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V 電 影
感 悟 人 生 只 需 一 刻 鍾
衝著顧長衛,我看了他新上映青春片---《遇見你真好》。
若說評價的話,更多的確實如同網上那般,並沒有拍出屬於那個年代我們的青春。
但與片子本身來說,我卻不覺得它是一部一無是處的片子。
它之所以未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效果,也許更多的,
是因為那個曾經沉迷在青春中的顧長衛,已經老了。
不得不說的是,關於青春到底該怎麼拍,
這一次的顧長衛並沒有給我們太多的驚喜,
當中的故事也只是組合了一些懵懂、衝動、荒誕甚至有些魔幻的情節,
而後,在看似不相關的非線性講述裡,
卻因為一場煙火、一把刀將其串聯到一起。
影片的主角們是不算大眾的一群人——「高四」復讀生,
三段故事開頭搞怪到讓人意想不到,
結尾卻各有各的滋味,叫你哭笑不得。
或許你的記憶中也曾有一個男孩兒,永恆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也會有這樣一個姑娘,她大大咧咧,日常和男生稱兄道弟,
卻也羞於對一個男生開口說出喜歡的話;
老大的角色是學生時代中常會看到的,橫行霸道的他天不怕地不怕,
想要什麼都能得到,看似對於愛情毫不在意,
但卻無人知道,在他的內心其實也藏著對於愛情最為純粹的想法。
青春總是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有些匆匆而過,有些久別重逢,有些永遠留了下來。
就像片中裡的那句話:「人要是都一樣,那多沒趣啊。」
老實說,這部片子其實在一定意義上改變了國產青春片中,
總是充斥著早戀、墮胎、和補課的情景。
而這也是唯一一部選取了大量與青春校園並不符合的演員,
卻未曾從中讓我因違和而去詬病演技的青春片。
它讓我從那個木訥的張文生身上認識到了除了王大錘以外,
這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白客;
也讓我了解到了那個以前只能說叫做浣碧,
如今卻能夠通過她的表演記住她是演員藍盈盈;
張海宇與蔣毅在從前給我的印象只是一對兒湊起來搞笑的CP,
但在這部片中,兩個向來搞笑的青年,
卻在幾個地方讓我有了想要哭的衝動。
在我看來,《遇見你真好》當中的所有演員,
都用他們自己對於青春校園的理解,
將自己那一部分詮釋得十分完整。
但就是這樣的影片,為何會這樣不受歡迎,
想來,或許還是來源於對這個故事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因為在這部片中,你能夠看到演員賣力的演繹,
也能夠看到一個個關於學生時代那些發著光的小片段,
卻單單從其中,看不到最大的主題---青春。
片中,從頭到尾,導演都像是在努力地脫離開以往的青春片中,
所營造的那種充斥著滿滿的年代感的場景,
而是採用更多更現代的東西去企圖帶給大眾一種關於青春片新的理解,
在達到喚醒回憶的目的後,帶來更多對於當下的思考和未來的嚮往。
但或就是因為太想要脫離,所以才在用力過猛中,
忽略掉了與年少青春中最為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
恰巧就是那段雖然不夠完滿不夠與時俱進充斥著太多的遺憾,
卻有著獨屬於每個人值得珍藏和銘刻心底,
在日後無論何時想起都能夠淚流滿面的記憶。
想必對於那段少年時光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很多的話去訴說,
而選擇走進影院,也是因為想要去追憶那段懷舊中充溢著勵志溫暖的日子。
我們本以為能看到自己的青春,結果卻是,這個青春和我並沒有關係。
誠然,那些布滿的情愫,湧動的愛意,固然是青春裡最美好的東西,
但所有人都知道,愛情並不是青春的全部啊。
與我們來說,那個成績至上,互相鼓勵著向前,才是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的年代,
而在那個時代,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其實並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故事發生,
波動的荷爾蒙也僅僅只是偶爾進入生活中的插曲罷了。
與更多人來說,青春是美好的,而也正因為它的美好,才讓人無限懷念,
我們懷念它的純粹,純粹得就像一首動人的歌曲。
而這首歌中寫的也不僅僅只是朦朧的愛戀,還有純潔的同窗情誼,
當中還夾雜著對夢想的追求和對未來的迷茫,
但主旋律,永遠都是不輕言放棄的執著。
那種因純粹而無所畏懼,因未知而努力奮勇向前,
或許才更是我們想要看到的青春吧。
但這樣的感覺,在這部《遇見你真好》中,
在那個一向以拍攝青春見長的顧長衛手中,
卻已然是在偏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記憶中,顧長衛一共導演過五部電影,
而這五部電影,細心想來,其實說的也都是關於青春的故事。
《孔雀》中所說的是青春的掙扎。
提供的是傷痛,是青春與現實震蕩偏離後的悶哼。
《立春》說的是對青春的祭奠。
講述的是所謂追逐夢想,不一定是為夢想所吸引,也可能是現實的逼迫。
而那部《最愛》,在我看來,是他最特別的一部青春電影,
因為它所唱響的是一首倔強的青春輓歌。
當中那種陌路悲歡和及時行樂攪拌在一起的情緒,
仿佛像是為迷茫在冬日當場的每個人端出了一碗冒著熱氣的湯。
而在這其中,無論是《孔雀》、《立春》還是《最愛》,
曾經的顧長衛,在描述青春的時候,
無論將青春定義為一段年齡還是一種狀態,
都曾給我們帶來過石子迸濺的疼痛感。
但再看近幾年的《微愛之漸入佳境》到這部新上映的《遇見你真好》,
雖講述的也是青春的故事,卻明顯讓我們感到,
那個曾經永遠以著回望姿態,把最現實的人間百態加入影片中,
讓人能夠體味到各種關於青春不同意義的顧長衛,突然消失了。
如今的他,更像是一個在某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沉浸許久的老人,
因為許久未曾和世界對話,恐懼這個世界將他拋棄,
不得不改用撫摸的姿態,去感受只屬於他眼中所看到的這個時代的青春樣子。
而對於這個充滿著多種情愫的主題來說,
用注目的姿態能夠感受到的是它真實的紋理,
但撫摸卻只能如同用眼睛所觀看一般,
只能看到它浮於表面給所有人都是一模一樣的外殼罷了。
比對他從前的作品,看顧長衛最近的兩部電影是痛苦的。
你看得出他對青春想當然的想像,以及往這一想像上,塗抹顏色的努力和勉強。
卻唯獨看不到,關於一部影片,最為重要的,是要帶給觀者以思考和共鳴。
總而言之,如果以懷舊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估計怎麼都會有點失望。
因為畢竟只有愛情這一個元素,要構成關於整個青春的模樣,還是差點意思的。
<End>
圖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