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2370年,商鞅的面具掀開後,我淚流滿面

2021-03-03 一醉清風攬月

導讀:公元前350年,秦國左庶長商鞅下達了秦國變法的命令,也從此戴上了他那至今不曾摘下的面具……

為了秦國的富強,也為了一個法家學者的最高理想——變法,商鞅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他盤坐桌前,目光在桌上的那張面具上逡巡了許久。而後,他的嘴角綻放出了最後一抹微笑,伸手將那面具緩緩戴於面上、起身、出行!(註:此時商鞅還叫公孫鞅,只是為了行文統一,此文統一稱其商鞅。)

商鞅的面具是什麼?

商鞅的面具是刻薄,也是冷酷

商鞅的刻薄與冷酷,似乎是舉世公認而又穿越時空的。所以偉大的太史公司馬遷,對於商鞅的評價總結起來就兩點:天資刻薄和寡情少恩。

太史公這種筆觸犀利而睿智的人都被商鞅的面具所忽悠,可見這副面具絕不是某夕夕攢(cuan二聲)來的破爛貨。而商鞅的面具之所以會是刻薄與冷酷,就在於他於秦國變法時的所做所為。

商鞅劇照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西邊、最貧窮、最落後而民風又最為彪悍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上層的王公貴族沒有山東六國貴族的命,卻得了人家的病,傲慢、驕橫、耍特權。而底層平民不但窮得叮噹響,還都生性好鬥,一聽有架打,就都紅了眼睛。

想讓這樣一個窮得當褲子的二愣子國家講文明、樹新風,是難於上青天的事情。為此,商鞅曾經薅(hao,一聲)掉了不少頭髮,最終他決定對以下幾個方面動動刀子。

1、重刑制民。

秦國人愛打架,商鞅就偏偏不讓他們打。即使誰看人不順眼,也得忍著!要是敢往槍口上撞,私自開仗,那麼對不起,請到看守所裡嘮嘮嗑。而且更狠的一點是,如果老子犯了法,兒子敢包庇的話,二話不說就把兒子拖出去腰斬。兒子被連累,左鄰右舍、街坊鄰居也得跟著倒黴吃官司。

這樣的法令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將秦國這幫暴脾氣的關中冷娃克製得死死的。不過,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即使法令再嚴格,也有人忍不住自己發癢的手,總想找別人切磋切磋。

但法令在前,犯事在後,再加上商鞅此時已經戴上了面具,所以這些以身試法的人就被商鞅用法令條文斷胳膊斷腿、割鼻子刺臉。這樣的做法很殘酷,商鞅卻也不會眨一下眼睫毛。

2、廢除特權。

皇族宗室在古代社會具有極高的地位,他們一般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主。商鞅很看不慣這些人,尤其是秦國已經到了人見人欺的地步,這些人還沒有一點將會亡國滅種的覺悟,依然如此做派,這就更讓商鞅恨得牙痒痒。

為了讓這幫吃閒飯的人能為國家出些力氣,商鞅頒布法令,規定這些人想要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也可以,但條件是必須拿軍功來換。軍功越多的人就越榮耀,而那些沒有軍功的皇家子弟則乾脆連皇族身份都不被承認。

不被承認皇族身份,這對於這些人來講是莫大的恥辱。但他們看著商鞅臉上那冷酷的面具,心裡就直哆嗦,只能呲牙咧嘴地去戰場上拼命。

商鞅劇照

3、刑上大夫。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自周朝以來,這種觀念就已深深地鐫刻在了每一個人的腦海。但這樣一來,士大夫不擔心刑罰加身,便就無所畏懼。他們一旦作奸犯科起來,往往會比那些平頭百姓更為猖獗、囂張。對此,平頭百姓只能在心裡哀嘆自己的投胎技術不夠精湛,卻是無可奈何,更無力改變。

百姓無力改變,但是商鞅卻可以。他說過「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的話,所以對那些想壞他變法大計的士大夫商鞅也毫不留手。

