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開始聽蔡健雅的歌是在七八年前。那段時間沉迷於王菲,聽了兩百多首她的歌。其中有首歌叫《打錯了》,詞曲都很特別,單曲循環很多遍,還專門查了一下,寫詞人是鼎鼎大名的林夕,作曲人是蔡健雅。後來逛書店時,看到蔡健雅的CD,被歌詞本裡的手寫吉他譜吸引,買了一張回家,聽完的感覺……嗯,如沐春風。那張專輯叫《My Space》,是帶我走進Tanya音樂世界的開端。封面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謝謝你們,讓我能夠用音樂表達自己,也許我的歌曾經進入你的生命,現在,也歡迎你,來到我的生活裡,更認識我。
這是時間旅行者帶來的第 19 個故事
魯豫相信,人這一生一定有一件事是我們必須要做的,無論中間發生什麼,途經多少曲折,最後終將回到我們最初要去的地方。就像八年前蔡健雅做客《魯豫有約》時帶來的故事一樣,一個幼時從未想過要做歌手的姑娘,卻在長大以後成為華語樂壇屈指可數的創作歌后,她說:在我生命中發生的很多事情,好像是一步一步而來,就是要帶領我,到我現在走的這條路。
童年時期的蔡健雅男孩子氣十足,上房揭瓦爬樹打架,淘氣小孩兒能幹出的那些事兒,她幾乎一樣也沒落下。水瓶座的她性格古怪,想法奇特,腦袋裡閃過的夢很多,卻唯獨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站在臺上唱歌。
那時候她對音樂的熱愛尚未萌發,直到有一天聽到卡朋特的《Close to you》,深埋在蔡健雅骨子裡那種對音樂的熱情,被瞬間點燃。這個還在念中學的小姑娘,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遍遍聽她的CD,跟著她唱歌,模仿她的深厚嗓音,後來還參加了一個歌唱比賽,拿了第二名。
18歲那年,一個偶然機會,正在工業學院念書的蔡健雅認識了一個玩兒BAND的樂手。樂手對她說:「我在電視上看過你唱歌,我們正需要一個女主唱,就在那個酒吧唱一些流行歌,你有興趣嗎?」
蔡健雅感覺在酒吧唱歌還不錯,也想給自己壯壯膽,便欣然答應。唱Pub是件很鍛鍊人的事,身為主唱,你什麼歌都要會唱,你還要試圖在嘈雜的環境裡用歌聲去吸引那些聽歌的人,這很難。在此之前,蔡健雅沒聽過什麼流行歌,在現場演出方面也毫無經驗,但因為要強,要面子,她只能硬著頭皮撐下去,從樂手那裡借來一座山的卡帶,一盤盤去聽,一首首去學。
她在節目裡回憶起那些日子,認為正是這段酒吧唱歌的經歷,讓自己重新看待音樂,重新愛上音樂,並決定去做音樂。「我一直覺得成長時我一直在逃避音樂,反而是音樂一直在我後面一直追著,不讓我走。」
期間,一家經紀公司看上了在酒吧唱歌的蔡健雅,覺得這女生挺會唱,於是找來一些唱片公司來看她表演,結果卻沒有一家公司給她回復。蔡健雅有點兒灰心,但也沒有想太多,繼續留在酒吧唱歌。就在那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
那一天,蔡健雅和樂隊彩排,練到一首新歌時她突然有些不一樣的想法,詢問樂隊夥伴可不可以嘗試做不一樣的編曲。結果樂手看著她,突然罵道:「你算什麼?你是女生,不懂音樂就少插嘴!」還直接對她爆粗口。蔡健雅整個人都呆掉了:「我那天完完全全被打擊到,覺得他那天完完全全是侮辱了我,讓我非常地丟臉。」
第二天,她去一家樂器店買了一把吉他和一些和弦書,決心要證明給那個人看,她是懂音樂的。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默默學習了三個多月,並開始嘗試寫歌,寫了30多首,然後拿給經紀公司看。公司的人都被她嚇到了:「三個月不見你,你突然間出現就生出了三十首歌……」
1997年,蔡健雅在新加坡發行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張英文專輯《Bored》,專輯曲目全部來自她那三個月的創作。專輯發行後反響非常好,主打歌《My colour TV set》榮登電臺排行榜第一名,銷量達到三千張,並獲得各種獎項,這在當時的新加坡市場算是一個奇蹟。消失的這三個月,成為了蔡健雅音樂人生的重要轉機。
很快,《Bored》專輯在臺灣播出,吸引了大批臺灣唱片公司到新加坡尋找蔡健雅。其中寶麗金中華區管理人親自飛到新加坡與她洽談,更是允許蔡健雅到美國深造才發片,因而獲得合約。蔡健雅決定離開新加坡,到臺灣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
在她去臺灣發展之前,新加坡只有兩個歌手在臺灣混出了名聲,一個陳潔儀,另一個是許美靜。初到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新加坡人平時講話都是英文、中文和馬來語混著來,蔡健雅的中文非常糟糕,僅會寫一點簡體中文,華語歌手裡只聽過鄧麗君和齊秦,華語音樂圈裡大名鼎鼎的林夕、姚謙、王菲等人她一概不認識,幾乎可以說是對這個圈子一無所知。
