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燈火通明。距離上一次演出過去57天,這座音樂劇專業劇院櫛風沐雨,奉上「廿廿同行——2020演出季年度發布會」,吹響了劇院運營復甦的衝鋒號角。為避免人群聚集,文化廣場首次挑戰「雲發布」,借道澎湃新聞等平臺聯合直播。截至發稿,據不完全統計,線上觀看人數已達200萬,遠超過劇場裡的1949個觀眾席。
「今天站在舞臺上,我的心情很複雜,難以描述。臺下空無一人,只有代表著你們的注視的空鏡頭,今年雖然特殊,但我們沒有缺席。」在空曠的舞臺上,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介紹起了新演出季的亮眼劇目。
費元洪
作為一家以音樂劇演出為主的劇院,每年音樂劇的發布,都是觀眾最期待的。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紫色》將在今夏與觀眾見面,作品改編自普利茲獲獎同名小說,曾由史匹柏拍成同名電影。
音樂劇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南方的非洲裔女性在種族隔離制度下的生活。女主人公西迪從麻木到覺醒,最終找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觀眾們將從中感受人性治癒的力量,思索生命的意義。全劇非常質樸,演員都是黑人,但唱功非常了得。
在多語種音樂劇裡,今年可以說是「法劇年」。
法語音樂劇《唐璜》將首登上海舞臺,製作人和導演都是《巴黎聖母院》的原班班底,在書寫法蘭西的寫意審美時,也有著濃鬱的西班牙風情。與此同時,擁有超高人氣的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法語音樂劇版音樂會《悲慘世界》,將再度回歸上海。
華語原創音樂劇裡,《趙氏孤兒》頗為吸睛。作品基於英國詩人詹姆斯·芬登為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編寫的同名話劇改編,呈現出東西方跨文化視野中對中國悲劇經典的全新現代演繹。導演徐俊將牽手作曲金培達、作詞梁芒、視覺設計張叔平等共同創作,演出陣容沒公布,但據說很值得期待。
中文版音樂劇《圖蘭朵》也值得一提。此劇由《巴黎聖母院》的作曲理察·科西昂特操刀作曲,可以想像音樂有多美。理察·科西昂特說,這部劇是他對東方女性的重新解讀,他認為,歌劇《圖蘭朵》對東方公主圖蘭朵的表達是不正確的。
引進國外經典之餘,文化廣場近幾年也在致力中文版音樂劇的製作與孵化。在文化廣場的搭臺下,今年又有一部《也許美好結局》問世,這部劇將由韓國原班主創團隊製作,延續「小而美」的製作風格。
舞劇和話劇方面,英國鬼才編舞馬修·伯恩的再次回歸,讓人期待。
第五次來上海,他將帶來舞劇《紅舞鞋》。作品改編自1940年代的英國電影《紅菱豔》,曾獲奧利弗戲劇獎,被英國媒體稱為「獻給舞蹈、戲劇和電影的一封情書」。舞劇的舞臺審美讓人印象深刻,如果說男版《天鵝湖》是一種冷色調的極簡美,《紅舞鞋》就是紅黑色調,是一場充滿舞臺變化和張力的視覺盛宴。
與馬修·伯恩一同回歸的,還有兩部話劇——表演藝術家陳佩斯的代表作《戲臺》、四川人藝的代表作《茶館》,一個在嬉笑怒罵中針砭時弊,一個是巴適地道的蜀地版話劇經典。
年末,由戲劇大師羅伯特·威爾遜導演、法國影星伊莎貝爾·於佩爾主演的話劇《瑪麗如是說》將在文化廣場首演。不管是羅伯特·威爾遜的大名,還是伊莎貝爾·於佩爾的魅力,可以預見,這部強強聯合的作品將掀起一波觀演熱潮。
在多語種音樂劇市場精耕多年,文化廣場擁有了一批德語、法語音樂劇劇迷,「2020音樂劇明星音樂會系列」點綴在各個大戲之間,是為劇迷打造的「小而美」專題。
屆時,德魯·薩裡奇將上演個人音樂會,烏多·凱帕什、羅蓓爾塔·瓦倫蒂尼則將以雙人音樂會的形式,帶領觀眾重回《莫扎特!》《伊莉莎白》的現場。受疫情影響,原計劃裡的瑪雅•哈克福特個人音樂會、馬克•賽博特個人音樂會、萊明•卡萊姆羅個人音樂會、莉亞·莎隆嘉明星音樂會等,抱憾延期。
隨著疫情在海外升級,還有一些爆款劇目面臨延期或取消,包括羅伯特·威爾遜指導的《叢林之書》、圖米納斯一票難求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等,「雖然 不能及時與觀眾見面,但我們後會有期。」費元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