當年太子年幼不懂事,犯到了商鞅手裡,商鞅這下子其實很鬱悶。畢竟太子做為國家的未來,干係實在太大,若要按法處刑必將動搖國之根本。但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法令權威,也不能因太子這顆老鼠屎而功虧一簣。

於是商鞅開始捶腦袋,結果用力過猛不小心將靈魂捶出了竅,還穿越上千年瞅見了《三字經》。這一瞅不要緊,「教不嚴,師之惰。」這幾個字終於讓商鞅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處罰太子的老師。

當時的太子太傅有兩人,一個是公孫賈,另一個是太子的大伯贏虔。贏虔受的什麼刑罰史書中沒有記載,但公孫賈則被黥面,也就是先在臉上刺個logo,再用黑墨水上色。

商鞅這波靈性操作,開了刑上大夫的先河,讓那些平頭老百姓心裡平衡了不少。他也因此被底層群眾所擁戴,但那些士大夫卻看商鞅不順眼,認為他太刻薄,同為有學問有知識的人卻連這點面子都不給。

贏虔劇照

4、禁民論法。

由於變法,秦國上下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直接的就是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緊隨其後的就是素質也有了長足進步。身邊的變化,老百姓看在眼裡,於是大家爭相稱頌商鞅的大功大德,認為這法變得好。

結果這話傳到了商鞅耳朵裡,商鞅透過冰冷的面具冷哼一聲,說這些稱讚變法變得好的人在議論法令好壞,便將這些人統統流放到了偏遠地區。

我定的規矩,你就必須遵守,不準你說壞,也不準你說好!帶上面具的商鞅就是如此高冷,高冷得不近人情。不近人情的人似乎也只能用刻薄、冷酷來形容。所以他的面具被人認為是刻薄、冷酷也不算是冤枉。

商鞅為何會戴這樣的面具

冷酷的面具會讓人遠離,與此同時,商鞅自己的臉其實也不好受。但即便再難受,他也不能將這面具摘下,非不想也,實不能也!不能的原因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宗室不滿。

商鞅變法,剝奪了秦國皇室貴胄坐享其成的權利。變法後,這些人的榮華富貴只能靠他們自己去戰場浴血奮戰來換取,但是浴血奮戰可是會死人的!

死人,而且死的還是他們這些天之驕子!能投胎到帝王家享清福是這幫人不知道修煉了多少輪迴才有的成果,現在卻被商鞅一紙法令逼去了危險至極的戰場,他們心裡恨呀!

有了恨,就有了報復的理由。面對這些時刻想著報復自己的皇室貴胄,商鞅必須得有一副冷酷無情的面孔,只有冷酷無情才能讓那幫繡花枕頭心裡哆嗦,不至於輕舉妄動。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商鞅必須戴上那副讓他自己都難受的冷酷面具。

2、士族抵制

刑上大夫,那幫文人名士會感到斯文受辱。而古語云士可殺不可辱,辱了士族的名節,就是與士族結下了不共戴天的大仇。

甘龍劇照

大仇若此,天下士族書生豈能善罷甘休!書生的嘴就是三尺劍,這劍防不勝防又無處不在;書生的筆就是殺人刀,這刀詭異莫測且無孔不入。更有甚者,把他們逼急了,什麼骯髒齷齪之事都能幹得出來

所以,面臨士族的瘋狂抵制、攻訐、圍剿,商鞅必須帶上冷酷的面具。任你刀光劍影,我自無言以對,事到無解處,只有一個字,殺!

3、民風相悖。

秦人好鬥,民風淳樸卻又愚昧。男女共處一室,父女之間不避嫌。這些根深蒂固的陋習惡俗,想要靠諄諄教誨來引導、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然而戰國時代,國家存亡往往都是旦夕之間,商鞅想要在秦國變法圖強,時不我待。所以面對這些積久之習,商鞅只能用嚴苛的法令這等猛藥來強行扭轉。

