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剩女》:揭開了9000萬中國單身女性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2020-11-24 騰訊網

周末,朋友給我推薦了一部紀錄片,叫《剩女》。

這部由美國PBS製作的紀錄片,錄三位職業女性的不同遭遇,將中國剩女的現象展現得淋漓盡致,也揭開了9000萬中國單身女性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到底是什麼理由,讓單身女性受到歧視和不解?

因為紀實和扎心,更有網友評價:「真實到令人窒息。」

1、34歲不結婚,就是失敗嗎?

邱華梅,來自傳統的山東鄉村,在北京一家外資律所工作。風光體面的背後,卻是道不盡的心酸。

因為已經34歲了,還沒結婚,開始遭到社會的「圍攻」。

在婚介中心,潑冷水,紅娘直言:

「你年齡真的太大了,而且相貌上也不是特別出眾」。

「你覺得你年齡不大?那你在自欺欺人。」

「你結婚生子到時候都高齡產婦了,什麼?可以不生孩子?哪個男人能接受你不生孩子?不生孩子結婚做什麼?」

其實,她本來自我感覺挺良好的,被這麼一說,頓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

而老家那邊呢,父母的態度更甚。

年邁的父親說:「你大學畢業我很自豪,但你不結婚我很傷心」。她的母親以病要挾,說臨死前沒別的心願,就想看到她結婚。

姐姐直接了當的說:「不結婚,再幸福它也不叫幸福,不結婚的女人,那都是不正常的」。甚至還讓自己小孩叫她「光棍姨」。

每次回家,都會聽到家人說「你34歲沒結婚,你知道出去別人背後怎麼說我們。」

不結婚,成了她的錯,不結婚,好像就活該被取笑、批評。

回北京後繼續相親,也並不順利。

很長一段時間,她感到很焦慮,一邊想滿足家人,一邊又不想違背自己的意願,就這樣左右徘徊著。

她說:「就像覺得自己站在那裡,四面八方的海水湧過來,快要淹沒我,需要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和這種感覺做鬥爭,一方面要戰鬥,一方面要奔跑,覺得敵人太多了,感覺有千軍萬馬。我現在好端端的人生過成這個樣子,就因為不結婚,過著一種戰鬥、逃亡的生活。」

她無力改變家人的觀念,也沒法改變社會對剩女的包容,那隻好改變環境,於是,她決定去法國留學。

在異國,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由和輕鬆。

2、 結婚不是自己喜歡,而是為了媽媽高興

第二位主人公,其實還沒到30,芳齡28,卻也背上了「剩女」的名號。

徐敏,電臺主持人,在北京有車有房,家庭條件也很好。是傳說中的「乖乖女」。可就因為是乖乖女,所以一直沒結婚。

徐敏自身條件很好,性格也好,並不缺追求者,按理說不會被剩下。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家庭。

徐敏母親掌控欲強,她不滿意的人,徐敏絕對不能嫁。

在徐敏和心理諮詢師的對話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深思:

諮詢師問:你的感情方面的事情,你家人決定權有多少?

徐敏說:大概80%-90%吧。

這個比例,已經掌控了決定權。

在以往的戀愛裡,只要媽媽不滿意對方,那結果必然是分手。因為如果不分手,媽媽就生氣,不理她。

從小到大,徐敏不能做任何決定,只能聽從媽媽的安排。

在心理諮詢師的鼓勵下,她嘗試和母親溝通,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媽媽說:我給你買車買房供你去最好的學校,儘可能滿足你,你到頭來這麼說我。

多麼似曾相識的道德綁架啊。

以至於成年後找的對象、過的生活,都要令媽媽滿意,而不是自己高興。

3

第三位主人公,是片裡唯一一個結婚生子,但是她真的幸福嗎?

