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據韓媒報導,韓國的鬥山集團提議,出售電池銅箔製造商Doosan (鬥山)Solus高達61%股份以籌集資金。有消息稱,三星電子、SK集團和POSCO集團都已加入了鬥山 Solus收購案的角逐。
據了解,鬥山Solus是鬥山集團旗下生產電池銅箔和OLED材料的子公司,公司鋰電池銅箔產品厚度覆蓋6-18μm,是全球少數能夠生產6μm銅箔的企業之一。鬥山 Solus是歐洲唯一一家生產銅箔的公司。這些大公司相信鬥山Solus能夠與它們的電池和電子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快車道」,5G通訊產業進入「爆發期」,處於產業鏈中基礎材料地位的銅箔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從全球範圍來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市場的布局在提速,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近幾年都將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而銅箔作為純電動車核心動力來源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顯然得到了產業資本特別是有協同業務的國際龍頭的重視。
包括三星SDI、LG化學和SKI三大韓國電池企業都在歐洲大規模建設動力電池工廠,進而對上遊鋰電池材料產生強勁需求。而高性能銅箔當前產能緊缺,進而成為上述電池巨頭搶奪的對象。而韓國SK集團已開始重點開拓和發展銅箔這個行業。
2018年11月,外媒報導稱韓國SK集團控股公司SKHoldings宣布,決定收購中國鋰電池銅箔製造商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本輪投資的規模約為27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62億元),投資只佔20%的股份,由此SK將成為靈寶華鑫的第二大股東,SK也派出了三位董事。SK集團表示,收購是鑑於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增長速度較快,一方面為擴大中國動力電池市場增長的紅利,同時通過掌握全方位產業鏈,以此培育企業的未來發展動力的考慮進行,並表示「期望通過本次投資,將為SK享受中國市場的紅利做出更多貢獻」。
2019年6月13日,韓國SK株式會社旗下的化學材料公司SKC Inc表示,公司已決定以1.2萬億韓元(約10億美元)的價格,從美國私募股權基金Kohlberg Kravis Roberts&Co (KKR)手中收購韓國知名銅箔製造商KCF Technologies Co 100%的股權。KCFT主要客戶包括電池製造商LG化學、三星和松下。KCFT的前身為韓國最大的多元化企業LS集團(LS) LS Mtron銅箔業務。此前媒體報導國內銅箔龍頭企業諾德股份曾於2015年底啟動重大資產重組試圖洽購LS Mtron銅箔業務。2018年初LS集團和全球領先的投資公司美國KKR達成協議,收購了LS Automotive(「LSA」)的電子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務和LS Mtron的銅箔和撓性覆銅板業務,時隔一年多以後,KKR又將銅箔企業100%的股份以高價出售給了SKC。在一份監管文件中,SKC寫道:「考慮到銅箔(電動汽車電池的核心材料)的盈利能力和市場規劃,我們決定開拓和發展這個行業。」
分析指出,鋰電池行業的高速發展在快速消化前期的鋰電銅箔產能。而作為新能源電池及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銅箔產業因技術和認證壁壘高,鋰電銅箔企業資本開支較高,設備訂購周期較長,使得銅箔行業的有效產能長期不足。
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鋰電池行業的飛速發展將會進一步消化鋰電銅箔的產能,甚至需要逐步擴產才能匹配上鋰電池行業的發展和應用需求。
有產業研究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鋰電池產量將達到接近1000GWh,鋰電池產量快速增長拉動銅箔需求,預計2020年全球鋰電銅箔需求將超過22萬噸。行業增長的確定性和產能擴建的瓶頸使得併購熱潮持續升溫,吸引了大批行業巨頭進行跨界甚至是跨國併購,而銅箔行業在搶佔高端市場、提升產品品質同時,也迎來了行業整合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