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香港票房大賣3026萬,洪金寶比肩徐克

2021-01-10 顛覆娛樂

香港影壇最有影響力的系列片是哪個?從票房成績以及影響力來說《黃飛鴻》系列當仁不讓,這個大IP在歐美市場都很轟動,北美光碟片出租收入就高達1億人民幣以上。拍火「黃飛鴻」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關德興,另外一個是李連杰,兩人都引領了各自時代。

關德興的上古版《黃飛鴻》也是老一輩人心中的經典,不過它的版本年代太久遠了,而且那時候技術落後,所以他的電影在亞洲市場的表現一般。而李連杰的古裝版橫空出世後,立刻就風靡了全亞洲,在韓國,東南亞等市場大破票房紀錄。後來趙文卓頂替李連杰接拍,結果觀眾一邊倒不認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功夫皇帝已然是無人能替代了。

《黃飛鴻》系列是影壇的賣座保證,只要是李連杰主演票房還從未失手過。90年代中期開始,港片開始走下坡路,那時候市場大縮水不景氣,但這個IP依舊票房火爆。李連杰最後一次主演該系列是1997年,導演換成了洪金寶,徐克只負責監製,但收到的票房成績一點也不輸前面幾部,這就是該IP的影響力。

論影片的打鬥經典場面,《西域雄獅》比不上前面2部,但票房卻一點也不落下風,香港觀眾真的太愛「黃師傅」了。這部續集還是原班人馬,李連杰,關之琳,熊欣欣等人主演。影片講述黃飛鴻帶十三姨來到美國,為他徒弟慶祝寶芝林開張一周年。在途中的一次打鬥中,黃飛鴻掉入河中失去了記憶力,後被當地土族人所救發生的故事。

《西域雄獅》是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該片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美國,雖然在武打戲上差了一些,但總體上還是很精良的。這部作品的出彩點也多,比如配樂就非常棒,導演洪金寶對影片的掌控很強,關之琳,熊欣欣等人的發揮都很出彩。它推出後,香港票房大賣了3026萬港元,排名年度第五位,該成績是這個系列香港第二高票房。

《黃飛鴻》系列電影香港票房最高的是《男兒當自強》3039萬港元,《西域雄獅》97年還能大賣3026萬港元很難得了。熟悉市場的人都知道從94年開始港片就開始低迷了,那時候也就成龍和周星馳能有票房保證,其他明星的成績影響都很大。該片還換了一個新導演,一個此前跟這個IP系列毫不相關的人,結果卻創下炸裂票房,洪金寶比肩徐克了。

《黃飛鴻》是徐克的招牌,但這裡面其他導演也拍過,而且收到的成績都不俗。比如王晶的《鐵雞鬥蜈蚣》,洪金寶《西域雄獅》也都是很經典。每個導演拍都有自己的風格,李連杰是一個很嚴謹的人,但遇上王晶黃師傅就變成了喜劇。洪金寶拍的跟徐老怪的風格比較接近,他是動作演員出身,這類武打題材作品他駕馭起來肯定要得心應手多了。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香港票房大賣3026萬,這是功夫皇帝90年代最後巔峰戰績。98年他還出了一部時裝動作片,但票房僅收1029萬港元,這樣一對比起來果然是「黃師傅」更有號召力。該片挺經典的,不過在內地的口碑卻一般,豆瓣6.9分,小編覺得這個分數偏低了。你還記得這部經典老片嗎?你覺得洪金寶導演的效果能比肩徐克的版本嗎?

