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伊芙》:讓我們著迷的「小變態」

2021-02-15 影視劇匠

原定於4月26日開播的《殺死伊芙》Killing Eve 第三季被提檔到4月12日,提前和觀眾見面。本季一共8集,每周日在BBC America 和AMC上更新。

故事根據Luke Jennings的小說改編, 講述殺手V(Villanelle,國內網友稱她為「小變態」),和間諜機構MI6的工作人員伊芙(Eve Polastri), 互相追捕,相愛相殺的貓鼠遊戲。 

雖然節目口碑一直都非常不錯,但看完第二季後觀眾不得不質疑,這劇的統籌(show runner) Emerald Fennell 以及編劇團隊是不是已經背叛了原故事的中心人物,伊芙。電視劇名字叫《殺死伊芙》,但從上一季開始中心明顯偏向V的角色。在第二季中,伊芙對V的迷戀讓她失去了原本吸引觀眾的地方,比如她陽光開朗的性格,超強的工作能力,以及她與丈夫愉快的婚姻關係等。

甚至在劇中V也向伊芙指出這個問題,說「別忘了,唯一讓你顯得有趣的是我」。聽起來像是主創人員向觀眾懺悔他們的偏心。

冷血,暴力,無情, 但卻戲裡戲外讓人著迷的無法自拔。

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這個角色。

在劇中人們常常用「Psychopath」 來形容V,中文翻譯為「心理病態」或「精神病態」 ,是一種人格障礙。

根據加拿大心理學家Robert D. Hare在 The Revised Psychopathy Checklist中的定義,精神病態是個體表現在人際關係 (如誇大、欺騙)、情感(如冷酷、缺乏懊悔之心)、生活方式(如不負責任、衝動)和反社會行為(如犯罪傾向)方面的人格傾向。大量研究表明,精神病態與 犯罪行為、攻擊性密切相關。

在生活中 Psychopath 這個詞也常常被濫用,一般指冷酷無情外加暴力。不少影視作品也習慣性的把其殺手角色設定為Psychopath,並在劇情中反覆強調這個群體的人沒有憐憫心,不會因為傷害了別人感到悔恨。

為了讓V這個角色更合理,《殺死伊芙》的主創團隊請來了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精神病學高級講師 Dr. Mark Freestone來做顧問。

Dr. Freestone 在接受BBC America 的訪問時對V進行診斷,並表示V屬於原發性精神病態者(Primary psychopath),意思是她天生的狀態就是這樣。根據Dr. Freestone 分析,V將人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對自己的行為沒有悔過,輕鬆而毫不猶豫地說謊,並且以非常扭曲的方式與他人聯繫在一起。

同時,Dr. Freestone表示,有別於大多數的原發性精神病態者,V這個角色在劇中做事極度衝動,常常會做出讓觀眾意想不到的事。由於她的衝動,這個角色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也給這麼一個老套的貓鼠故事帶來更多新鮮的元素。

事實上,像V這樣的Psychopath 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機率特別小。美國精神科醫生,真實犯罪書籍The New Evil: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Violent Crime 的作者 Michael H. Stone 表示,女性 Psychopath 殺手在歷史上就不多,並且根據他的研究,所記載的個案跟V一點都不像。

Stone 解釋說男性Psychopath 殺手作案時,常常是由於性心理(psychosexual)驅動,受害者往往是陌生人;相反,女性Psychopath 殺手作案動機通常是金錢和注意力,並且一般情況下受害者是身邊認識的人,往往是家人。所以像V這樣,以陌生人為目標的女性僱傭殺手並不常見。

並且相對於男性Psychopath 殺手, 女性Psychopath 殺手大多為繼發性精神病態(secondary psychopathy),意思是由於遭受到的孽待產生的創傷造成,通常發生在兒時。由於《殺死伊芙》的精神病學顧問Dr. Freestone 給V的診斷是原發性精神病態者(Primary psychopath),這也讓V的真實度變得更小了。

