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一位魚友把金魚飼養在水缸裡,按理說飼養金魚的容器,水缸比起玻璃魚缸要好很多,水質更應該比較容易處理,但他依然遭遇到了大批量死魚的問題,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絕對不止一個因素在起作用的,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他的養魚經歷。
一位魚友水缸飼養金魚的經歷
你好,我是新手,今年剛開始飼養金魚,已經養死好幾批了。
家裡陽臺上有一個40釐米高,內口徑28釐米的老式水缸,用了一個3W的加氧泵,沒有過濾系統,平時都是用水桶接自來水放一兩天,然後一周左右換一次水缸的水。
3、4月份時天氣不熱的時候買的魚。
十六條5釐米左右的鎏金金魚,和三條8釐米的蘭壽,一起放在水缸養著,5月份一天出門不在家,加氧泵忘記打開了,回來後19條金魚全翻肚死了。
現在又買了十幾條5釐米的鎏金,七條8釐米的蘭壽,分散在水缸和水桶裡養的,沒有過濾,只有加氧泵,三四天換一次水,是全部換掉的那種。
是密度大還是天氣熱?
魚陸續死了,每天都有一兩條漂在水面,也沒有發現爛了或白點啥的,就是漂在水面不動,過兩天就死了,不知道為啥。
其中一條大魚的頭部爛了,我把它單獨養在水盆裡,一天三次往爛的地方撒一些阿莫西林,今天是第三天了,一直沒有餵食,感覺爛的地方沒有擴大,不知道能不能救活?
說了這麼多,請教為啥魚都死了呢?
像我這麼大小的水缸,沒有過濾系統,養幾條魚合適,平時該怎麼換水?
如果能推薦過濾系統更好,我實在是不懂,不知道如何下手買。
就是家用裝水的那種水缸,不是專用養金魚的玻璃缸,很沉,換水需要兩個人抬著倒水。
飼養密度過大是絕對跑不了的問題,也是致死的第一個原因
內徑只有28釐米,水位深40,這個水缸的裝水量還沒有我飼養那五條宮鵝金魚的整理箱裝水多,差的遠呢。
我的那個整理箱是長55釐米、高35釐米、寬45釐米,滿水容積86升,再低也能裝70升水吧,而這位魚友的這個水缸粗略估算,也就是不到30升水,我的整理箱只是飼養了五條七八釐米的宮鵝金魚,我還嫌小了,準備進行倒缸處理,而且還設置有一個上濾,這一個小上濾憑空又多出來多少升水的使用空間呢?
所以說,飼養密度絕對是太高了,高的有點離譜。
沒有過濾,這點小水體使用三瓦的氧氣泵,那不是一缸魚湯?
我的兩個八十釐米的魚缸,共同使用了一個兩瓦的氧氣泵,而且每個魚缸都有上濾,氧氣泵只是輔助,否則的話,可能也會導致雜質亂飛,更何況如此小的飼養水體,裡面又放置了如此密度的金魚?
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只要一時不開氧氣泵,這些金魚必定是個死,即使打開氧氣泵,這些金魚長期來講也是個死,魚鰓全部被自己的糞便附著了,只能等著爛鰓。
為什麼它們大多數會漂在水面不動呢?除了大面積的缺氧以外,就是爛鰓了,其實就是在那裡等死罷了。
全部大換水,只困水兩天,三四天大換水一次?
因為飼養密度過大,又沒有過濾設備,因此來說,逼著我們也得去大換水,不換水照樣也會死魚。
換水了還是一樣的道理,一個是困水的時間太短,如果說少量換水的話,困水兩天它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如果全部都是大換水,而且三四天就來這麼一次,那是什麼金魚也受不了的,到頭來還是嚴重刺激到了魚鰓,只會加速魚鰓的腐爛速度。
那條大魚如果僅僅是因為水質問題出現了頭部潰爛,少量的消炎藥浸泡或者塗抹,慢慢有可能痊癒,如果已經爛鰓了,又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折騰,基本上也是此題無解了。
還有一個大小魚混養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反覆說過了多次
最近有魚友反應說,不是應該錦鯉撕咬草金魚嗎,為什麼我的比較小的草金魚,有一條專門撕咬個體較大的蝴蝶鯉?
這個問題再正常不過了,因為金魚和錦鯉,這兩個東西都是比較貪吃的,任何能夠到達它嘴邊的東西,它們都想去嘗一嘗。
在這種情況下,看的不是個體大小,而是誰身上的囉嗦多、遊速較慢,誰就越倒黴。
普通錦鯉的行動速度快,可能會去欺負草金魚或者金魚,而蝴蝶鯉的遊動速度慢、魚鰭又長、個體再大點,在一個小魚缸裡,轉個身都比較困難,小魚不去咬它的長鰭,又會去咬什麼東西呢?
大小金魚混養也是一個道理的,所有的金魚都在最佳狀態,可能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是有一個患點病,行動力稍差,那就不一定誰咬誰了,總而言之,行動力慢點的就要遭殃。
這樣的小水缸,也就是飼養兩三條小金魚玩玩罷了,可以加個普通的小上濾
金魚本身對於氧氣的需求量就偏大,食慾很強,排便量又多,需要一定的水體飼養,因此,我的蝶尾也好,宮鵝也罷,很快就放棄了那個陶瓷缸,即使如此,我的那個陶瓷缸的水體也比這位魚友這個水缸的水體要大上一些的。
最終放棄的原因,就是因為陶瓷缸根本不透氣和水體過小,以及過濾水流太大等原因。
其實水缸飼養金魚,在容器選擇上是很好的,但是這個水缸的水體還是太小了。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這個小水缸,飼養七八釐米的蝶尾、鎏金或者宮鵝金魚,只能飼養兩條,最多三條,還需要添加一個小上濾槽,盛夏季節可能還需要少量的氧氣供應。
再說了,這個水體也很難維持住水溫太高的問題,假設直接在夏季見光,還是放在陽臺上的話。
如果想要換水,必須是抽底換水為佳,儘量不要去大換水,這樣更容易保證整個水體的穩定性。
大致上就是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了這些金魚基本處於團滅的結局,飼養密度是頭號殺手,大換水是二號殺手,氧氣泵就是個雞肋,加也不是,不加也不是。
如果照我的意思,這個小水缸,養點小孔雀魚、斑馬魚、觀背青鱂之類的小型觀賞魚倒也不錯,少養點,不用過濾也可以,十條八條的,別放太多,這是最佳選擇了。
最後還有一點,水桶裡也不適合長期飼養金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