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哦~
(文末有福利)
拉契特是《飛越瘋人院》裡的反派護士,她嚴肅冷酷,禁止病人進行娛樂活動,對他們進行催眠實施精神傷害,甚至鼓勵他們自殺。
影片中主角麥克墨菲帶領大家和她以及她代表的鐵網對抗。在原著裡,拉契特是一個純粹的惡的符號,但她怎麼從一個人變成這樣一個符號,原著並無描述。
網飛最近給這部經典電影加上了前傳,新出的八集美劇《拉契特》講述了這個典型的反派,如何從人變成魔。
在《拉契特》的劇情中,拉契特是個孤兒,幼年時,她輾轉各個收養家庭,常常遇見性格暴戾甚至變態的成年人,他們收養孩子的意圖多半是為了騙取國家的補貼。
在其中一戶家庭,她遇見同為孤兒的埃德蒙,倆人在悲慘境遇裡惺惺相惜、互相保護。
一位社工出於對兩個孤兒的同情,替他們篡改了文件,將他們從無血親的姐弟,變成法律上的親人,從此兩個孤兒在這個冷酷的世界上,有了一個真正關心自己的親人。
這位好心的社工還為他們找到一家富裕的收養家庭,以為他們可以從此過上安逸生活,沒想到,這又是一個噩夢。這對富有的夫妻逼迫未成年人做色情表演牟利。
兩個孩子受盡虐待,某個夜晚,他們決定逃跑,但埃德蒙不甘,要在逃跑前把這對人面獸心的成年人施於他們的侮辱還回去,他讓拉契特先走,獨自潛入臥室,挖出了他們的眼睛。
等拉契特再見到埃蒙德,已經是兩年後,他在一家少管所裡,即將刑滿釋放。他騙了她,告訴她一個錯誤的出獄日期,等她來接他時,他早已遠走高飛,回到生命的原點去尋仇。
於是故事就到了劇集的開頭:埃蒙德找到生父——一位強姦了他母親又拋棄她的神父,殺光了包括他在內的,與他同住的所有神父。
拉契特在報紙上得到消息,費盡心思潛入他將被關押的精神病院,準備營救他。
整部劇集可看度很高,開頭到結尾,一氣呵成。運鏡、畫面、配樂、敘事節奏都在美恐的風格上增強了戲劇感,許多俯拍、仰拍的鏡頭,都與主角的心理相扣。
鏡頭的轉換銜接也十分流暢,那股詭異的氣氛一直氤氳著。
明亮的配色也抓住了這些年vintage審美風潮,上世紀為背景的故事裡有可挖掘的時髦感。
唯有故事的可信度有所欠缺。
劇中關於拉契特的心理特點描寫略浮於表面,這對姐弟之間的愛恨糾纏也挖掘得不夠深入。
看到中段,拉契特的遭際漸漸浮出水面,讓人釋然之餘依然會疑惑,變成惡魔真的是她唯一的出路嗎?
編劇試圖將拉契特的悲劇根由建立在她對弟弟的保護上,於是對她自身如何異化少有描述。
但很多細節都會露出蛛絲馬跡:拉契特入歧途並不僅僅是因為愛,她對社會規則和他人生命的漠視,從很早就開始了。
二戰時,她在東南亞小島上當護士(之前並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只因心嚮往之,就利用規則漏洞加入),有傷病員央求她替他結束痛苦的生命,她就用枕頭送他們一程。
為進露西亞精神病院當護士,她鼓動一個無辜者自殺,從謀劃到實施,眼都不眨。
他人的生命該由誰來判定其是否該延續?心理狀態正常的人都明白,這不是自己可以擔當的責任。但拉契特不這樣想,她覺得自己可以下這樣的判斷。
幼小時失去庇護的人,為了熬過艱難期生存下來,往往會生出不健康的自戀,將自己想像成上帝,可以用一種主導者的姿態對所有人,這自戀如果嚴重,會發展成可對他人生殺予奪的錯誤認知。
這樣的人,對於情感的感知,常常也是異常的,他們容易在養育者那裡承襲錯誤的情感觀念,以為暴力、冷漠或者討好、控制才是愛。
可想而知,如果真有一對這樣的孤兒姐弟,他們的情感糾纏會更劇烈,對背叛的痛恨,對「自己人」的佔有欲也必將更殘酷。或許拍出這點,才能讓觀眾理解結局,為什麼埃蒙德逃生後,還要回頭殺拉契特。
劇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除了來自美恐的主演莎拉·保羅森、喬恩·瓊·布裡恩斯外,許多配角也來自於經典美劇。
飾演用愛打動拉契特,讓她棄暗投明(暫時)的是《欲望都市》中米蘭達的扮演者辛西婭·尼克森。
她扮演的是加州州長的新聞官,在工作中接觸拉契特之後,對她一往情深,甘願為她做棋子,又在關鍵時刻用生命撬開她的心扉,帶她遠離黑暗的環境。
還記得《絕望主婦》裡麗奈特家那對雙胞胎嗎?其中之一在劇中扮演一個殘疾的男護士,在一種或變態或輕狂的人裡,他是唯一善良的正常人,對飽受治療之苦的病患充滿同情。
一如《飛越瘋人院》,《拉契特》也借那個時代人們在精神治療上走的彎路做隱喻,血腥的額葉切除、殘酷的水療術等等,在心理科學發展的局限之外,更顯示出人類這種生物的自大,對同類缺乏同情。
劇中有一個常出現的場景,露西亞精神病院的院長辦公室,藍色的窗簾上倒映著窗外的樹枝。
整個畫面色調冰冷,讓人直覺那不是一間治病救人的醫院,而是充滿鬥爭與殺戮的叢林,鏡頭變化著角度與焦距冷冷地俯視著這個比真實叢林更虛偽的世界。
當漢諾瓦院長被解職後,護士長成為院長,在她慷慨激昂地宣布一系列改革方案後,有護士怯怯地問:「那沒有醫生行嗎?」
她轉過身輕蔑地說:「誰需要他們?」
科學的口號下,權力也有可能建造地獄。
細數片中人,那些在精神病院外爭鬥不休的,有幾個能算是正常?為當選送人上殘酷電刑椅的州長,愛猴子甚於兒子的女富豪、為研究發癲的漢諾瓦醫生……
病或非病,有時區別沒那麼大。
贈票福利:
2020年,在電影歷史走過125年之際,開眼App傾力打造國內首個【電影分鏡手稿群展】,用上百幅電影分鏡手稿、動態分鏡、手繪圖等珍貴電影製作素材,揭秘電影誕生的始末。
在這裡,你能看到詹姆斯·卡梅隆經典作品《終結者》《異種移植》《阿凡達》的分鏡美術手稿首次在國內展出;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藝術設定手稿前嘗試還原最初的魔法世界;在1:1實景還原的《水形物語》場景中,沉浸體驗電影的魅力。
2020年9月25日-2021年3月14日,北京798 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開眼App為你勾勒光影之前的故事。
今天我們要贈送給大家的福利非常豐厚,有展覽門票、周邊帆布袋、貼紙以及開眼漫遊歷套裝若干。
參與方式如下:留言;
展覽門票1張,9-11位的送出周邊帆布袋1個,12-21位的送出周邊貼紙及開眼漫遊歷套裝各一件。
(ps:門票使用時間無限制,在展覽期間內即可,抽中後根據個人信息去場館售票處兌換使用)
截止時間:9月27日12:00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