酌寫作背景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作此詩。
  • 李白作詞,毛不易演唱!《月下獨酌》,很特別的韻味!
    (視頻)央視高分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期,毛不易、廖俊濤演唱唐代詩仙李白的《月下獨酌》。古詞新曲,聽這首歌之前,我們如果了解李白做這首詩詞心情和背景,再聽,則更有別樣的經典韻味。
  • 李白《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