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很講究取名字,除了宗族式的字派、輩分字等排序之外,很多家長都會從《詩經》中給女兒取名字,而給男孩取名一般會參考《楚辭》。
詩詞是中國代代相傳下來文化瑰寶,其不僅詩意洋溢,還蘊含著許多好名字,故此也有不少家長通過古代詩詞給自己的孩子取名。
01
人們取名字很注重含義、鼓勵性、積極性、耐讀性跟隱喻等等性質。通常女孩起名會偏向賢惠、甜美方向,男孩子取名則偏向堅強、奮鬥、賢良等方向,下面我們分享6首適合從中取名字的古詩,希望大家能有所獲,現在知道也不算晚。
《歸嵩山作》: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此詩屬於唐朝知名大詩人王維所原創製作,當年在官場不得意的王維辭去官職後,決定隱居河南嵩山去當一名遨遊天地快活人間的瀟灑詩人,之後受到嵩山的大自然美景影響,從而寫下此詩來表達自己退出官場後的悠閒舒暢心情。
詩中清川是地名,位於四川境內,故此不易用作當名字,當中的「閒閒」是指從容貌的意思,基於當今社會顏值當道,很多人都是顏值控,故此可參考用閒閒、去閒、古渡等來給兒女取名。
唐詩《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作者叫許渾,而詩中當中有一句「疏雨過中條」是指冒著疏雨過路的意思,此雨不大不小,既是雨又不過於太淋人,意境又好,故此「疏雨」可入孩兒姓名的參考名單之中。
而許渾此人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詩人,雖不跟李白、杜甫同一朝代,但其所作的五律七言詩非常的厲害,為此人們把他跟杜甫並列,據說許渾詩詞天賦一點都不低於李白、白居易、杜甫等人,只是名氣沒有他們高而已。
還有唐代詩人張若虛的鼎力之作《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該作品飽滿詩意,用字用詞都富含意境,所以有很多字值得大家拿來取名。特別是張若虛寫此詩的用意是為了體現出異鄉遊子對家中父母的思念之情,整首詩一共36句,且韻腳格外分明,每4句詩會換一個韻腳。
使得讀起來既然押韻順口,又詩意滿滿。有人說應「江天一色無纖塵」這一句給孩子取名叫無塵比較好,但個人感覺總有點跟出家人法號相似,不能體現出更好的積極寓意,畢竟那家人父母會考慮自己的孩子將來會當和尚呢?故此,可參考「空裡流霜不覺飛」來申引出一個新名字,叫「知飛」。比如叫李知飛、王知飛什麼的。
《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雖然這詩的作者已經失傳,但內容華麗有規律,其中字詞雖然淺而易懂,但也有深奧的地方。比如「蓁蓁」,其意是為花草樹木茂密,生機勃勃。
那么女孩子用蓁蓁這個名字,是否可以呢?《詩經桃夭》創作時間有2000年之久,而詩中的蓁蓁配合桃夭內容,是指當桃花盛開的季節,其桃樹上的葉子長得十分繁榮茂盛。
而桃花開,總給人一種喜氣洋洋的感覺,故此給女孩蓁蓁這個名字,也未嘗不可。
北宋文學專家兼知名詩人範仲淹,曾在他的作品《嶽陽樓記》裡寫下一句話:「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
其意寓著春光燦爛,天氣晴朗,朝氣勃發等,因此可給男兒取景明兩個字當名字,這樣一來可給人一種陽光活潑的感覺。那麼閣下生了一兒一女的話,亦可在《嶽陽樓記》中再給女兒取一個名字,叫「汀蘭」。此詩中有云:「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其中的汀蘭就是指岸邊的蘭花香草等植物,長得青青翠翠,香而迷人。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此作品亦詩亦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當年楚國君主熊圍,出外巡視,結果被弟弟子比在趁機帶人闖入宮中殺死太子,企圖奪取王位,並且把楚國最高官銜賜封給他三弟子皙。
可惜謀反十日卻以失敗告終,子比處理,子皙的高官被撤掉,從而被追究一定責任。之後在一次盛宴中,有來自越國的歌者為子皙高聲唱歌,此時另一位懂得楚國地方語言的越人,就給子皙翻譯出這首歌的文字(越人歌)。
然而全詩歌整體流暢,述說著當時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當中最後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更是成為傳承至今的經典名句。其被大多文學作品借用,從而改編出更多的時代性作品。故此,大家可以從這兩句詩歌中,挑選自己喜愛的兒女名字。例如,女孩可叫「君悅」,男孩可叫「悅知」等。
02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參考取名字的詩詞眾多,而這些詩詞也能看出他們的性格與素養,有人豪放、有人婉約、有人傷感、也有人快樂。
通過詩詞,後人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在詩詞方面有所成就者,無不是集大成者、流芳千古之輩。
時至今日,卻很少有能寫出古人那樣的詩句,更別說用現代詩句來取名字,這又是為什麼?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現代人接觸的並不多,雖說不多,但是很多人還是非常喜歡吟誦詩句,很多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確實很帶感。
喜歡詩詞,不分男女,古代有李清照,現代也有不少,這不就有個北大才女琬如,她就非常痴迷於詩詞,她說詩詞可以讓人越千年,共情於先賢,感嘆古人之悲喜,讀詩詞更是一件美好而又令人愉悅的事。
為此她編著《飛花令》,說起飛花令,大家並不陌生,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就非常受歡迎,算是一個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節目。
「飛花令」本是古代人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誕生於西周,在盛唐時期非常流行。
如果你也喜歡詩詞,或者作為孩子的課外讀物,不妨在閒暇之餘,讀一讀古代的詩詞,陶冶情操。
這裡有留用痛飲狂歌灑下的寂寞清愁……
有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月光劍影……
更有陸遊的夢鄉迴蕩著鐵骨錚錚……
一杯佳茗、一彎明月、一卷詩詞,在唯美詩詞中體會人生百態。
購買連結如下:一年365天,每天一首古詩詞,學生不可缺少的課外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