蓋琪,39歲,北京人,博士學位,首都師範大學的教授。已婚已育,家庭美滿,和丈夫的感情也很好。按理說,她並不是剩女。但也是眾多女性真實面貌的折射——為了結婚而結婚。

蓋琪的結婚對象是農村人,比她小,而且兩人差距很大。之所以結婚,是因為自己馬上要四十了,既然對方不介意,那就結吧。

於是,僅一年的時間,她完成戀愛、結婚、生子。

結婚後,為了丈夫,從北京到了廣州,這一步開始,也是各種妥協的開始。她開始放棄自己原來的興趣和追求,一心相夫教子。

在一次課堂上,在討論女性如何對待婚姻時,她毫不避諱的說:

婚姻不是一個成功的結局,但是就階段性來說,我現在很快樂。在我沒結婚之前,我的生活是有趣的,豐富的;結婚之後的生活,沒有那麼有趣,很多時候真的很無聊,但是,更幸福了,更美好了一些。

鏡頭裡有她和丈夫的日常,也會笑容滿面。但是原本的那個她,已經不在了。

4

看完這部紀錄片,不禁再次感嘆,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太高了。

以至於都不能自由追求婚姻和自由。

總要被家庭、社會束縛。

不結婚又如何?自己的生活,自己努力過精彩便是了,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了,為何不被認可呢?

婚姻不是唯一的歸宿,也不是定義幸福的標準。

結婚更不是施捨。

結婚,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同理,選擇不結婚,也是自己的方式,我們應該尊重,而不是盲目的推崇婚姻至上。

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尊重每一種人生,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最後,希望所有單身的女性,都能像《剩者為王》裡盛如曦的父親說的那樣:

「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瘋言瘋語聽多了就想著要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的結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贏了一樣。」