Stone 對V 的分析有所保留的一點在於劇中缺乏對V兒時生活的描寫,所以不好判斷V的人格障礙是天生,還是後天造成。顯然,第三季的主創人員也意識到這個劇情上的漏洞,本季一開場就來了個閃回,把觀眾帶到了V小時候。現在我們掌握的信息是,V小時候在俄羅斯是個體操運動員,並且教練還很兇。通過故事慢慢的展開,在這一季我們希望得到更多分析V的素材。

總而言之,V這個角色並不太真實,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原型的可能性不大,但或許這新鮮感正是她吸引人的地方。

比起V這個角色是否真實,更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觀眾喜歡看關於Psychopath的故事?

就像《殺死伊芙》,過去的十幾年裡,有不少關於 Psychopath的電視劇,都非常受歡迎。如NBC的《漢尼拔》Hannibal ;Showtime的《嗜血法醫》Dexter ;FX的《冰血暴》Fargo;和Netflix上的《去他*的世界》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等等,都是爆款。

電影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從上世紀20年代美國興起的B級片裡就有不少對Psychopath的探討。早期電影中比較經典的角色有1947年《死吻》The Kiss of Death裡的湯姆(Tommy Udo)和1949年《殲匪喋血戰》裡面的 White Heat 裡面的科迪Cody Jarrett。現在看這些早期Psychopath的角色都比較膚淺,通常都是黑幫和瘋狂的科學家。也可以看出影視界對於Psychopath這個概念的理解在不斷的進步。

對於觀眾為什麼喜歡Psychopath的故事的解釋有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有:

1)這樣的角色展現了我們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陰暗面,畢竟我們距離野蠻人時期不到10,000年;

2)像是飛蛾撲火,人類本身對不應該做的事情有好奇心;

3)觀眾嫉妒這些角色可以為所欲為,並長時間不用受到懲罰。

這裡我們為大家找到了幾個臨床心理醫生的答案,他們從非常不一樣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

J. Reid Meloy, 法醫心理學家,洛杉磯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臨床精神病學教授, The Psychopathic Mind作者, 美劇CSI技術指導,觀點是:

Psychopaths是物種內部的掠食者。他們的行為觸動了我們對被獵殺的最初恐懼,以及我們更深而又無意識的對成為獵人的渴望。他們的故事使我們沉浸在其他人的不幸戲劇中,這些不幸往往是隨機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我們保持安全,或者至少認為我們是安全的。」

「Psychopaths are intra-species predators. Their behaviors touch our primal fears of being hunted, as well as our deeper, and largely unconscious, desires to be the hunter. Their stories immerse us in the drama of others』 misfortunes, often random, sometimes deadly. We remain safe, or at least think that we are.」

Ron Schouten,臨床心理醫生,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Almost a Psychopath作者,觀點是:

「對於一些人來說,吸引力和恐怖電影是一樣的:我們喜歡被嚇到。為什麼?從最基本的層面上講,恐懼是由神經遞質的激增引起的,並產生恐懼感。這些神經遞質之一,多巴胺,也是與愉悅有關的主要神經遞質,例如性,賭博。在娛樂環境中,與可能導致PTSD的現實情況相反,令人恐懼的情景可以得到了解決,並且我們感到刺激有所減少,因為恐懼被幸福感,安全感所取代,在某些情況下,正義。」

「For some people, the draw is the same as it is for horror movies: We like to be frightened. Why? At a very basic level, it’s the rush of neurotransmitters that is provoked by, and generates the sensation of, fear. One of those neurotransmitters, dopamine, is also the main neurotransmitter involved in pleasure, e.g. sex, gambling. In entertainment settings, as opposed to real life situations that can lead to PTSD and other problems, the frightening situation resolves and we feel a decrease in the stimulation as fear is replaced by a sense of well-being, safety and, in some cases, justice.」 

Robin Rosenberg, 臨床心理醫生, 洛杉磯大學舊金山分校臨床助理教授,  What’s the Matter With Batman?作者,觀點是:

