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南推文
從成都到南京
從江安到仙林
你記得海棠
海棠記得你
南雍山的海棠
三月春暖,草長鶯飛。南雍山的山腳一條山道兩側,栽滿的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漸次綻放。
我開始喜歡海棠花的時候,還是六七年前。那時候還在成都上大學。當時,江安校區裡有一個明遠湖,湖畔有一些海棠樹。
成都的氣候向來是溫潤的。平常的年份裡,連一場霜也沒有,更不用說雪了。
每年的一月份,期末考試結束,臨近回家時,我都要在校園裡逛一逛。那一次路過湖畔的海棠,發現它們已經結出了紅色的花苞。雖然只有一粒花生那麼大,卻也是很驚喜的。原來這個地方,冬天就開始開花了。
後來的幾年裡,我都會在寒假回家前去看看湖畔的海棠。它們如期露出了花苞。這份印象裡的提前,總會使人覺得驚喜,仿佛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為了隱藏這個秘密,我從不跟別人提起這回事。在我眼裡,人們只知道海棠是三月開花的。為了親近這個秘密,我欠著腳去嗅一嗅枝頭小巧玲瓏的花苞。它們沒有任何的氣味,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樹枝的枯燥氣味了。
但彼時的我,更願意用淡淡的芬芳去形容她。這就像遇到了一個鍾情的女孩子,總覺得她是美的。
最後一年的秋天,我路過湖畔的海棠。發現樹枝上掛著一個個青色的果子。它們有點像青梨,上面布滿了斑點,幾近壓斷了枝條。海棠樹竟然結出了這樣碩大的果子,而且如此的其貌不揚,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來那幾年裡,我一直忽視了,原來它們是貼梗海棠,又叫做皺皮木瓜。那些青色的果子,就是木瓜。在驚豔那些美麗花朵的同時,又不得不為這些醜陋的果子感到出神。
貼梗海棠
皺皮木瓜
大學畢業後,研究生期間我來了南京。在南雍山的山腳下,也發現了許多的海棠樹,這讓我倍感親切。只不過它們不是貼梗海棠,而是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個頭也要小一些。
西府海棠
垂絲海棠
山櫻開花會早一些。鄉下的山,二月底就會散落白白的一片。南雍山上沒有山櫻,你看那山道上連綿不斷的粉紅的白色的花朵,就知道是三月了,海棠花開了。
在陽光的照耀下,蜜蜂們流連花間,帶著嗡嗡的勝利者號角,穿梭於這片人間的寶藏。
白裡透紅的花瓣,是那麼的純淨,像處子澀紅的臉蛋,貼在晶瑩的白雪上。黃色的花蕊,成為蜜蜂愜意的溫床。陽光帶來的溫度上升以後,花叢裡漸漸飄著一些淡淡的芬芳。
哦,我才想起來,我忘了聞一聞江安湖畔那貼梗海棠的真正的花香。
來南京後的許多年,我都會在三月裡去看南雍山的海棠花。這個時候,南雍山上落完了葉子的林子,仍舊一片枯黃,毫無生機。海棠一如既往地守時開放,猶如一種信花,渲染三月裡單調的南雍山。
看得久了,就會想起江安的貼梗海棠。時間過得好快,又是一年春來,已經四五個年頭沒有去過江安了。
在眼前的紛繁裡,江安湖畔的貼梗海棠應該已經發出新芽了。湖畔還有垂柳,還有桃樹,它們應該都吐露了新葉,以一種新生的姿態迎接明媚的春光。
在一個內心安謐的時刻,會突然感到一陣孤獨,一陣來自內心深處的孤獨。就像是山上的冬林,和山下的奼紫嫣紅,形成的強烈的反差,無法填補的溝壑。此時孤獨的內心,會因為這片如雲霞的海棠,變得更加忐忑不安。
一個又一個三月,南雍山的海棠如期地開放了。但關於江安貼梗海棠的記憶,就逐漸被動地模糊了。也曾開始懷疑,還有在一月裡開放的海棠花嗎?而在海棠的背後,是江安的四年大學生活,它們漸行漸遠。人生確實回不到過去,但關於過往的回憶,被時間逐漸蠶食,被海棠花慢慢浸染,無疑是痛苦的。
時常會懷念那時無憂無慮的自己,時常會苦笑那時憧憬未來的自己。到了最後,它們凝縮為一個小小的點,一個海棠枝頭上的花苞,你不想讓它綻放的花苞。
曾經天真的以為,將那顆花苞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那顆花苞就會永不綻放,時光會在那一刻停下來,生命也將獲得喘息的機會。但是,當千樹萬樹的海棠綻放的時候,在花苞努力張開薄瓣的時刻,這樣的幻想歸於泡沫。
現在,眼前的海棠,團團簇簇的蜿蜒連綿到遠處,一眼望不到的山邊。它們連簇成一條生命的長河。對青蔥歲月的不舍,對江安四年的回憶,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則變成載著你的一隻小船。在痛苦的掙紮下,它漸漸遠離你的執著,讓你感到彷徨而後忐忑焦慮。
如此美好的春光裡,也忍不住要去使勁晃一晃海棠樹,故意讓它的花朵掉下來。這樣的衝動,是孤獨的內心走投無路的宣洩。
那些或粉或白的花朵,簌簌地落了下來。每一片花瓣,或多或少帶著憎恨與遺憾。它們漸漸地鋪了一地,掩蓋了那些從山上刮來的秋冬的落葉,為下一個季節的來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安分守己的蜜蜂為此勃然大怒,耳邊瞬間聒噪起宣戰的號角。但大可不必為這樣的場景感到害怕。蜜蜂們宣洩了自己的不滿之後,不是選擇在人的身上留下一個蜇孔,而是繼續品嘗著那甜蜜的花朵。海棠的花期不長,它們選擇珍惜。
不久後,山風漸起,呼嘯著席捲了南雍山。爾後,春雷陣陣,電閃雷鳴之後,一陣春雨澆灌下來,無數的海棠花瓣被打落在地,一片泥濘。雨過天晴,你意外地發現,山上的林子突然多了一點綠色,海棠樹也發出了新葉。
在鄉下的山櫻結出青果子的時候,在蜜蜂流連枝頭僅剩的一點海棠花的時候,關於江安的記憶,也就只能託蜜蜂把它釀成蜂蜜了。
持續徵稿中!
形式不限,主題不限,適合新媒體發送即可。
請在4月15日前,將稿件發送至郵箱:xuanchuan6@nju.edu.cn
【郵件主題】投稿+姓名、院系、年級(請註明本碩博)或相關身份信息
【郵件內容】需含有如下信息:
姓名、院系、年級(請註明本碩博)或相關身份信息
微信號、手機號碼
稿件創作成果(具體格式不限,如為公眾號推文,請在正文備註「推文」,並附手機預覽後的截圖。如有進一步需要,我們將微信聯繫您)
收到郵件後,我們會儘快回復。隨收隨篩,至4月15日為止。
優秀稿件將被採用推出,還有神秘獎勵哦!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策劃:網絡文化工作室
文稿:邸維帥(物理學院16級直博)
圖片:鄭溯、顧心婕(環境學院17本)、網絡搜集
原標題:《九鄉河思語·小南來稿 | 南雍山的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