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作為曾經盛極一時的國粹,
演盡了千年往事,是值得我們整個民族去堅守的。
網子是京劇演員勒頭的一項重要工具,
我們以它為引子,講述一出發生在京劇戲班的故事,
也是我們對傳統藝術新的探索和嘗試。」松巖說。
「今年年初我們開始策劃這部劇目,
五易其稿,反覆排練,就是想把京劇藝術介紹給年輕人,
但現在年輕人對京劇的表達形式不太熟悉,
而《網子》就是利用話劇的殼,京劇的魂來表現。」
話劇《網子》今日開票!
該劇可謂是戲劇舞臺史上最專業的有關京劇的表演,一開場就把觀眾的拉到了上世紀的戲班後臺,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
舞臺布景也頗為考究,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在聲聲鼓點中一臺好戲即將開鑼。
該劇不但採用戲劇舞臺上非常優秀的演員,也請來了京劇專業的演員進行搭配,而著名相聲演員王玥波的加盟也令該劇增添了幾分幽默色彩。
該劇編導松巖說:「此劇的演出希望能得到廣大青年觀眾的喜愛,使青年觀眾能夠更加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魂和精髓。」
話劇《網子》通篇因網子而起,也以網子而終。
民國時期欲尋短見的秋子,機緣巧合下收養了男嬰鳴春,認作義子並進入梨園行,他一面給演員勒頭,一面費盡心思地幫助兒子成為名角,甚至不惜代價,與兒子反目,一波三折之後鳴春也終於知道真相,並打算在演出後和秋子冰釋前嫌,卻不幸被日本侵略者炸死,秋子悲痛欲絕,最後在想像中給自己的兒子勒了最後一次頭。
「勒頭」是一種京劇化妝手法:先把固定頭髮的「網子」戴在頭上,再將網子後面的兩根帶子繞到前面,勒住眉毛以上的部分讓外眼角最大限度地向上走,這樣會使眼睛看上去很有神,之後裹一層沾水的水紗,這是為了找型,最後才能把頭盔戴在頭上固定住。
勒的緊了演員會難受,鬆了便會有演出事故,普通人勒上五分鐘便會難受的想吐,但是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型和性,京劇演員卻需要堅持勒幾個小時的頭。
當北京風雷京劇團把京劇幕後的藝術搬上舞臺,也再次體現出了「後路早已斷,前行見大勇」的堅韌探索精神,這也是風雷京劇團能夠成為歷史悠久老劇團的眾多原因之一,該劇團的歷史和名氣在一些京劇老戲迷當中非常有威望,也是其在京劇界中演出場次最多的劇團之一的保障。
《網子》在話劇的基礎上,融入了不少京劇元素,無論是背景音樂,還是主角唱段,無論是京胡嘹亮,還是大鼓悲鳴,都充滿濃鬱的京劇特色。劇中演員也是既有話劇演員,也有京劇演員。
該劇的編導、風雷京劇團團長松巖曾說:「以往的劇目,大家看到的都是京劇的前臺,唱念做打,但我們這個戲寫的是後臺發生的故事,要把整個後臺全部展示給觀眾。」松巖舉例道,「比如我們的舞臺布景,力爭讓觀眾看到一個真實戲班後臺的樣貌,包括怎麼拜祖師爺,怎麼封箱,什麼是水牌子等等。我們把這些小的細節都展現給觀眾,觀眾看完就發現,哦,京劇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東西。」
松巖,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戲劇家協會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國家一級演員、北京風雷京劇團團長。
古月,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副教授,主要話劇作品有《透明盒子》《黎明30分》《死神與少女》等;並在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2》中飾演趙冬梅一角,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孫鈺童,影視劇、舞臺劇、電視欄目,多棲跨界演員。
代表作:舞臺劇《阿Q正傳》《女店主》《絕對信號》《南鑼鼓巷7號院》《森林奇遇》等。電視劇《鏢門》《追夢2008》《非法智慧》等。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代表作品《滾蛋吧!腫瘤君》舞臺劇版。《驢得水》《開心晚宴》《窩頭會館》《梅蘭芳》等。
焦健琪飾王巡長
國家二級京劇演員
師從宋富亭、馬明群、趙榮欣。
代表作品:《九江口》《霸王別姬》《清風寨》《野豬林》。
王曼飾啞女
北京風雷京劇團琴師
師從著名琴師趙建華、杜鳳元
主要伴奏作品《漢宮驚魂》《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