Psychopaths 讓人感到恐懼是因為他們操縱別人和撒謊(以及更多)的方式都無法預測。正因如此,我們沒有辦法為他們下一步做準備。我們被他們的故事的吸引是為了去理解他們,從而使我們覺得他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預測。給我們一種掌控的幻覺。

「Psychopaths can be terrifying because they manipulate and lie (and more) in unpredictable ways, and because of this unpredictably, we can’t really prepare for what they』ll do or when they』ll do it. So we’re drawn to stories of psychopaths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m and thus make us feel as if they are at least somewhat predictable. To give us an illusion of control." 

關於為什麼觀眾喜歡看Psychopath的故事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但大家對這個現象的理解和觀察都揭露了一點點的真相。歡迎留言跟我們交流,告訴我們你對《殺死伊芙》或者其他關於Psychopath故事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殺死伊芙》—我們都是「小變態」
    《殺死伊芙》裡的小變態薇拉內爾無疑是本劇裡最大的亮點,她美麗、優雅、聰明又可愛,讓大家似乎忘記了她居然是個冷血殺手。生活中的她揮金如土,追求奢侈與享樂。不是在殺人途中就是在購物的路上。生活對於她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活著…直到與伊芙的相遇,彼此之間深深的吸引讓她感覺到了愛與被愛,愛情足以能挖掘出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當伊芙問薇拉內爾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她如鄰家女孩般羞澀的回答道:「我想要美好的生活,一個很棒的房子,一份有趣的工作,和一個能一起看電影的人。」但這個看似簡單的心願,又有多少人能夠擁有它?
  • 《殺死伊芙》第三季提前播出,小變態伊芙繼續相愛相殺
    《殺死伊芙》原定於4.26播出,現提前兩周,於4.12日播出,而且發布了最新的預告片。兩人相愛相殺了兩季,第三季又會發生怎樣的精彩故事,而且《殺死伊芙》已經預訂了第四季,得到官方證實,而且是全員回歸,大家可以放心觀看了。但在第二季中編劇挖下了了幾個坑:伊芙到底死沒死?
  • 《殺死伊芙》續訂第4季 第三季今年開播!小變態又要回來啦!
    吳珊卓、朱迪·科默主演大熱劇集《殺死伊芙》第三季還未開播,官方已經提前宣布續訂第四季!這也是得益於該劇收視率暴漲——第二季平均每集總收視人次比第一季暴漲了87%,第二季才播出3集,爛番茄口碑就高達97%!官方對第三季和第四季也是信心十足,「我們怎麼可能對《殺死伊芙》沒有巨大信心呢?」
  • 你們的小變態要回來啦!《殺死伊芙》第三季
    《殺死伊芙》並不是那種講述一般人生活、能使觀眾產生共情的電視劇,儘管它屬於現代題材。它更多帶有一種傳奇性,展現出截然不同於普通人的圖景,滿足獵奇者的好奇心。這足矣構成《殺死伊芙》吸引人的一面。劇中人物首先便不是我們生活中會接觸到的。
  • 《殺死伊芙》第三季:最性感的變態殺手回來了