相關焦點

  • 1997年香港票房第三名,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1997年,對香港來說是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一年,而對香港電影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之年。這一年,李連杰的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在2月1日上映,當年票房3026萬港元,排名年度第三。
  • 97年,李連杰一部「黃飛鴻」,終結了洪金寶「武俠片冥燈」稱號
    羅大衛當了李連杰的經紀人之後,順勢讓他和嘉禾籤了合約,此時的李連杰形象和徐克心目中的黃飛鴻比較靠近,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徐克終於決定開拍《黃飛鴻》,一口氣拍了三部,每一部都是經典。
  • 徐克看走眼,趙文卓拍《黃飛鴻》接連失利,李連杰回歸立馬大賣3026萬
    趙文卓接拍《黃飛鴻》是個大好機會,然而他的運氣卻不佳,連續拍了好幾部成績都不賣座。1993年,第四部《黃飛鴻之王者之風》還是靠著李連杰版的餘威票房才破了千萬(1120萬)。
  • 徐克看走眼,趙文卓拍《黃飛鴻》失利,李連杰回歸立馬大賣3026萬
    老一輩導演中,徐克在影壇可是神話般存在,他在90年代引領了武俠片浪潮,其中跟李連杰合作更是幫助他登頂事業最巔峰。在影壇找對搭檔很重要,能成為大導演或大牌巨星的人都有自己最默契的另一半。比如周星馳和李力持,李連杰和徐克,甄子丹和葉偉信,周潤發和王晶等。導演手下有強將,演員有人氣能扛票房,這樣的組合合作起來往往事半功倍最終賺得盆滿缽滿。
  • 徐克看走眼,趙文卓拍《黃飛鴻》失利,李連杰回歸大賣3026萬
    比如周星馳和李力持,李連杰和徐克,甄子丹和葉偉信,周潤發和王晶等。導演手下有強將,演員有人氣能扛票房,這樣的組合合作起來往往事半功倍最終賺得盆滿缽滿。1993年,第四部《黃飛鴻之王者之風》還是靠著李連杰版的餘威票房才破了千萬(1120萬)。這個戰績比起功夫皇帝前面幾部差太遠了,徐克看走眼了,這個系列招牌都他搞砸了。
  • 成龍錯過這部電影後,李連杰接手,居然拍成了黃飛鴻
    不過現在說到黃飛鴻,大家基本上首先想到的演員就是李連杰,從1990年李連杰與徐克合作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開始,兩個人把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整個90年代由徐克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共有3部,除了《壯志凌雲》,還有《男兒當自強》和《獅王爭霸》,而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說李連杰還演過《鐵雞鬥蜈蚣》和《西域雄獅》呢,沒錯,但是這兩部電影的導演卻分別是王晶和洪金寶,在影片的整體風格上與徐克是截然不同的。
  • 李連杰用了6年的時間,拍了5部黃飛鴻電影,總票房超過1.3億港幣
    1、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元彪、張學友和任世官主演,早在1990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龍行天下》時兩人就商議拍攝《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的事情,也正是依靠這部電影徐克成功開啟了屬於他個人的新武俠時代,而李連杰也一躍成為香港影壇的功夫巨星。
  • 劉家良的動作經典,本想叫板徐克、李連杰,卻讓洪金寶的公司停產
    洪金寶轉型警匪動作喜劇,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劉家良則因為市場的衰退,逐漸在大銀幕上暗淡。90年代初,《笑傲江湖》、《黃飛鴻》等作品的誕生,讓武俠片、功夫片的市場再度復甦。 隨著功夫片市場的回暖,洪金寶、劉家良這對功夫片大師也走到了一起,並聯手打造了一部經典作品。
  •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1997年,對香港來說是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一年,而對香港電影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轉折之年
  • 李連杰與徐克分道揚鑣,王晶趁虛而入,狂攬1800萬票房
    1991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壯志凌雲》10年計劃,終是順利打開了武俠世界的大門。李連杰憑藉此片迅速擺脫低谷,徐克也趁此熱度接連打造《黃飛鴻》系列電影。一時間「黃飛鴻」家喻戶曉。李連杰,名聲在外。雖然李連杰第一次踏入好萊塢以失敗告終,但《黃飛鴻》系列,總算是為其挽回了顏面。
  • 李連杰離開黃飛鴻後,徐克找來2位功夫巨星替代他,但票房都很差