不過猛藥往往伴隨著強烈的副作用,用法令來改變民習,必然會導致百姓的焦慮和反感。此時,面對反撲的民意,一旦心念不堅,稍有動搖都會將之前的努力化為烏有。

商鞅明白,事情要成,代價總是得付出的,況且長痛還不如短痛!只是這短痛真的很痛,商鞅也怕自己會將這痛表露出來,所以他只能戴著那惹人厭煩的面具來遮掩抽搐的嘴角。

4、護法之需。

變法,乃家國之大事。

法要行,必有護法之人。而護法之人必定得有超凡的勇氣和堅定的心智。那些處事圓滑、左右逢源的人是絕不可能勝任的。

護法不避親,執法不容情。於秦國而言,秦孝公雖然心智堅定勇氣可嘉,但他身為一國之君,要顧及、平衡各方面的勢力,顯然是不可能做護法之人的。

秦孝公劇照

所以,秦國變法,護法之人只能是身為變法發起者的商鞅!然而只要是人,總會有七情六慾,這些情與欲會在不知不覺間蠶食護法人的信念和決心,商鞅也不例外!

商鞅知道,自己要護法,就不能再做單純的人!於是他要戴上那刻薄而殘酷的面具,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讓人望而生畏;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摒棄世間的一切繁雜分擾。

護法之路多孤獨,戴上面具的商鞅就這樣邁步、前行!他要讓世人知道,即使夕陽將背影拉長,即使天黑以後沒有月光,但護法的路上還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商鞅!

商鞅的面具為什麼沒人看穿

商鞅的面具戴了2370年,然而卻沒人能看穿。這是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然而我卻不相信這世上沒有聰明人,也不相信這世上沒人能夠洞若觀火。想來想去,商鞅的面具沒人看穿的原因無非那麼幾條:

1、只看表象不看實質。

商鞅刻薄且冷酷,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都是從史書中商鞅變法的所做所為得來的。

然而這樣的看法卻只看到了商鞅刻薄、冷酷的表象,卻對商鞅這麼做的原因不聞不問,也對當時秦國所處的境地和那個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等完全不加以考量。這樣一來,他們所得出的結論自然有失偏頗。

商鞅在變法中之所以會所用到那些嚴苛的法律,和不近人情的處事方式的原因。前文已稍有提及,那就是戰國時期的天下局勢紛亂異常,即使強國也可能會在朝夕間分崩離析,更何況當時積貧積弱的秦國。

所以為了國家得以生存、發展,秦國必須得下猛藥才能祛除頑疾。而商鞅的嚴苛法令就是這劑猛藥,只有嚴格的法令才能在短時間內讓秦國煥然一新。而任何磨磨唧唧、扭扭捏捏的政策都會讓秦國如溫水裡的青蛙一般靜悄悄地死去。

如果說商鞅為了秦國的富強所開的猛藥因為有些許副作用,就被大言不慚地說成刻薄、冷酷,那麼當秦國不用商鞅的藥方而像溫水之蛙覆滅之時、當千千萬萬的士兵慘遭屠戮、當無數家庭家破人亡的時候,那些為人敦厚、笑臉常在的人又能做些什麼呢?

所以,商鞅的刻薄與冷酷,只是他大仁不仁、大公不公的表象,只是他為變法大計負重前行的偽裝,更是那些看不到事實本質之人的謬論!

2、刻意為之。

除了看問題只看表象不求本質的人說商鞅刻薄、冷酷之外,還有一些人則完全是刻意為之。

這些人往往能看到商鞅如此做的原因,但他們卻故意避而不談,只抓住商鞅所下藥方的副作用而大書特書。他們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抹黑商鞅。

他們之所以會抹黑商鞅,僅僅是因為這些人大都是封建帝王用以愚民的口舌。

自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主流思想。這樣雖然保障了封建王朝社會的穩定及皇權的穩固,但以此為代價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那種百家爭鳴、各種不同學派之間不時激烈碰撞而產生的璀璨火花瞬間熄滅。

僅剩的儒家思想雖然於禮義方面對社會的文明有促進和約束作用,但其嚴重的階級思想卻禁錮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讓社會失去了活力。

