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2021-02-13 新讀寫

獨具人氣的語文雜誌

點擊標題下方「新讀寫」關注

這本書的作者本身也表示那種愛美愛真的精神,和那中國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樂恬淡自適的天性。……我真誠地相信,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地過一輩子,是宇宙之至美。

——林語堂

愛情是什麼樣的?

 

在沈從文眼中,愛情是「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在王小波眼中,愛情是「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在朱生豪眼中,愛情是「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切的愛你」。

 

而在晚清才子沈複眼中,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不過是「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與妻子芸娘布衣茶飯,於江南小鎮廝守一生,就是他嚮往的幸福。

愛是乍見之歡,非你不娶的勇氣。

 

乾隆40年的盛夏,13歲的沈復第一次遇見芸娘,便被她的秀美和聰慧所吸引,一見如故。

千迴百轉,其愛慕之心仍不得釋懷,便鼓起勇氣對母親說:「若為兒擇妻,非淑姐不娶。」

沈母對芸娘也頗為喜愛,便脫下戒指贈與芸娘,這樁婚事就此訂下。

待到這年冬天,芸的堂姐出嫁,沈復有幸再與芸娘碰面。當時只見滿室鮮衣華服,唯獨芸一身素淨天然,淡雅清新,僅換一雙新鞋而已。沈復見那鞋子,繡工精巧,別致新穎,問後知道是芸娘親手製作的,才知道她的蘭心蕙質,不僅在筆墨之上。當晚,沈復將親朋送到城外,回來已是三更,肚子稍感飢餓。婢女為其取來棗脯,沈復嫌過於甜膩。這時只見芸娘悄悄拉了拉沈復的衣袖,示意其隨她入室。待沈復走進屋內,只見芸娘早已為其藏好了暖粥和幾碟清淡小菜。雖然還未成親,卻早已將對方掛念於心。芸娘對沈復的用心,還遠不止這些。當初得知沈復出痘,芸娘就開始食齋,一直堅持了很多年,直到二人結為夫婦,沈復才意識到這些年芸娘為他的付出,十分感動。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經得住風花雪月,經不住柴米油鹽。可沈復與芸娘婚後的生活,卻將這柴米油鹽的日子,過成了春花秋月的嚮往。       芸娘剛做新婦時,頗為沉默寡語,平日裡只喜歡聽沈復高談闊論。沈復為了不讓芸娘沉悶,便換著法子與芸娘說笑,有如用纖草撥弄蟋蟀那般細心,之後芸娘才漸次話多起來。怕被公婆嫌棄懶散,芸娘每日早起,一向留戀床榻的沈復為了陪伴芸娘也隨之早起,耳鬢廝磨,形影不離。他們夫婦,舉案齊眉,相敬相愛二十三年。年歲愈久,感情愈是親密無間。在家中,或室內相逢,或窄途邂逅,必握手相問:「何處去?」初時細心謹慎,唯恐旁人見到。他們同行並坐,如影相隨,起先避人,時間久了不以為意。芸有時與人相坐閒談,見沈復來,必起來偏挪其身,沈復便緊挨著她坐下。二人亦不明白緣何纏綿至此,開始有羞愧之意,後則是自然從容。七夕節,芸設香燭瓜果,與沈復同拜織女星於「我取軒」中。沈復鐫刻兩枚印章「願生生世世為夫婦」;沈復執朱文,芸則執白文,作為日後往來書信之用。中秋節,沈復帶芸娘前往滄浪亭,事先與守門人說好,勿放閒人進入。他們帶了一張毯子,鋪在亭中,席地環坐,品茶賞月。晚風拂袖,月映波心,快意無限。趕上廟會,沈復也不忍芸娘身為人婦而錯過這等瑰麗奇景。於是將其打扮成男子妝容,帶她去廟會之上,遍遊萬千景致。       後來,沈復要去吳江弔唁病逝的故人,途經太湖,便要帶芸娘一覽太湖之美景。芸娘藉口要回娘家,半路與沈復匯合。待芸娘登船,行至太湖,看見風帆沙鳥,水天一色,感嘆道:「這便是所謂的太湖了?今日得見天地之寬,太湖煙波浩渺無邊,真是不虛此生矣!」沈復曾對芸娘說:「可惜卿為女子,又如此溫順嫻雅,若能化身為男子,與我相伴訪名山勝跡,遨遊天下,豈不快哉!」芸寬慰道:「這有何難?待我白髮蒼顏之時,縱算不能遠遊五嶽,可近處之虎丘、靈巖,南至杭州西湖,北至揚州平山堂,皆可與你偕遊。」沈復說:「只怕卿白髮蒼顏之日,步履維艱,走不動了。」沈復說:「來世卿當做男子,我為女子,與你相伴相從,不離不舍。」新婚不久,沈復就要前往杭州學習,心中不舍芸娘。其間,因難抵相思之情,便暫停學業歸家,伴芸娘左右。當時正值六月酷暑,沈復便帶芸娘去「我取軒」中尋清涼避暑。酷暑之日,芸停了刺繡,終日伴沈復讀書論古,品月評花。芸娘不善飲酒,最多只能飲三杯,沈復教她射覆行酒令。他們夫妻朝暮相對,伉儷情深。在沈復看來,人世萬般歡樂,莫過於此。後來,他們搬至倉米巷,因新屋乾熱,窗外景致荒涼,便遷至附近老婦人的家裡暫住避暑。閒時在柳蔭下垂釣,日落時,登土山觀晚霞夕照。夜深了,溫酒煮飯,月下對飲。向晚庭院,倚靠相背,閒話短長。      在芸娘看來,幸福莫過於:「於此處修築宅院,繞屋買下菜園十畝,尋來僕人、老嫗,栽植瓜果蔬菜,以供日常家用。君繪畫,我刺繡,換了銀錢,以備詩酒之需。布衣菜飯,一生歡喜,不必作遠遊之計也。」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從兩百年前到今天,我們對於愛情的嚮往仍然是如此的純粹質樸。應了民國文學家林語堂先生的那句話:「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地過一輩子,是宇宙間之至美。」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眼前的美好。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那個「與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的人。本文選自《浮生六記》,【清】沈復著,白落梅譯寫,葉露盈繪圖,湖南文藝出版社。更多寫作指導、熱門時文、寫作素材、讀書方法、學生佳作……盡在《新讀寫》雜誌!投稿郵箱:xinduxie211@163.com。長按二維碼  關注新讀寫