-END-

今日話題:你會為了結婚而結婚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作者:霖筱筱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剩女》:5200萬單身女性的價值,真的只能用婚姻來衡量嗎
    原創 迷途有鹿 最近,一部紀錄片悄悄刷爆了朋友圈,兩位以色列女導演通過外國人的視角揭開了當下中國剩女的悲哀與無奈。
  • 外國導演拍攝紀錄片《中國剩女》,是否是在諷刺中國女性
    由兩位以色列女導演歷時四年拍攝完成的紀錄片《中國剩女》,講述了三位中國職業女性在各種壓力下,如何掙扎、主動爭取、努力平衡,甚至逃離這個社會的故事。豆瓣評分挺高的「剩女」,這個充滿了不友好意味的詞語,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一部名為《剩女》的以色列紀錄片,再度挑起「剩女」這個話題,引起大家強烈的關注鏡頭聚焦的是「很中國」的故事:三位生活在北京的大齡未婚女青年,因為沒結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困惑,在一番番掙扎和鬥爭下,最終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選擇。
  • 這部外國高分紀錄片拍出了9000萬中國女性的焦慮:一邊戰鬥,一邊撤退
    最近,「剩女」一詞被頻頻提及,原因是兩位以色列導演與PBS(美國公共電視網)合作拍攝了一部紀錄片。 這部名為《剩女》(Leftover Women)的紀錄片耗時近4年,主要講述了3位在北京生活的女性,因「剩女」問題而承受的巨大壓力,以及由此產生的彷徨和焦慮。
  • 無意中揭開了娛樂圈最後一塊遮羞布
    所以每次發生一點事情,某些當事人就會說:"身正不怕影子斜,清者自清"這些話仿佛成為了他們捂著的最後一塊遮羞布。當然也無意間揭開了娛樂圈的最後一塊遮羞布。韓濤是一個業內知名的導演,憑藉著曾經執導的電影《狼》,還成功入圍過坎城電影節中國電影榮譽獎單元
  • 9000萬「中國剩女」被羞辱:不結婚,就是最大的失敗者
    本期,和書友們分享一部熱門紀錄片《剩女》。影片講述了三位充滿希望的單身女性,他們承受著巨大壓力,但仍然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尋找愛情的故事。現在就隨著有書君一起,放下一周的疲憊,在周末好好享受一部好電影,給這周來個完美的收尾吧~哲學家羅納德說:「婚姻是一種必要的苦惱。」
  • 值得深思的紀錄片《剩女》:女性不婚就是不幸嗎?
    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下老外拍攝的中國大齡女青年的紀錄片《剩女》。整體還是形式大於內容,三位女性樣本中律師姐姐的部分十分吸睛,單身不是變態,大齡不是可恥,但我們又不得不在親情世情的束縛中,既憤怒又無奈。如果說」剩女"的意思是被人挑剩下,沒人要,嫁不出去。那我始終認為,「剩女"對於中國大多數未婚女性來說(尤其是片中的三位女知識分子)是一個偽命題。現實中的比女性多了三千萬的」剩男」,才是真正絕望的代表。數字就擺在那兒,在一對一的基礎上,已經註定了要他們要光棍孤獨終老,這就是殘酷的現狀,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 全裸導演,芹澤多摩雄揭開了日本成人產業最後一塊遮羞布
    之後的電視劇《白夜行》,帥氣的顏值,可憐的身世和劇情更是受到了很多女性觀眾的喜愛。2019年,山田孝之出演了電視劇《全裸導演》,也正是這部只有8級的電視劇將他推向神壇後又推向深淵,因為這部劇揭開了日本成人產業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 紀錄片《中國剩女》
    一部高分紀錄片《中國剩女》由兩位以色列女導演歷時四年拍攝完成,講述了三位未婚成功女性在各種壓力下,如何掙扎、主動爭取、努力平衡,甚至逃離這個社會。殘酷又真實……主人公華梅35歲,是濱州無棣人,大齡女律師,最後她出國留學前回老家的鏡頭讓人深思.....註:本片拍攝於 2015-2017 年。
  • 節目官微向趙麗穎公開道歉,《中餐廳》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揭開
    這件事似乎只存在理論中,畢竟節目組和嘉賓屬於僱傭關係,即便是有矛盾,也不存在道歉一說,可這件事就真實發生在了《中餐廳》第四季中,昨天,節目官微曬捷報的時候,無意中插入了一張黑化趙麗穎人設的文章,徹底惹怒了粉絲,之後,官微向趙麗穎公開道歉,至此,中餐廳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揭開!
  • 外國導演跟拍3名中國「剩女」,揭開上億女性的辛酸:不結婚就是沒人...
    透過這個詞語,我們不僅能看到父權語境中的傲慢, 還能看到主流價值觀對女性的不友好,還能看到當下無處不在的單身羞辱。 然而,就在我們置身其中來不及反應時, 美國的PBS電視臺卻先行一步,以「剩女」為題拍出了一部令人窒息的同名紀錄片——《剩女》(Leftover Women)。
  • 紀錄片《中國剩女》揭露殘酷現實:女人不結婚就是原罪嗎?