來到臺灣,每天她要面對大量媒體,還要用華語溝通。「每次一個人問我一個問題的時候,我要先用英語去想那個答案,然後從英語翻譯成中文,整個過程應該花了10秒鐘,最後可能(攝像)機器已經過去了,他們已經不要再等我回答那個問題。」
當時臺灣的唱片公司要給她出華語專輯,歌詞都是繁體字,她看不懂,只能一頁一頁地翻字典。這是一個很不自在的過程,當一個人不懂得某一種語言的時候,她的生活將充滿障礙。你不懂得該如何表達自己,說自己想說的話。很多年之後,中文依然是蔡健雅最大的困擾,也是她一直在努力克服的障礙。
蔡健雅是一個喜歡給自己挑戰的人,雖然錄第一張專輯時因為語言障礙,有一些歌曲故事她不是很清楚該如何詮釋,但還是用自己所能夠理解的方式盡力表達。「我從來不說這東西我不要做,我永遠不會做,要去試一下。」
來臺灣不到一年時間,蔡健雅就發行了個人首張華語專輯《Tanya蔡健雅》,主打歌《呼吸》打動了許多聽眾,併入圍了第11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兩年後,蔡健雅因專輯《I Do Believe相信》再次入圍金曲獎。這一次她入圍的是最佳女演唱人。同時,她還憑藉寫給王菲的一首《打錯了》入圍最佳作曲人,那是她第一次覺得自己「創作人」的身份在中文音樂市場得到肯定。
而正是從這一屆金曲獎開始,蔡健雅像開了掛一樣,幾乎每一張專輯都會入圍當年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歌手,被臺灣媒體稱為「金曲獎資優生」。
無論入圍還是得獎,都是對蔡健雅音樂才華的一種肯定。音樂圈從來不缺創作人,也因為有才華的人太多,蔡健雅曾一度深陷迷茫。在2006年拿金曲獎之前,她甚至想過要放棄做音樂,感覺自己在做了那麼多張專輯之後,好像在音樂路上開始迷了路。
當時唱片公司跟經紀公司都希望她唱膾炙人口的情歌,迅速紅起來,而不是一再證明自己寫歌的能力。這讓她十分沮喪,她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創作歌手,並不想成為別人口中的都市情歌代言人,「為什麼你們不讓我在自己的專輯裡面,讓我做自己?」
那段時間她暫且放下音樂,去歐洲旅行,去印度學瑜珈,在陌生國度隨心所欲地彈琴唱歌,「那時候我就跟自己說,我想寫歌,我想當一個創作歌手,我想出一張真正屬於蔡健雅的專輯。」
再回來時,她帶來了《Goodbye & Hello》。2008年,憑藉這張專輯,蔡健雅入圍第十九屆金曲獎5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再度封后。同時,她還打敗了塗惠源等金牌製作人,獲得了「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上臺時她哭著說,真的獲得了人生中從來沒有過的肯定。
2012年,她又憑藉專輯《說到愛》第三次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成為第一位在金曲獎上三度封后的華語女歌手。
在蔡健雅的所有歌裡,有一首被大家反覆提起,就是她曾經寫給陳奕迅但被拒絕的《達爾文》。蔡健雅在節目中回憶,有段時間常常在收音機聽到陳奕迅的聲音,她驚呆了,「這人怎麼會唱歌那麼好聽!」有一天起床,陳奕迅的名字突然間冒出來,她決定,要為陳奕迅寫一首歌。
寫好後,她發E-mail給陳奕迅讓他聽一下,結果遭到了婉拒,於是這首歌就被放進她的「倉庫」裡。她跟版權公司說,「這首歌除了陳奕迅,我任何人都不賣。」直到她做《Goodbye & Hello》那張專輯時,把這首歌拿出來給唱片公司聽,對方一聽就說:「蔡健雅,還好你沒賣給陳奕迅,這首歌就是屬於你的。」後來她和陳奕迅在飛機上碰面,陳奕迅對她說:「哎,我真的很後悔沒有唱那首歌。」
這些年,蔡健雅在做自己音樂的同時,也為王菲、孫燕姿、梁靜茹等一線歌手寫歌。在當今華語樂壇,好的唱將很多,但像蔡健雅這樣優秀獨立的唱作人實屬難得。
蔡健雅給別人寫的歌
自出道以來,蔡健雅就一直是我們音樂與愛情的關鍵字。在她略帶沙啞的嗓音裡,有人學會了勇敢,有人學會了看開,有人明白了要記住傷痛,但仍要勇敢去愛。很多人因為她更認識愛情,也更了解自己。
世上如果沒有音樂,人類應該會開始枯萎。
她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做音樂了,還是希望我的音樂可以流傳下去,希望你們還會記得我的那些歌。」
點擊觀看
點擊☞ 查看往期時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