    伊芙也發現了,自己總是不可遏制地想起維拉內爾。在經歷了最初的追逐、試探之後,第二季,小變態被軍情六處「招安」,負責調查跨國非法武器販賣事件。她的接線人,正是伊芙。小變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潛伏到武器販賣商皮爾的身邊。在遇到危險時,她果斷殺死了皮爾。
  • 《殺死伊芙》第三季|殺死伊芙,還是殺死所有人除了伊芙?
    畢竟已經到了第三季,觀眾對於伊芙和小變態的關係多少也會有一定的疲乏感,這個時候需要進入新的矛盾,來持續發酵她們彼此的戲劇張力。在第二季結尾,小變態對伊芙開了一槍,成了非常無趣的一個懸念。人人都知道主角光環這個事,雖然美劇偶爾也會做出徹底換掉一個主角的事情,參考《國土安全》、《唐頓莊園》,但是《殺死伊芙》就是要殺死伊芙啊!伊芙死了,殺誰?
  • 殺死伊芙之——「小變態」薇拉內爾 嗜血嬌娃「恃靚行兇」
    天才殺手與菜鳥特工的貓鼠遊戲哈嘍,大家好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美劇裡的經典穿搭。在我盼星星盼月亮翹首以待的盼望中《殺死伊芙2》終於高分回歸了,愛看美劇的寶寶們一定不能錯過呀。這部劇講述了吳珊卓飾演的伊芙 · 波拉斯特裡,與變態天才女殺手薇拉內爾之間相愛相殺,貓捉老鼠的遊戲。這部劇不僅劇情驚險刺激引人入勝,裡面演員的穿搭也是可圈可點,特別是在第二季「小變態」忽然從變態萌殺手變身資深時尚買手,這個寶藏女殺手讓我們在欣賞她殺人藝術的同時,也給我們展現了她無與倫比的時尚藝術。
  • 《殺死伊芙》曝新照小變態美美噠
    時光網訊幫助吳珊卓橫掃去年電視劇各大獎項女演員獎的《殺死伊芙》再曝光一組第二季劇照和片場照。變態女刺客瓦倫妮爾的時裝秀依舊亮眼,而女特工伊芙與丈夫的關係又將經歷怎樣的考驗呢?第二季將接續第一季的劇情,主要講述朱迪·科默飾演的變態女刺客瓦倫妮爾突然消失,伊芙(吳珊卓 飾)不知道她是否還活著,而就在她尋找瓦倫妮爾的同時,還有其他人與之目標一致.....該劇將於當地時間4月7日(北京時間4月8日)正式開播。今日另有消息稱吳珊卓將擔任3月31日中午這一期SNL的客邀主持人,不知道在首季中沒什麼對手戲也依然火花不斷的朱迪·科默會否客串現身?
  • 劇評|相愛相殺神仙劇《殺死伊芙》第三季回歸,吹爆這個小變態
    由BBCAmerica頻道出品的英國軍情五處與瘋子之間的貓鼠遊戲——《殺死伊芙》,近日第三季已經上線了,本周已經更新到第二集了。作為一部女英雄與女反派的相愛相殺的大女主戲,此種類型的劇目可謂是少之又少,而《殺死伊芙》從第一季的豆瓣評分8.7,第二季的豆瓣評分8.9,每季評分都在走高,到了《殺死伊芙》第三季的豆瓣評分直接到了9.1。
  • 小月劇評 |《殺死伊芙》不僅是兩個變態之間的愛情
    《殺死伊芙》又名《嗜血嬌娃》,被《時代周刊》、TVline、英國《衛報》評定為2018年度最佳劇集,四月第二季開播以後收視率比第一季結尾高67%,豆瓣斬獲9.3評分,爛番茄100%,是什麼樣的劇可以引起這樣的反響?
  • 《殺死伊芙》|不容錯過的高分爆款美劇回歸,小變態回來了
    4月13日,BBC America 高質量雙女主劇集《殺死伊芙》(Killing Eve)第三季提前回歸,前兩季的精良製作為其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今日直接登上熱搜,並一舉在豆瓣拿下9.4的高分。在觀眾期待下終於回歸,女殺手Villannelle也將開啟全新的環球刺殺之旅。
  • 《殺死伊芙》教我們談戀愛,生命中不能沒有你,但又必須殺死你
    第三季劇情接著上季結尾,顯然隨著小變態和伊芙殺死網際網路巨頭小變態繼續著她的殺手職業,但是顯然對現狀並不十分滿意。伊芙因為槍傷沒有痊癒,即使是超市選貨這樣的活動也有諸多困難,在家更是過著「肥宅」般的生活。第一集結尾肯尼的死,預示著小變態和伊芙的二人組將重聚並一起開始為肯尼討回公道。
