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一位真正的硬漢大叔去了。跨過73,敗給84。但要不是這一走,你還曾想起他嗎?
1978年,正處於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蜜月期,高倉健主演的《追捕》作為文革之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在中國大陸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高倉本人也成為中國觀眾的首席日本偶像。當年有個服裝廠依照杜秋那款風衣生產了10萬件,結果半個月時間就賣完了。
1976年他拍《追捕》時已經45歲了,由於是第一面,我們的印象中他好像一出生就是40多歲的大叔,所以今天他走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把他的前半生背景知識補齊,讓他完整的消失在視線中。
高倉健原名小田剛一,生於1931年2月16日,福岡縣中間市人。據傳他是北條時章的後人,北條氏是日本鎌倉時代(13世紀)中後期著名的武將家族,伊豆國貴族,所以高倉健骨子裡就有武士氣質。
1954年,高倉健從東京明治大學畢業,因為正趕上空前的經濟蕭條,他只好回到了家鄉九州福岡,在父親的採石場幫忙做事。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自己對採石業沒有絲毫興趣,決定重新尋找出路。
1955年,他24歲時,因家人反對他的婚事而離家出走,隻身跑到東京,應徵新藝製片廠劇團管理見習生。東映事務理事一個叫牧野光雄的伯樂發現了他,便將他拉進新演員訓練班。「要我這樣笨嘴拙舌的人去當演員,真是難受,但為了生活,什麼都得做了!」高倉健回憶說。此時,他把小田剛一的名字改為高倉健。
大叔也有奶油的時候,笨嘴拙舌看不出來,人長得帥實在沒辦法
1956年1月,他主演的《電光空手道》與《流星空手道》在新年黃金檔期推出。接著,他主演了《大學的石松》、《喧譁社員》等系列影片。但在當時古裝片盛行,他的幾部時裝片並未引起反響。
還只會青澀地耍帥,撇嘴
瞧這副吊樣子,演《小時代》可以嗎?
這張有點愣,演《北平無戰事》可以嗎?
1957年,高倉健遇上了牧野雅弘與興內田吐夢兩位老導演,他們發現了高倉健藏在風流小生外形後面孤獨而反叛的獨特個性。一直到1965年,高倉健才以《日本俠客傳》與《網走番外地》兩套系列片成名。他曾有過1年時間拍15部作品的紀錄,這些影片表現的都是堅貞不屈、孤膽英雄的硬漢形象,在日本俠匪電影時代,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巨星地位。
以下是他早期銀幕形象及電影海報
黑武士練得還成,身高180
需要剖腹您言語一聲
這件羽絨服不錯
花臂男當了好多年
漸入佳境
我們再看看1971年他成名後拍的廣告:
ASAHI啤酒,味道好極了
這張是棚拍圖,剛咽下去一大口,正要打嗝兒
您也來兩口兒吧
從1964年到1975年整整12年,高倉健演了近一百部黑幫片,令他感到十分厭倦。1976年,他主演的伊藤純彌導演的《追捕》,此時的他臉上添了些皺紋,硬度和滄桑感都正是火候,才拍出了這部裡程碑式作品。這類硬漢要是出現在今天也是無敵,今天我們更需要。
每個人的黃金時代都是由前幾十年的努力積澱而成的,我們希望時間就停在那裡,很可惜它轉瞬即逝。
這部叫《ゴルゴ》的漫畫作品,感覺是根據高倉的形象繪製
用的是M16步槍
還有這樣一張畫像
1979年紐約的日本協會已為高倉健辦個人展
下面我們再關心一下高倉健的婚姻生活
1957年,高倉健應邀出演《大學的石松》男主角,令他驚訝的是,女主角竟然是當時的著名歌星江利智惠美!高倉健曾無數次聽過她的歌,在大學宿舍,在家鄉的採石場,在東京流浪的日子裡。面對自己的偶像,激動和不安一起湧上心頭,第一次和江利智惠美對臺詞時,高倉健的心嘣嘣亂跳,他甚至不敢與她的眼睛對視。
江利智惠美
兩人墜入愛河,高倉健非常痴情,每次約會他都會提前到場,最後再把她送回家,佇立在她窗前,直到屋內燈光熄滅後才離去。1959年2月16日,正是高倉健的28歲生日,他和智惠美結成眷屬,她22歲。
婚禮現場
真是帥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對明星夫婦同樣沒有能擺脫這個世俗咒語。由於家庭背景的迥異和日常生活的繁瑣,再加上不善於溝通,他們的生活很快出現了裂痕,甚至在生活中互相傷害。在經歷了流產和住房被大火焚毀等一系列事情以後,高倉健夫婦開始正式分居,夫妻關係名存實亡。在共度十二年的風風雨雨後,高倉健和江利智惠美在1971年離婚。
在此後的11年中,江利智惠美一直鬱鬱寡歡,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1982年2月13日上午,人們在東京的公寓內發現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屍體,經驗證是因為酗酒引起大量嘔吐,嘔吐物堵塞喉嚨窒息而死,死的時候她才45歲。3天後,葬禮在她的娘家舉行,巧合的是,這一天既是高倉健的生日,也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在她去世後,有人曾看到高倉健面色悲慟地久久佇立在江利的遺像前。
曾經有人把他們的離婚歸咎於高倉健的冷漠。1999年上映的由高倉健主演的電影《鐵道員》,其背景音樂名叫《田納西華爾茲》,這正是江利智惠美的成名作。影片選用這支曲子已經暗示了高倉健對前妻深深的愛,就像他說的,「過去我們是有不和,但那短暫的瞬間,一支常新的曲子,一幅熟悉的景色,卻令我感慨萬千。」
《鐵道員》劇照
高倉健與江利智惠美離婚後,沒有再娶。我在想他那些孤膽英雄的硬漢形象可能不是裝出來的,不是冷漠無情,而是有孤獨的本性,《千裡走單騎》可能就是他生活的真實狀態。
今天,這位孤獨的武士離開了,留下204部電影,但我們的記憶還是停在大叔來看我們那天,再見,老高。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資訊
轉載及合作推廣,請聯繫wechat@zana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