相關焦點

  •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爆紅網絡,原句更值得一讀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無論你有多少朋友,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曾感到孤獨落寞。在外談笑風生,到家卻沉默不語,看似人緣很好,跟誰都聊得來,其實內心的孤獨感無人能懂。所以,有一句古風流行語爆紅網絡:「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 立黃昏,粥可溫?7天家常小菜,曬出人間最美的愛情
    近幾年,沈復的《浮生六記》突然非常流行。說實話,我雖然不大喜歡沈復,恨其不爭。但是他描寫的愛情,卻是真心讓人嚮往。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大約就是他所說的「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暖暖的人間煙火氣,滿滿的幸福模樣!曬曬我家的人間煙火,不精緻但溫暖,雖家常卻用心,每天餐前一拍,隨手記下幸福的流水!
  • 胡歌和汪涵都力推的《浮生六記》,到底是個什麼精彩絕倫的故事?
    胡歌和汪涵都力推的《浮生六記》,到底是個什麼精彩絕倫的故事?在東方衛視的閱文超級IP盛典上,作家和明星雲集。當主持人曹可凡問到胡歌時,他只說了一本:《浮生六記》。其實,打動汪涵和胡歌的,除了《浮生六記》中點滴的生活細節,還有超越了物質的生活美學,和那段平淡卻真摯的愛情。疫情期間,我在家讀了這本書。說實話,愛到不行。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情不自禁露出姨母笑,時而感嘆太暖了,時而感嘆太甜了。
  •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我,閱讀更多精彩內容。01前言「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出自陌緒的《寄芸》,是作者讀完《浮生六記》後,有感於沈復痛失芸娘而作的歌詞。自古至今,描寫孤獨的詩句有很多,經典也不少。
  • 周傳雄:願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過完整個夏天憂傷並沒有好一些開車行駛在公路無際無邊有離開自己的感覺《黃昏》有些歌旋律一響起,你的腦海便自動浮現那些刻骨銘心的人和回憶。那種穿透歲月的情感,打動的不只是當初懵懂的你,歷經滄桑之後,更能聽懂歌中的表達。
  • 浮生六記:你以為的田園牧歌、神仙眷侶,其實只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在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願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這句話讀起來確實有一種溫馨的美感,讓人開始嚮往愛情的美好。這句話出自清代沈復的自傳散文體小說《浮生六記》。隨著"願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的流行,這本《浮生六記》在200多年後又流行起來。《浮生六記》寫於沈復臥於病榻之際,在這部40000餘字的回憶錄中,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車水馬龍,亦沒有錦衣玉食。有的200年前蘇州城的小橋流水,灰瓦高牆,舟楫搖擺,溪流桂花。
  • 冬日清淺,向暖而生,願有人與你立黃昏,願有人問你粥可暖
    爐火純青,熬上湯鍋,將冬夜的寒冷驅逐,將歲月的苦澀熬成一鍋鮮粥,濃香而暖心。當你盛上一碗粥,遞給友人,原本寒冷的夜便洋溢著溫馨。這樣的夜,清淺而靜好。窗前,月光如霜,灑落人間,一樣的窗,尋常的月光,似乎沒有什麼改變。
  • 有人與我立黃昏 有人問我粥可溫
    他今年75歲,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家裡六代北京人,爺爺是中醫,無極丹、碧雲散都出自他家。張大勝家住西直門,高中也在什剎海畔的名校十三中就讀。他自幼喜歡畫畫,沒有上過專業輔導班,也沒有進過專業美術院校。他在校時為校刊畫板報,在工廠時搞宣傳工作,後任職美術設計師,專職展覽場館設計。「文革」中他曾受不少單位邀請畫巨幅毛主席畫像,達到5米到8米。