    說到上個世紀的電影市場,香港功夫片幾乎是所有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每一位年輕的男人心中一定住著一位黃飛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電影裡一般,飛簷走壁、行俠仗義。1991年,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元彪等武打巨星聯袂出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正式上映。
  • 洪金寶、李連杰合作的兩部電影,一部生不逢時,一部打破世界紀錄
    提起李連杰的名字,相信喜歡港產武俠片的觀眾都不陌生。而對於洪金寶,動作喜劇影迷也都分外熟悉。在曾經的銀幕之上,洪金寶與李連杰也曾進行過幾次合作,其中更是不乏經典。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洪金寶、李連杰合作的兩部電影,在這兩部作品中,一部生不逢時,一部還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 1997,李連杰離開香港前的最後一部功夫電影!為黃飛鴻挽回了尊嚴
    永盛電影的向華強在這一年推出了李連杰主演,徐克編劇,洪金寶導演的大製作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三大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做陣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拿中堅作品抵禦好萊塢大片的滾滾洪流。為了討回華人的清白,飛鴻等人與匪徒們打在一處,最後全部匪徒被消滅,華人得到了清白,一雪前恥。指摘本片雖然取得3030萬的票房並且雄居當年排行第三位,但是並沒有取得良好口碑。
  • 嘉禾重拍《黃飛鴻》,韓國狂賣1000萬美元,李連杰不愧是票房福將
    《黃飛鴻》系列是港片史上最偉大的題材之一,它的影響力可不是其他電影能相媲美的。其實嘉禾當年重啟該項目時候心裡有點沒底,雖說李連杰80年代就已經爆紅了,但畢竟他低迷了幾年,這時候用他來挑大梁誰都不敢打包票。後來為了票房穩妥起見,嘉禾又找來了元彪飾演二把手,這位當年也是準巨星級別的,雖然他大多是跟洪金寶成龍合作,但畢竟影響力也擺在那裡。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幾乎全軍覆沒,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萬元,作為監製兼投資人的羅維不得不宣布公司破產,成為了香港影壇中因一部影片而傾家蕩產的可憐人。徐克當時拍攝完成《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之後,《黃飛鴻》系列的主演者李連杰便離開了嘉禾影視獨自發展,失去李連杰的徐克為了完成自己的《黃飛鴻》系列作品輾轉找到了趙文卓,邀請他成為後續影片的主演。
  • 97年,李連杰一部「黃飛鴻」,終結了洪金寶「武俠片冥燈」稱號
    李連杰,功夫皇帝;徐克,武俠宗師;兩人合作的作品中最為人稱道的當屬《黃飛鴻》三部曲。徐克一心想將其打造成「中國往事」,展現那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羅大衛當了李連杰的經紀人之後,順勢讓他和嘉禾籤了合約,此時的李連杰形象和徐克心目中的黃飛鴻比較靠近,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徐克終於決定開拍《黃飛鴻》,一口氣拍了三部,每一部都是經典。
  • 1991年,李連杰「黃飛鴻」的輝煌下,五位知名導演跟風,部部慘敗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1991年,徐克搭檔李連杰,在關德興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勇者無懼》上映的十年後,重啟「黃飛鴻」這個大IP。由徐克設計,李連杰塑造的青年版黃飛鴻,一改以往版本老成持重的宗師形象,顯得帥氣、謙卑又富有活力,給人耳目一新。最終這版《黃飛鴻》上映後以2967萬港元的成績,殺入當年票房前十。
  • 1996年趙文卓不演《黑俠》,徐克靈機一動找李連杰,北美賣到斷貨
    可當時無人看好李連杰,這部電影被雪藏起來兩年後徐克幫嘉禾製作《黃飛鴻》,主角人選遲遲不定,徐克想到了處於低谷的李連杰。《黃飛鴻》一鳴驚人,香港票房大賣3000萬,一時間武俠片風行香港電影市場。嘉禾趕緊把《龍行天下》改名成《92黃飛鴻:龍行天下》票房不算理想。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香港的武俠片一直都很受觀眾追捧,特別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劇,更是很多演員爭搶著的熱門資源,因為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武俠片實在太受歡迎了,也因此捧紅了李連杰,成龍等眾多武打巨星。
  • 1993年《黃飛鴻4》,李連杰拒絕出演,徐克從隔壁劇組拉來趙文卓
    畢竟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李連杰很快就被香港電影大佬羅維邀請復出和當時還是星仔的周星馳拍了《龍在天涯》,現在看來李連杰和周星馳簡直就是神仙陣容,可那時星爺離大紅還差幾分火候,李連杰處於低谷。《龍在天涯》香港票房僅68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