不過沒了活力的社會對統治者而言卻是最為有利的,所以,商鞅這種以法為準則、法律面前君民同等的行為在封建統治者眼中就不受待見。那麼,依附於封建統治者且掌控話語權的那些書生們自然要刻意打壓、抹黑商鞅。

商鞅的面具下面又是怎樣一張臉龐

商鞅的面具已經戴了這麼久,我很好奇在這刻薄冷酷的面具下,究竟隱藏了一張什麼樣的臉龐。

有幸的是,我從史書中關於公叔痤向魏惠王薦、殺商鞅的故事窺得了一二

《史記》中關於此事的記載是說公叔痤覺得商鞅有才,就讓魏惠王重用商鞅,但魏惠王不聽公叔痤的話。於是公叔痤又向魏惠王建議殺了商鞅,以免他為敵國所用。

在魏惠王走後,公叔痤出於師生情誼,把他向魏惠王所說的話告訴了商鞅,並勸商鞅趕緊逃離魏國以保全性命。結果商鞅一笑,跟公叔痤說:「魏王既然不聽你的話用我,也自然不會聽你的話殺我。」後來魏惠王果然將商鞅忘的一乾二淨,既沒用也沒殺。

公叔痤與商鞅

從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解讀出面具之下商鞅的真面目究竟如何:

第一,商鞅是非常睿智的人。能從隻言片語中判斷出魏王的行事風格,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商鞅能做到,證明他是非常睿智的。一個如此睿智的人,怎會在秦國變法時想不到他那麼刻薄、冷酷的行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如果能想到,那他還非要那麼做,只能證明他是故意為之,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變法成功。

第二,商鞅是非常鎮定的人。能在老師突然之間告訴事關自己生死大事的時候,還能做出如此精準的判斷,證明商鞅的心理素質極其強大。遇事不慌、鎮定非常,這樣的人往往沉穩、心思縝密。而沉穩、心思縝密之人能在變法之時做出那麼多讓一般人認為刻薄、冷酷和容易招致別人攻訐的事情,只能證明一點,所有這一切都是他的偽裝,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秦國的富強。

第三,商鞅是灑脫不羈的人。一般人即使能夠猜準魏王不會殺自己,那也必定會小心翼翼甚至立即逃走。畢竟魏王不殺自己只是猜測,若是有半點閃失都會性命不保。但商鞅卻對此毫不在意,這證明他早已勘破生死,對此渾不在意。對生死都渾不在意的人必定是一個灑脫不羈,性情豪放的人。而這樣一個人怎麼真的會如變法之時那般刻薄、寡情少恩呢?但他的確這樣做了,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那一切都是他為實現理想所帶上的面具而已!

為了秦國的富強,為了法家學者的夢想,一個睿智、鎮定、灑脫不羈的身影卻給自己硬是戴上了一個刻薄、冷酷的面具,並且一戴就是2370年之久。

結語:極心無二慮,大公不顧私!那刻薄冷酷的面具底下竟然隱藏了這樣一張灑脫豪放的臉龐。當我無意間掀開他的面具時,仿佛看到了他在戴上面具的那一剎那,嘴角綻放出的那抹微笑——睿智而陽光。商君啊商君,2370年,我的淚該怎樣流過歲月,溶於你的笑容之中?