  • 2015屆 王瀚︱閒情記趣,浮生可歇
    2015屆王瀚︱閒情記趣,浮生可歇閒情記趣,浮生可歇王瀚最近正值蘇州梅雨時節,抽空又重新翻閱了沈復的《浮生六記》。從滄浪亭到萬年橋,從虎丘踏青到太湖泛舟。跟隨字裡行間再次走進了他的煙雨姑蘇。初讀《浮生六記》是初中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時,「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別人都是寫豐功偉績,而他卻寫童年趣事。那時便覺得沈復是個有趣文人,《浮生六記》也會是本有趣的書。作為一部自傳散文體小說,沈復將全書共分為六篇,但因原作遺失只存有四篇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
  • 《浮生六記》:一對「吃貨夫妻」的藝術人生
    被譽為「晚晴小紅樓」的《浮生六記》中,沈復記錄下的夫婦二人愜意舒適、平淡又充滿閒情雅致的居家生活,令無數讀者心嚮往之。這是沈復與陳芸在貧困的生活中,為柴米油鹽奔波的飲食瑣事間,構建起平凡生活的經營之道,亦是在坎坷人生之創造的雅致生活的方式。
  • 《浮生六記》: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三百年前就發生了
    以遊幕為生,在他46歲時,寫下自傳體浮生六記,筆墨之間,纏綿哀婉,真切感人。一百四十年來,不止一位學者讚譽《浮生六記》為「晚清小紅樓夢」。從沈復對女性的態度、地方風物的惜愛、植物山石的用心、古代典籍的取捨、寺廟僧人的禮儀等方面,無不情深而近之,只是結構不如《紅樓夢》繁複、龐大。《紅樓夢》是一種繁華過後的悽涼。《浮生六記》則是一種布衣文人的日常哀矜,與普通世人更為切心。
  • 浮生六記 -- 讀書筆記 BY Eleven
    讀書筆記:受2018中國十大青年榜榜首五四好青年蔡徐坤同志所帶來的新讀書風氣的影響,喜滋滋要做一個浮生六記做打卡,所入版本為前半冊張佳瑋所譯的白話文,後半冊沈復的原文。前半冊白話譯文讀得有滋有味,讀罷本欲跳過後半本原文直接做讀書筆記,一上豆瓣,哎天哪,罵的是…「中國人讀清末小品都需要翻譯了嗎?」
  • 六句經典的詩詞,僅僅一句,就足以讓人落淚!
    二、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出自清朝人沈復的《浮生六記》 。意思是沒人和我一起站在黃昏下,沒人問我粥是不是溫的。可以理解為傍晚沒有人牽手看夕陽,在家沒有人噓寒問暖。表達獨自孤身一人的蕭瑟。三、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閒人不夢君。出自元稹的《酬樂天頻夢微之》,我現在有病心神錯亂,只夢見些不相干的人卻沒有夢見你。
  • 你在便是心安,有一種愛叫煙火人間的陪伴
    這是在歲月長河中輕撫過的生活,水流把頑石打磨成了光滑的美石,有你在,我便不在乎風寒雪厚,只要你還沒有歸家,我便在家為你燃一盞明燈。我給不了你人間富貴,我可以讓你的大茶缸隨時裝滿泡好的清茶,為你拂去勞作的辛苦。即使容顏老去,我心依舊,細水長流過日子,是我給你的最好饋贈。棉婆婆和棉爺爺的那一缸茶、那一盞燈、那一份默契,讓多少夫妻羨慕在心頭。
  • 中國單身人口已達2.4億: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_騰訊網
    當時我寫過一篇文章《空巢青年: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後來我立了一個flag ,每年都要發一遍這篇文章,就像是一個儀式,原因文末會做說明。 01 大白是個北漂姑娘,也是一名空巢青年。 什麼是空巢青年?
  • 【磨鐵#磨音#】線上名家講堂——「詩心才女」吳婷解讀至美經典《浮生六記》
    #磨音#第21期嘉賓是詩人、作家、被讀者譽為「詩心才女」的《浮生六記》譯者吳婷老師。《浮生六記》作為文化經典,展現了古代中國生活藝術及文化精神。吳婷老師的新譯文字雅麗優美,與原作相映生輝。本期她將為我們帶來主題為「詩心才女吳婷解讀《浮生六記》——好的愛情,能把凡常日子過成詩」的主題講座,讓我們相約7月17日晚19:30,一起感受優秀古典文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