    看到一部紀錄片名叫《中國剩女》,你以為這是中國人拍攝的紀錄片嗎?其實不是,它是以色列導演執導的記錄大齡剩女面對婚姻和人生的現實寫照。片中講述了35歲的剩女華梅在婚戀網上相親的情景。這部紀錄片,直白地讓我們感受到女人在婚姻中承擔的巨大壓力和脅迫。世俗的偏見,社會的歧視,還有道德綁架,都讓廣大女性不堪其累。明明是一個優秀的女性,有知識,有才華,有獨立的人格和經濟基礎,本該擁有自己說了算的美好生活,就因為沒有結婚,她就變得不值一文。
  • 紀錄片《剩女》:是誰一直在建構這個偽概念?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部拍攝於中國,講述三位中國單身女性故事的作品並不是由中國人所製作,它的導演是來自於以色列的兩位長期關注中國社會議題的女性電影人,在此之前,她們還製作過另一部反映網癮戒除問題的紀錄片《網癮》(Web Junkie),此次的《剩女》已經算是她們第二次拍攝中國故事了。
  • 22歲網紅宏楠釣魚觸電身亡,揭開他母親與女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但近期有一著名網紅的離世,卻是揭開了他母親和女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原本他悲傷的死亡消息,也成為生前最親愛的兩人的一場「戰爭」,還是關於金錢的戰爭,這一場面也是令人心寒。在如今娛樂越來越豐富的年代,網友們關注的也不僅僅是遙不可及的明星。
  • 30歲女生相親:月薪3000,男方要「月入過萬」,揭開剩女的遮羞布
    執筆&定稿:大古全文字數:約1660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據最新統計,全國剩女總人數3800萬。年關將至,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大戰又快上演了,這讓很多單身的年輕人都很崩潰。如今年輕人的婚姻觀已經更新到與父輩完全不同,他們更加追求自我,寧可做個高貴的單身族,也不稀罕將就的婚姻。
  • 「中國剩女」美國紀錄片揭現代女性面對婚戀所受壓迫
    近日,美國PBS推出了一套紀錄片《中國剩女》,對於很多女性來說,可能單是看這個名字已經覺得反感,但它並非是催婚或者侮辱女性,而是呈現了現代女性面對婚戀所受到的壓迫。不停重複「你為我爭光,你確實為我爭光……」第二位來自北京的電臺DJ Xumin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8歲,她的問題在於「她的母親」,原生家庭過分幹涉她的情感,曾經因為父母的原因,導致她分手,或者相睇不成功。Xumin之所以如此聽話,源自她小時候的經歷:「兩、三歲的時候,我在大街上,我不聽話我媽就走了。」
  • 中國「剩女」的真實生活,被一部老外拍的紀錄片看透——《剩女》
    在中國有個奇怪的現象,雖然目前中國男性比女性要多出三千萬人,但是無論是現實中,「大齡女性」被家長催婚,還是在網絡媒體裡,女性的年齡和婚戀被約束到一個極小的區間,凡30歲以內還沒結婚的,基本都被稱為「剩女」。她們不少人,雖在一二線大城市過著體面的白領生活,可總逃不了社會輿論的調侃和家庭的擔憂。
  • 中國《剩女》: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顯然,於女性而言,這條時間軸更為苛刻。 這三位女性的故事來自紀錄片《剩女》(Leftover Women),全片85分鐘,由兩位以色列導演Shosh Shlam和Hilla Medalia執導。拍攝的過程在前期就遇到了一些困難。
  • 何炅主持快本21年首次發飆,一句話揭開娛樂圈,最後一塊遮羞布
    何炅不僅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更是一塊活招牌,在他擔任快樂大本營21年的時間裡,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和人氣。他不止一次的對所有人強調「安全第一」,但他們卻沒有做到,何炅的這一句話也是揭開了娛樂圈中最後一塊遮羞布。
  • 伊能靜採訪翻車,拿梅豔芳舉例,卻惹怒了3800萬剩女
    要知道在中國,現在還有3800萬的女性寧願高貴的單身,也不卑微的戀愛。身為一名公眾人物,出道幾十年,竟不知謹言慎行這個道理。​在中國,有三千多萬剩女選擇不婚,堅持單身今年3月上映一部紀錄片《剩女》震撼了很多人,不少人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真實的大齡剩女生活,她們在各自的領域出色並優秀著,卻仍然要面臨著家庭的催婚,不得不奔赴在相親的路上。
  • 《剩女》:揭露中國「剩女」真實生活,她們到底面臨怎樣的狀況?
    2016年——2017年,兩位以色列女性導演跟拍了北京的三位大齡單身女性,歷時兩年,向我們展露了中國「剩女」的生活和感情現狀。很多觀眾看後,紛紛表示「中國適齡女性看的話,總能找到一些感同身受。」紀錄片一開頭,她走進一家婚介所,向工作人員提出自己對男性的要求:受過高等教育,尊重女性,共同承擔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