相關焦點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面具
    當我一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就讓我不由自主的點它進去看。這部電影映射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無奈,面具下的我是真實的,沒有面具的我是虛假的。到底應該戴面具活著還是不戴面具堅強的活著?我處在一個戴著面具努力生活的環境裡,我該不該去掉面具活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是是非非、對對錯錯真的很難選擇。
  • 「狼牙」:我是我, 戴了面具著了魔
    節目播出後,狼牙的決定引起了網友一片質疑,他的「不揭面」同時也引發了關於真人秀「真實性」的議論。其實,沒有揭面的「狼牙」在後臺,留下了這麼一段內心獨白:從一開始參加《蒙面歌王》狼牙就十分用心,為了上周的比賽更是根據《聖鬥士星矢》主題曲重新填詞,獨創《面具之王》,高歌「我是我,戴了面具著了魔」。儘管身體狀況欠佳,但他連續帶病參與彩排和錄製,用高音和熱情點燃了全場,「我的夢想,就是在這個舞臺上找到自己。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可以幫狼牙出一個單曲,唱歌給大家聽。」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願我們本勇敢,不必經歷曲折
    22日那天看到豆瓣的熱門,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個電影名字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帶上貓面具與日之出相處的無限日之出第一次呼喊太郎看到這裡終於明白了,原來太郎是無限帶上貓的面具變的,就很開心;日之出朝陽不只是雙關語,也是我對你的感覺,你是我的朝陽;日之出朝陽是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溫暖我的靈魂…」無限鼓起勇氣,給日之出「情書」,卻被班裡的兩個男生取笑,並且大聲念了出來,日之出還對無限說出了,我討厭你,無限當時淚流滿面,一瞬間,心都碎了,無限萌生了一直當貓的想法…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發新預告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發新預告 時間:2020.06.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想哭的我摘下了貓的面具
    面具是一種偽裝和逃避的隱喻。人們喜歡貓,變成了貓之後,校門口的同學會為貓駐足,日之出時常向貓吐露煩心事。有些人是遭到討厭的、不被社會接納的,成為貓似乎是一種更好的選擇。面對不同的場景,人們學會了「表演」——一種社會生活的必備技能,面對生活的困難時要保持微笑。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當岡媽不搞胃藥後,竟撒起了狗糧
    最近刷文章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不少關於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文章,甚至還有不少人拿它和君名比較,一些人說比不上君名,一些人說君名比不上貓的面具。對於這種拿一部作品去和另一部作品相比較的事,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對,如果我真的要比較兩部作品的話,那肯定會拿同一個作者的作品比較。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電影原本是準備在影院上映的,但是因為疫情原因被迫延期後,最終選擇在網飛上播放,也不知道是不是網飛買下了這部電影的放映權,總之先吹一波網飛NB。
  • 謝謝你愛我,我也愛你——《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今天聊聊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成為貓永遠活下去吧!
    以《未聞花名》等作品聞名的日本劇作家岡田麿裡新作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預定6月5日上映,憑藉著《未聞花名》的影響力和前車之鑑,對於《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這部新的動畫漫迷們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期待!
  • 我擼的「貓」居然是個人?——《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第一時間,就刷了《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主題曲MV《花に亡霊》,影像中大量使用了《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正篇的場景,首次公開的場面也大量登場,期待值MAX,閒話不多說,放視頻。戴上面具變身為貓,嚮往著貓的貓島幻想要素,正是夏日治癒漫的開端。上次看到貓的劇還是《夏目友人帳》的貓咪老師,「三三」萌起來真沒有別人的事。但這次,章魚體驗到是撲面而來的是青春的味道,如太陽沁人心脾的餘熱。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神經質」少女變貓後,打破幻想,收穫愛情