  • 朱迪·科默 殺死伊芙 最迷人的反派,最性感的「小變態」 Jodie Comer
    身高173 cm 代表作品肥瑞的瘋狂日記、白公主、失落十三年、殺死伊芙         朱迪·科默是一隻變色龍,她也在電視上扮演一隻變色龍。這位女演員以她對女刺客瓦倫妮爾的分層和迷人的刻畫而受到廣泛關注和讚揚  ,她表演花哨,可看性極高  ,是最迷人的反派,最性感的「變態」  。
  • 每季一問,今天伊芙被殺死了嗎?
    這邊廂伊芙要調查小變態,那邊廂小變態被要求去殺死伊芙。 第一季結尾,伊芙在床上一刀捅向小變態,第二季結尾小變態轉手就給了伊芙一槍。
  • 《殺死伊芙》第二季終結:薇拉內拉為什麼殺死伊芙?
    伊芙:抱歉,讓你失望了。說完後,伊芙緩緩轉身離開,薇拉內拉一臉茫然,她舉起了槍,隨著一聲槍響,伊芙倒地,薇拉內拉終於殺死了伊芙,《殺死伊芙》第二季也隨之終結。說實在的,看完後心情十分複雜,伊芙愛不愛薇拉內拉呢?
  • 菜鳥特工與變態殺手的貓鼠追逐遊戲,《殺死伊芙》第三季來了!
    2018年,《殺死伊芙》第一季正式開播,這部講述的是一位女特工與一位冷酷變態女殺手之間互相追逐,並在過程中對對方產生了特別的迷戀的故事。《殺死伊芙》以其獨特的人物設定與劇情,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第一季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8.7的高分。也使得飾演伊芙的女演員吳珊卓獲得了第76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成為了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亞裔女演員。
  • 《殺死伊芙》中演員朱迪·科默,最迷人的反派,最性感的「變態」
    朱迪·科默在《殺死伊芙》中飾演的Villanelle一樣,邪惡,甚至有點變態,但卻受到影迷們的瘋狂追捧。殺死伊芙》,她在劇中扮演一個有些神經質的殺手——Villanelle。;9月,她又憑《殺死伊芙》獲得第71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獎。
  • 《殺死伊芙》第三季更新,怎麼做到可愛得讓觀眾恨不起來的?
    《殺死伊芙》第三季更新 ,怎麼做到可愛得讓觀眾恨不起來的?《殺死伊芙》是小編今年剛追的一部美劇,之前只是聽說過名字,結果看了之後一口氣追到最近劇情,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見證了小變態維拉內爾(下文簡稱V)跟伊芙的糾葛,也是在一次次的劇情推進裡面,兩位女主角慢慢了解,彼此靠近。小變態也是憑藉著高超的撩妹技巧讓觀眾老爺們大呼:學到了,學到了。
  • 《殺死伊芙》的戀愛變態萌殺手原型,殺害了23人的真實女刺客
    據英國LADbible網11月21日報導,《殺死伊芙》的女主角Villanelle原型來自於一名真正的西班牙女殺手Idoia Lopez Riano,她在一系列槍擊和汽車爆炸事件中殺害了23人。在一個聽起來像是《殺死伊芙》中被刪除的場景中——一名受害者在一次暗殺中倖存了下來,因為據報導,Riano和Villanelle一樣喜歡高級時裝,被櫥窗裡自己的倒影吸引了注意力。詹寧斯說:「與其說這是時尚商店櫥窗,她是那麼自戀。
  • 《殺死伊芙》第二季開播~
    例如天天刀口舔血的小變態。別人聽到作案手法,都稱兇手「極其殘酷」,只有伊芙一臉讚嘆地表示「真酷」。看著油頭粉面、誇誇其談的同事,直言殺手比這些所謂的正派人更加值得尊敬。案件的關鍵證人被小變態追殺,所有人都嚇得加速逃跑,只有伊芙站在原地向小變態招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