    文/一南2020年,影視行業的蕭條和沒落,給各大影視公司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利益損失。而電影院從人們生活裡「消失」的這段時間,我們無法坐在影院偌大密集的場所裡,和一群陌生人在黑暗中對著散發光亮的大屏幕,去體會一場未知的冒險之旅。
  • TheShy「薇恩皮膚」引發熱議:進場操作後,還忙裡偷閒戴上面具?
    而在很多觀眾復盤比賽的時候,發現了一個The Shy進場的小細節,就是在小龍團戰的那一波繞後TP,The Shy繞後TP進場之後E閃定住對方賞金,之後配合進場Leyan的一波踢把RNG的三人全部擊殺。這一波在比賽回放的過程中採用了3C視角的處理,The Shy本場比賽使用的皮膚是源計劃薇恩,在落地之後薇恩進場後突然戴上了面具。此時的解說娃娃表示,薇恩下來以後第一時間往下面走戴上了面具。很多觀眾都表示,The Shy這波莫非是自己操作,進場之後忙裡偷閒戴上了面具?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作為一個被拒絕經歷豐富,暗戀經歷豐富的人,電影超級細膩了。女主吃了男主做的芋頭,回家說沒啥事,回到房間頭埋進被子裡,高興地腳亂踢,哈哈哈。 電影確實是套路劇情了,不過人物塑造很優秀,較為立體,男主套路化一些,經典日系溫柔覺醒最後瘋狂救女主。 女主遍體鱗傷,抓住男主這根救命稻草,有點年幼愛情純真的可怕的感覺。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願你的感情,能被真誠以待.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影評評價《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成為了一部充滿愜意與人物情感的作品,片中描繪著女主角美代和男主角賢人以不同角度、心情共同面對「討人厭的世界」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亦如2018年由行定勳執導的漫改電影《我很好》,同樣試圖在糟糕透頂的世界,傳遞一隅人與人之間的小小希望。
  • 我寧願在萬聖節戴個鬼面具去嗨
    我的天吶!這個帽子也扣的太大了,年輕人實在承受不起啊。我想說的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衛道士太多的緣故,把傳統節日整得死氣沉沉,和年輕人都不投緣,所以人家才不愛的,好嗎?    現在過洋節的主力,多是90後和00後,多麼個性活潑、天真無邪的群體啊,你讓人家沉浸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此等「二泉映月」式的悲苦中,怎麼可能?
  • 商鞅
    問題的根源在於,一個歷史人物,商鞅。        商鞅實為千古民賊,他的幽靈殘害了二千多年來的中華民眾。蘇軾說,自漢以來,學者恥言商鞅,認為商鞅之名「如蛆蠅糞穢也,言之則汙口舌,書之則汙簡牘。」我覺得還是有說一說的必要。不然,紅腫之處,豔若桃花,真有不少人以為是國粹呢。        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
  •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願有人替你摘下面具
    有多少人會在意你面具背後努力掩飾與隱藏的悲傷呢 有多少人會願意去了解內心真實的你呢 那個需要被愛的你。看了《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以後才開始去了解動漫的魅力所在。動漫的魅力我想就在於不僅僅為我們構建了一個理想的世界 來滿足我們的精神需求 更是有多層面可以去深入思考和表達的內容和情感。
  • 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宣布延期上映!
    原定於2020年6月5日上映的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於官方網站宣布,電影受疫情的影響將會延遲上映,具體上映時間尚未公開。《想哭的我戴上貓面具》是由曾寫出了《龍與虎》《未聞花名》《朝花夕誓》等優秀動畫作品的岡田麿裡進行編劇的動畫電影。岡田麿裡最擅長的就是描繪人物之間的情感關係,故事的起承轉合與情感的爆發都是她的強項。在她創作的故事裡,觀眾的感情總是會被她給牽著鼻子走。
  • 二十年後再聚首,《商鞅》兩代演員「琪遇」重逢
    全劇集中展示了戰國時期大改革家商鞅在短短十九年時間裡創下的使秦國日新月異的奇蹟,刻畫了一位不是君王,但有著像君王一樣威嚴果敢性格,豐富複雜內心的改革家形象。兩代《商鞅》演員聚首作為自1996年首演至今,唯一一位經歷了《商鞅》20年旅程的演員——「姬娘」周小倩,在見證了這麼多優秀的老藝術家們對後輩的提攜與教導後
  • 華晨宇戴面具唱歌好穩登上網絡熱搜了,是怎麼了?
    #華晨宇跨年舞臺# #華晨宇異獸面具好拽# #華晨宇戴面具唱歌好穩#抽獎詳情@拼多多說:#華晨宇在開火星演唱會吧# #華晨宇戴面具唱歌好穩# 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這次過足癮了!華晨宇《降臨》《願》《FOR FOREVER》三首連唱,15分半的純享舞臺快來get!
  • 如《千與千尋》那般治癒心靈,動漫《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文|翼如以前我每一天都在期盼著世界毀滅,但是,和日之出相遇,喜歡上你後,開始覺得這個世界也不是那麼不堪——《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有沒有一個人能使你對這個世界改變看法?有沒有一個人能讓你重拾愛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